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

正在隔壁等待召見的商輅,不自覺的捏緊茶杯,聽到朱見深提出大明三個弊時,緊緊地蹙起眉頭。

官吏官風,這一點商輅是從正統到景泰和天順中,領悟出來的,朝中宦官干政,像于謙那般說真話的大臣,少之又少。

雖說如此直言不諱說先帝,禮法不合。

商輅經過謹慎思考,最終認爲朱見深所說的土地問題,邊陲防禦,確有其事。

商輅這次回京復官,對官吏,邊疆儲備將才,百姓土地都有思索,甚至還早早寫了對策。

此事他不曾與任何人提起。

原因很簡單,他削籍無官,無資格議政,再者就是他禮法束縛,先帝朝弊端浮出水面,也不敢承認。

先不說陛下說的對不對,僅憑陛下敢直言不諱,便是極好。

天順帝雖廢殉葬,又專門立優老之政,爲七十歲百姓發放糧食錢帛,九十歲加倍供給,但與治國相比,真的不是什麼明君。

治國如下棋,需統籌兼顧,把握全部,能爲政事尋出根由,盛世太平纔是大智慧。

自漢朝起,唐朝,宋朝,末年皆是土地緣由。

太祖洪武初年,人少地多,鼓勵百姓耕地生產,到了永樂宣德後期,正統初期地少而人多。

佃農越來越多,百姓吃不飽飯自是要造反。

雖有不少明君清丈土地,遏制土地兼併,成功失敗皆有,成功便是迎來中興,失敗便是提前滅亡。

商輅記得仁宗年間,朝廷允許百姓涉足山澤園林,允許無地百姓墾荒,安置流民。

宣宗則是大明律法嚴厲懲治,強佔百姓土地的地主鄉紳,並愛惜民力而減免賦稅。

不曾想,天順帝大用宦官,王振獨攬大權,排斥異己,強佔百姓土地。

此事滿朝官員年紀大些的皆知道。

王振在蔚州老家有田百萬畝。

土木堡之戰撤軍,天順帝本要從蔚州經過,可王振怕自家土地被踐踏,苦求天順帝改道而行,大軍耽擱撤軍,在土木堡被圍。

王振的土地保住了,大明將士死傷過半,便連天順帝自己也成了俘虜。

他的義子義孫勾結朝中大臣,四處侵佔百姓良田。

景泰帝登基,嚴查王振餘黨,歸還土地於百姓,誰知奪門之變後,天順帝大賞曹吉祥等人。

單是石亨,便拿着皇帝手諭帶着手下三千軍官四處佔地,成了地主,曹吉祥有樣學樣。

雖說奸臣後來被斬,可大明法令已經鬆弛,早已如洪水破堤。

兩京十三省百姓流亡失所,這一路北上途中,商輅看到的百姓都是在所謂的地主田頭撿麥穗,還要被毆打驅趕。

天子腳下,山東等地皆是如此,更別提西南之地的百姓,大藤峽之亂雖已被陛下強手段壓制,但大明百姓依舊是吃不飽飯。

總之沿途百姓撿拾麥穗稻粒,商輅誓死也要向陛下諫言,同樣能爲陛下獻圖紙之人也該重用。

若是任由百姓流離失所,大明朝便會付出斷臂之痛,如頑疾而不可醫,日久天長,潰爛而亡。

可現在聽到陛下與幾位學士議論土地,實在是令他匪夷所思。

陛下連宮都沒出過,居然能知道這些東西,甚至說出土地強佔,百姓流離失所是頑疾之話。

教人不知如何信服!

難道陛下是東廠與錦衣衛所得來的消息。

可東廠一直是不做好事,這又怎麼可能?

陛下不可能比他這個無籍之人走的地方還要多,

比他這個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傢伙還要高瞻遠矚?

朱見深並不知道隔壁商輅此刻對他的質疑與不解。

而是坐在那裡,語重心長的對李賢他們道。

“大藤峽叛亂,當時兩京十三省皆是精銳派往西南。朕焦頭爛額之際下令韓雍剿滅,當時的亂象李學士知曉。”

面色嚴肅的李賢,捻了捻鬚,當初內閣與六部爲兵馬,錢糧,日用物資準備,整日充斥着爭吵。

兵部的討論,言官的彈劾,最終陛下令大軍剿滅叛亂。

“你告訴朕,叛亂屢禁不止,歸根結底是什麼?”

李賢捻了捻不亂糟糟的鬍子,不確定的道:“臣以爲百姓日子艱難,只是陛下今日這話還是要慎言,顧及皇家顏面。”

朱見深在田畝捲上圈住西南地區和北方几省,南北直隸,側目道:

“魯,晉,寧,蜀,代,岷,唐王府周邊的土地,都是上好良田,大片空置。

大明田賦主在北方各府,南直隸則是應天,太平,徽州,鳳陽幾府,其餘的賦稅在杭州府,福州府。

李學士老家河南一帶,藩王多而地多,陝西地方貧瘠,百姓賦稅最多。

而西南的廣西,雲南,貴州田地賦稅幾乎沒有多少。他們不想交嗎?

不是!是他們也沒有多少田地。”

李賢與彭時等細細查看那張田畝分佈圖,西南地區僅拇指大小,道:“陛下,自古西南邊陲便是貧瘠,山險水惡之處,因而……”

朱見深走到完整的三白瓜旁邊,用小刀刻下一塊放置旁邊。

目光從劉吉,彭時,李賢,朱永身上略過。

“朝中官員多來於江南,江南是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可除杭州府與南直隸幾個府外,良田多而賦稅低。

他們的田地如三白瓜這般大,賦稅卻只有朕切下來的丁點瓜皮,江南酒肉臭,西南餓死骨。”

劉吉遲疑道:“陛下意思,臣已經明白,西南叛亂是百姓無田可種,無飯可吃,因而成了流民叛賊。”

大明的百姓最容易知足,只要讓他們活在太平盛世,有口飯吃,他們就會安居樂業,安分守己。

可是官員剝削土司,土司便剝削百姓,百姓無田可種,無糧可吃時,死了都無地埋。

自然掀桌子叛亂……

隱形人彭時此刻也從角落過來,細細端詳田畝圖卷,說道:“陛下,臣縱觀兩京十三省,才發現,我朝大半百姓無地可種,無糧可吃。

民以食爲天,糧食是百姓的天,而百姓是大明的根,臣明白了。能夠終止叛亂的不是軍隊,是糧食。

因爲餓着肚子的人,始終是不安定的。”

彭時這才恍然大悟,最初他以爲陛下在批判先帝朝,實則不是,只是從根底告訴他們,叛亂屢禁不止,百姓無糧可吃。

朱永道:“陛下,臣沒有太多之乎者也,臣此刻也領悟了,百姓沒有糧食便叛亂,就和營中將士,軍餉被吞沒時的憤怒。”

李賢看了眼朱永,這話是能在陛下面前說的嗎,武夫真是粗鄙,還是自己儒雅整潔。

“朱將軍帶兵上過戰場,肯定是與流民流寇接觸過。”朱見深微微頷首假設道:“若是朱將軍有武力,此刻家人餓死,無地可埋,朝廷賦稅,你卻拿不出一文錢。

鄉紳腦滿腸肥,卻冷眼旁觀,不用交稅,你會如何?”

朱永撓着頭,沉默半天,也最終沒有說出口。

唯一的活路是組織與自己同樣吃不飽的百姓抵抗朝廷,甚至先去鄉里打鄉紳。

似乎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這種辦法可行。

朱見深道:“叛亂已壓制,但是無論如何,百姓不餓肚子,纔是大明安穩的第一要事。”

“解決內憂,再治外患!大明是以農爲本,百姓爲本,太祖皇帝當初將百姓放在首位,纔是最英明的!”

“若是不解決百姓糧食,壓制一時能壓制百年?

到那時,讓大明瓦解的不僅僅是異族崛起,而是上萬餓肚子,四處叛亂的流民!”

68.文臣:這是計謀!72.朱見深:他們有什麼不敢!70.大明皇帝多短命84.妖言惑衆者,必死第28章.閹狗瘋了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第17章.午睡76.白尚書還是留在京城吧84.妖言惑衆者,必死第5章.萬貞兒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90.去嶺南?這怎麼像是流放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4章.袁彬是成化的八公第10章.王振的祠堂炸了69.都不相信啊第38章.萬貞兒:陛下是膩了?第35章.新的計劃第51章.陶俑案(一)第5章.萬貞兒61.大明朝朕說了算82.論徐晃援樊87.李賢:自己先觀望觀望第35章.新的計劃第18章.爲什麼要整頓太監第9章.柏氏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4.要習慣71.隱瞞叛亂,這是欺君!第43章.素手調羹第11章.先帝朝的三個弊第43章.素手調羹第17章.午睡第44章.衆臣不信第28章.閹狗瘋了第24章.拉文臣一起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7.風雨欲來要準備69.都不相信啊第29章.奏事第45章.朝廷該給補償第1章.姐弟戀皇帝是我自己?第32章.你們下賤!87.李賢:自己先觀望觀望第38章.萬貞兒:陛下是膩了?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1.大明朝朕說了算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3.滾出去!(3000字)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第9章.柏氏第35章.新的計劃第42章.好多山賊啊!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第45章.朝廷該給補償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第32章.你們下賤!第20章.御馬監很肥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第44章.衆臣不信第35章.新的計劃第3章.朕的助手在何處第8章.”大孝子”朱見深87.李賢:自己先觀望觀望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69.都不相信啊第13章.血淋淋的回憶第52章.陶俑案(二)68.文臣:這是計謀!第27章.陛下很合格第17章.午睡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41章.他們會求着練兵的!72.朱見深:他們有什麼不敢!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71.隱瞞叛亂,這是欺君!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40章.冊皇后第18章.爲什麼要整頓太監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81.從戰術開始第48章.豐收了也不好第30章.上鉤了,上鉤了第39章.年年歲歲割韭菜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68.文臣:這是計謀!第22章.探路第一步第14章.閣臣的另一面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61.大明朝朕說了算91.商學士何故落水?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65.來求情的?第43章.素手調羹
68.文臣:這是計謀!72.朱見深:他們有什麼不敢!70.大明皇帝多短命84.妖言惑衆者,必死第28章.閹狗瘋了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第17章.午睡76.白尚書還是留在京城吧84.妖言惑衆者,必死第5章.萬貞兒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90.去嶺南?這怎麼像是流放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4章.袁彬是成化的八公第10章.王振的祠堂炸了69.都不相信啊第38章.萬貞兒:陛下是膩了?第35章.新的計劃第51章.陶俑案(一)第5章.萬貞兒61.大明朝朕說了算82.論徐晃援樊87.李賢:自己先觀望觀望第35章.新的計劃第18章.爲什麼要整頓太監第9章.柏氏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4.要習慣71.隱瞞叛亂,這是欺君!第43章.素手調羹第11章.先帝朝的三個弊第43章.素手調羹第17章.午睡第44章.衆臣不信第28章.閹狗瘋了第24章.拉文臣一起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7.風雨欲來要準備69.都不相信啊第29章.奏事第45章.朝廷該給補償第1章.姐弟戀皇帝是我自己?第32章.你們下賤!87.李賢:自己先觀望觀望第38章.萬貞兒:陛下是膩了?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1.大明朝朕說了算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63.滾出去!(3000字)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第9章.柏氏第35章.新的計劃第42章.好多山賊啊!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第45章.朝廷該給補償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第32章.你們下賤!第20章.御馬監很肥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第44章.衆臣不信第35章.新的計劃第3章.朕的助手在何處第8章.”大孝子”朱見深87.李賢:自己先觀望觀望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69.都不相信啊第13章.血淋淋的回憶第52章.陶俑案(二)68.文臣:這是計謀!第27章.陛下很合格第17章.午睡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41章.他們會求着練兵的!72.朱見深:他們有什麼不敢!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71.隱瞞叛亂,這是欺君!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40章.冊皇后第18章.爲什麼要整頓太監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81.從戰術開始第48章.豐收了也不好第30章.上鉤了,上鉤了第39章.年年歲歲割韭菜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68.文臣:這是計謀!第22章.探路第一步第14章.閣臣的另一面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61.大明朝朕說了算91.商學士何故落水?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65.來求情的?第43章.素手調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