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朝議

趙府堂立即和石崇貴以及城中彭義斌手下的頭領商議了一番之後,重新對城中的這些義軍進行編制,挑出青壯之士單獨組軍,讓這些義軍頭領們立即在城中對其加以嚴格操練,並且讓宋軍之中的一些軍官佐助他們加以操訓?

其餘的那些淘汰下來的士卒,則組成輔軍,專職負責修葺城池,開挖壕溝等事,一旦有事的話,輔助主力進行作戰,從事運輸等事。?

而且趙府堂跟着高懷遠還學會了重視工匠的作用,在這些淘汰下來的兵卒之中徵集石匠木匠之類的人,編配給宋軍之中隨軍工匠調配使用,令他們立即加固城門,製造各種攻防器械,隨時準備供應軍中使用。?

而李孝天被授命領軍重騎兵,出城追剿附近存在的蒙古遊騎兵,儘可能的清除掉他們,減少他們對地方的危害,同時打擊他們囂張的氣焰,擴展城中守軍的視野,以免造成守軍被他們折騰成睜眼瞎。?

李孝天也是個騎術精湛的傢伙,深知騎兵的應用,這傢伙自有辦法,帶着幾百宋軍騎兵出城之後,便集中力量,對城外進行了一番掃蕩,兩天時間,便幹掉了幾十個蒙古軍的遊騎兵,將他們的人頭掛在了城頭上面?

此時蒙古人才總算是鬧清楚恩州城來了一支什麼樣的軍隊,敢情是南宋朝廷的官軍也跑到了這裡,加入到了對他們的抵禦之中了呀!?

於是恩州城外吃了虧的蒙古遊騎馬上有所收斂,趕忙回去稟報孛魯這個情報。?

先放下高懷遠率軍北上抗蒙的事情,再說一下前段時間朝廷那邊的情況,這段時間自從高懷遠出兵討伐李全之後,朝廷便連連接到奏捷快報,讓朝野開始爲之振奮了起來,這麼長時間了,說起來京東義軍投靠了宋廷,但是朝廷卻並未實質上的控制住京東,眼下當趙昀得知了李全被殺的消息之後,當即高興的差點手舞足蹈起來。?

www● тTk án● c ○

高愛卿果真乃是我大宋之虎將也!有他率軍,誰人還敢小覷於我大宋?速速將此捷報傳於各地,讓大宋子民都知道一下,我們大宋並不可欺!?

鄭愛卿,你這次可是沒有料到吧!高愛卿居然會不足半年時間,便將李全及其所部盡數剿滅吧!高愛卿不負衆望呀!趙昀坐在龍案之後,拿着高懷遠派人送回來的奏摺,得意洋洋的對着大殿下面的這些大臣們說道,並且着重點名對鄭清之說道。?

鄭清之的臉色頗不好看,因爲他當初確實是不看好高懷遠能很快解決掉李全,並且一再聯合一些大臣試圖阻止高懷遠出兵,但是沒想到高懷遠居然真的這麼快就解決掉了李全及其麾下的兵馬,如同給他臉上重重的來了一記耳光一般。?

看着趙昀充滿欣喜的臉,鄭清之先是躬身向趙昀道賀:高大人果真不凡,微臣確實沒有料到他能如此快的剿滅李全。?

但是眼下高大人已經剿滅了李全,就該領兵返回了,爲何卻不見高大人有意回朝呢?要知道雖然高大人領兵數量並不算多,但是數萬大軍每日消耗卻還是不小的,單單是運送糧秣等物,每天就要不斷的從各路調撥,長此下去,恐怕消耗太大,還望聖上儘快令高大人撤兵爲好!?

高懷遠的奏章是直接送到趙昀手中的,不用通過鄭清之的手,所以鄭清之並不清楚高懷遠奏章上寫點什麼,現在他因爲高懷遠的事情鬧得很沒有面子,所以趁機要再拉高懷遠一下後腿,其實他也知道,高懷遠眼下是不會輕易回師的,李全隨死,但是京東不代表已經安定,還有不少勢力盤踞在京東一帶,不處理好的話,下一步還是不會安穩的。?

聽罷了鄭清之的話之後,趙昀當即搖頭道:不成不成!高愛卿奏摺上寫的分明,李全隨死,但是京東未定,時下蒙古人企圖染指京東,發兵攻打德州、冀州等地,一旦讓蒙古人入主京東之後,再想收回京東之地就難上加難了!?

故此高愛卿請奏要立即出兵北上,協助彭義斌抗擊蒙古大軍,眼下他是不能班師回朝的!?

這份奏摺朕已經看罷了,鄭愛卿、真愛卿你們這些大臣們也傳閱一下吧!?

說着有小黃門接過趙昀手中的奏摺拿下去交給諸位大臣傳閱。?

這幫人可人人都是大儒,一目十行的便將這片奏章給看完了,用的時間並不算長,但是也只是像鄭清之、真德秀、紀先成這樣的等級的大臣纔有資格傳閱。?

但是看罷了高懷遠的這份奏章之後,大殿上立即便響起了一片嗡嗡的交頭接耳的聲音,宋代大臣帽子上都有兩根長翅膀,此乃宋朝所獨有的風景,一時間大殿上帽子翅膀亂顫,嗡嗡聲響成了一片。?

聖上!微臣有本要奏,高大人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如此行事未免太過大膽了吧!淮東初定不假,但是如此興師動衆北上抗擊蒙古大軍,豈不很可能會觸怒了蒙古的成吉思汗了嗎?現如今成吉思汗正在征討我大宋宿敵大金國,假若我朝與之交惡的話,豈不正中金國下懷了嗎??

微臣以爲,現在不能讓高將軍繼續北上,聖上只需令他平定京東也就足矣,千萬莫要再去招惹是非,令我大宋再豎新敵纔是!?

還有高將軍着意動用民壯疏浚汴河,此舉無疑太過冒險,當年金軍曾經從水路大肆進犯我朝江淮防線,假如我朝現在疏浚河道的話,豈不等於自毀長城了嗎?一旦金國再次於我朝反目的話,只需奪取徐州之後,便可以乘船南下,長驅直入,我江淮一帶豈不危矣??

而且如此大規模疏浚河道,勞師動衆不說,其耗費之巨更非我朝現如今可以承受的!還望聖上能駁回高將軍的奏請,令其只需安撫地方既可!?

鄭清之看罷了這份奏摺之後,馬上就覺得抓住了高懷遠的痛腳,跳將出來立即提出了他的反對意見。?

長久以來,南宋朝廷之中的不少人已經形成了以江淮爲界,偏安江南的思想,在他們的腦子裡面,江淮防線見不可破,只要金人不能越過江淮一帶,那麼南宋就沒有什麼危險,當初韓侂冑就是冒然起兵北伐,結果不但沒有佔到便宜,反倒令南宋損失慘重,積存的大量錢糧物資都毀於那次開禧北伐之中,現在的人一提到北上,心裡面就有些發憷,不願冒這樣的風險,更何況這次高懷遠是想去北方和蒙古人開戰,雖然這些當官的沒見過蒙古大軍的厲害,但是從這些年來金國被蒙古人欺負的程度,也知道蒙古人絕不好惹,鄭清之便是這些人之中的典型代表,所以他剛剛說出來,便引得大殿上一些大臣趕緊附和。?

趙昀皺了皺眉頭,鄭清之這幫大臣的話有些讓他覺得如同兜頭受了一盆冷水一般,興奮的心情一下子就跌了下來,頓時也感到有些緊張了起來。?

但是鄭清之他們這些人的話音一落地,紀先成就第一個不幹了,當即便出班說道:啓奏陛下,微臣對於鄭大人等人的話不敢苟同,現如今雖然李全新滅,但是並不代表着京東局勢已穩,高大人此舉也乃是爲國着想,豈能阻止他北上抗蒙呢??

而且蒙古人狼子野心,可以說已經是昭然若揭了,李全佔據淮東京東等地,他本已是歸順了我朝,那麼京東淮東之地也就早已被我朝收回,可蒙古人卻還接受李全投靠,宣稱京東及淮東之地乃是他們轄地,豈不等於公開向我朝索地嗎??

而現如今他們明知京東一帶的義軍已經盡歸我朝,其轄地自然就是我朝屬地,卻還發大軍侵入京東,此舉擺明了就是要強佔我朝屬地,想我大宋剛剛收回百年失地,又豈容韃子輕易奪走,高將軍此舉當是順應民心之舉,唯有擊退蒙古大軍,我朝方能保住京東之地,否則的話,就莫要妄論什麼安定京東了!?

至於高將軍請旨疏浚汴河,更是可以說此乃遠見卓識之舉,鄭大人的擔心根本就是杞人憂天,金人及其北人不善水戰,天下人盡知,假如我朝以後打算北復中原的話,大軍糧秣器械的轉運將是非常繁重之事,高將軍眼下疏浚河道,正是爲長遠打算!?

當年開禧北伐雖然失敗,且不論其它原因,大軍糧秣轉運方面就乃是一大問題,大軍北上之後,後方轉運糧秣不濟,以至於令大軍無法推進,也是開禧北伐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高將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纔會在此時提出疏浚北段運河,如此遠見卓識豈是一般人可以相提並論的??

更何況剿滅李全之後,我軍俘獲衆多李全舊部,這些人假如不能妥善安置的話,遲早還是禍患,又何談安定之說?而高將軍正是看清了這一點,充分的利用這些所俘李全舊部,令其有事可做,以免閒來生出事端,此舉可謂是一舉兩得,還望聖上鼎立支持高將軍纔是!?

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0章 挑釁第264章 激戰第49章 夜行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36章 悔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19章 副官第32章 金州都統司引章殉職第90章 走水第64章 剪除後患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36章 忙碌第81章 滅口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44章 中原大定第38章 敗招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99章 漁翁之利第33章 家書第70章 琉璃鏡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312章 強攻第19章 冗兵屯田第324章 朝議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08章 宵禁第45章 偷人第72章 槍林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89章 磔於市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1章 迷茫第250章 雞鳴蕩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161章 接收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48章 靳黑虎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292章 功成第164章 如意算盤不如意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37章 新皇登基第56章 *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48章 靳黑虎第36章 悔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守制第269章 叛軍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48章 靳黑虎第68章 遊說(下)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28章 危城2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72章 海州告急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330章 屠戮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39章 自投羅網第71章 定親第201章 發動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292章 功成第30章 楊氏訓子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50章 劫獄第25章 啓動第28章 規矩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59章 和談2第28章 失蹤(上)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70章 伏兵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328章 首戰第187章 暗劍第106章 決勝5第14章 賈奇第224章 星宿下凡
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0章 挑釁第264章 激戰第49章 夜行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36章 悔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19章 副官第32章 金州都統司引章殉職第90章 走水第64章 剪除後患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36章 忙碌第81章 滅口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44章 中原大定第38章 敗招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99章 漁翁之利第33章 家書第70章 琉璃鏡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312章 強攻第19章 冗兵屯田第324章 朝議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08章 宵禁第45章 偷人第72章 槍林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89章 磔於市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1章 迷茫第250章 雞鳴蕩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161章 接收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48章 靳黑虎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292章 功成第164章 如意算盤不如意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37章 新皇登基第56章 *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48章 靳黑虎第36章 悔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守制第269章 叛軍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48章 靳黑虎第68章 遊說(下)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28章 危城2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72章 海州告急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330章 屠戮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39章 自投羅網第71章 定親第201章 發動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292章 功成第30章 楊氏訓子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50章 劫獄第25章 啓動第28章 規矩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59章 和談2第28章 失蹤(上)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70章 伏兵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328章 首戰第187章 暗劍第106章 決勝5第14章 賈奇第224章 星宿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