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

鴉片牛對殖民地方面的處理措施還?止是把印度給拆分成了十幾塊,還有更陰險的手段。

他們還搞了一個“猶太人家園計劃”。在自己的地盤上劃出了兩個猶太聚居區,其中一個是“以色列自治邦”,就在巴勒斯坦地區,巴勒斯坦那邊的猶太人聚居區是很早就有的。19世紀中期猶太人開始第一次迴歸潮,在1878年,在巴勒斯坦的佩塔提克瓦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

到了十九世紀末,出現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錫安主義運動),這個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迴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因爲本位面英國並沒有靠自己的力量佔領巴勒斯坦,戰後被各個殖民地起義搞得雞毛鴨血的,自然就沒功夫管猶太人,也就沒有《貝爾福宣言》。

直到去年,他們實在拖不起了,纔開始策劃“猶太人家園計劃”,以此來爲自己分擔仇恨。這個“以色列自治邦”一方面是爲了牽制阿拉伯和埃及,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住土耳其。而且爲了配合以色列的任務,他們還和法國合作,順手把本來就所剩不多的敘利亞也併入了黎巴嫩,成立了“大黎巴嫩自治邦”。

爲了給自己分擔仇恨,他們把以色列和黎巴嫩兩地的統治權交給了猶太人和基教徒,至於當地的阿拉伯人會怎麼想,那就不管他們的事了。

除了在中東的動作,英國佬還建立了第二個“猶太人家園”。也就是把印度次大陸西北的古吉拉特半島及附近地區,成立了一個“猶太-古吉拉特自治邦”,簡稱猶太邦。

另外,因爲孟加拉一帶的土著快被日本僱傭軍們殺光了,所以他們又想了一個餿主意——“吉普賽人家園計劃”,把吉普賽人給遷到孟加拉去。也就是說,本位面的孟加拉將成爲“吉普賽人家園”。

當然,他們手裡並沒有多少有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所以他們現在正滿世界招猶太人,聲稱爲他們準備了兩個“新的家園”,今後如果時機成熟,甚至還可以讓他們獨立建國。現在五湖四海的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正在向他們的“新家園”集合而去。

不得不說,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英國佬那個“千年攪屎棍”的外號真不是白叫的。他們這招一出,就直接把自己擺在了道德制高點上,更是得到大量實惠。吉普賽人窮逼得很,就不說了,但是猶太人就完全不同了,鴉片牛的計劃得到了國際猶太人復國團體“錫安組織”的大力支持。

要知道,這個“錫安組織”可是以歐美各國的猶太大資本家爲主的土豪團體,有錢得不得了。“猶太人家園計劃”一出,各個國際猶太財團和猶太土豪們紛紛慷慨解囊,英國佬就靠這個得到了海量的資金支持,具體多少不好統計,但幾億英鎊絕對是有的,這還只是不到半年時間收到的捐贈數量。英國原本窘迫的財政一下子就得到了改善。

…………

“真是好手段啊!真是好手段啊!一石數鳥的好手段!這英國政府的智囊真心高明!不得不服!”文德嗣誠心誠意的稱讚道:“好一個千年攪屎棍!”

說實話,英國人這一手真是把文德嗣都雷得不輕,他是真沒想到,本位面的牛牛居然如此的給力,不但把以色列提前整出來了,還搞了個印度猶太邦和孟加拉吉普賽邦。

加上之前的“土改”和印度分治計劃,英國人,不但把印度的局勢穩定了,還在印度和中東埋下了釘子,今後的這兩個猶太國和吉普賽國肯定天然就是親英的,而他們相對於周圍的鄰居都是外來戶,必須靠着英法的支持,今後如果印度人再鬧事,就可以讓這些新小弟出去站臺。

“確實如此!猶太人一旦在印度立足,這印度人的日子就難過了。不過,這個吉普賽國家的發展會如何,倒是難以確定,因爲沒有先例……”張立錚皺起眉頭。他也被牛牛的大手筆雷到了。

“哼,這?吉普賽人建國的計劃本來是我們策劃過來,可惜被英國佬搶先了!”文德嗣有些鬱悶的說道。

張立錚說道:“不過吉普賽人也不是啥好鳥,他們到了印度,肯定會與當地人起衝突的。英國人把他們安置在孟加拉,這就是我們下藥啊,不可不防……”

英國人這次雖然對中國進行了讓步,吐出了阿薩姆和緬甸,但也同樣給中國找了個麻煩,那就是他們把吉普賽人安置在了孟加拉地區。這裡要說明一下,本位面的孟加拉疆域和原時空差別較大,在中國的強烈要求下,英國佬把“布拉馬普特拉河”到恆河入海口以東劃入了阿薩姆自治邦,也就是說原時空的孟加拉首都達卡就不再屬於孟加拉了。而把原屬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恰爾肯德邦一部分劃入了孟加拉。本位面的孟加拉-吉普賽自治邦的首都就換成了加爾各答。

英國佬把吉普賽人安置在這裡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一方面是幫英國看住印度的其他自治邦,另一方面就是給中國找些麻煩。

要知道,吉普賽人也不是啥淳樸善良的民族,在歐洲人眼裡,他們和“乞丐、小偷、走私販和人販子”是同義詞。所有的歐洲國家對這個族羣都沒好感,因爲吉普賽人是一個從不定居的民族,遷徙人口最難治理,而且所到之處往往引起社會動盪。

說歐洲人歧視他們,這是事實,但他們自己就真的那麼無辜嗎?吉普賽人也曾經到過中國,他們是被蒙古人引進的,作爲色目人的一種,被稱爲“羅哩回回”。他們人數不多,仍以部落爲單位,保持着流浪、偷盜和搶奪的傳統,從西北到東南沿海的廣大地域,均留下他們的足跡。直至明代,羅哩回回侵擾民衆、殺人搶劫的事件仍屢屢發生。“羅哩賊竊掠鄉里”的記載,在元明時期的史書縣誌上多得很。

以吉普賽人一貫的尿性,要是到了孟加拉,肯定也不會老老實實的。

“哼,這也不算什麼。加強阿薩姆和西藏那邊的邊境管理,吉普賽人敢過來搗亂,就來一個抓一個,建設部不是在說勞改犯不夠用嗎。”文德嗣冷冷的說道。

“吉普賽人不過是小麻煩,真正麻煩的是那兩個猶太人國家。猶太人有錢,有勢力,一旦有了自己的國家,對於周圍的威脅絕對不小。不過猶太人還是比較識時務的,先和他們談談,如果談不攏,就換一種方法……”

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以鴉片牛的尿性,哪怕是最後扛不住了要收手,也仍然會留下一把爛攤子噁心人。比如原時空的歷史上,他們在退還了香港之後,也不忘培養一堆港燦出來噁心人。

不過好在這個時代和以後不一樣,以後常見的“聖母”還都是珍惜動物,“政治正確”也和幾十年後的標準完全不一樣,大流氓們都在比誰更不要臉,大流氓們對付這些麻煩都是用“毒氣室”、“炮決”或者“集中營”來着。

而文德嗣的詞典裡也同樣缺乏“臉皮”之類的詞彙,當然他比其他大流氓更講效益,所以他解決麻煩的手段是勞改。對於這種麻煩他纔不在意呢,他還盼着多點兒呢,現在全國到處都在建設,免費勞動力越多越好。

再說,看在英國佬吐出了阿薩姆和緬甸的份兒上,這點兒小麻煩根本不算什麼。當然對於英國佬來說,他們也沒指望那些吉普賽人能給中國搞出多大麻煩,他們完全是存着摟草打兔子的心情,能坑到最好,坑不到也沒損失不是。反正他們扶持吉普賽人的主要目的是看住那些阿三。

………………

英國佬的一系列大招放下來,被波及到的可不止是中國,整個老歐洲國家都紛紛表示臥槽。

吉普賽人就算了,對於各國來說,這些不肯定居,不服王化又窮逼吊絲的傢伙都是些麻煩,英國人要給他就是,還落個清閒。但猶太人就不一樣了,歐洲白皮們雖然也鄙視猶太人,但是他們不會鄙視猶太人的錢啊。

有了自己祖國的猶太人現在大量往以色列和古吉拉特跑,其中很多都是土豪,這些土豪走了,當然也會把自己的資產帶走。雖然各國政府此時很像不要臉的喊一聲“人走錢留”,但是那些猶太土豪們也不是啥省油的燈,何況還有英國法國在盯着,就不好做得太難看。更何況,就算在各國民間,也強烈支持把猶太人送走,對於這些民間人士來說,他們不知道什麼高深的東西,只是覺得英國佬能把討厭的猶太佬接走,那就是送瘟神啊,這是多好的事情。政府要是加以阻止的話,首先就要面對這些本國民衆的聲討了。

而且英國佬這次的行動是站住了道德制高點,現在又不是戰爭時期,諸如“限制離境”、“強者徵收”、“凍結資產”之類的強制手段就不好用出來。就連和鴉片牛最不對付的二德子,也只好眼巴巴的看着猶太佬們歡天喜地的離開,還要捏着鼻子發表一下“祝賀猶太人有了自己的家園”等等的賀詞,可算是被噁心壞了。

就連大西洋對面的美國佬,也是被順帶坑了一把狠的。

因爲考克斯總統對於南美的事務處置適當,面對老歐洲的壓力縮卵了,導致兩個小弟被邪惡的哥倫比亞吞併了,這在美國民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要知道這時候的美國可是原時空不一樣,沒有在巴黎和會上被英法聯手坑掉,美國的孤立主義思潮沒有什麼市場,相反因爲在一戰撈夠了,現在的美國人民都是雄心勃勃,自稱“新羅馬帝國”,對於世界政治可是很有熱情的。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卻眼睜睜的看着兩小弟被老對手吃幹抹盡。這叫心氣正高的美國人民情何以堪啊。這尼瑪不能忍啊!

所以一切都是考克斯這個慫包的錯!一切都是民主黨那幫逗逼的錯!都怪這幫逗逼慫包,把我“新羅馬帝國”的臉都丟到冥王星去了!下臺!下臺!滾你妹的民主黨!滾你妹的考克斯!

在這種情況下,在去年11月開始的驢象大戰中,民主黨自然是把內褲都輸掉了。原本還有信心競爭三連任的考克斯總統,在一片噓聲中灰溜溜的下臺走人了。

共和黨取得了難以置信的輝煌勝利,“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赫伯特?克拉克?胡佛走馬上任成爲新總統。在美國輿論中,胡佛總統是出了名的“人道主義者”,當然他確實做了很多實事。在一戰爆發後,他在倫敦擔任美國救濟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的任務是幫助貧困的美僑返回祖國。在完成對英國的撤僑後,胡佛又對比利時和法國等歐陸國家的美僑進行了救濟。到一戰結束爲止,美國救濟委員會一共幫助了十幾萬名美僑返回祖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到處缺錢缺糧,饑民充斥城鄉,時任美國糧食總署署長的胡佛又負責起對歐洲的救濟。當日內瓦和約簽訂後,美國官方的救濟組織停止活動,胡佛又建立了自願組織,對歐洲一些國家的兒童及難民繼續施行救濟,並募集救濟款三億多美元,幫助了相當數量的饑民。

胡佛的這兩段履歷,使他作爲一個“慈善事業家”而揚名於歐美,成爲了社會風雲人物,並給胡佛帶來了巨大的榮譽和政治資本。

不管他本人是不是真的信仰人道主義,但至少看起來是,所以在得知英國組織的“猶太人家園計劃”和“吉普賽人家園計劃”之後,胡佛對此是狠狠表揚了一番英國,稱之爲“人道主義的典範”,“人道主義事業的一次偉大進步”云云。

因此,對於美國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搬家的事情,胡佛是完全的積極配合,從各方面都提供方便,還由政府出資以及號召民間捐款,包下了高檔客輪運送猶太人和吉普賽人去新的家園。

這事也大大滿足了胡佛總統的道德優越感,同樣也刷到了很多聲望,美國人民都說:“俺家總統他就是個活雷鋒啊!”

但是沒高興沒多久,胡佛總統就後悔了。當時他接到這個可怕的消息後,還沉浸在道德優越感帶來的愉悅中。

要問是什麼可怕的消息?呃,那也沒什麼,就是美國股市雪崩了而已……

…………

ps:月底了,求票、求推薦、求訂閱,各種求……

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9章 翻臉的節奏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569章 猛禽之戰(下)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618章 天罰(下)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五)第174章 漁業(下)第600章 志願者第725章 核平時代(下)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35章 一個神經病,兩個好爸爸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284章 日本的反應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335章 一個神經病,兩個好爸爸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435章 yes,rpg!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95章 首府問題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435章 yes,rpg!第233章 來人啊,喂陛下吃餅...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112章 傳檄而定(上)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671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1)第355章 陸遠的日常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245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241章 炮灰(中)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370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上)第621章 金庫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38章 風雲漸起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287章 澡盆裡的海軍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300章 激鬥!織布駱駝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696章 打擊(4)
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9章 翻臉的節奏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569章 猛禽之戰(下)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618章 天罰(下)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五)第174章 漁業(下)第600章 志願者第725章 核平時代(下)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35章 一個神經病,兩個好爸爸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284章 日本的反應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335章 一個神經病,兩個好爸爸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435章 yes,rpg!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95章 首府問題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435章 yes,rpg!第233章 來人啊,喂陛下吃餅...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112章 傳檄而定(上)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671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1)第355章 陸遠的日常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245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241章 炮灰(中)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370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上)第621章 金庫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38章 風雲漸起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287章 澡盆裡的海軍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300章 激鬥!織布駱駝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696章 打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