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傷別離(十五)

冰冷的天氣對於壯碩的石彪來說,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連帶他貼身護衛的那十數個軍兵,聚在火爐邊喝着烈酒,至少有七八人都把衣襟扯開來,似乎冰涼的北風能帶來格外的快意。石亨坐在營房裡的馬紮,喝了一口酒,欣慰地望着自己的侄兒道:“你總算趕了回來。”

“叔父,要不,就動手!”石彪眼裡有着如刀的鋒芒,他壓低了聲音對石亨說道,“雖說侄兒那百來個親衛被安置在外面,但這邊有十來人,叔父你身邊還有數十親衛,五軍都督府那些軍頭,也都手下有着護衛……”

石亨擡手止住了石彪的話:“爲叔身邊數十親衛,早在入宮之際,就有二十餘人被丁容城抽調出去,加強宮禁了,那些五軍都督府的軍頭,也是一樣的,此時每人身邊,橫豎不過七八個親隨,湊在一起,也就百來人,加上你帶來的百來人,就算合於一處,也不過兩百人上下,能濟得了什麼事?”

“這兩百人都是精銳,便是上萬的軍陣,也衝得過去的啊!”石彪一點也沒有因着人數的問題而泄氣,他這話絕對不是瞎說,這年頭打仗,一旦陷入膠着,就是靠着軍將帶領家丁親衛去廝殺,軍將的家丁隊,往往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火力支援或是特種部隊的概念。後來著名的吳三桂救父,也就是吳三桂領着四五十個家丁。衝入四萬建虜韃子陣中,將其父救了出來;明末號稱善治軍的盧象升,“身自督戰。斬賊首十四級”,也是很大程度依靠個人的武勇。

所以石彪說糾集了這兩百人,上萬軍陣衝得過,不是吹牛,而且他還說:“只教殺出這營盤,入了團營,叔父令出。何愁無依附之人?侄兒方纔過來看,雖是團營幾個營盤出入。都由大明第二師的兵馬把着,但每處也只是幾百人……”

石亨聽着大笑起來,把須道:“哈哈,彪兒啊!若是如此。不如候着容城過來觀看兵演之際,到時集齊了五百精兵,摔杯爲號,五百精兵炮矢齊發,一舉把丁容城也拿下好了?丁容城一在手中,何愁周遭軍馬?試問天下誰他孃的是敵手?於、丁、沐!就這三人,要能把丁容城拿下,兵發京師再斬了於節庵,待得沐家在雲南等知消息。我等已扶了景泰帝復位,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何?”

聽着石亨的話,石彪就眼神就愈加的熾熱起來,但沒等他開口,就被石亨起身一腳踹了過來,連捧在懷中的鐵盔也踹得飛跌出來,只聽石亨冷聲道:“蠢才!若是事可如此。何必去召你回京?這京師之中,爲叔糾集不出五百精銳?盧旺、彥敬皆百人敵。缺了汝便行不得事?”

石彪倒是被他叔父教訓習慣了,撿起頭盔依舊抱在懷裡,不以爲然地道:“以叔父方纔所言的章程,侄兒以爲做得過去!他丁容城能扶皇帝上龍椅,某等就不能也扶一個麼?”

“東安門處,丁容城三五句話,就把門叫開了。”石亨無奈,只好詳細向自己的侄子細說,“那都督,是爲叔舊部,但若爲叔去叫,也必定要許以官爵金銀等等,方纔有得商量的,丁容城卻只說了那幾句,半點好處也沒有,便把門叫開了,你信麼?爲叔親眼所睹的。”

看着自家侄子又要開口,石亨揮手示意他閉嘴,卻又說道:“東華門是皇帝叫開的,只一句,守軍皆跪下伏首行禮,文武舞蹈參拜。原先以爲,皇帝是個耳根軟的人,現時看着,只怕是不然啊,身在局外,爲叔才他孃的看清了,這皇帝,不是易與之輩,若無丁容城,或者今日你我叔侄盡得榮華,來年共赴黃泉也說不好……”或者如他所說,正是身在局外,所以纔看得清,歷史上確就是奪門之後,石亨權傾天下,過了兩年,就真的和他這侄子,都被殺了頭。

石彪搔了搔鬍子卻說道:“侄兒不太懂,這幹人鳥事麼?只管把丁容城殺了……”

“你殺不了他,十萬韃子鐵騎殺他一次不成,第二次又是十萬鐵騎,你我都在邊鎮駐過的人,韃子什麼能耐,不消他人來說吧?這第二次丁容城帶了幾十騎,結果連韃子的大汗,太師也先,知院阿剌都教他拿了,現時就押在京師;雲遠那邊,更不消提,數千兵就滅了數國……”石亨說着,臉色中透着幾分無奈,卻是對石彪道,“殺丁容城之事,萬萬不可再提,連想也不要去想,這等人物,你我是殺不了的!”

“那將如何?”石彪悶聲悶氣地說道,“難不成,教某等兒郎,爲討那丁容城開心,五百人陪那六十人做一齣戲,來討好於他麼?”他是傲跋不羣之輩,自己英勇善戰不說,叔父又是高官,這是官二代加上軍二代,還是能打能殺的本領,生平除了叔父還服過誰?要他委屈着奉迎上官,把兵演弄成演戲,他卻是不甘心的,“早知如此,侄兒就不回京了!反正丁容城明日也就走了,省得和他碰面!”

石彪又把起壺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卻是對石彪說道:“你錯了。皇帝不是漢獻之流,丁容城有曹操之雄材,奈何於節庵不死,這天下不成亂世,於是丁容城自甘爲治世之能吏……某等想要火中取栗,着實時也、勢也,有所不能!但你別忘記,丁容城向來自謂無一虛言,他昨夜是許了,隨他行事,便想要當藩鎮,也是能成的!”

“怎麼可能!”石彪不敢置信地叫了起來,自唐以後,哪個朝代不在防藩鎮?何況明成祖朱棣,就是從藩鎮起兵奪了大寶的,自此之後,連各地藩王都是當豬養,宗室都成不了藩鎮,更別提軍將了。

石亨搖了搖頭道:“爲叔也不知道,只是他許下的諾言,若是不能兌現,那麼于軍中士卒、將領,必定以後對丁某人的話,是不以爲然的,加之他遠離中樞,只要餘威漸消,某等三五年後,未必事不可爲!”

“叔父的意思,是當如何?”石彪急急地問道。

“五百精銳,一定要挑最好的兵!”石亨獰笑着,向自家的侄子說道,“對着丁容城那六十軍馬,用盡本事去打,最好把那六十人,一個不存都殺絕了!一是隻要此兵演贏了,便是滅了丁某人的威風;二是此兵演贏了,爲叔自然就要問他藩鎮之言猶是在耳,如何兌現?他答不出來,軍中還有什麼威信?灰溜溜地南下去,北直隸兵事,還有他丁容城說話的餘地?便是他開口,行伍軍將誰會信這空口大言之輩?朝廷到時兵事能依靠誰人?不外乎你我叔侄、孫某人、劉某人罷了,三五年後,長漢以北都司衛所,換盡你我叔侄心腹,未必事不可爲!”

“若丁容城真有辦法教我等如了藩鎮之願,那便如何?”

石亨笑道:“兵演若是他贏了,就算你我提出藩鎮之諾,他自然也可以我等戰力低下,不足鎮守一方而拒之,倒也堂皇至極的;若你能將他那六十軍馬殺盡,他便退無可退,若真教我等如願,藩鎮已就,便如一國,蓄足了兵馬,天下何處去不得!”

“侄兒明白,必教麾下兒郎,將那六十人,盡數殺絕了!”石彪聽明白了,立時起身與叔父石亨行了禮,帶着自己的親隨,快步而出,自去安排不提。

兵部的公事房,這當口楊善正坐在於謙的邊上,對着奉茶上來的勤雜人等笑道:“大司馬的茶葉,下官還是敬謝不敏了,着實無福消受……”說着從袖袋裡取出一包茶葉來,交與那吏員,“請用此茶葉沖泡……”那吏員應了,楊善卻又道,“餘下的,煩請存起記檔,下回老夫來了,便取出飲用,他人概不招呼共用,汝等偷嘗亦無不可,只是莫要太過分……”

他向來是極詼諧的人,幾句話說出來,別說那吏員,就是于謙聽着也是哭笑不得,對他道:“思公,何至於斯?”論起科班出身,正途進士出身的于謙,當然可以看不起楊善;但論起資格,于謙是永樂十九年進士。而楊善呢?成祖起兵,他就因爲守城有功,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改鴻臚寺序班。所以論起年資,于謙還是要給他一點尊重的。

楊善笑道:“大司馬,不是人人如公一般的!”說着又衝那吏目說道,“是麼?爲官千里只爲財嘛!和你家大司馬一樣,做到尚書,還喝着這拜完神之後道士都不喝的爛茶葉,這官當得也着實沒意思……快下去把茶奉上來吧,不然於此聽得多,卻是爲難你。”那吏員忍着笑,行了禮匆匆下去,着實楊善在這裡陰陽怪氣,他居於此,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

“節庵不必客套了。”楊善看了于謙一眼,卻是道,“如晉好弄險,六十對五百,老夫這閒人都聽聞了,別說節庵這大司馬,安能不知?留老夫在此,不外就是教老夫莫去軍將之中摻和麼?大司馬,這等事老夫何必去摻和?”說着楊善苦笑起來,“難不成,大司馬以爲,六十對五百,如晉還能施展出什麼神通,把那些軍頭鎮住麼?這次,他行險太過了!”

于謙聽着,也無言點了點頭,下意識地一聲長嘆。()

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8章 決鬥(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五)丁一的奮鬥l六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8章 決鬥(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5章 君臨(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九)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3章 立儲(五)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7章 辭京(三)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2章 遠航(十一)第5章 君臨(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38章 勳貴(二)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6章 歐洲(八)第8章 轉進(十)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9章 風*流*眼(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6章 歐洲(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九)丁一的奮鬥十三第6章 歐洲(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2章 絕戶計(七)第1章 舊部(四)第63章 工欲善其事(十三)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1章 入埃及(四)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丁一的奮鬥十三第6章 歐洲(十八)丁一的奮鬥一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4章 新君(二十)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4章 槍在肩(四)丁一的奮鬥三十二丁一的奮鬥十四丁一的奮鬥l六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一)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三)第56章 工欲善其事(六)第4章 萬山在握(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59章 交易(三)丁一的奮鬥七第5章 君臨(十五)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1章 入埃及(七)第6章 歐洲(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3章 立儲(五)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4章 新君(十)第20章 欺主(一)第19章 大禍(三)第5章 君臨(九)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3章 飛地(九)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7章 辭京(六)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5章 忠義無雙(七)第64章 麻煩(一)第8章 轉進(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3章 立儲(十八)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1章 入埃及(五)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
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8章 決鬥(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五)丁一的奮鬥l六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8章 決鬥(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5章 君臨(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九)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3章 立儲(五)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7章 辭京(三)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2章 遠航(十一)第5章 君臨(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38章 勳貴(二)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6章 歐洲(八)第8章 轉進(十)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9章 風*流*眼(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6章 歐洲(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九)丁一的奮鬥十三第6章 歐洲(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2章 絕戶計(七)第1章 舊部(四)第63章 工欲善其事(十三)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1章 入埃及(四)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丁一的奮鬥十三第6章 歐洲(十八)丁一的奮鬥一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4章 新君(二十)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4章 槍在肩(四)丁一的奮鬥三十二丁一的奮鬥十四丁一的奮鬥l六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一)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三)第56章 工欲善其事(六)第4章 萬山在握(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59章 交易(三)丁一的奮鬥七第5章 君臨(十五)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1章 入埃及(七)第6章 歐洲(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3章 立儲(五)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4章 新君(十)第20章 欺主(一)第19章 大禍(三)第5章 君臨(九)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3章 飛地(九)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7章 辭京(六)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5章 忠義無雙(七)第64章 麻煩(一)第8章 轉進(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3章 立儲(十八)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1章 入埃及(五)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