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

ps:二更求票

………………

西班牙這個國家在一戰期間一直都在打醬油,還沒隔壁的葡萄牙有存在感,要不是因爲“西班牙流感”這個超級瘟疫,他們恐怕都要被世人遺忘了。好吧,西班牙人肯定一點兒都不想靠這東西來刷知名度,嚴格說來他們是躺着中槍了。

這個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爲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爲當時西班牙有八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隔壁的法國人被嚇尿了,就稱其爲“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結果後來就成了約定俗成的名字了。所以西班牙人就覺得特別冤枉,他們也甩鍋到了隔壁的高盧雞身上,義正詞嚴的稱此病爲“法國型流行性感冒”。呃,這次是隔壁的法國佬躺槍了。不過“法國流感”這個名字卻沒有流行起來,原因自然就是人家高盧雞是大流氓,說的話更有說服力。

板鴨和公雞互相甩鍋的事情就不再多說,我們姑且還是稱其爲“西班牙流感”吧。

和很多瘟疫比起來,“西班牙流感”並不是最致命的,但卻是人類歷史上傳播範圍最廣,死亡人數最多的瘟疫。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全球各處都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據說,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口聚集地。而這場瘟疫在肆虐了地球18個月後,便完全的消失了。

這場可怕的瘟疫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由於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爭剛結束時期,因此大部份的國家都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還有就是很多殖民地的人口都不被當人看,死了多少也沒人去關心。所以具體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尚無定論,但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也有超過一億人受感染,死亡人數在2500萬人以上,此外還有四千萬、七千萬、一億等幾種不同說法。而當時的世界人口大約是18億,也就是說,平均每18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被感染。

即使是按最最保守的估算,這場瘟疫的死亡人數也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這場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爲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了。

來自後世的文德嗣當然不會忘了這場席捲全球的特大瘟疫,從去年開始,他就讓國內外的各個機構密切注意這種流感,並且制定了緊急預案。以此時的醫學水平,對於這種流感確實是束手無策,但是以300年後的醫學水平,搞定這種流感就完全不算什麼了。

特效藥和疫苗都是有的,雖然這幾年已經生產了夠幾億人用的疫苗,但因爲無法確定它的爆發時間,所以還沒有給國民使用。因爲流感疫苗並非終身性的,它只有兩三年的有效期,要是用得太早了,就沒有意義。

不知是不是文德嗣這隻風神翼龍扇出的風太強了,原時空應該在今年春季出現的“西班牙流感”卻一直不見蹤影。甚至到了十月份,在原時空被稱爲“黑色十月”的爆發高峰期,文總在地球上的各處眼線都沒有發現任何“西班牙流感”的影子。哦,其中也有幾次誤報,但事後證明只是普通的流感。

搞得文德嗣都有些懷疑,本位面的地球上還會不會有這場超級瘟疫出現。結果在十月快結束的時候,它終於出現了,而且不是出現在原時空的那些據說是“源頭”的位置,而是在八竿子打不着的日本。

日本那個什麼東伏見宮親王也算是命大福大,要不是當時他們那夥人的症狀極爲類似西班牙流感,被日本的眼線報了過來,正好日本人又對此束手無策,跑來向中國求助,文德嗣也不會那麼熱心的派遣國內專家,還專門安排空軍的轟炸機送人過去。

當然,現在既然已經確定了西班牙流感已經出現在世界上,那就是應該使用疫苗的時候了。至於特效藥嘛,那主要是用來賺錢的。

………………

另外,也是中國準備下場參戰的時候了,因爲同盟國的油水已經榨得差不多了,他們自己家的以及從協約國那裡搶來的真金白銀,都已經大部分流進了中國的金庫。

另外還有大量的古董、文物、藝術品也被他們低價抵給中國當貨款,其中主要來自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除了中國西晉顧愷的《女史箴圖》等中國文物被威二當人情送還給中國之外,很多其他國家的文物都被用來抵款了。

比如盧浮宮博物館那塊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這塊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倫,2。5米高,以鍥形文字刻了282條法律的黑色玄武岩,就被二德子作價10萬華元換了20臺航空發動機。還有大英博物館的諸如羅賽塔石碑、亞尼的死亡之書、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等鎮館之寶,也被德國佬三個不值兩個的充抵了貨款。比如那個“奧克瑟斯寶藏”(公元前五至四世紀中亞地區的金銀工藝品),居然被當做等重金銀的五倍價格就抵給了中國,真是亂世古董不如草啊。

當然,德國人的節操還沒掉光,歐洲本地的東西他們就沒賣,用來賣的都是亞非美洲的東東。像那副來自盧浮宮博物館的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超級珍貴的藝術品被威二做人情,還給了意大利,讓意大利人感激涕零。另外還有同屬盧浮宮三大鎮館之寶的《米洛的維納斯》,《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這兩件古希臘的文物現在進了德國的博物館。

被威二這麼一搞,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這兩個地球上藏品最多的博物館就廢掉了,等到戰爭結束後,本位面的人還想看什麼文物的話,就得移駕其他地方了。想看亞非美洲的東西,基本上就得來中國的國家博物館了。

到了這個時候,同盟國的真金白銀等硬通貨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古董藝術品也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黃金古董都是他們不願出手的壓箱底。而中國又不願收他們的馬克、克朗和里拉,也就是說,他們的支付能力已經嚴重不足了。

再加上他們爆了毛子後,在糧食、稀金等資源上已經有了很多進項,也捨不得花硬通貨來買這些東西。所以從今年5月開始,中國和同盟國的貿易額度就大大下降了,反倒是和協約國的貿易額度大幅度上升。

這也是科社黨政府決定拋棄中立,準備下場的原因。既然你們同盟國沒錢了,那就別怪我們不保持中立了。呃,所以說,一切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不過在下場之前,還是需要一些準備工作,文德嗣是最講道理的人,很講究吃相的。當然更不能說我們是因爲賺不到錢了才和同盟國翻臉。那種直接撕破臉的豪放做法,大概只有毛子才幹得出來。

………………

11月9日當地時間上午4點,協約國的一支從英屬馬來出發的運輸船隊,在馬德拉羣島以東海面,遭到了德國潛艇的伏擊。是役,德國的這個由15艘潛艇組成的“狼羣”創造了輝煌的戰果,擊沉了36艘大型商船,但也遭到了協約國護航艦艇的兇猛反擊,被擊沉了4艘,擊傷了3艘,其中u-277受損嚴重,被迫上浮,在撤離了所有人員後打開通海閥自沉,艇上的48名官兵成了協約國的俘虜。

好吧,這樣的戰鬥對於德國潛艇來說,並不算稀奇,比這規模更大,戰果更多的“狼羣獵殺”多的是。但這次的犧牲品裡面,卻偏偏有一艘屬於中國的大型客輪——弄月號。而且這艘客輪上的乘客並不是士兵和別的武裝人員,而是一羣來自中國紅葫蘆會的志願醫護人員。

這裡要稍微說明一下,“紅葫蘆會”是一個半官方性質的,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其職能和各國紅十字會差不多的,其實當年俺大清也是有紅十字會的,但文總卻不肯不買賬。原因就是他拒絕使用“十字架”這個西方宗教意味濃烈的圖案作爲中國機構的標誌,再說他可是個無神論者,他組建的政黨也是叫做“科學社會主義黨”,黨章裡面開宗明義講的就是“科學”,自然也不能容忍“十字架”這個西方的宗教符號,堂而皇之的出現自己的國家。

所以同樣職能的組織在中國就成了“紅葫蘆會”,取“懸壺濟世”的意思,標誌是全紅色調,圖案是一個帶有兩片葉子的葫蘆。1913年,國際紅十字會承認了這個符號,同時也承認了中國紅葫蘆會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一員。在歐戰爆發後,中國紅葫蘆會向交戰雙方都派出了一些志願醫護人員,得到了很高的讚譽。

而弄月號客輪上的這1500名志願醫護人員,是按計劃去替換交戰雙方已經服務了半年的志願人員,結果他們居然在大西洋上遭到了襲擊。因爲遇襲的時候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時間,絕大多數人都還在夢鄉,客輪又是直接被炸成兩截,在十幾分鍾內就沉入海底,再加上當時的水溫很低,所以全船1765人只有來得及爬上救生艇的572人獲救,其餘人全部葬身大海。

此事傳出後,全球輿論大譁。尤其是協約國的政府和媒體們,全都炸鍋了,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簡直都跟自家祖墳被扒了一樣。而同盟國尤其是德國,就下不了臺了。威二親自向文德嗣發了道歉的電報,並表示願意賠償遇難者的損失。

在全球輿論沸騰的時候,中國政府和媒體的表現卻遠遠沒有協約國同行們那麼激動,他們只是表現出了適度的悲痛和遺憾。不過,中國政府事後就開始撤回所有在同盟國的派遣人員了,包括軍事觀察團、企業機構和志願人員。而且民間的暗流已經在涌動了。

這種事情是可大可小的,就看政府的傾向了。比如同樣是美國的船,同樣是被人搞沉了,可以是爆發一場戰爭,也可以是屁事沒有,讓對方賠錢了事。前者是緬因號,後者是原時空中日戰爭時那條倒黴的美國船。

而交戰雙方的外交人員都在中國拼命活動起來,雙方都希望中國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

“總統閣下,難道真的無法挽回嗎?中德是具有良好的傳統友誼,難道就因爲一次誤會成爲敵人嗎?”德國駐華大使辛慈急得都要哭了。他心裡已經把海軍那幫蠢貨的幾十代祖宗都全部問候了一遍,但這並沒有卵用。

文德嗣一臉遺憾的嘆息道:“哎,大使先生,我本人對於威廉二世陛下和德國人民都是充滿了感情,但我們中國是一個共和國,我必須順從人民的意志……請放心,我們是注重信譽的國家,即使我國人民做出的選擇對貴國不利,我們也會嚴格的執行合同,我們是不會賴賬的……”

………………

11月16日,經過持續多輪的談判和錙銖必較的討價還價之後,中國和協約國,主要是帶頭的英法兩國終於達成了協議。中國將斷絕與同盟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並加入協約國,並在三月內派遣部隊參加與同盟國之間的戰爭,不過中國將不會派遣陸軍參加歐洲戰場,只負責中東和非洲地區地面作戰,對於歐洲戰場,將只派出空軍和海軍。

而作爲對中國參戰的補償,英法將向中國移交以下殖民地:原屬英國的沙撈越、文萊,英屬巴布亞,英屬所羅門羣島,剩餘的法屬印度支那。中國也承諾在參與非洲作戰後,也不再要求增加中國在非洲的領土和殖民地。

11月20日,中國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特別會議,以1245票贊成,653票反對,87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加入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的提案。

這次“弄月號事件”在後來也被稱爲“20世紀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之一。

在多年後,有細心的研究者發現了一些疑點。其一,遇難的近千人當中,只有15個女性,作爲護理人員的話,這個比例太低了。其二,弄月號上的船員絕大多數都活了下來,死掉的都是臨時的船員。其三,那羣遇難者當中絕大多數都不是正規的醫護人員,因爲他們的名字雖然出現在了一些醫院的職工名冊中,但國內任何一所醫護類學校的學院檔案裡,都沒有他們的名字。而同一批凡是受過正規教育的醫護人員,卻一個不少的活了下來……等等等等。

還有諸如“弄月號沉得太快,魚雷顯得過大”,“那些受過正規教育的志願醫護人員當中,沒有一個是當時中國的業界精英”,“據稱擊沉弄月號的u122號潛艇也被擊沉,無法確認”等等疑點。

呃,當然這些都是謬論,必須遭到主流媒體的嚴厲駁斥。如果有誰敢用這些東西來說明“弄月號事件”是“中國的陰謀”,那麼他就洗乾淨屁股吧,準備承擔刑事責任吧。

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25章 團練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694章 打擊(2)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611章 崩潰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4章 寶石第7章 大采購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451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450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721章 沒坑到了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25章 團練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405章 閱艦式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668章 非洲問題(4)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82章 生物芯片第323章 望向南洋的目光第513章 鐵路大建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682章 次大陸戰爭(1)第48章 湖北解放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725章 核平時代(下)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586章 審判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630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上)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699章 打擊(7)第215章 謁陵軒轅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247章 電視機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
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25章 團練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694章 打擊(2)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611章 崩潰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4章 寶石第7章 大采購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451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450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721章 沒坑到了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25章 團練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405章 閱艦式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668章 非洲問題(4)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82章 生物芯片第323章 望向南洋的目光第513章 鐵路大建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682章 次大陸戰爭(1)第48章 湖北解放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725章 核平時代(下)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586章 審判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630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上)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699章 打擊(7)第215章 謁陵軒轅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247章 電視機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