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嫦娥奔月

嫦娥艦隊的這種登月艙和原時空的阿波羅飛船用的完全不同。這其實是用一種小型交通飛船改裝的。原本這種小型交通飛船是用於在天宮基地充當短距離運輸船的,爲了節省成本,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一套火箭發動機,加上燃料艙和簡易操縱檯,連維生裝置都沒有,必須穿太空服駕駛。現在經過一番改造,給它加大了燃料艙與朝下方的主火箭,就拿來做登月艙了。

五艘太空船上都各自配了4個這種登月艙,當作往返月面與繞月軌道的交通工具。

待登月艙輕輕降落到月面停穩後,艙門打開,三個宇航員走了出來。他們二話不說,就開始工作起來。根本沒有像阿姆斯特朗那樣,還要對着鏡頭說些什麼“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諸如此類的話裝逼。

第一個走出登月艙,也就是本位面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太空部隊的司萬里上尉,他原本是空軍的,現在已經調到了太空部隊。

不過這句裝逼的話已經有文德嗣幫他們說了。

當他們踏上月球的影像出現在顯示屏上的時候,指揮中心已經是一片歡騰。

“這只是他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當司萬里小心翼翼的踏出一步時,文德嗣就高聲說道。

“啪啪啪啪……”指揮中心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只見屏幕上的司上尉拿出一張地形照片,望了望四周,比對自己是否確實降落在之前衛星拍攝過的預定區域,確認無誤之後。他和兩名同伴在周圍繞了一圈,用腳與手上的探棒大致確定地面夠結實。然後司萬里回到登月艙裡搬出一具攝影機和配套的設備,接好後試試功能是否正常。兩名同伴則從艙中拿出幾塊布板在地上鋪出了一個十字與一個箭頭。

這時,司萬里才使用無線電呼叫艦隊:“司令,我是先遣小組。地面已經檢查過了,沒有問題,可以進行下一步。”

“收到了!”艦隊司令楸斯上校馬上向二號飛船聯絡。“二號,我是黃斯。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司令,可以降落了。”

只見嫦娥二號啓動了逆推引擎,減慢了速度,只見整艘船體直接向月球上降落了下去,目標是地上那個符號。當到了200米高度,啓動船體的減速引擎,緩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降落非常準確,幾乎直接就降落到了圓心上。這是肯定的,能被挑出來開太空船的,那都是航空兵裡面挑出來的尖子,這位老兄以前就是開海鷂的,垂直降落什麼的完全不是什麼問題。

艙門打開後十幾個人就陸續從船艙裡走了出來,其中兩個人還開着兩臺電動月球車。

第一次到地球以外的地方工作,衆人都難免有些興奮和激動。一名宇航員在頻道里說道:“哎,這月亮的風景也太醜了,和地球上看完全不一樣。”

“是啊,是啊,真是夠醜的,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

“行了,你又不是來旅遊的,趕緊幹活。”

衆人立即開始工作起來,有的安裝儀器,有的開車探索,有的繼續建立用布板鋪設降落標誌。

“登月計劃有針對月球上的宇航員的保險備案嗎?”文德嗣問道。

“當然有的……”文澤斌在旁邊說道:“這只是例行任務而已,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太空船裡面備有夠所有人生活兩個月的氧氣、食物和水,只要求援訊號發出去,後續的救援最多三天就會趕到,就算不能立刻撤離人員,進行補給是毫無問題的。”

有通天橋和天宮基地在,探月旅行就是這麼自信。

文澤斌繼續給老爸介紹自己的設計:“這批五艘飛船雖然外形差不多,但是內部艙室和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一號負責月球與天宮基地的往返,二號和三號將是降落到月面,我們第一個月球基地的中心,四號和五號將成爲月球軌道空間站的基礎。”

宇航員忙了半天,在地上選好新的降落區,鋪好降落布板後,嫦娥二號船長回船通知黃斯:“黃司令。已經準備好了,三號可以下來了。”

隨後,軌道上空的嫦娥三號也降落了下來,另外三艘飛船呼啦啦的一共丟了8個登月艙下來。落到地面後出來了40多名宇航員和十幾個機器人。宇航員們搬出幾具機器裝備,加入地上的工作行列,機器人也被幾個宇航員指揮着幹活。

當然,這些機器人長得一點兒不像人,有的像蜘蛛,有的像蠍子,還有像長着機械手的玩具車,反正一個都不像人。

艦隊司令黃斯也在這批人裡面,他先是四處看了看,就命令軌道上的四艘飛船把貨櫃丟下來。

幾分鐘後,一整批總共64個大型貨櫃被太空船從軌道上扔了出來,降落到一定距離後,無線電高度計啓動,安裝在貨櫃四角的減速火箭點火,在火箭的作用下,貨櫃減緩了落地速度。這種空投方式其實不是爲了月球登陸發展的。而是空軍用來低空穿場空投裝甲車與傘兵戰車的方案,被登月小組順手拿過來用而已。

見到火箭點火,地面上的人員立刻接手控制,透過無線電遙控啓動貨櫃周圍的幾枚姿勢調節火箭,讓它們降落在較近的地方以方便搬運。貨櫃落地後,隨即就有幾個人乘着兩臺電動車過去。他們首先找到了兩個裝車輛的貨櫃,從裡面開出六臺電動月球車,然後衆人乘着車將所有的貨櫃拖回太空船旁,把它們打開,從中間取出東西往太空船裡搬,並將一些儀器就地組裝起來。

這其中便包含了塞滿了六個貨櫃,總計一萬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宇航員們將其從貨櫃中搬出後,便立刻開始鋪設安裝,它們將是作爲月球基地的主要電力來源。同時還佈置了幾樣機器。除了標準的幾具探測儀天線、望遠鏡、反射鏡與探照燈之外,電爐、挖掘機、鑽洞機等設備一應俱全。

這是本位麪人類第一次登月,但不是單純“月球探險”,絕對不是像原時空的阿波羅號飛船那樣,採幾塊礦石就回去了。中國的第一次登月,就是一次系統工程,包括了登陸、探險、基地建立等所有工作一次性全部完成。

月球的重力很低,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幹起活很輕鬆,何況還有機器人呢。特別是四臺螃蟹狀的搬運機器人特別給力,一臺機器人就能搬走一個貨櫃。這些貨櫃和集裝箱差不多,大都是很規則的形狀。

搬空貨櫃的東西以後,衆人就合力把空貨櫃拖到兩艘降落下來的太空船旁,取下兩端的門後,排列整齊成幾個中空方形與長條型的型態,然後用電焊槍把貨櫃焊接在一起,在焊縫內外再用強力膠水封閉,使之能夠氣密。最後在出口上安裝上四個小型的氣鎖室,同樣先焊接再用膠水封閉。完畢後再灌入氣體測試氣密性。然後衆人在周圍挖土,然後這些土在貨櫃上厚厚的堆了一層,這是爲了加強貨櫃外殼阻擋宇宙當中各種輻射的能力,使之可以作爲臨時的居住點。

“嗯,這個設計不錯,貨櫃作爲基地房間的主體,這樣就充分了利用了運力,節約成本!”文德嗣笑着點點頭。

“不過,也正是因爲考慮了成本問題,所以外殼沒有完全按照宇宙空間標準制作,要作爲居住場所還得加上一些月壤。爲了保險起見,這種貨櫃製作的基地房間,都安裝了輻射報警器。”文澤斌說道。“這樣的房間主要用作倉庫什麼的,宇航員的起居主要還是在飛船主體裡進行……”

在月面上,黃斯望了望四周,覺得似乎少了些什麼。想了想後恍然大悟,於是跑進嫦娥二號中,取出一面五星紅旗插在地上,宣佈此地爲中國領土。

“啪啪啪啪……”這個舉動讓指揮中心裡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文總,這是月球是我們中國的,這是我國在地球外的第一處領地……”本次登月行動的指揮員林峰少將激動的說道。

文德嗣微笑着點頭:“當然,沒有人能和我們搶,哈哈哈……”他此時回望地球,也不免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當你們這些列強還在地球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的時候,我們已經在開拓星辰大海了。

他指示道:“月球基地只是開始,是我們向其他星球進軍的一個碼頭,也是我們的礦產基地,所以這個基地要好好的建起了……”

文德嗣對依靠登月來炫耀國力的行爲毫無興趣,他只對月球資源感興趣,並且來了之後,他就不打算走了。嫦娥二號和三號便是第一個永久性月球基地的基礎,那些貨櫃就是基地的各種外圍房間。

大部分的人在建造房屋的同時,另有幾個人找來了一大堆月球土壤、岩石以及鑽孔機鑽出來的岩心柱標本,林林總總總計六噸左右,由於是低重力環境,實際重量僅一噸左右。他們將之慢慢搬到嫦娥二號附掛的一個轉運艙中,由一個人駕駛啓動火箭升空,將月球岩石土壤標本送回嫦娥一號。

隨後嫦娥一號收到月球岩石標本後,便啓動引擎加速脫離月球環繞軌道,返回天宮基地送月岩標本去了。繞月軌道上只留下嫦娥四號和五號作爲月球軌道太空站的基礎。

等到嫦娥一號返回之後,文德嗣和來參觀的幾位大佬就乘坐天車回地球去了。他們也不可能長期留在空間站上。

……………

中國這次的登月的規模雖大,卻沒有公開或者大幅宣傳,只是很低調的悶頭進行。而且也不是去一次就算了,嫦娥一號返回天宮基地,卸下月球岩石和土壤標本後,就會重新掛上貨櫃裝上貨物,作爲運輸船,再次運輸後續的物資、器材和人員前往月球,形成定期航班。後來,這個航班由增加了三艘飛船,一共四艘飛船在月球和天宮之間往返,保證了每天至少一艘飛船可以往返。

接天峰與地球上,則是會使用取回的月岩標本進行分析,然後與嫦娥三號帶去的儀器現場分析資料比對,作爲資源評估與提煉設備的設計依據。至於第一個月球基地的名字,則被命名爲“廣寒宮”。

廣寒宮基地建造完成後,宇航員們乘着電動月球車四處跑,進行後續的搜尋探險,同時取回各地的樣本。三個月後,探月小組便畫出了以廣寒宮爲中心,周圍一千公里內的資源分佈圖了。

月球礦產資源是很豐富的,特別是一些稀有金屬的儲藏量比地球上還多。

比如說地球上比較少的稀土元素、鈾和釷,在月球上就是比比皆是的東西。克里普巖是月球高地三大岩石類型之一,就富含鉀、稀土元素和磷,以及釷和鈾。克里普巖在月球上分佈很廣泛,富含釷和鈾元素的風暴洋區的克里普巖被後期月海玄武岩所覆蓋,克里普巖混合並形成高竈和鈾物質,其厚度估計有10-20公里。僅僅是風暴洋區的克里普巖,其中含有的稀土元素總資源量就約爲225億噸-450億噸。克里普巖中所蘊藏的豐富的釷、鈾也是未來人類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的重要礦產資源之一。

常見的材料金屬在月球上也十分豐富,以鐵爲例,僅月面表層5釐米厚的砂土中就含有上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砂土。月球表層的鐵不僅異常豐富,而且便於開採和冶煉。另外月球上的鐵礦主要是以氧化鐵的形式存在,相當純淨,冶煉時只要把氧和鐵分開就行。

但是根據嫦娥專案小組評估,月球採礦在短期內是無利可圖的。原因是月球資源要開採出來運到地球的運費太高,成本上是競爭不過地球資源的。其實不只是月球資源,現階段大部分太空資源都是如此。除非加工成地球上無法生產的材料或者工具,比如泡沫金屬之類的,否則是划不來的。

別說運回地球,就是在月球冶煉出金屬再運至近地軌道作爲材料使用,那也是划不來的,這比在地球冶煉金屬再用通天橋投射到軌道上貴的多。因此雖然月球各種金屬蘊藏量豐富,但是想用在地球上還是有些不現實,成本?高了。

所以在原時空的21世紀初,美國提出“重返月球”時,只把目的放在地球稀缺資源的氦3上面。相對於其他資源,開發月球上的氦3是划算的,因爲在發電量相同的情況下,使用月球能源氦3的花費只是目前核電站發電成本的10%,如以石油價格爲標準,當時對於氦3的市場估價是每噸80億美元左右,他們對於月面上開採氦3,並提煉、運輸回地球的所有成本估價則是每噸2億美元,這絕對算是月球上的超級“金礦”。

氦3好啊,利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爲核電站的能源,而且這種聚變反應不會產生中子,只會產生沒有放射性的質子,故使用氦3作爲能源時不會產生輻射,不會爲環境帶來危害。這是一種安全無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變,不僅可用於地面核電站,而且特別適合宇宙航行。

但是地球上的氦3十分稀缺。在整個地球大氣中,氦只佔百萬分之五;而氦3又只佔這些氦中的千萬分之十四。即使把地球大氣中的氦3全部分離出來,也只有500公斤,如果加上海水和土壤裡的,也只有15噸。而在月球上的情況卻大不相同。由於月球上沒有全球性的“偶極磁場”的保護,含有氦、氖、氬、氪等稀有氣體離子的太陽風可以長驅直入,源源不斷地直接射到月面,使月壤中含有豐富的氦3。月球表層土壤中氦3的儲量估計爲5億噸!容易開採的超過100萬噸。

依照目前地球的能源使用量,大約30噸就夠全人類用一年了,哪怕考慮到今後的發展和人口增加,僅僅是易開採的那部分氦3,也足夠人類用幾千年了。

但是現在離氦3的大規模開採還早了些,畢竟聚變堆的科技樹太高,即使本位面的中國有文德嗣的開掛,但沒有關於聚變堆的研究也還在實驗室階段,按照目前的進度,至少還要五到十年才能實現突破,進行商業化推廣。因此在短期內,頂多開採個幾公斤氦3送回去供聚變研究所作爲實驗材料。

不過呢,依照文德嗣那喜歡屯貨的習慣,他現在也準備逐漸開發氦3,哪怕用不着,也可以丟倉庫裡放着,反正這不又是食品,放不壞的。

當然,月球資源運費高昂的情況也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改善。比如說在月面建立質量投射器,這便可以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由於月面重力僅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沒有大氣層,因此即便以通天橋的規格,也只需建設110公里的長度即可,而且因爲真空度比地球還要高,那一套龐大的抽氣與作業散熱系列就完全省略,因此造價遠低於地球的通天路,全部100公里成本估計不高於10億華元。

此外還有更極端的作法,那就是不採用通天橋的低加速投射模式,而是用更高g數的高加速投射模式。比如把g數提升到30g投射,則軌道長度可以縮減至11公里以內,造價可以壓縮至1億華元左右。當然,這種做法會使月面基地失去投射人員與常規儀器的能力,但如果只是把月球當礦場投射礦物或者金屬塊倒也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即便如此,月球作爲礦場只是中國太空礦場的目標之一。原因很簡單,因爲月球同志有一位非常強力的競爭者,那就是“近地小行星羣”。

因爲小行星上沒有重力,運輸成本比月球還低,如果能在小行星上建立礦站提煉金屬,並建立輕型質量投射軌道,將冶煉完成的金屬塊持續發射回地月系,那麼成本會比從月球開採再發射到軌道上低的多。雖然發射後慣性前進的金屬塊可能需要飛行數年的時間,進入地月系後才用拖船一一俘獲,但是卻可以天天發射,其後每天丟包接包。

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必須等到能在小行星帶建立冶煉廠與質量投射器爲止。而這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要根據宇航技術的發展而定。不過就目前而言,小行星帶的探測已經開始進行了。

因此,目前中國對於月球的計劃,礦產都是其次,主要還是作爲一個大型的實驗基地和太空工廠,以及人類星際航行的第一站和星際遷移的中轉站。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無磁場、地質構造穩定、弱重力和高潔淨的環境,月球背面不受地球無線電波干擾,建立月球天文觀測基地、生物製品和新材料實驗室,對地觀測站和深空探測前哨站均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科學意義。月球也是研究月球科學、天體化學、空間物理、生命科學、對地觀測科學與材料科學的理想場所。

在月球上建立天文觀測臺站可以不受地球大氣層的限制,波段可從咖馬射線一直到長無線電波段上進行觀測。在月球上可以設置一個任何波段的干涉儀陣列,月面上寧靜的環境可以保證其測量精度。一些天文物理現象如超新星爆炸和咖馬射線爆裂可以用不同波段進行觀測研究。

根據探測結果,月球的兩極上是有水的,總量超過五億噸,也就是說,水是不缺的。而且電解水之後會得到氧氣和氫氣,所以氧氣也是不缺的。因此,需要向廣寒宮基地運輸的物資就少了很多。

至於能源也不缺,在月球上,最廉價的能源是太陽能,由於月球沒有空氣,太陽可以直射月球而不會受到阻攔和衰減,因此,太陽能的強度大、效率高。同時,月球的旋轉軸基本上垂直於黃道面,只要在月球建造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就可提供十分豐富而廉價的電力。

而且別忘了月球上大量的鈾礦,這些東西運回地球不合算,但是在月球上建立裂變核電站還是很合算的。而且還不用像地球上擔心污染問題。

能源、水和氧氣的問題解決後,按照中國的習慣,廣寒宮基地很快也會開闢出一片田地和種植園,這樣部分食品也能自給了。因此月球是非常適合作爲一個星際遷移的中轉站。

第82章 生物芯片第696章 打擊(4)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256章 放衛星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405章 閱艦式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6章 出售鑽石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438章 逼出來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697章 打擊(5)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40章 戰前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700章 打擊(8)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424章 看電影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611章 崩潰第146章 間諜(下)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256章 放衛星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第233章 來人啊,喂陛下吃餅...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1章 土地政策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98章 安排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47章 連鎖反應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581章 三十週年閱艦式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530章 人革聯峰會(上)
第82章 生物芯片第696章 打擊(4)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256章 放衛星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405章 閱艦式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6章 出售鑽石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438章 逼出來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697章 打擊(5)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40章 戰前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700章 打擊(8)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424章 看電影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611章 崩潰第146章 間諜(下)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256章 放衛星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第233章 來人啊,喂陛下吃餅...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1章 土地政策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98章 安排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47章 連鎖反應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581章 三十週年閱艦式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530章 人革聯峰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