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奪門(十一)

丁一卻是早就準備,行過去握着李賢的手臂,對他道:“大兄,弟無所長,然于軍略,雖無天資,幸有經驗。”這當然是丁一謙虛了,不過他說的也是實情,就算他沒有天資,這麼多仗打下來,也不必李賢來替他出主意。

李賢愣了一下,頗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說了句:“如此,餘甚慰、甚慰。”才坐了回去,大約他也想明白,這怎麼安排,不論是以軍略的才能,還是以主事者的角色,這當口輪不到他噴的。

“有人想成千古名臣,銘記於汗青之上,教後人翻閱史冊而讚歎;有人想成藩鎮之霸業,聽調不聽宣,以免仰人鼻息,生死懸於君王一念之間。”丁一微笑着,在天井慢慢踱動,慢慢地說道,“學生都知曉的,今夜學生所能告訴諸君的,無論你心中所望如何,只要二條,一是不得爲禍華夏百姓;二是死心塌地,隨着學生往前行進,學生必教汝等,美夢成真!風水先生騙你十年八年,學生只需一夜,明日此時,諸位便知分曉!”

石亨按抑不住,起身問道:“少保此言當真?”丁一所說,成就藩鎮霸業,對他來說,絕對是一種極大的誘惑,甚至可以說,對於領兵的軍將而言,都是明知毒藥也願往下吞的誘餌來的,所以他當真是忍不住了,定要問個清楚。“嗯,學生可曾有過虛言?”丁一微笑着反問了一句,而如果這一句刷人品——憑信用來擔保的話。還不足以取信石亨,那麼丁一接下來所問的這一句,就讓石亨心滿意足、滿帶憧憬地坐下去。因爲丁一又問了他一句,“誠然,若有人因爲封地貧窘而不願就藩,那就非學生所能了。”

封地不好,封地再不好,也是土皇帝好麼?但這話說出來,石亨就感覺比較靠譜了。

因爲如若是雲遠還是安西都督府那些的地方。朝廷是真的有可能,弄出一塊地盤給軍將當藩鎮的,至於去還是不去。那就是軍將自己的問題了。石亨不禁開始計算着,關外的安西都督府地界,那是鐵定不去了,一旦韃子又要捲土重來。給朝廷頂雷麼?

若是把雲遠某府封給他爲藩鎮之地。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他不禁就陷入沉思之中。事實上,他想得有點太多了,過了今夜之後,當丁一給出了他答案,石亨方纔發現,自己太過高估了丁一的節操下限。

“是萬民奉一人,還是一人奉萬民?”丁一站在那裡。便開始了他今夜的講演,“諸君都是列位朝班的。應知自景泰元年至今,除了雲遠那邊,學生以鐵和血,生生徵平之外,其他便只有朝鮮一次貢馬,諸藩國無朝貢者!泱泱大國,淪爲笑話,爲何不見諸藩來朝?廣東有黃蕭養之亂,廣西有何大苟之逆,雲南有思機發之亂,關外有瓦剌、韃靼之患!白蓮妖人亦多有起事作亂……”就是石享和曹吉祥,也是在點頭的,丁一說的是實情,的確就是沒有人來朝貢了,的確就是九邊戰事四起,大明疲於奔命。當然這些問題,全歸到景帝頭上不合適,但此時誰還管得那麼多?再說立憲不就是體制的改革嘛?

丁一激昂地說起他自己的經歷來,這一點,倒就讓許多人低下頭來,因爲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明知景帝要搞丁一,但大家都不太敢,或不太願出頭:“國事艱難至此,君王不思進取至何等地步?國有難,廣西未平,而逼學生督雲南;邊患未淨,而抽兵北上;結果如何?大明第二師北上之後,又投之閒置,學生在雲遠,以五千兵卒苦苦支撐;安西都督府幾番上奏請援,亦不得之!”…

院子裡那些官員,聽着也不得不點頭,丁一這是有怨言的,但他這怨言真的很合理。

“皇帝想的是什麼?賄賂閣臣以易太子;太上北狩得歸,幽囚南宮鎖灌鉛汁,雖錢皇后做女紅幫補家用!蜀後主劉禪居洛陽,尤有歌舞;太上曾爲大明之君,竟淒涼至此!此謂兄弟?或是敵仇?便困於也先營中,學生親睹也不至如是!

“向來多有清君側之說,而在座諸君,皆朝班之間,安有奸邪其中?

“大明因君主昏庸而衰;百姓因君主不務正業而倒懸,此非民重君輕之策,故學生與諸君署下立憲密約,呈之太上。按此條約,則是君輕而民重,而太上見之,撫卷讚歎,毅然提筆而署!如此方是真把社稷、蒼生放在心中的君王,如此天子,幽囚南宮,安是大明之福?學生不才,願奉太上覆位!”

在這一瞬間,沒有人對丁一的話有什麼懷疑,姚夔甚至已經起身問道:“少保,下官等人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大義所至,願附驥尾,只是赤手空拳……”意思是說得打點軍器傢什什麼的,然後願隨丁一去把英宗救出來。

這也是今夜信息量太大,想想他被安全局衙門那邊兵丁請了過來,給他看了一回立憲密約的抄件,然後就來被丁一再這麼煽動一番,再好的腦子,也一時有些反應不過,要不然以姚夔的水平,也不至於問出這樣的話。

“學生所須,是諸公一腔正氣!”丁一示意着姚夔,微笑着這麼說道。

這時于謙書房的門終於打開,于謙和陳循、王翱出了來,于謙劈頭蓋臉第一句話就是:“事畢,如晉你乞還骸骨吧!除一切兵權、事權!”也就是說,丁一別說首輔了,連現時所有的實職,都要卸任。不然的話,于謙也就表態,“若以民重君輕,自無不可;若以權臣易主,老夫原於今夜殉節!”

論氣節的話,于謙是沒問題的,歷史就算徐珵和石亨逼着英宗殺他,他得知之後,也是淡然處之,還叫同僚不要丟臉去哀求什麼,不外乎就是一死。所以他說今夜殉節,那不是開玩笑,這位可不是明末因爲“水太冷”就放棄殉國的角色。

丁一原本也不打算在這京師摻合什麼,至少不是這個時節來摻和:“四海大都督府一職,除學生外,恐無人可以勝任,故不敢棄國而去。其他一切兵權、事權,皆從先生所言。”丁一也不會無私到自己自宮,他不願摻合京師的事,是覺得不值當,把時間花在這裡,許多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妥協等等,他的眼光,從來就沒有侷限在大明。

四海大都督已確定治所就放在阿拉幹租借的軍港,而不是懷集,西海艦隊的駐地也在那裡,基本在於謙和陳循、王翱眼裡就屬於丁一自我流放海外了。陳循頗爲有點不忍地道:“如晉待已太薄,其實都察院也需要清廉鐵腕……”他的意思,是希望丁一把左都御史的職務保留下來,畢竟安全衙門現在也是歸在都察院下面。

但他沒說完,于謙和王翱都幾乎同時說道:“不可!”他們所代表的,就是士大夫階層的利益,丁一如果在京,他們就會有許多擔心,他們背後的利益羣體,也會有許多擔心,因爲官紳一體納糧,在廣西丁某人就這麼幹過,如果他在京師,誰知道他會不會抽風來推行這玩意?畢竟連廢立皇帝丁某人現在都敢弄了!

“德公愛我,學生不盡感激,只是着實爲國征戰,至今無後,心力皆竭,不能視事了。”丁一衝着陳循長揖及地答謝了,不論陳循是希望丁一留下,可以藉助丁一的力量,來幫他得到真正立憲密約上首輔的權力,還是真的看重丁一的才幹都好,這當口他有開口,丁一是承他的人情的。

于謙看着丁一的言辭,點了點頭,卻是清了清嗓子道:“社稷爲重,君輕之!諸君隨老夫而來,今夜便爲大明萬世江山,奉太上覆位!”一時間,以于謙和王翱、陳循爲首,帶領着院子裡的官員,在安全衙門的人手開道之下,便向紫禁城方向而去。

石亨這和于謙有宿怨的,冷着面吐了一口痰,咕嚕道:“他孃的!不就收了個好學生麼?老子們要當年把丁如晉也拉到麾下,今日哪輪到這油鹽不進的於老兒威風!”楊善行在他身邊,卻笑着握住他手臂,微微衝他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

“總鎮,這紫禁城也是重兵把防,這一衆朝臣,如何入去奉太上覆位?”楊善低聲地衝石亨問道,岔開語題以免他再對於謙有什麼不敬之語,不然讓人聽見了,于謙不至於跟他計較,誰知道丁一會不會計較呢?

石亨被他問得愣了一下,走了兩步才賭氣地說道:“某身邊就這數十親衛了,丁容城教人請某來,卻不許派親衛去報信調兵;曹公公那處也然;看怕五軍都督府的勳貴也無二樣的。來時又沒提說今夜就發動,誰知道怎麼弄?思公問某,某又去問誰?許是他真是阿傍羅剎轉世,有什麼大神通!鬼才知道!”

第3章 退婚(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3章 飛地(一)第1章 溫柔鄉(三)第6章 歐洲(十五)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8章 決鬥(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3章 立儲(三)第13章 進京(一)第2章 篳路藍縷(八)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2章 遠航(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2章 絕戶計(八)第4章 新君(十八)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7章 猙獰(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5章 君臨(二)第8章 轉進(七)第6章 傷別離(一)第4章 新君(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5章 君臨(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83章 萬事皆備(二)第4章 新君(九)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7章 猙獰(十一)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3章 立儲(四)第3章 飛地(十四)第5章 奪門(二)第8章 轉進(十六)第15章 辦事(一)第6章 傷別離(八)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25章 謀逆(一)第62章 更有強中手(七)丁一的奮鬥十一第9章 風*流*眼(七)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5章 租界(八)第86章 贏取自由身(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3章 爪哇(六)第3章 立儲(十九)第6章 歐洲(七)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4章 進京(二)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7章 猙獰(十)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第1章 舊部(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5章 奪門(一)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3章 立儲(七)第44章 暗涌(二)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6章 會師(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
第3章 退婚(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3章 飛地(一)第1章 溫柔鄉(三)第6章 歐洲(十五)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8章 決鬥(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3章 立儲(三)第13章 進京(一)第2章 篳路藍縷(八)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2章 遠航(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2章 絕戶計(八)第4章 新君(十八)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7章 猙獰(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5章 君臨(二)第8章 轉進(七)第6章 傷別離(一)第4章 新君(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5章 君臨(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83章 萬事皆備(二)第4章 新君(九)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7章 猙獰(十一)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3章 立儲(四)第3章 飛地(十四)第5章 奪門(二)第8章 轉進(十六)第15章 辦事(一)第6章 傷別離(八)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25章 謀逆(一)第62章 更有強中手(七)丁一的奮鬥十一第9章 風*流*眼(七)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5章 租界(八)第86章 贏取自由身(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3章 爪哇(六)第3章 立儲(十九)第6章 歐洲(七)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4章 進京(二)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7章 猙獰(十)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第1章 舊部(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5章 奪門(一)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3章 立儲(七)第44章 暗涌(二)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6章 會師(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