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奪門(二)

景帝所想的,和石亨所說的可不是一回事,他是以爲,把丁一召回京師之後,到時要怎麼整治都好,縱然不能現時就下手,閒置丁一又如何?人在京師便無反抗之力,畢竟如果放丁一回廣西,誰知道又會生出什麼變數?

這時又有內侍奔了入來,把一份奏摺交與興安,又附耳報了,後者聽着點了點頭揮手示意那內侍退下,方纔對景帝稟道:“爺爺,英國公張懋將丁總憲的一衆印綬,去內閣交與首輔,另有丁總憲託宣旨太監帶來乞骸骨的摺子……”

景帝接過那奏摺展開一看,好懸沒被氣死,因爲奏摺是公文,不論古今中外,除了沒開化的土著部落,否則公文都是有格式的,按正常來說,丁一的摺子,開頭就應該列出自己的官職,明朝爲了和蒙元劃清界線,稱承宣布政使司,而不稱省,所以奏摺裡一般就稱爲某處。

例如開頭一般應該就是這樣:左都御史總督雲遠、雲南、貴州等處軍務事,兼督大明第二師署理糧餉,靖西,臣丁一謹奏。當然,也可以用跪奏之類。

接着就是奏摺的提綱:奉聖命督大明第二師前衛出關禦敵,得勝還歸覆奏,仰祈聖鑑事。

後面方纔是正文,一開始還要把奉旨辦差的時間寫出來,本年十二月某日某刻奉上諭。然後這仗怎麼打,如何排兵佈陣,如何潛入滲透,如何接應。糧草如何支應,友軍如何配合。在什麼地方接敵,在什麼地方決戰。天時如何……戰役結束之後,敵軍傷亡多少,我軍傷亡多少,俘虜多少,損失多少。

最後方纔是說這仗打完,負了傷,不能視事了。要申請退休。

當然也不可能如丁一這麼寫的,必定是要類如:臣之爲國,不敢惜身。皇天后土,實所共鑑。願陛下矜憫愚誠,憐臣傷創,乞還骸骨。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所以景帝真的是出離了憤怒,就算當初丁一抄襲諸葛亮的《出師表》,景帝也沒這麼憤怒的,當時畢竟丁一還是按着奏摺的格式來,儘管沒有例行那些謙卑頌聖的話語,但還是合規矩的,正文抄了《出師表》也是還能忍的。畢竟出征之際,講究一個熱血沸騰。

但這回丁某人直接寫了便條:“聖上明鑑。臣丁一病重年邁,實不能視事,乞還骸骨,已將印信交付送信人等。然送信者不敢受臣印信之託,故遣弟子張懋負印同去。”然後就是簽押和日期。這年代寫家信都沒這麼隨便啊。

首先因爲丁一這份奏摺遭殃的仍舊是興安,便當着孫太后和石亨,景帝又把興安砸得頭破血流,還是孫太后看不下去,清咳了幾聲,開口道:“皇帝,天子之怒,安同匹夫血濺五步?稍安莫燥!”最後孫太后都用上訓斥的語氣了,才讓景帝冷靜下來。

“哀家以爲石卿家所言極是,無論如何,不可寒了天下士子、軍兵的心,皇帝也無需在哀家這裡立規矩,還是與內閣商量一下,如何禮迎這俘了韃子皇帝、太師、知樞密院,長了大明威風的丁總憲還京吧。”孫太后說着,卻就又對興安問道,“首輔那邊,陳卿家是知道輕重的人,想來不至接了印綬吧?”

興安流頭是血,卻不敢去捂,聽着孫太后問起,磕了頭應道:“回娘娘的話,首輔是拒接,說是於禮不合,於朝廷法度不合,教英國公去把丁總憲追回來,又派了商學士、王右都御史同往,說便是月下蕭何追韓信,也要把丁總憲追還,不然的話,這事必成國朝笑柄。”

派了兩個閣臣,商輅和王文去追丁一,陳循不可謂不重視,處理的方式也很穩健。

“首輔現時正在待爺爺召見。”興安又補了一句,

陳循安排完人手去追丁一,又來與景帝商量,倒也是合乎規矩的事。孫太后點了點頭,揮手示意景帝和石亨退下:“後宮不幹政事,皇帝還是去與部閣相議吧,哀家乏了。”景帝和石亨聽着,連忙行了禮退出來,便匆匆往乾清宮而去。

景帝一路上,整個臉容都是猙獰的,在袍袖的手,始終都捏着拳頭。

直到陳循提出,應該請于謙也入宮來議事,景帝冷哼一聲:“教於先生來爲如晉謀劃麼?”

丁一是于謙的親傳弟子,所以景帝連帶着,也不相信于謙了。但陳循也是有脾氣的,當下就請辭出宮:“臣與丁如晉,雖無師徒之名,也曾指點過其文章的,只怕臣也不當於此知聞此事!”他不是爲了丁一而來和皇帝扛,他是爲了相權,于謙把握着相權,如果景帝以皇權可以無視相權,則士林以後是不是就任由景帝捏了?

石亨在邊上苦笑着道:“聖上若以此爲界,則京師除曹公公之外,領兵軍將,當時韃子犯京師之際,皆與丁如晉有並肩禦敵之情誼……”意思也就是說,滿朝文武,要和丁一全無關係的,只怕是沒有了。景帝方纔清醒過來,連忙說是自己失言,撫慰陳循不消說,又馬上差興安派人去請于謙入宮來議事。

事實上丁一做到二品文官,又不是通過諂媚倖進的寵臣,他自然是和這個大明朝廷,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是丁一當年爲什麼硬要辭官科舉的原因,這一條路走過來,許多事、許多人,就這麼聯繫上了,如果丁一當年在京師保衛戰之後,求個爵位去光祿寺養老,景帝此時要拿下他,那就遠遠沒有這麼麻煩了。

但現在就不同了,朝臣之中,除了站明陣營的丁某人一派之外,還有一些類如敬仰丁一理念,願意鐵了心投其門下的;也有認爲丁一這大腿好抱的;更有陳循這種不必去投靠丁一,但細究起來,卻是和丁一也有着關係的;哪怕是石璞,要他給丁一添堵沒問題,但要他幫景帝把丁一往死里弄,肯定也是不願意的,丁一當年還是救過他,也全過他面子,儘管那兵事裡,少不了丁一推波助瀾的份子,可是兔死狐悲,這麼戰無不勝的督師文臣要就這樣捏死,日後景帝要捏死他這戰功遠不如丁一的督師,不是更爲輕鬆,更有理由?這是回到洪武朝的節奏麼?朝廷之上,哪怕是王文或是王直,這種或對丁一有意見,或對於謙有意見的大臣,都不會支持景帝這麼做的。

石亨在等諸閣臣和于謙過來的時候,下意識地舔了舔嘴脣,其實他本來有些猶豫的,他不是一個願意充當棋子的人,按着他的想法,丁一有多遠滾多遠,要奉英宗出來復辟也好,要立憲也是,自然都是以他爲首,爲首之人,便有首功嘛。

但入宮之前仝寅向他辭行,仝寅就是怒斥前錦衣衛指揮使盧忠的那個算命先生,他對石亨說:“總鎮此去,必使容城南去,公必能勢盛一時……吾身有殘廢,不宜留於此,恐公氣盛而使吾不得善終……”當然是推說問卜所得,他沒有說石亨一句不好的話,但石亨這人也是久經戰陣,宦海浮沉多年的,細細一想,自然就明白仝寅的意思。

勢盛一時,接下來不就是獨木難支麼?丁一要被趕去廣西,他在京師獨大,景帝容不下丁一,日後便能容得下他?何況立憲密約,如果景帝要對丁一下手,後者會不會把這事暴將出來,以求活命或是速死?

所以他才努力地勸景帝,還是迎丁一入京爲好。

只不過到了于謙入宮來的時候,聽着陳循的處置,卻就搖頭道:“事到如今,太遲矣!”

于謙的意思,張懋帶信印來交,就應該派廠衛去把丁一緝拿入京!因爲丁一這麼辦,不合朝廷的法度,出關禦敵之後,哪有回來開張便條,然後就申請退休的事?丁某人敢這麼做,于謙就問了:“何不教廠衛辦差?如此妄顧律法,要廠衛何用?”

一時之間,景帝和石亨都無言以對,因爲石亨是知道那份中旨的,許出不許進,沒有經過內閣票擬的中旨,他們是知道丁一爲什麼要辭官;而陳循不知道,卻就向于謙說道:“大司馬,於總憲實爲無雙國士,朝廷當以國士相待!然則據英國公所言,至宣府不得入,於城外駐了幾日,這是朝廷的不是,不知道孫總鎮和於總憲有什麼私怨,爲何前幾日……”

“此事太遲,不必再議。”于謙搖頭截住了陳循的話,已派了閣臣去追,自然不可能再派廠衛去拿丁一,要不就成了外廷和內廷的爭鬥,相權和皇權的角力了,“若是如此,聖上當出郊相迎,爲其解袍方是道理了。” . ttκa n. co

事到了這一步,已派了閣臣去,那就得做戲做全套,弄個君臣相得的模樣出來。

說起來除了于謙,誰敢派人去緝拿剛剛大勝還朝的丁一?又不是洪武朝!

不過於謙就真的做得出的,石亨舉薦他兒子,都能被他訓斥和舉報的。

第3章 立儲(十三)第1章 舊部(八)第59章 交易(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7章 辭京(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3章 爪哇(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8章 轉進(十六)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109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一)第67章 麻煩(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5章 奪門(十九)第1章 督廣西(六)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2章 絕戶計(三)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22章 種田(一)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3章 飛地(九)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3章 爪哇(十六)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40章 幽懷恨無句(十)第3章 爪哇(二)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1章 舊部(十)第41章 幽懷恨無句(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1章 督廣西(四)第4章 新君(十七)第67章 麻煩(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3章 飛地(十六)第5章 奪門(十一)第4章 新君(十三)第5章 君臨(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7章 風蕭蕭(二十)丁一的奮鬥十二第3章 立儲(二)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丁一的奮鬥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52章 淡馬錫(二)第2章 絕戶計(八)後記第5章 租界(四)第58章 交易(二)第4章 新君(六)丁一的奮鬥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7章 辭京(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3章 心如鐵(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4章 新君(二)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43章 幽懷恨無句(十三)第4章 新君(四)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1章 督廣西(十五)第3章 心如鐵(四)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5章 君臨(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9章 風*流*眼(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42章 殺熟(二)
第3章 立儲(十三)第1章 舊部(八)第59章 交易(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7章 辭京(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3章 爪哇(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8章 轉進(十六)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109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一)第67章 麻煩(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5章 奪門(十九)第1章 督廣西(六)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2章 絕戶計(三)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22章 種田(一)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3章 飛地(九)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3章 爪哇(十六)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40章 幽懷恨無句(十)第3章 爪哇(二)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1章 舊部(十)第41章 幽懷恨無句(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1章 督廣西(四)第4章 新君(十七)第67章 麻煩(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3章 飛地(十六)第5章 奪門(十一)第4章 新君(十三)第5章 君臨(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7章 風蕭蕭(二十)丁一的奮鬥十二第3章 立儲(二)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丁一的奮鬥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52章 淡馬錫(二)第2章 絕戶計(八)後記第5章 租界(四)第58章 交易(二)第4章 新君(六)丁一的奮鬥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7章 辭京(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3章 心如鐵(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4章 新君(二)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43章 幽懷恨無句(十三)第4章 新君(四)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1章 督廣西(十五)第3章 心如鐵(四)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5章 君臨(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9章 風*流*眼(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42章 殺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