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九蓮菩薩

在這個夏天朝廷上的君子們還在談論着怎麼樣推動五年復遼,結果一年時間不到後金兵已經一路殺到北京城,只差一點點就把

北京城給拿下來了,很多正人君子都認爲這一次北京城甚至連當年俺答入寇還要危險,堪比當初的英宗北狩。

大明在這次建奴入寇承受的損失實在太大太大了,後金軍在京師附近攻城略地侵略四方簡直就是象吃飯睡覺一樣簡單。

入援京師的諸路勤王軍即使沒被建奴在野戰中輕鬆摧毀,也會因爲補給不繼的緣故紛紛自行崩潰淪落爲變軍、逃軍,造成的損

害往往不比建奴小上多少。

就北方各地遭受的破壞程度而言,建奴這次入寇造成的損失還遠遠大於英宗北狩之後也先一路殺到北京城下造成的損失。

而且更糟的是在這場軍事災害發生的同時,海北軍已經一路輕取南京城,將整個江北與江南聯成了一氣,而且金州督撫柳鵬已

經在南京即位齊王以監國名義統領天下兵馬。

就在朝廷與南京失去聯繫的這段時間,海北軍已經勢如破竹拿下了大半個南直隸,剩下的南直各道各府各縣現在在南都也無力

組織抵抗,即使仍然沿用崇禎年號,但迫於形勢對於朝廷仍然是首鼠兩端,即使有個別忠貞州縣,也是在海北軍的攻勢之下處

於全面崩潰邊緣。

事實上,現在處於海北軍兵鋒之下的可不僅僅是一個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以至福建、河南各省都隨時處於海北軍兵鋒,

如果這些布政使司都盡數陷敵的話,那麼大明朝也將是國之不國。

偏偏這些地方都是大明腹地,根本沒有多少兵力防守,而且精兵勁旅早已經被調去援遼了,根據海北軍這次南侵的情況來看,

海北軍只需要一旅人甚至一團人就可以橫衝直撞全取一省,根本沒有多少防守的力量,甚至可能連“變軍”甚至“奸民”都防不住

畢竟這次南都失守的關鍵問題就是五位勤王軍的總兵、副總兵突然在句容起事,把整個勤王軍都裹脅到叛軍那邊去,而且這次

參加南京之役的諸路勤王軍大多數還打不過這些叛軍,更不要說是真正的海北軍。

因此朝廷如果不去派大兵救援東南諸省與南直隸,恐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東南各省與南直隸全境盡數陷地海北軍之手,然後海

北軍可以整合東南的人力物力資源組織一隻北伐軍輕鬆地殺入京師。

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現在朝廷諸公雖然知道派兵征伐海北鎮是死裡求生的唯一出路,但是誰也下不了這樣的決心,甚至可以

說誰也不敢負這樣的責任。

即使現在沒有海北軍的存在,大明仍然是脆弱無比,北邊有隨時破關南侵的建奴,西邊陝西的民變、兵變又越鬧又大,甚至已

經到了無法收場的地步。

特別是這次建奴入寇之後,陝西的精兵健旅幾乎盡數北調,在這種情況下兵變、民變一下子變得如火如潮,官軍怎麼也壓制不

住。

更糟的是很多勤王軍到了京師附近由於補給與功賞的問題,已經逃回陝西成了變軍,給陝西民變增加了真正的骨幹力量。

現在建奴與流寇已經讓朝廷焦頭爛額,何況海北鎮是比流寇、建奴還要可怕的存在,而海北鎮雖然大舉南征,但是卻沒有打出

靖難或是其它形同叛亂的旗號,他們只是不用大明年號,不承認崇禎皇帝的地位而已。

或者說,海北鎮對大明還留有餘地,但是大明如果下令征伐海北鎮的話,就會把局面變得徹底複雜化,甚至到了無法收場的地

步。

如果說坐視海北軍攻略東南是慢性自殺,那麼出兵南征那就是急性大出血,隨時可以暴斃而亡。

正是因爲這一點,所以朝廷諸公完全下不了決心,現在朝廷手上可以說是既無糧錢又無兵馬,一旦下令征伐海北鎮,恐怕就是

海北鎮的五個精銳旅回師北方,到時候搞不好人家直接殺到了京師來。

雖然是衆正盈朝,大家都拿不出一個好的辦法,只能各持已見,爭得不可開交,甚至直接到了人身攻擊的地步,但是對於海北

鎮卻完全只能先拖下去,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劣,形勢一天比一天差,丟給海北鎮的州縣一天比一天多。

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或者說海北鎮口中的信王殿下可以說是非常負責非常勤奮的一位皇帝,現在他甚至連個人的休息時

間都沒有了,只知道拼命地擠壓出一切可用的資源來重建被建奴打跨的大明軍隊。

不管是哪一支明軍,在這次建奴入寇的過程中都遭受到了空前的打擊,而在眼下這種情況下,他必須要拿出更多的錢糧來重建

大明的邊軍。

只是他的行動卻遭受方方面面的反對,而現在他遭遇的反對浪潮甚至超出了這位信王殿下的意料之外。

看着乾清宮外這黑壓壓的一片,崇禎皇帝就感到心煩意亂,畢竟現在跪在地上抗議的可不是一般人,恰恰相反,他們本來應當

是最支持崇禎皇帝的一批人,也是崇禎皇帝最親近的人,只是崇禎皇帝現在已經把他們逼到了對立的方向上。

這些人都是內府宦官中的高層人物,有的是司禮監的太監,有的是御馬監的太監,內府二十四衙門的太監、少監幾乎都到了,

還有的是監丞、奉御,反正現在有資格跪在地上都是內府之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當然,那些沒有官銜的內官之所以沒出現在這個場合,並不是他們抱着與主流不同的另一種立場,而是這些內府中的大人物並

不準備把這件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然整個內朝都要站在乾清宮前。

現在的局勢已經完全超出崇禎皇帝的控制之外,他幾乎是跟整個內朝在對着幹,現在一個老太監就長跪在地不停嗑頭,一邊哭

一邊說道:“陛下,九蓮菩薩在天之靈想必不願意看到這麼一幕,請陛下收回成命!”

下面的這羣內官也是一邊頭嗑得如同搗蒜一般,一邊跟着這位太監說着同樣的說法:“是啊,陛下,九蓮菩薩在天上也不願意看

到現在這一幕,請陛下務必收回成命,把那幾位神佛請回來吧!”

崇禎皇帝實在沒想到自己的行動居然犯了衆怒,他只能強自辯解道:“諸位大襠過於誇張了,這只是本皇爲了籌措軍餉的權宜之

計,諸位大襠不要誤會了……”

只是額頭血肉模糊的老太監卻是跪在地上大哭:“陛下,臣等不敢泄露禁中語,但是臣等都心知此次毀像破廟之舉是出自徐上海

替陛下謀劃,陛下,九蓮菩薩在天之靈看到現在這一幕不知道有多傷心啊!”

徐上海就是剛剛入閣的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徐光啓,也可以說是現在崇禎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內朝的這些大襠從來不敢

這樣的閣臣,現在卻是公開點出了徐光啓的名字,只能說矛盾已級激化到了極致。

而且他們現在把九蓮菩薩都搬出來了,問題就顯得更加敏感了,要知道深宮大內雖然有很多教門活動,但是不管是哪一個教門

都是把九蓮菩薩尊爲至高女神之一,也不管是哪個內侍宮女都是九蓮菩薩的信徒。

九蓮菩薩不僅僅是天上的菩薩,也是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這位李太后崇信佛門留下了許多佳話,生前就被宮中人恭維爲“九

蓮菩薩”,而她也以“九蓮菩薩”而自居。

而李太后仙逝之後萬曆皇帝親自操刀把李太后定爲“九蓮菩薩”,甚至“發誠心印造”了兩部九蓮菩薩經,這兩部完全捏造出來的

九蓮菩薩經一部彷彿經,一部仿道經,甚至還把九蓮菩薩像送到了泰山。

而現在崇禎皇帝的所作所爲實在過於敏感了,以至於這些內府的宦官、宮女甚至一部分后妃把九蓮菩薩這位大明內朝的至高神

搬了出來,而崇禎皇帝有點惱羞成怒的感覺,但是他又有深深的無力感。

他朝着眼前這個臉上全都是血的老太監說道:“趙司禮,您不是信奉三清嗎?”

他打的是分化瓦解的想法,只是趙老太監卻是不吃崇禎皇帝這一套:“皮之不存,毛之附焉……陛下,請您把諸位神佛請回來,

軍餉我們幾個老內使籌一籌,總是有辦法的。”

實際趙老太監並沒說這次搬出極寶殿的神佛諸像之中不乏三神上帝之類的道教神,但是他沒有在這個事情上糾纏過多,只是求

崇禎皇帝收回成命而已,所以他又抽泣起來。

而在場的宦官們也與趙老太監感同身受,畢竟大家雖然有所矛盾,信奉的教門也各有不同,但大致是相同的,哪象崇禎皇帝這

樣把乾清宮附近數以百計的神佛諸象盡數移出宮外。

而且內府神佛諸神都是真正的超級巨像,搬運極難,結果就是“震倒像前供桌,飛塵滿室”,以至於“像甚重,不可動搖,遂用巨

綆曳下座”,“內殿諸象並毀斥”,而那些金銀鑄成的佛像乾脆盡數被搗毀以充軍餉。

而這一幕對於這些內朝宦官來說實在太過殘酷了。

第1151章 鑲藍旗的最後時刻第505章決一死戰第940章 許之以利第194章不取分文第319章投名狀第638章不翼而飛的二十八萬石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314章正人君子張藝赫第822章: 大買賣第423章朱橋驛第299章海路起運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785章 非半年不可第84章我說了算第703章 斬獲空前第294章趙顯兵第106章谷夢雨的報復第1071章 不是病虎第44章把關第519章識時務第560章模範隊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154章龍口墩第960章 天崩第381章飛來橫禍第176章重組第28章香燭店第229章對馬絲路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418章碧霞元君與妖蝗第506章:牽馬第323章趙寧第959章 反書第276章大花生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274章去龍口第379章先走一步第795章 放眼蒼穹,心懷天下第585章擠進去第651章不作不死梅大鵬第1067章 金陵王氣第1022章 休養生息第611章孫昌齡第711章 存亡絕續第7章成交第961章 殉葬第146章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413章蝗災第722章 螳螂捕蟬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394章絕收第866章 富可敵國的路子第502章:無懈可擊第85章嘴炮升級第933章 死不足惜第481章新年禮物第1131章 將門虎女第511章佟姐姐的事第569章琉球海道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706章 兩紅旗與鑲藍旗第7章成交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220章楊廣文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427章司徒弄玉第73章狐假虎威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864章 底線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20章野心第218章一份重禮第964章 資本第320章逼供第719章 緩和第93章眼紅第411章:痛打落水狗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77章吃絕戶第1028章 恩義已絕第779章 勝利的希望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566章做差了第78章逼婚第21章八十一條賺錢的門路第51章陶縣丞第1134章 船快沉了第292章被姚姐姐逆推第626章隨他去第83章惡犬上門第270章要退錢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201章黃知府的命脈第322章福山銀案的真相第1006章 各奔東西第1126章 進退兩難第456章遼東米豆
第1151章 鑲藍旗的最後時刻第505章決一死戰第940章 許之以利第194章不取分文第319章投名狀第638章不翼而飛的二十八萬石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314章正人君子張藝赫第822章: 大買賣第423章朱橋驛第299章海路起運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785章 非半年不可第84章我說了算第703章 斬獲空前第294章趙顯兵第106章谷夢雨的報復第1071章 不是病虎第44章把關第519章識時務第560章模範隊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154章龍口墩第960章 天崩第381章飛來橫禍第176章重組第28章香燭店第229章對馬絲路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418章碧霞元君與妖蝗第506章:牽馬第323章趙寧第959章 反書第276章大花生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274章去龍口第379章先走一步第795章 放眼蒼穹,心懷天下第585章擠進去第651章不作不死梅大鵬第1067章 金陵王氣第1022章 休養生息第611章孫昌齡第711章 存亡絕續第7章成交第961章 殉葬第146章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413章蝗災第722章 螳螂捕蟬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394章絕收第866章 富可敵國的路子第502章:無懈可擊第85章嘴炮升級第933章 死不足惜第481章新年禮物第1131章 將門虎女第511章佟姐姐的事第569章琉球海道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706章 兩紅旗與鑲藍旗第7章成交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220章楊廣文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427章司徒弄玉第73章狐假虎威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864章 底線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20章野心第218章一份重禮第964章 資本第320章逼供第719章 緩和第93章眼紅第411章:痛打落水狗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77章吃絕戶第1028章 恩義已絕第779章 勝利的希望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566章做差了第78章逼婚第21章八十一條賺錢的門路第51章陶縣丞第1134章 船快沉了第292章被姚姐姐逆推第626章隨他去第83章惡犬上門第270章要退錢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201章黃知府的命脈第322章福山銀案的真相第1006章 各奔東西第1126章 進退兩難第456章遼東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