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亡金

十月之後,天氣逐漸轉冷了下來,在汴梁城中肆虐了三個月的瘟疫也漸漸的開始平息了下來,可憐偌大的一個汴梁城,在經歷了這場瘟疫之後,城中近百萬的人口,卻只剩下了不到四五十萬人,人口減少了過半還多,城中已經是一片蕭瑟,死氣沉沉。金國最後的元氣也就此耗光,再也沒有半點實力來和宋軍對抗了。

本來集結在汴梁周邊的十數萬金兵,在這場瘟疫開始之後,逃的逃死的死,接着便又遭到了趙府堂所部的猛烈打擊,十幾萬的兵馬,在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只剩下了不到一萬人退入到了城中,困守於汴梁城中。

可憐完顏守緒到了這個時候,麾下殘餘的大將也只剩下了武仙一人,而徒單兀典在一個月之前在城東和宋軍一戰之中,身遭宋軍火炮擊中,重傷潰退,尚未撤回汴梁,便死在了途中,還有一個完顏重喜在被周俊所部從歸德府方向擊退之後,也身染重病不治,死在了軍中……

完顏守緒倒是沒有染上瘟疫,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他看上去卻彷彿忽然間蒼老了十幾歲一般,三十多歲的年齡,滿頭黑髮已經白了近一半還多,呆呆的坐在空蕩蕩的大殿上,現在連他的皇宮之中,宮女太監們也大多病死,已經沒剩下多少人了。

“啓奏聖上,又一路宋軍開到了城外,這一次來的是宋軍主帥高懷遠,他已經命人射入城中了一封信,要我們立即開城投降否則的話城外宋軍明日便將開始攻城”大殿下面來了一個大臣,顫顫巍巍的跪下之後,手捧一封信箋,對完顏守緒說道。“天欲亡我大金我又能如何?投降?我是斷斷不會投降的都散了吧誰想投降就投降吧

爲什麼?上天爲何如此待我?想我完顏守緒登基至今,勤政愛民,從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爲何天要亡我大金呀”完顏守緒聽罷之後,仰天長嘆了一聲,忽然間捶胸頓足的哭道,他又一次想起了這番話。

大殿上的人們一片默然,沒有人上前勸慰完顏守緒……

但是汴梁城在高懷遠規定的時間內,還是沒有開城獻降,高懷遠站在汴梁城外默默的注視着這座曾經輝煌無比的都城,心中也是感慨萬分,汴梁城曾經是宋人的國都,現在卻是金國的國都,而這裡這一百多年來,卻歷經戰火,時至今日百年之前的巍峨城牆,早已是斑駁陸離,殘破不堪了。

想靖康之年,金國是何等威風,數萬大軍圍城,逼迫宋人打開了城門,擄走了徽欽二帝,捲走了無數女人,運走了不知多少金銀,可是今天呢?

他終於率領宋軍又回到了這裡,即將要爲他們漢人洗刷那百年之前的恥辱,再看看金國,現在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家了,龜縮在這座城池之中,再也沒有一點回光返照的可能了。他不知道是該欽佩城中金人的頑強還是該嘲笑他們的愚蠢,居然要堅持到最後,也不肯出城投降,那麼接下來呢?

“大帥諸軍已經全部準備完畢,只待開始攻城了”孟珙還吊着左臂,但是其他的傷勢已經基本復原,頂盔掛甲的來到了高懷遠的面前,大聲對高懷遠稟報道。

高懷遠又看了一眼汴梁城的城牆,深吸了一口氣,大聲的喝道:“全軍進攻”

紹定五年十一月初三,九萬宋軍雲集金中都汴梁城外,發動了對金國最後了一戰,三天時間之內便攻克了汴梁城,守城金軍近半戰死,其餘人等投降宋軍,金國皇帝完顏守緒在宮中自縊身亡,數十金國大臣隨其投水自盡,自此金國徹底滅亡,曾經的宋朝舊都也重新回到了宋人的手中……

消息傳回江南,宋朝舉國雷動,無數人涌上了街頭,奔走相告,頓時宋朝各地都沸騰了起來,到處都是鑼鼓喧天的慶祝聲,有人買來了鞭炮,徹夜在街頭放炮慶祝,許多人徹夜不眠,不顧天冷,聚集在街頭興奮的喝着唱着。

還有許多人跪在地上遙遙向着北方磕頭,他們之中許多人祖上乃是中原人士,北宋滅亡的時候被迫南遷,現在他們終於等到了光復中原的時候了,一些老者忍不住跪在街頭嚎啕大哭了起來。更有許多人聚在酒館之中,開懷暢飲,不管認識不認識,只管湊到一起暢談歡笑,整個江南都徹底的沉醉在了勝利的喜悅之中。

南宋的幾乎所有人,就這樣在歡樂的氣氛下渡過了一個最爲振奮的新年。

而高懷遠這個時候,也在處理過了汴梁城中的事務之後,冒着中原飄落的雪,踏上了返京的道路。

金國已滅,窩闊臺兵敗逃回了蒙古草原,華嶽所率河北方面的宋軍在天冷下來之前,分兵又接連攻克河北路、河東路十數個州縣,基本將這些地方的蒙古勢力逐出了這一帶,同時嶽琨的利州軍一路騎兵還掃蕩了原來的西夏境內部分區域,逐離了那裡的蒙古人,使得現如今的宋朝全境面積大大超出了原來北宋鼎盛時期的面積,整個控制了中原腹地……

原本投靠蒙古人的河北以及河東一帶的金人,在眼看窩闊臺兵敗如山倒般的逃回蒙古草原,而金國也已經徹底被宋軍所滅,於是也在宋軍兵鋒所指之下,又紛紛倒戈叛離蒙古人,殺掉了那些監督他們的蒙古官員,轉投於宋軍旗下,使宋軍在收復黃河以北區域的時候,省去了很多的力氣。

但是時下宋軍也只能做到這一點了,隨着近一年時間的作戰,諸軍都已經疲憊到了極點,而且損失了相當的兵將,佔領區域的擴大,也使得宋軍不得不分兵陳駐,使得原本充裕的兵力變得捉襟見肘了起來,更加上這些新收復的州縣地方還殘存了不少金人和蒙古人的殘餘勢力,在不停的鬧事,所以也牽制了宋軍不少的兵力,更加上隨着天氣的轉冷,除了京東軍部分兵將還能適應北方的氣候之外,江南諸軍的將士都很不適應這樣的氣候,由於最初還是準備不足,使得一時間南方無法大批向北方前方諸軍供應軍中禦寒衣物,軍中將士開始出現凍傷的情況,如此一來,宋軍的北伐攻勢,也就此不得不停止了下來,其中包括已經雲集在密州板橋鎮的大批水師,也都停止了北上行動,暫時在密州駐訓了下來……

而對於這樣的情況,高懷遠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這一年的時間,宋軍能收穫如此巨大的戰果,已經超出了他的最初的作戰計劃許多了,甚至可以說是超乎了他的預料,他在起初和華嶽等參將們商定北伐之戰的時候,基本上是以先牽制蒙古軍南下,然後搶先滅掉金國,最後再掉頭對付蒙古大軍

結果隨着戰局的發展,戰事開始偏離了原來的計劃,讓他萬沒有算到的是,隨着戰局的轉變,他居然利用許州一戰,便消耗掉了蒙古大軍的主力,使得戰爭形勢瞬間逆轉,才順利的收復了大片黃河以北的區域……

這已經是超過了高懷遠和諸將們的心理預期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接着打下去不但可能取得不了更好的戰績,反倒可能會因爲諸多原因,使得原來他們已經收穫的戰爭果實重新吐出來。

還有對於宋朝國內來說,也確實需要消化一下這麼大的勝利果實,將其重新歸於大宋治下,派遣官員接管這些地方,各種事務龐雜紛亂,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且戰爭的消耗之巨大,也遠超過了高懷遠前些年的準備,使得原來準備下的各種物資在這一年時間的攻戰之中,消耗殆盡,也不得不趁着這個時間,再重新徵集戰爭物資了。

所以在攻陷了汴梁城之後,高懷遠將華嶽招到了汴梁,重新商議確定了新的方案,決定了暫時休兵的計劃,就此暫停了繼續朝北攻進的步伐。

華嶽暫時留在汴梁坐鎮,任河北節度使,負責監控蒙古軍方面的動態,同時也要趁着這個冬天的時間,來整編補充各路大軍的兵員,同時還要趁着這個冬天,將那些投降宋軍的金蒙降兵,逐步的改編,編入到宋軍序列之中,對其進行強化訓練,使之在來年的時候,可以投入到新的作戰之中。

這些事情讓華嶽頗爲頭疼,但是高懷遠卻還是把這些事情一股腦的丟給了華嶽,讓他和孟珙、嶽琨、黃嚴、趙府堂這幫人去頭疼去了,而他自己則終於從戰爭之中抽身出來,離開了汴梁城,踏上了返回臨安的道路上。

(盜宋至此已經進入尾聲,感謝這麼長時間以來,諸位弟兄們不吝支持,才讓寒風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其中不乏衆多打賞捧場的弟兄們,這裡我不一一點名道謝了,但是我會一直記着諸位弟兄的新書《葬明》也已經開始上傳,需要諸位弟兄繼續不吝支持,拜託先收藏起來,待到字數夠多再看也不遲本來留給本書的紅票也支持給新書《葬明》吧寒風再次跪謝了)

[奉獻]

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57章 決死抗擊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73章 兄弟之誼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35章 黑吃黑第365章 雨第342章 伏兵第88章 人選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84章 再返鄂州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72章 槍林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37章 功成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117章 暗刃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86章 縣尉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46章 意外第15章 李璮第90章 讒言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61章 鴿癡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1章 憤怒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57章 弓箭社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330章 屠戮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42章 投順第197章 斷糧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61章 壞消息(下)第64章 橫掃第31章 賊巢(上)第46章 舊賬第324章 朝議第8章 時局第6章 負氣而走第44章 如何處置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309章 投機者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11章 露餡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129章 死諫第54章 小勝一場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21章 憤怒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8章 偃旗息鼓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20章 名儒(下)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57章 火藥第37章 周俊第341章 渡口第88章 人選第137章 幻化寺第62章 那是何物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85章 崩潰第236章 定策第63章 問計(下)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0章 兩難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127章 閉門羹第14章 賈奇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92章 守制第77章 中計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36章 定策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3章 驚天冤案第140章 勸降第190章 順利第44章 中原大定第11章 備戰1第35章 黑吃黑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97章 揮師南下第90章 讒言
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57章 決死抗擊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73章 兄弟之誼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35章 黑吃黑第365章 雨第342章 伏兵第88章 人選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84章 再返鄂州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72章 槍林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37章 功成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117章 暗刃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86章 縣尉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46章 意外第15章 李璮第90章 讒言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61章 鴿癡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1章 憤怒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57章 弓箭社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330章 屠戮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42章 投順第197章 斷糧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61章 壞消息(下)第64章 橫掃第31章 賊巢(上)第46章 舊賬第324章 朝議第8章 時局第6章 負氣而走第44章 如何處置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309章 投機者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11章 露餡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129章 死諫第54章 小勝一場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21章 憤怒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8章 偃旗息鼓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20章 名儒(下)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57章 火藥第37章 周俊第341章 渡口第88章 人選第137章 幻化寺第62章 那是何物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85章 崩潰第236章 定策第63章 問計(下)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0章 兩難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127章 閉門羹第14章 賈奇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92章 守制第77章 中計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36章 定策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3章 驚天冤案第140章 勸降第190章 順利第44章 中原大定第11章 備戰1第35章 黑吃黑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97章 揮師南下第90章 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