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

武漢,曙光動力公司。

在風景秀麗的漢江旁邊,毗鄰川漢鐵路處,有一座一戰期間才成立的新工廠,這就是曙光動力。它的前身是沱江動力設備集團漢江汽輪機公司的一個分廠,就是沱動的三級下屬機構。它的主打項目是一種新型動力系統,原先因爲技術沒有成熟,沒有量產的產品。直到1914年,技術出現突破之後,纔開始生產真正的產品,。

政府和集團上層對於這種新型動力系統都很重視,於是它就是從一個分廠升格爲了公司。

此時,在曙光動力的試車車間裡,一臺造型有別與傳統形式的動力設備正躺在試車臺上,它的主體外形有些像是一個放大了上百倍的象腳鼓,長度超過15米,直徑接近5米。

“是的,張總理,這就是燃氣輪機!一種全新的動力機械!”曙光公司總工程師馮如一臉興奮的向前來視察的總理介紹道。“我們在以前的發電用燃氣輪機的基礎上,經過五年多研發,終於實現了燃氣輪機的小型化和大功率化,這纔有了目前這款rc-03-50型艦船用燃氣輪機。”

這個馮如就是原時空造飛機那個,不過在本位面他的命運改變了。他被星科“誘拐”之後,並沒去造飛機,好吧,其實他那些飛機星科根本看不上。他走上了另一條路,因爲星科發現這位老兄居然對汽輪機,準確的說是燃氣輪機有着不低的造詣,於是就先把他安排到了西南理工大學進一步深造,學習後世的相關資料以及補充基礎知識,經過一年半的深造之後,就就他分配到沱動集團裡去研究燃氣輪機。

事實證明,這個改變是對的。改行玩燃氣輪機的馮如很快就有了成績,他在1914年搞出了第一種可以用於發電的燃氣輪機,功率5000千瓦,熱效率達到30%。到了1919年3月,曙光製造出了第一臺艦船用的燃氣輪機,被裝在一艘武昌級護衛艦上進行實驗,測試非常成功,那艘護衛艦跑出了38節的高速。之後幾年,他們繼續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完善,隨着耐高溫材料技術和加工工藝的飛速發展,他們的燃氣輪機也越來越好,功率越來越大,壽命越來越長。

現在這臺rc-03-50型艦船用燃氣輪機就是他們的最新產品,功率達到50兆瓦(約67000馬力),是一種專門爲大型艦艇研製的燃氣輪機。

剛纔張立錚完整的觀摩了這臺燃氣輪機的試車情況,滿負載運轉24小時後,情況依然很穩定,這表明這臺燃氣輪機完全可以上艦了。

他點點頭,滿臉喜悅的說道:“嗯,非常好!馮總,你們曙光爲我國的動力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燃氣輪機纔是最好的軍艦動力,蒸汽輪機的啓動速度和功率體積比都太低了,特別是啓動速度,是蒸汽輪機的硬傷,怎麼改進都不行。”

這批rc-03-50型燃氣輪機一共製作了五臺,其中四臺將用於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和聯合帝國號的改造,另有一臺作爲備份。其實如果不是爲了等這個燃氣輪機,那兩艘船早就可以完成改造了。是的,這兩艘船的動力系統將被替換成比蒸汽輪機更加高大上的燃氣輪機。

張立錚對馮如說道:“馮總,燃氣輪機的用途並不僅僅是用於發電和船舶,在航空領域它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你們下一步的任務,除了繼續完善和改進大功率燃氣輪機之外,就是將它進一步的小型化和輕型化,使之能夠用在飛機上……”

“是,張總理。我們會加緊航空領域燃氣輪機的研發進度,爭取早日造出我們的噴氣式飛機……”一提到飛機,馮如的眼睛都亮了。哪怕他現在已經改行了,但是對於航空事業的熱愛也是一點兒沒減少。噴氣式飛機的基礎理論也是十幾年前就有了,比第一架飛機出現還早,只是沒有合適的動力設備。

燃氣輪機這種東東雖然很高大上,但它的歷史其實相當的長,它的理論早在18世紀就出現了。在19世紀末,德國工程師施托爾策就製造了一臺燃氣輪機,但因始終未能脫開起動機獨立運行而失敗。到了1905年,法國人勒梅爾和阿芒戈製成第一臺能獨立運行的燃氣輪機,但效率太低,因而未獲得實用。

也就是說,其實它的問世時間和它的堂兄弟蒸汽輪機是差不多統一時代,只是受限於材料、加工工藝和設計缺陷等遠遠,發展速度遠遠不如蒸汽輪機。如果按照原時空的歷史演變,要直到1920年,才由德國工程師霍爾茨瓦特製成第一臺實用的燃氣輪機。這臺其效率爲13%、功率爲370千瓦,按等容加熱循環工作,但因等容加熱循環以斷續爆燃的方式加熱,存在許多重大缺點而被人們放棄。要到了1939年,瑞士人制成了四兆瓦的發電用燃氣輪機,效率達18%,這個時候纔是燃氣輪機真正開始實用化的開端。而這個時候,蒸汽輪機已經滿世界都是了。

有了文總介入的本位面自然就不一樣了,燃氣輪機的理論和設計直接照搬後世,根本不用再去走彎路。有着後世資料的支持,它在技術上是不存在瓶頸的。實際上,如果不是受材料和加工工藝的限制,這東西早就出來了。當然,如果是利用辦公樓基地的那些東西,小批量的製造燃氣輪機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太不划算了。

中國在1918年之後就沒有像其他列強那樣繼續下餃子,建造大型軍艦。表面上的原因是爲協約國建造商船消耗了大量造船產能,以及受了西班牙流感瘟疫的影響。但這些僅僅是部分原因,等待這種新型動力系統,也是非常重要原因,至少是之一。

反正那些蒸汽輪機軍艦也已經夠用了,用不着繼續浪費資源。今後要製造新船,自然就是直接使用燃氣輪機做動力了。雖然軍艦的動力系統也可以進行改裝升級,但那也很浪費人力物力嘛。要知道,凡是進行這種大改,就得把軍艦開膛破肚,佔用寶貴的船塢和大量的工時。

當然,蒸汽輪機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就如總理張立錚說的,這東西是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前置科技,想要點亮噴氣機的科技,就要先點亮燃氣輪機的科技樹。至於原時空把這條科技樹倒着點亮的大圖朝,那完全是一個特例,全世界就一家這麼玩的。這麼玩也不是不可以,但卻留下了很多後遺症,比如根基不穩等毛病,所以大圖朝的裝備在很長時間裡都有“心臟病”,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彌補起來。

科技發展都是有其規律,點亮科技樹的先後次序非常重要,顛倒着玩不是不可以,但是花費的代價極高。就好像原時空的美國把原子彈的科技樹倒着點亮一樣,正常流程應該是先核電站後原子彈,但當時他們爲了趕進度,就直接先把原子彈造出來,結果那代價就感人肺腑了。

比起現在軍艦的主流動力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是具有代差的優勢。第一個壓倒性優勢就是啓動速度,蒸汽輪機的啓動沒有個把小時就別想了,而燃氣輪機只需幾分鐘,這在軍事領域中是無比重要的性能。就好像原時空二戰時的珍珠港事件,如果當時美國的軍艦都是燃氣輪機的話,當發現日機來襲時,它們就能很快啓動,無論是反擊還是規避都可以進行,不會傻乎乎的停在原地挨炸,損失起碼可以減少一半。

第二個壓倒性優勢就是體積,燃氣輪機在熱效率上雖然沒有明顯優勢,但是在功率體積比上,就爆了蒸汽輪機八條街那麼遠。因爲少了那一大堆鍋爐和管道,在同等功率輸出下,燃氣輪機只需蒸汽輪機體積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小。軍艦上的空間是很寶貴的,其中動力系統就要用很大的空間。換用燃氣輪機的軍艦,省下的空間就可以用作別的用途,可以用來增加武器、設備,增強戰鬥力;也可以增加人居住員空間,提高舒適度;還可以物資存儲量,增加持續作戰時間……

比如現在正在改造的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和聯合帝國號,這兩艘軍艦一開始就是按鐵烏龜的風格製造的,動力系統的空間極爲有限,如果繼續使用蒸汽輪機,即使中國的蒸汽輪機機組比奧地利和意大利更先進,但是它們的功率也不可能獲得太大的提升。但如果改用燃氣輪機就完全不一樣了,功率翻個兩三倍什麼的完全不是問題,而且還能騰出大量空間。

當然,燃氣輪機也有它的缺點,就是使用成本高。因爲它的油耗曲線幾乎直的,無論輸出功率高低,油耗幾乎沒有變化。也就是說,低速狀態下,這就是個油老虎。而且它對燃料也比較挑剔,不像蒸汽輪機能用最便宜的重油,燃氣輪機至少要用雜質更少的重柴油。還有就是機組壽命要比蒸汽輪機短。

不過這對文總來說不是問題,普及了柴油樹的中國並不缺乏燃料。再說還可以像後世那樣搞“燃燃交替”(高速用大功率燃氣輪機,低速用小功率燃氣輪機),“燃柴聯合”(低速用柴油機),甚至更加高大上的“燃電聯合”。

至於“機組壽命短”這個問題是無解的,畢竟工作環境和原理兩者完全不一樣,同等材料下無論如何燃氣輪機也無法在使用壽命上超過蒸汽輪機。但比起它帶來的好處,這個小小的缺陷也是可以容忍的。這就好像單翼機的盤旋性能和低空低速性能完全不可能和雙翼機比,但最終這天空還是屬於單翼機的。

…………

總統府。

今天在總統府的會議室裡正在舉行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會議。參加會議的人並不多,一共才9個人,除了文德嗣和顧曉藍,就是財金聯主席柳楊,副總理兼工業部長班傳之,國安部長王琦,電池研究所所長薛定茂和幾位高級專家。大多數與會者的臉上洋溢着喜氣。

電池研究所所長薛定茂先彙報項目的總體進度:“文總,我們第一階段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實用樣品已經做出來了。性能之好出乎意料。這是具體情況的報告……”

薛定茂滿臉紅光的給在座人員發了一份資料。在中間的會議桌上還擺着幾塊銀灰色的,飯盒大小的金屬長方體,在一個端面上有兩個銀白色的凸起。

資料上的內容不多,文德嗣很快就看完了,兩眼放光的問道:“這是真的嗎?成本真能達到報告所說的每公斤5元以下嗎?”

“是的,文總,我們請財金聯的專家來論證生產成本。這個價格是按現在設計的可靠的工藝流程,估算了場地、設備、原材料、能源消耗以及人員費用估算出來的,如果大量生產,這個價格還可以下降。”薛所長看了看柳楊,很肯定的答道。

柳楊也笑着點頭:“這個成本價我們計算得比較保守,如果繼續改進工藝的話,成本還可以下降……”

“嗯,這個價格可以接受。那麼擴大生產的前景怎麼樣?”文德嗣轉向旁邊的班傳之,很關心的問道。

“如果按照我們目前南陽一廠的規模全力生產的話,可以達到月產1000噸的水平。我們工業部系統的專家對此進行了聯合評估,按照現在的原材料預處理速度,最多可以達到月產3000噸的水平。我們預計再擴建兩個工廠,這樣可以達到月產一萬噸的水平。”

這種高能鐵電池其實在1919年下半年就已經具備量產的條件,並在南陽建立了一個“新型電池廠”進行試生產。但是次品率無法讓人滿意,更主要的是價格一直比較感人,所以沒有大量生產。當然,這個不滿意只是比較而言,是針對來自後世的文德嗣而言,如果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是狂霸酷拽叼炸天的東西了。

於是急需改進工藝,直到現在次品率和成本總算達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並且性能也有了提高,這才準備進行大規模量產,投入實用階段。

不要說以現在的標準,即使是用21世紀初的標準,這種電池的性能都非常驚人。這種高能電池的合格品分爲三個檔次。最高級的一等品是能量密度爲1200瓦時/公斤,功率密度3千瓦/公斤,充放電次數爲700次,產量比例爲20%。中級的二等品是能量密度爲900瓦時/公斤,功率密度2。1千瓦/公斤,充放電次數爲500次,產量比例爲45%。低級的三等品是能量密度爲600瓦時/公斤,功率密度1。6千瓦/公斤,充放電次數爲400次,產量比例爲35%。

哪怕是最低級的三等品,無論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可保證提供大功率電動機啓動時的大電流。在攝氏零下30度到60度的區間都可正常工作,在攝氏45度放置10天后的自放電率低於5%,攝氏60度時,充電效率高達95%以上。

“班副總理,擴大生產的安排要抓緊,這種電池的用量會非常巨大,生產成本也要爭取進一步降低……柳主席,資金挑撥就由你們負責了,在預算上要大開綠燈……薛所長,你們要繼續研究,這種電池的改進潛力還很大,能量密度應該可以繼續提高……王部長,這種電池的出現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特別是在軍事上的作用,更可以用貴不可言來形容。所以你們要派遣得力人員,嚴格保密……”文德嗣開始對與會人員佈置任務。

“文總,請你給這種電池命名吧……”薛定茂笑着說道。

“哦,好啊。我想想……”文德嗣笑着點點頭,稍微想了想,就說道:“……既然這種電池的材料是以鐵爲主,我國的象徵又是龍,那麼就叫【鐵龍電池】,如何?”

“鋼鐵之龍,好好好!就叫【鐵龍電池】!”衆人立馬讚不絕口。

沒錯,不是金龍電池,呵呵。好吧,原本文總那個時代,確實是有一種叫“金龍電池”的高能電池,但那貨的性能比目前這個好太多了,其差距就好像黃金和黑鐵的價格一樣遙遠。要是現在這種就叫金龍電池了,那今後更加給力的東西出來又叫什麼好呢?還不如低調點兒,叫【鐵龍電池】比較合適,本來它的主材就是鐵嘛。等今後出了更好的東西,再銅龍、銀龍、金龍、水晶龍、寶石龍的一路升格上去好了。

在文總看來,高能電池的實用化和正式投產,其意義是極爲重大的,這是能量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其意義甚至不在可控核聚變和常溫超導之下,所以纔會用“龍”這個對中國具有不同意義的字眼去命名它。

……………

ps:這個電池確實比不上《醒獅》裡面的金龍電池,所以降級成【鐵龍電池】了,on_no~

第611章 崩潰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161章 接船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15章 動工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11章 安全教育第161章 接船第499章 萬靈丹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25章 團練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10章 檢疫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25章 團練第67章 四川解放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68章 善後處置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47章 連鎖反應第660章 歸化人(3)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482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上)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97章 海軍天才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499章 萬靈丹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514章 蘇聯的總旗艦(上)第659章 歸化人(2)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300章 激鬥!織布駱駝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618章 天罰(下)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586章 審判第405章 閱艦式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701章 打擊(9)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10章 檢疫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621章 金庫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174章 漁業(下)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172章 漁業(上)第48章 湖北解放第369章 狂飆猛進的北方集 羣第513章 鐵路大建
第611章 崩潰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161章 接船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15章 動工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11章 安全教育第161章 接船第499章 萬靈丹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25章 團練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10章 檢疫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25章 團練第67章 四川解放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68章 善後處置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47章 連鎖反應第660章 歸化人(3)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482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上)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97章 海軍天才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499章 萬靈丹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514章 蘇聯的總旗艦(上)第659章 歸化人(2)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300章 激鬥!織布駱駝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618章 天罰(下)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586章 審判第405章 閱艦式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701章 打擊(9)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10章 檢疫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621章 金庫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174章 漁業(下)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172章 漁業(上)第48章 湖北解放第369章 狂飆猛進的北方集 羣第513章 鐵路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