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奪門(十九)

景帝絕對沒有想到,在這個動盪的今夜,丁一孤身前來乾清宮,問他的問題不是玉璽在何處,也不是逼他寫下退位詔書,更不是要他拿出調兵的虎符,而是很風牛馬不相及地問出這樣的問題。這讓景帝所有的悲憤,如同一拳打空一般也似的,臉上方纔的痛苦和憤怒神色,一下子變得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你怎麼會來問朕這樣的問題!”景帝在失神的一瞬間之後,便愈加地憤怒起來,因爲丁一的問題,讓他有一種被污辱的感覺,似乎他的失敗已成定局,似乎他的龍椅,他的玉璽,他的天下,他的一切,都已是沒有討論價值的東西。

丁一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招手讓一名臉上神色驚惶宮女過來,上下端倪了她一番,在景帝和興安視線所不能及的地方,丁一垂在身側的手,向她做了一串手勢,這不是戰術手勢,那是四個數字,一組密碼,它代表着某個任務的結束,或者某個任務的開始,然後丁一開口道:“這一夜行來,頗有些渴了,能幫學生沏一壺茶嗎?”

那宮女上下牙關打着戰,眼睛瞄向了興安和景帝,這讓景帝重新拾回了一絲信心,深吸了一口氣:“如晉要喝茶,汝還不去支應?”那宮女手腳慌亂行了禮,快步離去了,景帝對着丁一說道,“朕還沒有輸,朕纔是這乾清宮的主人,朕纔是大明的天子!這天下有的是勤王的兵馬!這朝班有的是忠心的臣子!”他停頓了一下,似乎突然捉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於先生,於先生會來救朕!對,便是瓦剌兵馬圍困京師,於先生也能大敗韃虜!如晉,朕勸你還是……”

“娘娘到底是不是我那朋友的生母?”丁一沒有客氣,直接截斷了景帝的話頭,直截了當地重複了剛纔的問題,“你如實地告訴我答案,我會履行自己的諾言,你應該清楚,凡是我答應的事,從來沒有落空,便是如見濟的病一般。”

景帝似乎重新拾回了皇帝的尊嚴,他坐了下來,想了想對丁一說道:“母后是他生母又如何?後宮不預政事,難不成你以爲母后是他生母,便可以行廢立之事了麼?你也未必想得太過於簡單了!”他說着,卻又得意起來,“戶部尚書是朕的首輔,兵部尚書於先生擁立朕登九五之位;吏部老天官王直,朕也榮寵有加……”他一個個的數了過來,“……汝結義二兄商輅,是朕的閣臣;汝結義大兄更是朕結識於郎署,超擢侍郎!”

丁一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這時那宮女端了茶上來,丁一自取了一杯,卻伸手止住要奉茶給景帝的宮女,笑道:“慢,這茶不能給他喝,若要喝茶飲食,一切由興安操持,以免出了什麼事,說是學生奉命呈上鴆茶以殺之。”他喝了一口茶,卻對臉有得色的景帝說道,“若要殺你,學生必相告而誅。”

景帝不以爲意,放聲而笑道:“如晉,你還沒有醒來麼?你已衆叛親離!便是李賢、商輅,也必不會附合贊同你這舉措!汝能給他們什麼?朕是大明天子,朕富有四海!便是汝在廣西有些產業,不也是朕所賜予麼?說到底,爾之一切,皆朕所予,若朕起意,汝便一無所有!一無所有!”

丁一突然被嗆了一下,拼命地咳嗽了起來,好半天才平息,搖頭低聲似呤似唱道:“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不知那日才能夠擁有所有。多少悽酸亦試得多 多少尖酸的話亦都聽過……”然後不禁失笑,卻擡頭望着景帝道,“有沒有想過以後怎麼過?”

這個問題卻就讓景帝愣了一下,沒有回過神來,卻見丁一又喝了一口茶,對他道:“跟在我那朋友身後的,便是家師、首輔與王鹽山。”如果這還沒有把景帝最後的僥倖打碎,丁一接下來的話,就讓他斷絕了最後一絲希望,“諸部侍郎從者衆。”

侍郎基本就是六部之中的骨幹了,就算英宗沒有得到諸部尚書的效忠,只要諸部侍郎效忠,事實上也可以保證整個文官系統有效的運作,例如於謙,土木堡之前他就當了二十年的侍郎,一旦有事,接任部務升任尚書,那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景帝的臉上一下子就失去了血色,如同瘋癲一般,站了起來手舞足蹈着叫嚷,“這是朕的天下!這是朕的江山!他們爲何這麼做?不!如晉你騙朕!”可是很快他似乎又覺得,丁一不太可能用這種事騙他,“難道是因爲易太子?可何文淵都說了‘父有天下傳之子’!這安是朕的錯?”

父有天下傳之子,這句話就是出自王翱前任何文淵的口,而且被寫入易儲詔書之中,而後來歷史上,何文淵也爲此而付出了代價。景帝一把揪住興安,卻對他喊道:“王翱附逆,王直老而無用!擬旨,教何文淵接任吏部天官之職!”

興安老臉上泛起了苦笑,事實上,因爲丁一到來的緣故,歷史上事中“林聰等彈劾吏部尚書何文淵奸邪,而廷爭之後何文淵被下獄而又赦免,而後朝廷下旨讓何文淵告老致仕”的事,提前了大半年發生,這時何文淵早就回老家去了,怎麼來接任天官之職?

再說了,退一萬步說,這時景帝的旨意,就算不考慮內閣票擬的問題,還能送出宮外麼?

興安知道,景帝是崩潰了,完完全全的無法接受事實,整個人都不正常了。

“如此說來,娘娘確是我那朋友生母無疑?”丁一卻又第三次問了這個問題。

因爲這個問題當真很關鍵,丁某人的確是嚴重缺乏母受,但也不至於因此就一切問題都可以用這個籍口來開解,孫太后對丁某人乾的事,早就超過了丁一底線了。如果孫太后不是英宗的生母,那麼丁一絕對不是什麼能受胯下之辱而不計較的心胸,這一點,看他對風三就知道了;但如果孫太后是英宗的生母,那丁一有許多東西,卻就得有個度了,畢竟,就是看在英宗的面子上,還不能把事情做到太絕。

事實上之所以丁一會有這個問題,是坊間的傳聞而讓他起疑,丁一很懷疑這種傳聞是不是景帝教人傳播出來的,所以今夜去見孫太后之前,他必須把這問題弄清楚。其實這個問題不單是丁一困惑,後世有不少人也是不太清楚的。

對明代歷史有留心的人,就會發現,在建虜竊器時修的《明史》,一口咬定孫太后“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爲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但在明朝官修的《明實錄》之中,英宗的母親就是孫太后,也沒有任何影射或是可以推敲的地方,去懷疑這一點。

而除了《明史》的記載之外,大約也就是《雙槐歲鈔》有提到這事,但作者是景泰七年的舉人,以他的身份,是怎麼知道這宣宗年間的宮秘?道聽途說的可能性明顯很大,因爲也沒有說出典所處的。

丁一所懷疑這件事真實性的原因,是明朝的文人什麼都敢寫,包括皇帝寵幸小太監啊,吃春藥不上朝啊,宮人要勒死皇帝啊,但在宣宗到此時的景泰三年,並沒有關於孫太后不是英宗親母的書面世,只是隱約有着坊間的傳聞。

當然,丁一之所以會問出這個問題,是因爲他希望:英宗最好就不是孫太后親生!

這樣的話,他纔好快意恩仇!

而瘋癲之中的景帝在失控了一陣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鐘聲響起,他一下子就坐倒在椅子上,不再蹦躂了。因爲這年頭上朝,凌晨三點,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五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啓,百官依次進入。

鐘聲響起,羣臣過金水橋,奉天殿上列班朝拜君王。

龍椅坐着的,明顯不是他這個君王。

但當他失魂落魄之際,似乎景帝卻是捉住了丁一的這個取向,突然之間又是瘋癲地笑了起來:“朕明白了!如晉,哈哈哈哈!廠衛線報,說汝父是江湖豪俠,靖難之後,曾入仕,不久辭官復歸江湖,看來家風依舊,官至極品,仍然是豪俠的性子啊!”

他狂笑起來,笑得眼淚都滲了起來,半天才指着丁一大笑道:“汝想快意恩仇?哈哈哈,來來來,朕告訴你,母后啊,便不是他的生母,你快去,把母后殺了,以暢心中之怒吧!沒錯,便是朕告訴你的,去吧!快去吧!”

按說丁一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但是從景帝面上那種報復的快感之中,丁一卻還真的不敢就這麼相信:“敢問卷檔何在?可有人證?”這玩意不是開口就來的,必定宮中是有存檔的,要不然的話,景帝如何知曉?就算沒有存檔,也必定有當年老人。

這個時間,就聽着興安在旁邊嘆了一口氣道:“容城先生,借一步說話如何?”言語之中,卻是少了許多低眉順眼的腔調,丁一愣了一下,不過還是點了點頭,隨着興安行出了宮殿之外。

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84章 虎脫柙(五)第5章 君臨(八)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立儲(八)第4章 新君(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33章 收徒(一)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3章 立儲(十)第6章 傷別離(十)第4章 新君(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3章 飛地(八)第3章 飛地(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1章 溫柔鄉(一)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7章 辭京(九)第9章 風*流*眼(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84章 虎脫柙(九)第7章 考較(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7章 猙獰(十七)第3章 心如鐵(十一)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丁一的奮鬥三第5章 奪門(十)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2章 絕戶計(九)第7章 猙獰(八)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8章 決鬥(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丁一的奮鬥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6章 傷別離(十)第7章 風蕭蕭(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7章 風蕭蕭(九)第11章 威脅(一)第8章 決鬥(十七)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7章 辭京(九)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7章 風蕭蕭(五)第63章 更有強中手(八)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6章 會師(五)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4章 槍在肩(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4章 槍在肩(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5章 故人心(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章 決鬥(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一)第3章 心如鐵(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43章 暗涌(一)第4章 新君(十六)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53章 謀遺產(一)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2章 絕戶計(十八)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七)
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84章 虎脫柙(五)第5章 君臨(八)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立儲(八)第4章 新君(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33章 收徒(一)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3章 立儲(十)第6章 傷別離(十)第4章 新君(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3章 飛地(八)第3章 飛地(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1章 溫柔鄉(一)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7章 辭京(九)第9章 風*流*眼(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84章 虎脫柙(九)第7章 考較(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7章 猙獰(十七)第3章 心如鐵(十一)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丁一的奮鬥三第5章 奪門(十)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2章 絕戶計(九)第7章 猙獰(八)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8章 決鬥(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丁一的奮鬥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6章 傷別離(十)第7章 風蕭蕭(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7章 風蕭蕭(九)第11章 威脅(一)第8章 決鬥(十七)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7章 辭京(九)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7章 風蕭蕭(五)第63章 更有強中手(八)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6章 會師(五)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4章 槍在肩(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4章 槍在肩(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5章 故人心(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章 決鬥(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一)第3章 心如鐵(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43章 暗涌(一)第4章 新君(十六)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53章 謀遺產(一)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2章 絕戶計(十八)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