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簡介

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是“鹽田法”這是一種古老的而至今仍廣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構建鹽田。

曬鹽法

目前,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是“鹽田法“這是一種古老的而至今仍廣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構建鹽田。

鹽田一般分成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爲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爲母液,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水→蒸發池→結晶池→粗鹽和母液

古代我國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鹽,把海水引入鹽田,利用日光和風力蒸發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進一步使食鹽結晶出來。這種方法在化學上稱爲蒸發結晶。

粗鹽

母液

鹽田通常分爲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或海水地下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在導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爲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爲母液(也稱“苦鹵“),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鹽,最原始的製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盤爲煎,用鍋爲煮,史稱“煮海爲鹽“。經過十數世紀的實踐改進,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爲淋滷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是誰最先發明、採用海水灘曬製鹽呢?正是無棣碣石山附近的鹽民。據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作鹹第五》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

這段記載中的“海豐“就是指明代山東省的“無棣縣“。“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左傳.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諱,改名“海豐“,1914年又恢復無棣之名。其中的“解鹽“係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產之鹽,解鹽質量居當時國內之首,屬“貢鹽“之列。無棣灘曬的海鹽質量與解州貢鹽相同,無棣製鹽水平可見一斑。

山東夙沙氏煮海爲鹽,爲華夏製鹽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於齊“北

至於無棣“,據《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爲鹽“。《史記》載:“太公至國……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爲大國。“由此無棣鹽業日盛,西漢時渤海郡置鹽官。魏晉時鹽民在碣石山上修建鹽神廟(亦稱“鹽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稱之爲“鹽山“。《魏書.地形》由此“鹽山神祠“的記載。《鹽山縣誌》p108:“隋開皇18年(598),以縣境東南近海處有一座山名鹽山,以山名改高城縣爲鹽山縣。鹽山(今山東無棣縣境內大山),古稱碣石山,春秋時改稱無棣山。山下有月明沽產鹽,山腰有鹽神廟,魏晉時稱鹽山。“

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豐、海潤、海盈三處鹽場。明初海潤、海盈有煎有曬,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豐場率先易煎爲曬,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傳統制鹽舊工藝,被無棣人發明的新工藝所代替,使製鹽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無棣人對鹽業生產的貢獻功不可沒。

摺疊編輯本段蒸發方法

海水曬鹽的加強蒸發方法與液體蒸發技術有關。以往的海水蒸發曬鹽,均採用平面蒸發的方法,鹽水與流動着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限於鹽田的平面面積,而該發明以鹽水在一定高度上灑下

,或鹽水在一定壓力下且在一定高度上噴灑的辦法,立體式地擴大了鹽水溶液與流動着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大了蒸發面積,加強蒸發,縮短蒸發週期而提高鹽水的蒸發效率。

海水的化學資源利用

海水--蒸發結晶--析出苦鹵水(含有鎂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等)和粗鹽(含鈉離子、氯離子、鎂離子、硫酸根離子等)--依次加入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去除雜質--過濾--得到沉澱和濾液--加入稀鹽酸溶液--蒸發結晶--得到純淨鹽(氯化鈉)

海水中還可以提取鎂單質、碘單質、溴單質等

↗濾液→食鹽

海水→(風吹日曬)→粗鹽→(溶解)→鹽水→(過濾)↘固體雜質

一般來講,曬鹽時間多在蒸發旺盛,降水稀少的季節,便於海水的蒸發。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受西南季風影響。每年6月——9月盛行西南季風,爲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爲旱季,旱季中,3月——5月氣候乾熱,爲熱季,降水少,蒸發旺盛,最有利於曬鹽。

第333章 工具第一百七十五章 張胖子要發財 上第257章 貴州來人第309章 去歐洲當神吧第六章 再見,童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沉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下第一百章 大喜第322章 李嫣然的變身狼外婆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飲第248章 大舅哥回來了第258章 楊銘早就出手了 上第336章 海運,海禁第九十章 大舅哥第一百九十六章 倭寇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燒白 下第260章 楊銘早就動手了 下第五十一章 名帖第一百五十二章 夏雨柔 上第214章 論政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鴻信傳書 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見 中第十二章 下雨了第237 一門兩誥命第288章 民如野草第249章 買命錢第293章 好官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下第一章 狗蛋第一百七十八章 深情第六章 再見,童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貨運集團 中第三十七章 住店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元 上 求訂閱第277章 思南的規劃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夏雨柔 下第一百四十章 震驚 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滷菜出世 上 本書已肥第一百三十五章 驛票 下第221章 跟隨第339章 開海禁第224章 要吃皇糧第263章 訂單爆了第282章 推斷第二章 牛有問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條狗可以毀滅一個民族第四章 君子和小人 上第一百零八章 誤會了第329章 鹽田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登門第九十二章 閒談第335章 喜聯第333章 工具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臣同膳第六十二章 火!火!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接管大權第二十二章 再問第一百零七章 李嫣然來了第231章 漕幫白爺第一百三十三章 鴻信傳書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猜測第七十三章 擡舉第235章 進村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交卷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心無愧第一百章 大喜第336章 海運,海禁第八十三章 曖.昧第325章 送行第四十五章 關心則亂第十五章 快縣試了第十七章 借書 上第七十四章 秋雨第262章 李道遠的擔憂第一百章 大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會元 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道遠的提醒第206章 授官 中 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萬般皆下品第四十四章 入場第204章 全是石頭第262章 李道遠的擔憂第207章 外放知縣第308章 你是神人第220章 永淳公主第281章 消息第十八章 借書下第221章 跟隨第226章 楊銘的煩惱第330章 廣東水師第二十八章 責任遠大第313章 楊銘想要開邊集第257章 貴州來人第323章 公主和楊銘有舊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生意不是這麼做的 上第203章 瘋狂的石頭 中第一章 狗蛋第一百一十三章 底蘊 上第九十三章 收益太大了
第333章 工具第一百七十五章 張胖子要發財 上第257章 貴州來人第309章 去歐洲當神吧第六章 再見,童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沉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下第一百章 大喜第322章 李嫣然的變身狼外婆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飲第248章 大舅哥回來了第258章 楊銘早就出手了 上第336章 海運,海禁第九十章 大舅哥第一百九十六章 倭寇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燒白 下第260章 楊銘早就動手了 下第五十一章 名帖第一百五十二章 夏雨柔 上第214章 論政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鴻信傳書 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見 中第十二章 下雨了第237 一門兩誥命第288章 民如野草第249章 買命錢第293章 好官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下第一章 狗蛋第一百七十八章 深情第六章 再見,童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貨運集團 中第三十七章 住店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元 上 求訂閱第277章 思南的規劃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夏雨柔 下第一百四十章 震驚 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滷菜出世 上 本書已肥第一百三十五章 驛票 下第221章 跟隨第339章 開海禁第224章 要吃皇糧第263章 訂單爆了第282章 推斷第二章 牛有問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條狗可以毀滅一個民族第四章 君子和小人 上第一百零八章 誤會了第329章 鹽田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登門第九十二章 閒談第335章 喜聯第333章 工具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臣同膳第六十二章 火!火!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接管大權第二十二章 再問第一百零七章 李嫣然來了第231章 漕幫白爺第一百三十三章 鴻信傳書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猜測第七十三章 擡舉第235章 進村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交卷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心無愧第一百章 大喜第336章 海運,海禁第八十三章 曖.昧第325章 送行第四十五章 關心則亂第十五章 快縣試了第十七章 借書 上第七十四章 秋雨第262章 李道遠的擔憂第一百章 大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會元 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道遠的提醒第206章 授官 中 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萬般皆下品第四十四章 入場第204章 全是石頭第262章 李道遠的擔憂第207章 外放知縣第308章 你是神人第220章 永淳公主第281章 消息第十八章 借書下第221章 跟隨第226章 楊銘的煩惱第330章 廣東水師第二十八章 責任遠大第313章 楊銘想要開邊集第257章 貴州來人第323章 公主和楊銘有舊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生意不是這麼做的 上第203章 瘋狂的石頭 中第一章 狗蛋第一百一十三章 底蘊 上第九十三章 收益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