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

觀音菩薩走了,帶着滿肚子的火氣,未嘗沒有一絲得逞的得意,駕雲西去,卻是要去他們先前約定好的,得手之後的聚合地點。

送走了觀音菩薩,知非道人也沒駐足逗留,慢悠悠地回到了蓮花洞中。

讓我們把時間再稍稍往回倒一點兒。在知非道人與觀音菩薩兩個各懷鬼胎彼此言語攻訐的當兒,一條五短身材的佛子,散發着太乙氣息的存在悄悄於千里之外融入地脈,神不知鬼不覺,瞞過天庭下屬的山神土地,潛入平頂山蓮花洞。

這廝倒是好警覺,也沉得住氣!屏氣凝神,足足觀察了老半天,直到觀音菩薩氣機降臨之後,又確定石青璇、金角銀角兩位都的確沒有在唐僧面前,這才鑽出土來,來到唐僧面前。

他壓根兒就沒打算與唐僧交流,出其不意的冒出來之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巴掌拍暈了唐僧,隨即就要扛起唐僧就要鑽進大地逃跑,絲毫不知道,僅僅不到半尺厚的石壁後面,石青璇笑意盈盈,像是在看小丑一般看着他折騰。

果然,在這廝扛起唐僧的剎那,異變突起。誠然,知非道人等人並沒有苛待唐僧,身上也不曾給他什麼束縛,但卻並不代表着不會在唐僧身上做些手腳坑一把來救援的這廝。

只見得唐僧身上一道金色流光,在這廝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已纏上這廝身子,後者立時渾身法力被鎖住,元神也被禁錮,被捆在那裡動彈不得!感情那玩意兒竟是被金角銀角帶入凡間的幌金繩。須知道,這幌金繩原是太上老君的一件先天法寶,最是囚人困人,莫不如意。曾經在封神大戰驚豔過一時的捆仙繩,便是仿此寶所煉製……可見這幌金繩之神妙莫測。

要說這個不小心糟了捆仙繩算計的倒黴蛋,原本也還算是個名人——他就是封神大戰闡教門下的一位異類,最是猥瑣不過,鄧嬋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也就不勞筆者贅筆了。

沒錯,這廝正是那土行孫,封神之後,被封爲土府星神,後來被他那師父懼留孫帶往西方,入了西方教門下。也不知是不是懼留孫佛對這個弟子是真的師徒情深,也不知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幫這廝是怎麼擺脫了封神榜的壓制,但當時作爲不遜色於觀音菩薩的存在,入了佛門之後固然地位尊崇,卻沒什麼存在感了,便知道爲了土行孫付出了多少代價。

是的,僅僅是擺脫了封神榜的壓制,卻並不是脫離了封神榜——懼留孫也沒那麼大的能耐不是?

只可惜這土行孫畢竟曾經是榜上有名之人,懼留孫手段再怎麼厲害,總比不過聖人手段。這土行孫雖是脫離了封神榜,一身潛力卻是半點兒不存——除了得了自由,什麼都沒有。就連這一身太乙境界的修爲,都不知是懼留孫佛消耗了多少天材地寶才堆起來的,反正懼留孫佛堂堂準聖之尊,如今口袋裡乾乾淨淨,便可知一二了——甚至這廝的自由也未必是真的自由,否則怎不見通天教主把他門下弟子給帶出來?

好了,閒話少說。這是品性不行,自然地,在佛門也沒什麼好人緣。這一回聽說能夠救出取經人,立下大功,收穫不菲功德,都不需要別人怎麼算計,就自告奮勇的來了——連他師父懼留孫佛都不曾知會半聲。

只可惜,這廝本來除了精通土遁之術,仗着捆仙繩也算手段非凡,今日裡卻是栽在了自己最擅長的手段裡,誠然天道好還,畢竟各有承負!更因爲這廝栽的太過乾淨利落,半點兒動靜也沒折騰出來,反倒是誤導了觀音菩薩——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這土行孫一般的隊友。”此言誠然不虛。

只是對與知非道人與石青璇這兩人來說,抓住土行孫可算不得什麼。事實上,他們的算計從一開始就是衝着懼留孫佛去的。甚至知道懼留孫佛神通道行絕非他倆所能敵對,哪怕佈設陷阱,能否有用也是難說,是以早早地請了闡教敲鐘人廣成子的一道化身凝結的玉符,就在石青璇手中。

只要懼留孫佛一出現,無論是否上當,石青璇都將在這第一時間捏碎玉符,請出廣成子一擊。只消有這片刻功夫,廣成子自然會瞬息而至,至於其他的,自然用不着他們兩個操心。

只是如今看來,分明佛門中人也算計着他們多半設有陷阱,懼留孫佛於佛門而言,無疑是頗爲重要的,自然不能冒險——事實上,佛門根本就沒有知會懼留孫佛。之所以遣土行孫過來,一來畢竟只是個小卒子,於佛門無足輕重,更可以探探路,成了固然好,不成也無干痛癢。

事實上,前文說過,不知懼留孫花費了多大的代價才換得土行孫這廝脫離封神榜的壓制。實際上,當年懼留孫並沒有判出闡教的意思,只是這土行孫於他來說太過重要,在佛門允諾以部分佛門氣運爲籌碼,幫助土行孫獲得某種意義上的自由,這才勉強答應棄道歸佛。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誠然換取土行孫自由的佛門氣運在當時來說,自然是相形之下,懼留孫佛歸位更爲划算。但如今時過境遷,這筆氣運對,佛門來說雖不是極爲重要,但畢竟也不是筆小數——君不見,通天聖人暫時就拿不出換取截教弟子自由的氣運。也正因爲此,消耗不少氣運,偏偏又對佛門毫無利益的土行孫,自然就很礙眼了,借刀殺人,除掉這廝,不但可以減少一大筆氣運流失,更能挑起懼留孫與道門真正的決裂,佛門何樂而不爲?

至於說搭救唐僧,佛門自信道門不敢真個壞了取經大計,頂多做過一場罷了,他佛門可不會真個怕了道門!

所以說,不禿不毒,莫說人心難測,佛陀本就無心,狠辣起來,那才真的讓人心寒!

罷了,閒話少說。觀音菩薩在約定的地方等了一會兒,卻不見土行孫過來匯合,自然也就知道了怎麼回事。只是他卻沒有什麼擔憂之念,反倒是脣角勾起了一抹得意:“哼哼,太清聖人,你要以貧僧做那兩個孽障的磨刀石,不許別人插手,卻不知這懼留孫佛爲弟子復仇,你又該如何阻止?嘿嘿,無爲?哼,貧僧倒要看看你是怎麼個無爲!”

第八十六章、情字糾纏(補5/6)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七十二章、解惑第十五章、學士詰道人,言說漢家天第一章、新的世界第二十六章、傳承第十八章、奪帝兵第六十二章、金山寺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五十三章、青璇戰小鵬王(四)第二十六章、以音爲幻第三十六章、劍誅跋鋒寒第五十六章、後繼第六章、磨刀堂切磋第十五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中)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六十一章、看山不是山?第七十一章、以劍論道上(補更3/3)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鬥黃風敖烈受挫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十八章、奪帝兵第四章、鳴鳩春雨歇,道人會番僧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六十一章、論道滅神之佛門之衆第五十一章、青璇戰小鵬王(二)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二章、誅惡道乍見許宣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十六章、收徒徐潼臻,經書借道人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二十四章、水上見功夫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二十七章、問醫薛神醫,非議馬伕人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二十七章、人性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四十六章、再鬥法海第四十七章、切磋劍術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十二章、初見猴子第五十二章、達成目的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二十八章、是非分辨,大戰開端第七十七章、蹭船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第十一章、知非道人的日常第三章、飄零終不恨,執道淡白雲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十四章、先生名蘇軾,塾前初結識。第六十一章、論道滅神之佛門之衆第六十章、五莊觀前第三十六章、劍誅跋鋒寒第二十九章、姬家來客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三十二章、突然出現的師妹和濟公第五十章、青璇戰小鵬王(上)第九章、分歧端倪第六十三章、悟道古茶樹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三章、修爲提升第五十五章、動靜第八章、西行第一難第五十四章、故人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四十八章、取經人來第九章、巧遇松鶴樓,杯酒識英雄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二章、泰山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二十一章、目的達成第六章、一劍退鱷神第五章、遜一籌知非困境第八十二章、算計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十四章、來自龍君的邀請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五十九章第七十九章、離去第十八章、奪帝兵
第八十六章、情字糾纏(補5/6)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七十二章、解惑第十五章、學士詰道人,言說漢家天第一章、新的世界第二十六章、傳承第十八章、奪帝兵第六十二章、金山寺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五十三章、青璇戰小鵬王(四)第二十六章、以音爲幻第三十六章、劍誅跋鋒寒第五十六章、後繼第六章、磨刀堂切磋第十五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中)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六十一章、看山不是山?第七十一章、以劍論道上(補更3/3)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鬥黃風敖烈受挫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十八章、奪帝兵第四章、鳴鳩春雨歇,道人會番僧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六十一章、論道滅神之佛門之衆第五十一章、青璇戰小鵬王(二)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二章、誅惡道乍見許宣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十六章、收徒徐潼臻,經書借道人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二十四章、水上見功夫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二十七章、問醫薛神醫,非議馬伕人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二十七章、人性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四十六章、再鬥法海第四十七章、切磋劍術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十二章、初見猴子第五十二章、達成目的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二十八章、是非分辨,大戰開端第七十七章、蹭船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第十一章、知非道人的日常第三章、飄零終不恨,執道淡白雲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十四章、先生名蘇軾,塾前初結識。第六十一章、論道滅神之佛門之衆第六十章、五莊觀前第三十六章、劍誅跋鋒寒第二十九章、姬家來客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三十二章、突然出現的師妹和濟公第五十章、青璇戰小鵬王(上)第九章、分歧端倪第六十三章、悟道古茶樹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三章、修爲提升第五十五章、動靜第八章、西行第一難第五十四章、故人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四十八章、取經人來第九章、巧遇松鶴樓,杯酒識英雄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二章、泰山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二十一章、目的達成第六章、一劍退鱷神第五章、遜一籌知非困境第八十二章、算計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十四章、來自龍君的邀請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五十九章第七十九章、離去第十八章、奪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