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教育

入門的語言教學內容和前世小學的語文課文差不多,先從聲母韻母教起,每個音爲了方便記憶還畫上了近音圖形,接下來就是常用漢字,利用實物教學法,如“羊”字,就牽來一隻羊,上面掛個牌子,標有音、字。還好,部落裡的文化人不多,這羣孩子也沒有學習的經驗,對郭進的教學方法沒人有異議,再說郭進現在是孩子們的主人,對這些孩子們可是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部落裡的生存經歷早就讓他們明白,貫徹執行主人的命令就是身爲奴僕們的天職。一個全意教,一個安心學,教授過程自然順利無比。

除了教學語言之外,孩子們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一般的數學的運算,函數、微積分就不用想了,郭進自己也不太懂,能學到二元一次方程解就幾乎能應付這一時代所有的管理會計問題了。本來郭進還考慮要不要教孩子們珠算,可後來想想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珠算在中國已近絕跡,看來數字運算取代珠算是必然的趨勢,他也就沒必要再多花那些心思了。從0到9的簡單阿拉波數字教起,到十位數、百位數、千位數的加減乘除,這羣被郭進挑選出來的弟子們,心無旁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爲他們知道,只有學會了這些,他們纔有出頭隻日。在日夜勤練下,孩子們竟只花了一月不到的時間就大半掌握了這些,比起鐵谷的那些傢伙們快多了。

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雖說主從有別,但在郭進一個後世人的觀念裡,更多傾向於溝通,至於所謂的人人平等原則,那還是算了吧。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平等,一切都得靠實力說話。正因爲知道這一點,母親安排幾個侍女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並沒有多少抗拒,每天的穿衣、鋪牀、洗漱、打掃、整理都是侍女們在做。雖然郭進是農村子弟出身,也最看不起仗着家世胡做非爲的紈絝子弟,或是隻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社會垃圾,但該有的享受他是不會排斥的,因爲這是他靠自己的本事得來的。

不過享受歸享受,郭進倒也沒有瞧不起人的意思,社會分工不同嘛。母親李萍和老頭子也過慣苦日子,亦或是受了郭進的影響,在富起來後,對待所謂的“下人”也稟誠着都是一家人的心態,一家人倒也其樂融融,沒有那些陳規舊矩,這纔像個溫馨的家嘛。

在這樣沒有多少拘束的環境下,初見郭進時還有些惶恐的衆人,在慢慢熟絡起來後,逐漸的恢復了小孩子該有的活潑好動。這也是拖雷除了聽鐵木真訓示,偶爾回王帳拜見母后外,其餘時間長駐郭進家的主要原因。雖說跟在鐵木真身邊已有好幾年了,也見慣了征戰的血雨腥風、陰謀詭計,但拖雷畢竟纔是一個剛要跨進十歲年紀的孩子啊,能體驗到久違的童趣歡樂,更是他所期待的。

學習告一段落後,郭進也不用在繃着臉裝嚴厲的教書先生了。只是忙碌的時間過得太快,再幾天就是除夕春節了,過年的熱鬧不唯屬中原漢人的傳統節日。雖染身處蒙古部落,但由於今年剛經歷了一場大勝仗,年節就準備得要比往年豐盛熱鬧許多,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的“小年”的祭火儀式開始,到全臘月三十日過“大年”時的那達慕大會,直至正月十五的“茶會”,都是熱鬧非凡。

當然,對於“手把肉”、奶油奶餅、白麪烙餅等這些草原民族的傳統吃食,郭進並無多大的興趣,(實在是吃不習慣)可惜草原上不養豬、鴨、雞、鵝、兔什麼的,想要燉個補湯都不可能,還有一道菜是後世過年必不可少的:魚(預示年年有餘的好兆頭)。幸虧老天給面子,在過年這幾日天空長晴,但帳外仍裡零下幾十度的低溫,要靠蠻力破開河面厚厚的冰層實屬不易,不過怎麼說郭進也是靠腦袋瓜子吃飯的,當然有法子應對。

帶着兩百多小弟,雖說男男女女,身高是差了點,但好歹也算得上有一點浩浩蕩蕩。選了處陽光無所遮攔的冰面,將準備好的炭粉勻撒了一米方圓,留幾個小弟在那勺走融化後的冰水,再換上一層炭粉。其餘人則跟着郭進在不遠處玩滑冰,沒錯,是滑冰,近兩百雙的滑冰鞋是郭進參照後世的樣式,讓拖雷公器私用吩咐手下趕做的。不過只有郭進一個人用刀片鞋,(加到最高速的速度是輪鞋所不能比的,風急電挈的感覺可是炫耀的本錢啊)而拖雷他們就只能用木滑輪了,誰讓刀片鞋對人的平衡感和身體柔韌度的要求太高,除非有一定的武學基礎,或是有這方面的天賦異稟,不然可不是誰都會用的。

玩瘋了一天,冰層才融化了一半,沒法之下,郭進只好先用碎土將冰洞蓋上,省得過了一晚上,讓冰又封了融洞。忙活了兩天後,一羣人終於用特製的魚網(用鐵圈筐成桶形,兩頭留空,等魚兒進網,長繩一拉,特製的機關就會將兩頭封上)撈了一票,看着活蹦亂跳的百來條大魚,還有孩子們那種崇拜的目光,心中涌器取得成就感還是頗讓人有些輕飄飄的。

說實在的,郭進這人的虛榮心還真得有些重,或許是出身農村的自卑感使然吧,以前看小說,那些主角們跨躍時空後,第一時間想的是怎麼歸隱田園,郭進對此嗤之以鼻,他就不明白了,不是說“曾經滄海難爲水”嗎,在前世普普通通,熱切期盼出人頭地的一個普通人,還什麼成就都沒經歷過,可一回到過去馬上換了幅面孔,一個個立地成佛,化身陶淵明瞭。真搞不清楚他們聖人的DNA是從何而來的。他們難道不知道陶淵明是個大富翁嗎?可看他們後來的表現,江山美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甚至到了無恥、飢不擇食的地步,頭疼啊,想不明白聖人如何立馬就變臉成了大盜。

第六十章 攻防戰第十三章 離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和出使第六十章 攻防戰第十八章第六十七章 事情原委第四十七章 三封來信(上)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五十七章 玩命第十一章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二十一章第七十五章 慌急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四十七章 結拜(下)第四十九章 刀法(中)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十九章 殺蛇第十四章 火併?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七十三章 安排第五章 艱難的童年第十三章 拜師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一十一章 小甜瓜(上)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十二章 小甜瓜(下)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十六章 長江水聯(下)第三十一章 麻煩和遼西第九十六章 倒黴的弟兄們第七十八章 長春來了第十章 得逞(下)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章 勸說第五十七章 玩命第五十八章 密聞(上)第九十七章 兄弟(上)第八十六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無題第五十章 鬥氣第八十四章 勾心鬥角(下)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八十四章 最新情況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十六章 行商(下)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十五章 行商(上)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八章第八十二章 報仇血恨第二十章 老橋段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四十六章 結拜(上)第三十五章第九十三章 名將如雲第八十六章 聯合?第九十九章 反思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二十五章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本書上架以及關於以後清節的一些說明第六章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四章 我是誰(下)第二十六章 軍議第三十七章第七十章 暴猛料第二章 潛入(下)第三十三章 東夏國?第二十四章 沸騰的野心第六章 相依爲命(下)第五章 艱難的童年第九十章 建國(中)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四章 黃老三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千里救援之遁入少林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三章 受傷(上)第四十七章 結拜(下)第四十四章 初呤(上)第九十五章 伏擊第九十三章 焦灼第二十八章 老牛吃嫩草?第五十九章 密聞(下)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六十五章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第五十章 隔閡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五十三章 挑戰第三十七章 千里救援之計劃第八十四章 勾心鬥角(下)第六十二章 又是老一套
第六十章 攻防戰第十三章 離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和出使第六十章 攻防戰第十八章第六十七章 事情原委第四十七章 三封來信(上)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五十七章 玩命第十一章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二十一章第七十五章 慌急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四十七章 結拜(下)第四十九章 刀法(中)第二十三章 立基(上)第十九章 殺蛇第十四章 火併?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七十三章 安排第五章 艱難的童年第十三章 拜師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一十一章 小甜瓜(上)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十二章 小甜瓜(下)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十六章 長江水聯(下)第三十一章 麻煩和遼西第九十六章 倒黴的弟兄們第七十八章 長春來了第十章 得逞(下)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章 勸說第五十七章 玩命第五十八章 密聞(上)第九十七章 兄弟(上)第八十六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無題第五十章 鬥氣第八十四章 勾心鬥角(下)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八十四章 最新情況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十六章 行商(下)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十五章 行商(上)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八章第八十二章 報仇血恨第二十章 老橋段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四十六章 結拜(上)第三十五章第九十三章 名將如雲第八十六章 聯合?第九十九章 反思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二十五章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本書上架以及關於以後清節的一些說明第六章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四章 我是誰(下)第二十六章 軍議第三十七章第七十章 暴猛料第二章 潛入(下)第三十三章 東夏國?第二十四章 沸騰的野心第六章 相依爲命(下)第五章 艱難的童年第九十章 建國(中)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四章 黃老三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千里救援之遁入少林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三章 受傷(上)第四十七章 結拜(下)第四十四章 初呤(上)第九十五章 伏擊第九十三章 焦灼第二十八章 老牛吃嫩草?第五十九章 密聞(下)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六十五章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第五十章 隔閡第九十九章 南下(下)第五十三章 挑戰第三十七章 千里救援之計劃第八十四章 勾心鬥角(下)第六十二章 又是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