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猜忌

天子怔了片刻,隨即臉色通紅。他拂袖而起,將一衆臣子扔在朝堂之上。

衆人不知所措。竇嬰低着頭,思索半晌,輕嘆一聲,站起身,徑直出殿。剩下的人更是茫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談得好好的,天子怎麼就突然發怒了?他們走又不是,留又不是,只得乾坐着,最後把目光集中到了主父偃、嚴安等人的臉上。

曹時強笑道:“主父君,嚴君,可有徐君的消息?陛下有意出兵,徐君是燕人,熟悉邊地情形,又隨冠軍侯出征有功,我還希望能請他做監軍呢。”

田蚡見衆人無視他,不禁心中惱怒。他假笑道:“平陽侯,你已經收集了那麼多消息,還需要徐樂來給你帶路嗎?徐樂在西域立了功,頗受冠軍侯器重,他恐怕未必願意回長安了。嘿嘿,西域好啊,有美玉,有美人,還有美酒良馬,去的人都樂不思歸,更何況是遠征漠北呢。”

曹時心中一凜,強笑兩聲,沒有接田蚡的話頭。他已經聽出了田蚡的意思,天子這是懷疑樑嘯不願意回長安覆命,要在西域稱王啊。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事可就有些麻煩了。放眼朝廷,如今風頭正勁的將領中,誰敢說自己有把握擊敗樑嘯?

整個西域可以說都是樑嘯一個人擺平的,大宛、大夏、月氏,都是樑嘯的盟友,東方朔、李當戶、李舒昀、郭武都是跟着樑嘯征戰而封的侯,換一個人去西域,誰能一呼百應。

怪不得天子這麼生氣。

不過,這有點捕風捉影了吧?樑嘯的報捷文書剛到,天子就懷疑他有不臣之心,是天子心裡一直就這樣的擔心,還是有人在天子耳邊挑撥是非?

曹時不由得看了田蚡一眼,臉色微沉。他站起身,向丞相韓安國等人拱拱手,也揚長而去。

過了一會兒,李廣也走了。

又過了一會兒,衛青也走了。

沒多大一會兒,大殿中的人走了大半,剩下的人更加尷尬。丞相韓安國搖搖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也起身離席。他出了大殿,走了兩步,又停住了。他想了片刻,忽然轉身,大步流星的趕往後殿。

天子正在後殿發火,殿中侍候的人屏氣息聲,連敢咳嗽一聲的人都沒有。韓安國走到大殿門口,大聲報進。天子聽到韓安國的聲音,立刻收住了怒氣,大殿中一片死寂。過了片刻,天子走了過來,臉上的潮紅尚未褪盡,神情卻基本恢復了正常。

他揚揚眉,笑道:“韓公,剛纔一時腹急,走得匆忙,韓公不會怪我吧?”

韓安國微微欠身。“陛下,人有三急,勉強不得,走得匆忙,總比失禮殿堂爲好。不過,陛下乃一國元首,可要保重身體,千萬不能大意。”

天子眨眨眼睛。“韓公,我雖然貴爲天子,其實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和其他人並沒什麼區別。”

韓安國搖搖頭。“陛下所言,臣不敢苟同。臣是統兵之人,敢以軍中事相比。將有五德,智勇仁智信,勇在智之後,就是說爲將者不可失計,不能怒而興師,不能慍而致戰,否則必爲敵所趁。將亦須勇,可這個勇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擔當,特別是面臨危險時不會亂了方寸,依然能保持冷靜。”

天子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頭。他招招手,示意韓安國入殿,又命人賜座。韓安國入座,天子來回踱了幾步,突然停住,目光灼灼的盯着韓安國。

“韓公,你知道樑嘯的家人不在豫章嗎?”

“不在豫章?”韓安國吃了一驚。樑嘯上次被貶出京,他的家人全部走了,後來回長安,也是隻有他一個人。出征西域,天子就擔心他失控,一直猶豫不決,直到劉陵返回長安,成了人質,天子才放心的讓他離開,其他人則還在豫章。

如果樑嘯的家人不在豫章,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那他們在哪裡,什麼時候離開豫章的?”

“去了哪裡,現在還不清楚,不過離開的時間倒是比較確定,就是翁主來京之前。”

щшш⊙Tтkā n⊙¢ o

韓安國倒吸一口冷氣。劉陵來京之前,也就是說樑嘯出征之前,他就將家人轉移走了。這是早有預謀啊。

見韓安國一臉驚愕,天子長嘆一聲:“韓公知道我爲什麼這麼生氣了吧?不瞞你說,我剛剛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也很意外。朝廷對樑嘯一向信任有加,他卻如此做,實在讓人心寒。魏其侯一向與樑嘯走得近,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消息。他不僅一直隱瞞不說,現在還爲樑嘯開脫,甚至寧願去西域,也不願意留在長安,我……我實在是……”

天子連連搖頭,失望之極,恨得咬牙切齒。

韓安國汗溼重衫,他迅速思考了片刻,俯身道:“陛下,會不會有什麼誤會?”

“誤會?”天子的眉毛揚了起來,眼神卻冷了下來。

韓安國看得分明,心頭不禁一陣陣收縮。他定了定神,問道:“陛下可曾當面問過魏其侯?”

天子沉默不語,過了片刻,他搖了搖頭。

“既然未曾問過,又怎麼能肯定他一定知道?臣與樑嘯也曾有並肩作戰之誼,樑嘯對臣一向恭敬,算是半師半友,可是若非陛下所言,臣就不知道此事。”

天子盯着韓安國看了好一會兒,眼神陰冷。爲了替竇嬰開脫,韓安國自認與樑嘯關係匪淺,他就不怕自己震怒,連他一併處罰嗎?

韓安國仰着頭,迎着天子憤怒的目光,一聲不吭。

過了好久,天子吐了一口氣。“韓公俠氣,不讓魏其侯。”

“臣不敢當。”韓安國也鬆了一口氣。“論俠名,首推魏其侯,其次冠軍侯,其他人都不過爾爾。”

天子眼神一閃,沉吟片刻。“這是何人所說?”

“長安遊俠兒都這麼說。”

“是麼?”天子的嘴角微微挑起,意味深長。“怪不得魏其侯不惜爲樑嘯辯白,原來是英雄惜英雄啊。”

“陛下不想知道爲什麼一向不肯服人的遊俠兒們爲什麼會這麼說嗎?”

天子沉吟片刻,見韓安國並無放棄之意,只得問道:“爲什麼?”

“臣聽說,樑嘯在長安時,曾經說過一個爲俠的標準。他說,俠有大小之分,一諾千金,義薄雲天,不過是小俠,只有爲國爲民,纔是大俠。”

“爲國爲民,纔是大俠?”

“沒錯,心中有天下,願意爲天下蒼生貢獻自己的才智,必要的時候不惜犧牲,這纔是真正的大俠。陛下,魏其侯當年爲陛下之位,不惜冒犯太皇太后,這些年不顧老邁,一心爲治河之事奔走,爲山東受災的百姓呼號,不惜與太后生隙,這樣的人又豈是那些行小仁小義的遊俠可比,所以稱大俠。”

天子眨眨眼睛,吸了一口氣,又慢慢地吐了出來,顏色稍緩。細想起來,竇嬰雖然有時候不知道進退,但他這輩子在大是大非上從來沒有出過錯,的確當得起大俠二字。

韓安國暗自鬆了一口氣,這才覺得後背涼嗖嗖的,全是冷汗。

——

韓安國走進了竇嬰的書房,看着四周堆滿了書本的書架,韓安國忍不住笑了。

“君侯現在可是長安城最博學的人了。不進這書房,我還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一進這書房,我立刻覺得自己太粗鄙了,必須要求幾部好書來滋養一下。”

竇嬰大笑,伸手將韓安國拉到書架前。“看中哪一部,隨便拿,反正我要離開長安了,這些書也用不上。”

韓安國拿起一部書,翻了兩頁,看似不經意的說道:“君侯真打算外出遊歷?想去哪兒?”

“西域。”

韓安國放下書,擡起手指,摳了摳眉梢。“這麼說,樑伯鳴真的不打算回來了?”

“他敢回來嗎?”竇嬰撇撇嘴。“仗剛打完,就有人在天子面前進讒言,等他回到長安,不知道多少人要在他身上取功勞。我怕他犯糊塗,所以要趕去西域提醒他。他這麼年輕,沒必要急着落葉歸根,在外面多走走,免得有人惦記,多好。”

韓安國嘆了一口氣。他本來以爲竇嬰不清楚這些事,這纔敢在天子面前爲竇嬰求情,現在聽竇嬰這件意思,他應該早就知道,而且是故意爲之。

這可怎麼勸?

見韓安國爲難,竇嬰忍不住笑了起來。“長孺啊,我知道你的來意。想來想去,朝廷裡也只有你有這樣的資歷和膽氣,其他人要麼不敢,要麼不能,說起來,樑伯鳴一走,長安太冷清啦。”

韓安國眼神一閃,沒有說話,卻點了點頭。若論膽色,竇嬰和樑嘯這一老一少的確是少有的異類,竇嬰不用說,在先帝時就是一個骨鯁之臣,樑嘯雖然年輕,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天子面前求戰,已經成爲一個傳說。他離開長安之後,再也找不到一個這樣的年輕人。

有的只是衛青這樣雖然能夠統兵作戰,卻不敢在天子面前大聲說話的奴隸。

“有人進讒言,這不稀奇,天子有這樣的想法,卻着實讓人很意外。”竇嬰長嘆一聲:“統兵在外的將領,最怕君臣相忌,古往今來,良將往往不得善終,難道是良將都有不臣之心?很多時候是被逼出來的。樑伯鳴是什麼脾氣,你也知道。一旦這樣的消息傳到他的耳朵裡,難保他不會做出過激的反應。”

韓安國點點頭。他思索片刻,又道:“君侯覺得他會有異心嗎?”

竇嬰瞪了韓安國一眼,沉下了臉。“連你都這樣想,他就是沒有異心也只能有異心了。”

韓安國鬧了個大紅臉,連連拱手陪罪。

竇嬰神色稍緩,又說道:“有沒有異心,首先要看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樑伯鳴若是貪求名位,當年就不會來長安,他的師傅桓遠是吳國舊部,他去吳國豈不方便?若是求富貴,他也沒必要來長安,去淮南做王婿豈不更好?以淮南太子劉遷的能力,他至於如此步步維艱嗎?”

韓安國點頭附和,卻沒有說話。

“除了有沒有這樣的想法之外,還得看有沒有這樣的實力。沒錯,樑嘯現在可以在西域稱王,但僅此而已,他要想奪取更多的領地,卻是妄想。李當戶會支持他嗎?河西四郡,就算敦煌太守郭文斌會支持他,其他三個郡的太守會支持嗎?西域三十六國,聽起來不少,其實實力有限,他根本不可能組織起能威脅到大漢的遠征。充其量,不過是他奪取的河西、西域罷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他除了一個王的虛名,還能得到什麼?”

韓安國再次點頭。樑嘯的確不是那種爲了虛名而招禍的人,他在西域作威作福有可能,稱王卻不怎麼可能,天子的擔心實屬多餘。

“君侯知道樑伯鳴的家人去哪兒了嗎?”

“樑伯鳴的家人?翁主在長安,其他人在豫章啊。”

韓安國盯着竇嬰看了半天,這才搖搖頭。“不,除了翁主還在長安之外,他的家人並不在豫章。天子得到消息,早在他出徵之前,他的家人就離開了豫章,不知去向。”

竇嬰愕然,半晌才苦笑一聲,說道:“我明白了,這兩人是誰也不相信誰。天子怕樑伯鳴尾大不掉,樑伯鳴也怕天子鳥盡弓藏,所以翁主不到長安,天子不肯讓樑伯鳴出征,樑伯鳴也棋先一着,直接送走了家人,只留下翁主一人在長安。哦,不對……”

竇嬰忽然一拍腦袋。“不對,不對,樑伯鳴當初不肯出徵,他甚至不願意升二千石,翁主來長安,恐怕也是翁主的打算,並非他的本意。”

“那他的本意又是什麼?”

“哼哼……”竇嬰冷笑一聲:“這才還看不出來?他這是打算歸隱啊。原本想隱於廬山,不可得。又想隱於朝廷,亦不可得。如今嘛,只能隱於西域了。”他瞟了韓安國一眼。“你信不信,用不了幾個月,他請辭的奏疏就會送到長安。嘿嘿,我看朝廷到時候如何處置。”

韓安國恍然大悟,不禁哭笑不得。

-(。)( )

第409章 知音第638章 饒你一死第299章 天馬西來第257章 下馬威第57章 忠孝第483章 出使第284章 風雨欲來第509章 保姆第529章 神明第235章 不經逗第345章 人生苦短第43章 測試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379章 富貴逼人第304章 對手第151章 有毒妙計第601章 溫柔殺陣(下)第342章 信任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304章 對手第167章 伏波里第184章 說客第347章 差距第149章 不作不死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307章 秘法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67章 喜憂參半第342章 信任第621章 奇襲第467章 寶山第269章 鎩羽而歸第641章 長遠規劃第615章 無賴面孔第474章 麻煩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140章 狩獵(上)第47章 主動出擊第574章 經營第303章 蒲類王第543章 手足第239章 大獲全勝第133章 見識第159章 免起鶻落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303章 蒲類王第636章 困境第159章 免起鶻落第480章 南越第353章 炫富第496章 往昔第525章 威逼第305章 機不可失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41章 又來了第347章 差距第624章 亂石陣第399章 此消彼漲第589章 誘餌第302章 大兵壓境第34章 授弓第346章 後悔第446章 射以觀德第617章 引而不發第458章 主父偃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211章 逼供第217章 誘敵第290章 俠義第377章 偏袒第19章 求神第652章 以退爲進第529章 神明第495章 鏡子第223章 他鄉遇故知第323章 新目標第644章 神兵天降第421章 誰急?第232章 大宛明珠第628章 後繼有人第151章 有毒妙計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525章 威逼第64章 兩敗俱傷第526章 打賭第612章 志同道合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478章 挖坑第331章 轉戰天山第266章 歡喜第330章 言而有信第478章 挖坑第582章 死敵第347章 差距第642章 初戰第289章 夜訪第277章 滑雪板,副團長第346章 後悔第127章 僵持第63章 陰魂不散
第409章 知音第638章 饒你一死第299章 天馬西來第257章 下馬威第57章 忠孝第483章 出使第284章 風雨欲來第509章 保姆第529章 神明第235章 不經逗第345章 人生苦短第43章 測試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379章 富貴逼人第304章 對手第151章 有毒妙計第601章 溫柔殺陣(下)第342章 信任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304章 對手第167章 伏波里第184章 說客第347章 差距第149章 不作不死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307章 秘法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67章 喜憂參半第342章 信任第621章 奇襲第467章 寶山第269章 鎩羽而歸第641章 長遠規劃第615章 無賴面孔第474章 麻煩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140章 狩獵(上)第47章 主動出擊第574章 經營第303章 蒲類王第543章 手足第239章 大獲全勝第133章 見識第159章 免起鶻落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303章 蒲類王第636章 困境第159章 免起鶻落第480章 南越第353章 炫富第496章 往昔第525章 威逼第305章 機不可失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41章 又來了第347章 差距第624章 亂石陣第399章 此消彼漲第589章 誘餌第302章 大兵壓境第34章 授弓第346章 後悔第446章 射以觀德第617章 引而不發第458章 主父偃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211章 逼供第217章 誘敵第290章 俠義第377章 偏袒第19章 求神第652章 以退爲進第529章 神明第495章 鏡子第223章 他鄉遇故知第323章 新目標第644章 神兵天降第421章 誰急?第232章 大宛明珠第628章 後繼有人第151章 有毒妙計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525章 威逼第64章 兩敗俱傷第526章 打賭第612章 志同道合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478章 挖坑第331章 轉戰天山第266章 歡喜第330章 言而有信第478章 挖坑第582章 死敵第347章 差距第642章 初戰第289章 夜訪第277章 滑雪板,副團長第346章 後悔第127章 僵持第63章 陰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