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

…………

威廉二世這次“放衛星”的大招,真是太出人意料,但確實是一步極好的棋。這讓文德嗣等人都佩服不已,不得不說,能夠捨得讓自己打下來的地盤獨立出去,還是需要很大的魄力,而這種魄力不是每個統治者都有的。

像奧匈帝國之所以成了總受,就是因爲他們太貪婪了,佔有的地盤太多了,遠遠超過了自己消化能力。從而使得這些地盤不但無法消化,成爲自己的力量,反而成爲國內的巨大隱患和不穩定因素,不但起不到什麼作用,還要佔用很多資源去維穩。

但是這次德奧一放了“衛星”,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那些獨立的國家只會對同盟國感激涕零,爲了保證自己來之不易的獨立地位,他們就會心甘情願的幫同盟國賣命。尤其是德奧還把佔領的白俄羅斯拿出來作爲獎勵,瓜分給了這幾個新國家,拿了這個好處,就算是和毛熊結下了大仇,由不得他們不賣命了。

而且,德奧這次還不只是放了五個衛星,他們還用一部分比薩拉比亞(摩爾多瓦)爲誘餌,爭取到了羅馬尼亞。這塊地區位於歐洲東部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面積達4。4萬平方公里,首府在基什尼奧夫。古代曾爲羅馬帝國達基亞行省的一部分,居民大多數是羅馬尼亞人,使用羅馬尼亞語。1812年沙俄通過對土戰爭的勝利,奪取了這個地區。後來在歷史上於羅馬尼亞和沙俄(蘇聯)之間幾易其手。

這塊地盤可以說是羅馬尼亞的心病,多年以來羅馬尼亞人是做夢都想收復這塊地盤。因此對於同盟國的“好意”,他們幾乎毫不猶豫的就上了同盟國的船。

所以,文德嗣纔會感慨的說道:“我不得不說,威二這步棋真的是走對了,不管是誤打誤撞也好,還是處心積慮也好,這步棋真是妙極!東線的局面一下子就活了,不但東線活了。而且一下子就多了好幾個盟友,主要是波蘭、烏克蘭和羅馬尼亞,這三個國家也是中等國家。雖然現在的烏克蘭只有一半,但也有1500多萬人,又相當於一個土耳其了。而且無論是波蘭、烏克蘭還是波羅的海三國,都是很能打的,這下子同盟國又得到了一批強援……”

張立錚說道:“確實如此,這種做法雖然有點兒匪夷所思,但是效果確實非常好。原本這些被佔領地方的人雖然敵視俄國,但他們對於同盟國也沒有什麼認同感,甚至可以說是仇恨,比如說被瓜分的波蘭。因此同盟國在這些土地上非但得不到幫助,反而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維穩。但是威二這一記妙招,卻相當於甩掉了原本的包袱,還反過來把這幾個國家完全籠絡住了。”

“確實,必須承認,威二這一手玩得太帥了。他損失掉的,僅僅是名義上屬於德國卻不能帶來好處的土地,但卻在東線完全掌握了主動,還拉到了一大批士氣很高的炮灰。這是棄虛名而取實利。我看看……”

辛傑說着,就點開掌上電腦查詢了一下資料說道:“哦,現在波蘭的人口是2550萬,羅馬尼亞有將近900萬,波羅的海三國一共約有400萬人口。這次獨立的烏克蘭是第聶伯河以西部分,人口大約1750萬。即使不算白俄羅斯,他們也增加了5600萬的有效人口。這樣一來,他們至少可以組織起300萬軍隊!除了用於防禦俄國之外,他們至少可以抽調150萬人去西線,這樣一來,同盟國兵力不足的問題就可以大大緩解。”

陸軍總司令羅西插話道:“但是同盟國中的意大利也快廢掉了,要是日本人拼得再狠點兒,估計意大利就該講和了。”

意大利戰場算得上是協約國目前在西線唯一的亮點。因爲意大利磕了藥,日軍在攻擊米蘭的過程中,遭到了嚴重的損失,最後雖然在3月底攻佔了米蘭,但也付出慘重的損失,隨後日軍就停下來休整了。其後,意大利發起了幾次反攻,但都被擊退了。

等到了九月,秋山好古又獲得本土送來的補充兵員,還有4個新編的師團和2個航空旅團,以及協約國送來的十二個殖民地師。這樣他手下的兵力就擴充到了十個日本師團,十六個殖民地師。而且這一次前來增援的日本部隊中,還有剛剛組建的王牌部隊——第一戰車師團。

這是日本的第一個裝甲師,該師團的組建是參考了中英法德等幾個國家的同類部隊,規模相當大,配備了近300輛坦克和60多輛自行火炮,300多輛裝甲車。這些裝甲車輛大多數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還有少量是他們在引進了“狼獾”等圖紙和專利授權後自行仿造的。第一戰車師團的師團長是白川義則中將,這位老兄是秋山好古的學弟,也是鐵哥們兒。

白川義則這次能當上戰車師團長,也是因爲秋山好古的極力推薦。秋山推薦他的理由,當然不會說“這是我鐵桿小弟,聽話,指揮起來得心應手”這種話。按照秋山的說法就是,白川是唯一參加了“唐普裝甲大會戰”的還活着的日本將軍,並且還具有豐富的與德國戰車“交戰”的經驗。好吧,其實是捱揍的經驗,白川同學在西線的時候,和德國坦克交戰了幾十次,每次都被攆得雞飛狗跳、灰頭土臉的,和他一起的幾個少將都掛了,可他卻一直活得好好的,這自然就是“經驗豐富”的表現了,要不他就該去見天照大嬸了。

不管這個理由是否牽強,但秋山好古的面子不能不給,怎麼說人家現在頭上也頂了一串諸如“軍神”、“亞平寧之虎”、“米蘭征服者”等等閃耀的頭銜。儘管日本軍方大佬有心安排某位“貴二代”去當師團長,但考慮到秋山的因素,也不得不做了讓步。最後還是讓白川義則當了戰車師團長,把那一位“貴二代”就調去步兵師團了。

得到在獲得了足夠的兵力之後,秋山好古於九月底再次發起了攻勢。這一次,協約國是兵分兩路,一路由秋山好古率領,帶領六個日本師團、八個殖民地師和一個航空旅團,攻擊佈雷西亞。另一路則是由白川義則率領四個日本師團、八個殖民地師和一個航空旅團,直撲熱-那-亞。

意大利人雖然廢柴了點,但是勇氣之源二代的幫助下,爆發出的戰鬥力還是很可觀的。秋山好古的進攻遭到了頑強的抵抗,在打下佈雷西亞之後,也已經是五勞七傷了,也就止步於加爾達湖。而水網密佈的波河平原也讓日本人很頭疼,所以他們打到波河以西就沒動了。

但是往南方進攻的白川義則這一路卻非常順利,意大利人即使磕了再多的藥,也成不了變形金剛,在裝甲戰車的攻擊下,他們紛紛敗下陣來。白川義則一路高歌猛進,先後打下了熱-那-亞、帕爾馬和博洛尼亞,到了10月27日,白川這邊已經打到了佛羅倫薩和比薩一線,這纔在秋山好古命令下停止攻擊轉入防禦。

此役協約****佔領了整個意大利西北部,差不多相當於意大利本土的四分之一,而且差點就把意大利攔腰切爲兩截。要不是日本人自己停下來,恐怕都能衝到羅馬了。

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戰鬥中,意大利和奧匈帝國派來增援的部隊一共有30萬陣亡,40多萬人負傷,12萬人被俘。而日本人的損失也不小,共有24萬人陣亡(其中日本人陣亡6萬餘),16萬人負傷,4000多人被俘,也是傷筋動骨了。尤其是那些殖民地師,全都是傷亡過半,有些師的傷亡率甚至達到80%,當然日本人自己也不好過,傷亡人數達到十三萬,也是悽慘無比。

這種嗑了藥的戰鬥尤其殘酷,雙方的士兵在藥效期間都能做到死戰不退,所以很罕見的出現了死者超過傷者的情況。不過這一仗打下來之後,雙方都有些吃不消了,所以現在大家都消停下來舔傷口。

辛傑笑道:“呵呵呵,不用擔心。以我看啊,這日本人短時間內肯定不會再主動進攻了。以日本人的德性,他們佔了這麼多富裕的地方,肯定要在當地大肆搜刮,要是不刮地三尺他們是不會動的。”

文德嗣幸災樂禍的笑?:“意大利人這次也真是倒黴到家了,西北地區可是他們的主要工業區。被日本蝗軍這麼一搞,恐怕就不會剩下什麼了。就算以後收回來,這些地方的工業水平恐怕都要倒退二十年……而這都是他們自找的,誰叫他們不自量力的下場參戰,偏偏還是加入同盟國,真是活該倒黴!”

…………

安南省慶寧市金蘭區,金蘭灣。

慶寧市就是原時空後世的越南的慶和省和寧順省,本位面的新中國在1911年的安南戰爭中從法國手裡搶到了大半個法屬印度支那。原本這個地方是歸廣西省代管,分爲慶和和寧順兩個縣,1917年1月正式建立安南省之後,就成立了慶寧市,重新劃分成了三縣二區。

只要是後世的人都知道金蘭灣的重要性,文德嗣自然不例外,新中國在得到金蘭灣後,就把這裡當做了重要軍港和海軍基地。爲了加強該地的建設,從本土遷移了五萬多人過來,還專門設立了金蘭區,由慶寧市政府直轄。

金蘭灣的地勢非常好,港灣深入內陸17公里,由兩個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內港金蘭,面積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灣口僅寬1300米。外港平巴,水深10-22米,灣口寬約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水深可停泊十萬噸級以上的船隻,由於水深灣闊,港內可停泊包括超無畏艦在內的上百艘萬噸級大型軍艦,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而且該港入口狹窄,地勢險要,便於防禦,同時位於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被稱爲亞洲第一軍港。

經過幾年的建設,現在的金蘭灣不但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清淤,增建了碼頭,還在內港西岸新建了衆多維修船塢和船臺,在港灣東側的金蘭半島上修建了一個大型軍用機場,還有一座大型預警雷達站和遠程通訊站。以前法國人就在此地修建了大量炮臺,中國接手後,就對這些炮臺進行了徹底的現代化改造,安裝了360毫米和390毫米級別的重型要塞炮,防空火力更是有了革命性的進步,整個金蘭灣港區都已經實現了要塞化。

在中國的編制中,金蘭灣是被劃歸南海艦隊管轄,南海艦隊約有一半的艦艇在此地長期駐紮。但大家都知道,中國海軍現在的主力是太平洋特混艦隊,幾乎八成的新銳大型艦艇都在那邊。三海艦隊都成了二線部隊,平時乾的都是些諸如巡航、護漁、反海盜、訓練新兵之類的雜事,都快成海上武警了,所以裝備的艦艇都是些舊貨。

在前幾年南海艦隊好歹還有兩艘前無畏和幾艘巡洋艦撐門面,可自從文德嗣把手裡的清倉大甩賣之後,剩下的基本上中小型艦艇,最大的作戰艦艇就是兩艘8000噸級的“岷江級”輕巡洋艦,超過萬噸的船居然全都是登陸艦和補給艦之類的輔助艦艇。

但是此時的金蘭灣,卻已經停滿了大型軍艦,中國海軍目前的全部十五艘主力艦和五艘航母,全都在這裡,此外還有上百艘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還有衆多的兩棲艦艇和各種輔助艦船。

在黃山號重巡洋艦上,李昂一臉疑惑的和政委說道:“老陸,你說上頭這是準備幹什麼?這差不多是整個中國海軍都來了。你看,連那些臨時改造的航母都過來了……雖然說是演習,但什麼演習要動用這麼大規模?而且連袁副總理都跑來了,他是負責新領土的,如果是演習,需要他來幹什麼?”

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682章 次大陸戰爭(1)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95章 首府問題第518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下)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696章 打擊(4)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上)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47章 連鎖反應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508章 環球訪問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705章 新局面第92章 選擇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435章 yes,rpg!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506章 加納新政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697章 打擊(5)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397章 戰後的國際格局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3章 忽悠錫良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476章 二十年代的網絡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
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682章 次大陸戰爭(1)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95章 首府問題第518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下)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696章 打擊(4)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上)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47章 連鎖反應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508章 環球訪問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705章 新局面第92章 選擇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435章 yes,rpg!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506章 加納新政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697章 打擊(5)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397章 戰後的國際格局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3章 忽悠錫良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476章 二十年代的網絡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