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建國(中)

從血統和語言的自用習慣來看,蒙古人更偏向於採用塔塔統阿的建議,郭進卻是不能讓塔塔統阿得呈,要知道,對一個民族的同化是從文化侵略開始的,而文化侵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從語言文字開始,想想後世的印度,英國人是怎麼利用語言來同化印度阿三的。

不會說漢語的蒙古人,還談什麼被漢文明同化?郭進刻意的在蒙古部傳播簡明易學的拼音簡化字,就是要讓蒙古人都會說一口漢語,百年之後,等大半蒙古人都學會了用漢字來交流,蒙古語就將變成一種沒有文字的方言。

就像是後世的臺灣一樣,陳欠扁搞臺***,第一個搞的便是將閩南語偷換概念成臺語,而後又想方設法的將臺語國語化,可惜臺語的無獨立文字性,令陳欠扁想搞文化的非中華性也不可能。

“義父的胸懷大志便是託庇於突厥的輝煌之下嗎?”郭進目光焯焯地盯着鐵木真朗聲問到:“難道義父的志向不是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業嗎?那義父如何還想着繼承那些陳舊而鮮少人用的東西?爲何不創造屬於自己,而又能讓天空下最多人容易學會的語言呢?”

“好!突厥再強還不是先敗於中原漢人,後又敗於西方阿拉伯人!我蒙古部所創制的語言就要比中原漢人、西方阿拉伯人更優秀、更通用。”鐵木真拍手叫到。最終在郭進的言語相激之下,鐵木真決定繼續採用標音簡化字。

公元1202年春,當鐵木真親手送走了一位又一位的敵手,打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終於帶着凱旋之師迴歸了闊別三載的不兒罕山大營。帶回來的是一個斬新的,統一的,可以任由蒼狼們馳騁奔行的草原。

很快,當這片草原已經無法提供給日益強壯的蒼狼們,更多的血食之時,他們就將如同大海的怒濤一般掀起翻天的巨浪,奔騰咆哮着衝向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他們所能到達的角落。

在殲滅了塔塔爾,消滅了蔑爾乞,吞併了克烈部,擊潰了乃蠻人之後,大漠已沒有任何一支部落,能夠再阻礙鐵木真對草原的統一了。雖然蔑兒乞和乃蠻的異己部分仍在繼續的反抗,西伯利亞的森林部落還有待征服。

但到了1202年末,由於郭進這個後世之人的影響,鐵木真比歷史上提前了三年成爲了蒙古高原的主人,已勢不可阻擋之勢。以九歲喪父成爲蒙古孤兒爲起點,到征服乃蠻爲終點,鐵木真窮三十年之功,憑藉着其無與倫比的堅韌信心、英雄氣慨與謀略手腕,踏過了無數人以鮮血和白骨鋪就的通天大道,終於走上了全蒙古的致高無上的權力巔峰,躋身於歷代遊牧民族偉大首領的行列之中,結束了自十世紀突厥帝國崩潰以來,長達三百多年的草原亂世,將北亞草原失控的歷史野馬,重新納入了時代的軌道。

爲了紀念那過去的三十年艱苦卓絕的歲月,更是爲了將自己從此君臨草原的消息召告於天地萬靈,召告於蒙古歷代祖先,召告於散居在整個草原上的諸部。

1203年春,鐵木真在蒙古人的神山不兒罕山腳、斡難河源建起了象徵着氈帳民族至高無上權力的九尾白旄大纛,並將之作爲新誕生的蒙古帝國的國旗,傳檄草原各部,並決定於開春一個月後舉行盛大、莊嚴而又神聖的“忽裡臺”典禮。

秉承着鐵木真的意願,郭進則受命和鐵木真的大管家者勒蔑,會同了衆多的執事人員,花費了一月之功來籌備這次典禮。紛繁雜亂的衆多工作,讓他們忙到了最後一天纔將會場佈置得氣度恢弘,井井有條。

來自四面八方的運送特產與貢物的車輛、馬匹、駱駝以及民伕,源源不絕地匯聚而來,全草原上的能工巧匠與與壯丁們,爲了搭建看臺與彩篷而徹夜忙碌着。

這些看臺與綵棚從斡難河畔一直延伸到不兒罕山腳下。不計其數的屠夫、廚師、侍女和造酒師父們,穿梭來往於營地與會場之間,爲慶典後的大宴張羅着美味的飲食:幾十口足以生煮整頭小牛的大鑊中冒出的白色蒸汽,瀰漫於整個營地的上空,形成了大片的濛濛霧靄;數百把切肉剔骨的利刀銳斧一齊做響,其聲可傳數裡之外;沿着會場的外側,搭起了百餘間帳篷,裡面擺放着數不清有馬奶的酒桶,直待大庫勒裡臺召開之際,任與會者狂斟豪飲。

這景象落在觀者的眼中,即使是那些最年長的老者,任他們如何見識廣博,也是有生第一次見到規模如此宏大的宴會。三百年來,草原上的氈帳民族從未有過同在一面旗幟下共飲的盛舉,這種情況只有在統一後的和平年代中才會出現。

當金色的陽光將不兒罕山的起伏有秩的羣峰,染作富麗的金翠色時,一隊盔明甲亮的騎兵列着整齊的隊形沿着斡難河邊的茵茵綠草馳入會場,有見識的人立刻認出了,這便是蒙古精銳之中的精銳,直屬鐵木真汗的怯薛軍。

騎兵們在統領千夫長阿兒孩的率領下,繞場一週後兵分兩隊,在正中的觀禮臺前左右分成兩隊,在觀禮臺的兩側做燕翅形分列。騎乘者故然具是馬術精絕的勇士,而那些坐騎亦是訓練有素的良駒,雖然一路疾馳,卻幾乎沒有淌起半點輕塵。

人如蒼狼之迅捷無倫,馬如白鹿之輕翔靈動,二者搭配,相得益彰。看到他們的到來,衆人都知道鐵木真即將出場了。

果然,在他們入場不久後,以幾十面象徵着草原諸部的旌旗爲先導,鐵木真在大隊人馬的簇擁下,如同衆星捧月般出現在了會場之中。在他身後的是母親月倫與妻子孛兒帖;緊跟其後的便是四個兒子一個義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和郭進了;再之後,就是以忽闌爲首的諸位別妻:也遂、也速幹、合答安答勒都兒罕、古兒別速等人;隨在她們身後的則是月倫額客以心血扶養,得來的自草原各地的四大養子:失吉忽都忽、孛羅兀勒、闊闊出和曲出;行在這四名業已成長爲健壯有力的青年身旁的是鐵木真的幾位弟弟妹妹:合撒兒、別勒古臺、合赤溫、帖木格以及已經出嫁的貼木倫,在她的身後半步遠,行着她的丈夫不圖;隊伍的最後則是以博兒術、者勒蔑、木華黎、赤老溫、哲別、速不臺、忽必來、主兒扯歹、月忽難、豁兒赤、蒙力克、鎖兒罕失剌等數千名那顏(貴族)和別乞(首領)所組成的隊伍。

第五十九章 要離開了第三十章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十四章 火併?第五十六章對策與血腥的前進第三十六章 局勢和手段第九十章 對上了第三十五章 收服與應對第九十三章 離前準備(下)第八十三章 突擊第三章我是誰(上)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三十四章 決定與楚才第三十二章 血染沙場(上)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八十九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上)第六十一章 變化第三十六章 局勢和手段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十四章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四章 大會第三十三章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十章 得逞(下)第四十三章 不岔與任務第七十五章 慌急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第三十一章 麻煩和遼西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十六章 援軍到來第八章 爛攤子第六十九章 衝突(上)(求紅票)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二十四章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五十章 隔閡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九十一章 大將速不臺第十一章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十八章第三十一章 變故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八章 回師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七十四章 誤會第二十五章 藏龍臥虎第四十七章 怒火與突襲第九十三章 名將如雲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九十八章 兄弟(中)第三十章 九指神丐第六十九章 掙扎第四十章 西遼國第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和出使第三十八章 神箭(下)第五十一章 陪教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六十八章 籌建勢力第八十六章 狡詐(下)第九章 最後準備第二章 勸說第二十六章第九章 寶藏(下)第二十八章 狂戰第二十八章 老牛吃嫩草?第八章第六十六章 情海生波第二十四章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六十章 攻防戰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二十三章 香豔傳功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十五章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二章 勸說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七章 秘密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五章 艱難的童年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十七章 規化(上)第五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三十章 六歲
第五十九章 要離開了第三十章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十四章 火併?第五十六章對策與血腥的前進第三十六章 局勢和手段第九十章 對上了第三十五章 收服與應對第九十三章 離前準備(下)第八十三章 突擊第三章我是誰(上)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三十四章 決定與楚才第三十二章 血染沙場(上)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八十九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上)第六十一章 變化第三十六章 局勢和手段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十四章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四章 大會第三十三章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十章 得逞(下)第四十三章 不岔與任務第七十五章 慌急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第三十一章 麻煩和遼西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十六章 援軍到來第八章 爛攤子第六十九章 衝突(上)(求紅票)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二十四章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五十章 隔閡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九十一章 大將速不臺第十一章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十八章第三十一章 變故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八章 回師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七十四章 誤會第二十五章 藏龍臥虎第四十七章 怒火與突襲第九十三章 名將如雲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九十八章 兄弟(中)第三十章 九指神丐第六十九章 掙扎第四十章 西遼國第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和出使第三十八章 神箭(下)第五十一章 陪教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六十八章 籌建勢力第八十六章 狡詐(下)第九章 最後準備第二章 勸說第二十六章第九章 寶藏(下)第二十八章 狂戰第二十八章 老牛吃嫩草?第八章第六十六章 情海生波第二十四章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六十章 攻防戰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二十三章 香豔傳功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十五章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二章 勸說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七章 秘密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五章 艱難的童年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十七章 規化(上)第五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三十章 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