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回 農業問題

鐵廠由徐洪操辦,並從遵化那裡僱了一些熟練的鐵匠,李彥又從軍器局調了幾個老工匠去支持,終於將鐵廠建起來。

懷柔鐵廠眼下只有一座大高爐,還有四五座中小型的鍊鐵爐,他們現在要做的,也只是統計各種情況下所得到鐵的情況,將鐵廠的運作詳細記錄。

李彥有後世的眼界,但並不熟悉技術細節,要想取得技術進步,還是得通過個人努力。

李彥始終相信,經驗的總結可以通向進步的道路,即便他無法說出如何對鍊鐵技術進行改變,但只要有科學的方法與正確方向,技術的進步終將到來。

懷柔鐵廠在技術上依然是這個時代的水準,雖然通過僱用熟練的工匠,差不多已經達到華北地區的最好水平,不過與南方,特別是佛山鐵器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與同時代的鐵廠或者說冶鐵作坊相比,懷柔鐵廠的管理精細到幾乎繁瑣的程度,每一次使用的鐵礦石成色、煉造的時間,甚至力工的每一個操作動作,都要記錄在案,並規範。

鐵廠與別不同的地方還在於使用了水力鼓風機,效果很是不錯,至少節省了不少人力。

水力的利用是李彥這段時間特別關注的,懷柔水力作坊的最新成果是一臺水力紡紗車,這臺紡紗車用一架水輪,可以帶動六十四隻紡錘,羅拉自動牽伸。

而既然六十四隻能夠成功,那麼繼續增加紡錘的數量,問題都應該不大。

水力織布機的進展不大,要想讓複雜的織布動作全部由水力驅動,難度頗高,不過在提綜、打緯等環節,織布機的機械結構也在不斷做出改進。

脾氣暴躁的劉鐵鎖最近像變了一個人,變得非常安靜,劉鐵鎖以前自詡技術天下第一。脾氣大得很,不過被李彥接二連三震住以後,已經變得非常穩重。用他訓斥學徒的話來說:這天下神奇的地方還有無數,別知道一些就得意洋洋,別說是一輩子,哪怕十輩子的時間也不夠用。

“水力機就是龐大了些。很多地方也用不到。”劉鐵鎖在李彥面前畢恭畢敬。說起最近一些事情地進展。

“少爺說過地蒸汽。確實也能推動葉輪。就是力量太小。做些玩具還成。與水車差得遠了。”

在水力應用漸趨佳境地時候。蒸汽動力地研究進展卻不大。李彥設計了翻鬥式和風輪式兩種汽輪結構。用噴嘴噴射高壓蒸汽驅動。試驗地效果並不樂觀。很難得到足夠地推動力。

高壓蒸汽噴射在葉輪上。可以帶動葉輪旋轉。但力量不夠。李彥看着拆開地機器。用手指撥了撥葉輪地葉子。突然想到使用葉輪地蒸汽機。是不是應該叫蒸汽輪機?那麼簡單蒸汽機地結構。難道不是葉輪式地?

李彥意識到自己可能走進了一個誤區。最初地蒸汽機與蒸汽輪機應該有所不同。也就是說最初地蒸汽機不是葉輪結構地。

除了葉輪式地結構。機械地動力結構還有什麼?李彥幾乎是馬上想到活塞。汽油機、柴油機都是這種結構。難道說蒸汽機也是?

李彥讓劉鐵鎖將這些“蒸汽機”安裝起來,給鍋爐加熱後,用噴嘴噴射這些葉輪,發現效果確實不太好。

李彥拿起一隻繪圖地鉛筆,畫了一個簡單的活塞結構:“做這樣一個裝置,密封的汽缸,活動地活塞……”

李彥說了一下的活塞的構成。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汽缸活塞,其目的只是爲了驗證,當高壓蒸汽噴入汽缸的時候,是否能夠驅動活塞運動,其力度又如何,以此來確認活塞結構的蒸汽機是否可行。

據說蒸汽機的發明是因爲發明者看到水壺的蒸汽可以頂起壺蓋,從而認識到蒸汽地力量,但要使蒸汽的力量爲人所使用,還有相當多的工作需要做。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萬曆四十八年或者還要加上泰昌元年。這一年北方的天氣仍然缺少降水,好在沒有發展成爲大面積的旱情。李彥陸續購置以及租種了幾十頃的土地。其中大部分種植番薯和玉米,還有用多方蒐集來的種子,種了一些馬鈴薯、辣椒。

馬鈴薯、辣椒的種植面積都很少,雖然試種頗爲成功,收穫多數都留下做種,並沒有馬上拿到市場上去炒作,畢竟種子地問題不解決,也無法推廣。

番薯和玉米之所以能快速推廣開來,那是因爲這兩種作物,在南方已經有種植,只要將聲勢炒起來,自然會有人從那邊弄來種子。

馬鈴薯與辣椒則不同,特別是馬鈴薯在大明還基本沒有人種植,至於辣椒,雖然也有小範圍的種植,但那零星的幾株,對於大規模推廣還是力不從心。所以李彥打算用這次的收穫做種,在來年大範圍種植。

離開鹼地而在懷柔一帶種植的玉米、番薯,終於顯現出產量的優勢,番薯畝產可達八百斤左右,玉米也有二百多斤。

雖然這個產量與後世動則幾千上萬斤無法相比,但在這個時代,絕對算是高產,哪怕是玉米只有二百多斤,也超過普通麥子的畝產量。

“今年的玉米和番薯雖然收穫甚多,不過價格卻下跌了很多,已經快要跌至稻米的價格了,”田莊地負責人李睿很鬱悶,雖然他已經將田地料理得很好,卻沒想到市場地價格起伏如此之大。“產量這麼高,價格不掉纔是怪事,”李彥微微笑道,產量高,不挑地,用途畢竟還有限,番薯和玉米的價格當然會下降,遲早要掉至稻麥之下。

番薯和玉米價格地大幅度下跌,讓多數種植者要血本無歸,甚至可能會導致一些中小地主的破產,讓人對這兩種作物的前途產生懷疑,李彥可以想見,在這樣的情況下,明年的種植規模甚至可能會縮減。

番薯和玉米的價格降下來以後,其高產和不挑地等特性,還是會逐漸吸引一些人來種植,李彥不希望出現太大的起伏,就要做一些事情。

“番薯和玉米除了做菜,現在還沒有太多別的作用,現在這兩種東西到處氾濫,菜的價格也一跌再跌,”李睿以前是沒想到番薯與包穀的產量會這樣大,現在他差不多是大明對這兩種作物的情況最清楚的人之一,自然也能想到,番薯與包穀確實不存在比稻麥更貴的理由。

李彥點了點頭:“現在最重要的是擴大番薯與包穀的使用範圍,至少使價格逐漸穩定下來。”

“番薯可以做粉條,玉米可以榨油,又都能用來釀酒,”李彥讓李睿將這些都記下來,然後想辦法弄出來,用番薯做粉條,或者玉米榨油、釀酒,與其他材料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哦,對了,玉米可以當主食吃,”李彥突然眼前一亮:“玉米可以做窩窩頭。”

“窩窩頭?”李睿疑惑地問道。

李彥點了點頭:“對,就是窩窩頭。”

李彥將窩窩頭的形態給李睿描述了一下,後者很快明白,原來就是用玉米麪做出來的饅頭:“這個口感會比饅頭好嗎?”

李彥搖了搖頭,窩窩頭曾經是窮人才吃的玩意,不過在後世,當人們都能吃上大米飯的時候,窩窩頭再次出現在酒樓的餐桌上,儼然是一種價格相當高昂的菜式,李彥覺得,就算在這個時代,也完全可以弄出高檔的窩窩頭。

當然,普通的窩窩頭纔是李彥真正想要搞的東西,畢竟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連飯都吃不上,溫飽都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

窩窩頭可以讓很多人吃飽肚子,還能解決軍糧問題,雖然以現在的玉米價格,這個窩窩頭和饅頭的成本都差不多,但玉米的產量要大過小麥,還不挑地,可以預料,未來的玉米麪可以再某種程度上取代饅頭,成爲解決一部分人肚子問題的選擇。

李彥在《華夏商報》上做了一個專門的系列,專門用來介紹番薯和玉米的吃法,並讓李睿成立了一個作坊,嘗試做出這些東西,以起引導作用。

李彥將這個作坊命名爲“天廚”,專門進行食品加工,除了試着做了些番薯粉條、玉米油外,李彥還絞盡腦汁想到了兩種新的食物。

天廚開始運作以後,李彥身邊的人便經常會從李彥那裡,發現一些新鮮的吃食。

“三娃,這個酥餅很好吃啊!”依然這樣稱呼李彥的,也只有二丫了。

二丫眯着月牙眼,臉上掛着甜甜的微笑,從李彥拿來的紙盒裡捏起一片薄薄的、金燦燦的薯片。

用番薯炸出來的薯片與馬鈴薯的薯片有些不同,似乎會比較軟一些,不過第一次吃到這種食物的二丫,顯得特別喜歡。

“再嚐嚐這個呢?”李彥又打開了另外一隻紙盒,這次裡面裝着的卻是爆米花。

炸薯片很簡單,至於爆米花所用的炸爐,也並不複雜,李彥依着小時候的記憶,很快設計出那種炸爆米花的搖爐。

薯片和爆米花,這是李彥絞盡腦汁纔想出來的兩種東西,效果卻很不錯。

第245回 屯墾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34回 輿論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8回 黃 韭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3回 番薯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19回 弄權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38回 工商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3回 大官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4回 尋仇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0回 助陽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09回 抵京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4回 尋仇第30回 農事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402回 格物院第65回 誰人得勝第4回 尋仇第2402回 格物院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50章 政黨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14回 問罪第256回 節後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31回 立憲第36回 風雨欲來第226回 匕現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37回 建設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9回 炒 蛋第220回 激盪第229回 放權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回 種菜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59回 班底第224回 安排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222回 民主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56回 精密製造第5回 單挑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04回 欲練兵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3回 變局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53回 變局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6回 整編第55回 鎖匠徒刑第94章 華容道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85回 是男是女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40回 商稅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59回 班底第175回 雙城戰記
第245回 屯墾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34回 輿論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8回 黃 韭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3回 番薯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19回 弄權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38回 工商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3回 大官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4回 尋仇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0回 助陽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09回 抵京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4回 尋仇第30回 農事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402回 格物院第65回 誰人得勝第4回 尋仇第2402回 格物院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50章 政黨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14回 問罪第256回 節後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31回 立憲第36回 風雨欲來第226回 匕現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37回 建設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9回 炒 蛋第220回 激盪第229回 放權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回 種菜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59回 班底第224回 安排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222回 民主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56回 精密製造第5回 單挑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04回 欲練兵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3回 變局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53回 變局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6回 整編第55回 鎖匠徒刑第94章 華容道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85回 是男是女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40回 商稅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59回 班底第175回 雙城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