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

如果說先前三十人,並沒有引起城牆上守軍的注意,以爲是派出的夜不收之類,那麼後面整整七百多人的隊伍,附近防守的兵將,哪裡瞞得過去?只不過丁一早就料到這一點,先和劉鐵吩咐好了,去請石亨出來鎮場。

不等他去請,在那桶肉粥擡上來的時候,武清伯石亨就先行過來了,此時看着附近城牆兵將的騷動,便使親兵去傳令:“奉議大夫丁如晉,出城偵查敵情,遇被俘虐戰士救之回營。武清伯率領親衛,正在仔細察驗歸人之中是否有敵方細作。”這是絕對不敢說假的,因爲這六百多人如果之中有什麼問題,石亨是負不起也不會去負這責任。

不過事情說開,倒也就沒有波動,往往很多騷亂,就是因爲下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上面在搞什麼鬼。再說丁一的勇名,至少在京師提起,還是響噹噹,單騎迎回太上啊,這是實打實的事,誰敢在丁一面前提個勇字?太上都能救回來,別說這些俘虜了,底下士卒便有了這順理成章的思路,只顧着私自演義丁一的事蹟,把丁一說成頭大如鬥,身長八尺腰圍也八尺的存在,不提。

那些將官可不如士卒一般單純,知着這消息的,無不愕然。

迎回英宗丁一手下有門生二百餘人,還有楊善這老狐狸相配合,加之當時瓦剌人的援軍還沒齊整,出其不意偷了英宗出來,雖是不世之功,但也可以理解的;只是這等事,可一不二不說了,丁一這夜出去身邊只有八個弟子跟隨,瓦剌可不比在貓兒莊駐紮時期,這是集合了兵馬要來攻城的。九人救出七百多人,真是匪夷所思!

這個年代並沒有專業特種作戰的課目,也沒有救援人質的課目。就連提野戰上系統的小隊戰術還要等百年後的戚繼光來創立。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丁一的行動方案,只能不住地感嘆:“上馬能破敵。下馬草檄書!真奇才!”、“允文允武,誠奇偉丈夫!”有些沒讀過書的將官,直接就冒粗口了,“入娘賊的!這丁容城還讓不讓人活!”也有冒酸水的,“呵呵,丁容城真能臣,我等看怕都可以請辭了?哈哈哈!”

石亨聽着杜子騰的稟報。臉色卻是極難看的,伸手招了一個親兵過來,匆匆提筆寫了封信,教那親兵送去于謙府上:“送予大司馬。速去!若有耽擱,軍法從事!”那親兵連忙接過了信,快步下了城牆。

下了城牆上得馬去,那親兵策馬沒奔上幾十步,卻就差點撞翻了一頂小轎。剛要訓斥那轎伕,卻聽於謙的聲音在轎裡響起:“出什麼事了?敵軍攻城了?爲何這般慌張?”說着于謙便從轎子裡走出來,那親兵愣了半晌才滾鞍下馬,把信遞給於謙。

于謙藉着火把看了信,眉頭鎖出了個“川”字。長嘆道:“丁如晉啊丁如晉……”終於他沒有往下說,因爲有轎伕、家人以及石亨的親兵在旁邊,於大人這極爲注重聲名的人,不可能會留下什麼話柄給別人。

但於心中,于謙於大人是有着深切恨意的。

守城民壯在下面衙門的有意聯手之下,丁一的困境,于謙也不是不知道。

要說于謙故意想看丁一吃癟,那也實在太過牽強,畢竟每日手頭這麼多事,又逢大戰將起,兵部尚書哪裡有空專門去看丁一這個七品衙門首領官的笑話?但要說于謙不知道也是不可能的,只不過于謙在等着丁一低頭,只要丁一低頭,解決丁某人的問題,也就一句話的事,不就是兩三百兵員麼?碩大京師還調不出這點人手?隨便找幾個大戶人家的護院湊湊都有這個數了。

本來分一節城牆給國土安全局衙門,就是要丁一低頭。

丁一若是不低頭,那麼一旦開戰,于謙也會調兵去援丁一所守的城牆,難道還真的一個衙門分一節城牆麼?翰林院是不是也分一節?御膳房、浣衣局呢?只不過到了論功的時候,國土安全衙門,就哪裡涼快哪裡呆着吧,連自己負責的城牆都要別人協防,還有臉來提什麼功勞?那得看朝中大佬們的心情了。

但丁一終於沒有低頭,也沒有坐以待斃。

於是他又生事。

讓於大人頭痛的事。

“丁如晉此時在城頭吧?”于謙向那親兵問道,其實石亨的確信裡沒有提到這一點,但來問于謙,是否派出精銳去接應丁一的意思,是很明顯的了。但石亨絕不會在信中提出這一點,提出來,就是給於謙出難題了。石亨此時對重新起用、重用自己的于謙是極爲感恩的,肯定不會挖坑讓于謙跳。

親兵搖頭道:“沒有,隨他出去八人都回來了,就是不見丁大人。”

于謙沉吟了半晌,卻是問道:“伯爺如何安排?”

那親兵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于謙卻就重新入了轎子,吩咐那親兵道:“與伯爺說,此非常之際,城防不得有失!老夫隨後就到。”看着那親兵領命而去,于謙放下轎簾,踩了踩轎子,這頂小轎便慢悠悠地衝德勝門去了。

殺不死的丁一?不能讓他辭官的丁一?

于謙於大人在轎裡並沒有露出什麼冷笑,只不過他知道,這些問題很快就不是他和景帝的問題,也不再是任何人的問題,因爲死在瓦剌人手裡的丁一,對所有人都很有利,不論對於景帝還是于謙或其他官員,還是對於瓦剌人,或是對丁一自己。

這邊廂不用再去頭痛丁一的科舉問題,也不用頭痛這傢伙硬要辭官弄出來風波;瓦剌人幹掉丁一自然也是雪恥,不會不高興的;至於丁一,爲國盡忠,也算是個好下場,至少於大人決定,一定要修史時,會添上這麼一筆,以慰忠良。

至於說丁一的死去造成京師的戰力損失?又不是紙上談兵的酸儒,於大人很清楚也很確定,個人的武勇,在這種國戰上,並沒有太大意義,最多也就如丁一在土木堡一樣,守住一杆旗,哪又有什麼用?除了一些精神上的意義,對於整個戰局又有什麼改變?他一點也不覺得少了丁一,會對京師即將迎來的保衛戰,有什麼差別。

城牆上的石亨聽着親兵的彙報,一巴掌就把那親兵扇得撲倒在地:“然後呢?然後於大人還說了什麼?”連在他邊上,那幾個和英國公府走得比較近的勳貴,也是這般逼問着那親兵,但親兵在地上爬起來,老老實實地告訴面前幾位:沒有,於大人什麼也沒有說了,就這麼多。

“丁容城,可惜了!”邊上的勳貴聽着,長嘆一聲,搖頭道,“天妒英才啊!”、

邊上有勳貴不滿冷哼,剛想要說什麼,便被同伴勸道:“善待丁容城門下子弟吧!”這時說什麼都沒意義,沒有于謙命令,誰敢開城門出城去接應?還不如別多嘴,看着丁一門下弟子,能幫就幫一把還實際些。

石亨沒有開口,只是把牙咬得吱吱作響,一對拳頭緊握得骨節發白。

這時劉鐵行了過來,卻是要來交還那二百壯士,石亨搖頭道:“某再調一百壯士予汝,莫辭,汝官何品?汝職何司?要辭,等你先生來辭,卻要記住,你一定要守住這段城牆,你守的不是城牆,是你家先生的忠魂!”

劉鐵聽着便拜了下去,卻被石亨一把扯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身便離去了,行着數步石亨回頭去看那面旗,那面繡了明黃字樣的旗,卻笑得有些淒涼地自語:“平生不識丁容城,枉稱英雄笑煞人!好,好一個精忠報國,勇冠三軍丁如晉!應有天狗食月,天狼吞日,以悼英魂……”說到後面,他是罵這天沒眼啊,纔會教丁一死去啊,這朝廷如沒有日月的天空,纔會不派人去接應丁一!他的親兵扯了扯石亨的衣甲,使得他知自己失言,便終於靜了下去,沉默地離開了。

聽着石亨的話,劉鐵的眼角便也有着溼意,但他曉得這時是萬萬不能失態,正如石亨所說的,他守的不是城牆,是先生的忠魂。他握了握拳,挺直了腰身走到城牆下候着的那些僕役面前,指揮着他們把粥桶擡到邊上去、準備碗筷,又分配人手洗開水消毒繃帶等等。

反倒是杜子騰沒有那麼多心思,他召集了已喝了幾碗肉粥的三十個戰俘,對他們道:“效死乎?”這是丁一在救出他們時,所問的話。那三十個戰俘陸陸續續地迴應着,卻有兩個人眼神閃縮着,露出些怯意來。杜子騰走近過去問道,“你們可以後悔,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那兩人之中便有人咬了咬牙道:“小的家裡還有雙親在堂……”凡事有人帶頭就好辦了,另一個人便也開了口,“小的三代單傳……”

杜子騰截住他們的話頭,笑道:“不用講這些沒用的。”然後拔出戰術直刀遞在那個說有雙親在堂等他去供養的俘虜手裡,對他說道,“把你的左手砍下來,醫館的人會幫你包紮好,然後你就可以回家去侍奉雙親了。”

那人連忙要爭辯些什麼,杜子騰搖了搖頭,拔刀而出,一刀就搠中他的心頭,用力一絞,拔將出來,那人僕在地上立時死得通透。

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3章 飛地(五)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83章 萬事皆備(二)第5章 租界(三)第8章 決鬥(九)第8章 轉進(一)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48章 尋人(二)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1章 伴君如虎(四)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8章 決鬥(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章 決鬥(十二)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6章 歐洲(十)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60章 交易(四)第1章 溫柔鄉(三)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3章 心如鐵(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2章 絕戶計(一)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一)第6章 歐洲(五)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6章 歐洲(十八)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6章 傷別離(一)第2章 遠航(十七)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8章 決鬥(十三)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4章 新君(十八)第8章 決鬥(二十一)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3章 爪哇(三)第5章 君臨(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4章 新君(二)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5章 君臨(十一)第3章 心如鐵(七)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6章 歐洲(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1章 入埃及(八)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7章 風蕭蕭(九)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4章 新君(十二)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4章 槍在肩(二)第1章 溫柔鄉(三)第2章 絕戶計(十)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06章 血腥序幕(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7章 猙獰(五)第32章 舌戰(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7章 辭京(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6章 歐洲(九)第4章 新君(十二)第3章 立儲(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5章 君臨(二)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8章 轉進(十五)第6章 歐洲(三)第5章 奪門(十八)第7章 猙獰(六)第2章 遠航(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三)第1章 入埃及(二)
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3章 飛地(五)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83章 萬事皆備(二)第5章 租界(三)第8章 決鬥(九)第8章 轉進(一)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48章 尋人(二)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1章 伴君如虎(四)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8章 決鬥(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章 決鬥(十二)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6章 歐洲(十)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60章 交易(四)第1章 溫柔鄉(三)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3章 心如鐵(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2章 絕戶計(一)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一)第6章 歐洲(五)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6章 歐洲(十八)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6章 傷別離(一)第2章 遠航(十七)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8章 決鬥(十三)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4章 新君(十八)第8章 決鬥(二十一)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3章 爪哇(三)第5章 君臨(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4章 新君(二)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5章 君臨(十一)第3章 心如鐵(七)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6章 歐洲(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1章 入埃及(八)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7章 風蕭蕭(九)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4章 新君(十二)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4章 槍在肩(二)第1章 溫柔鄉(三)第2章 絕戶計(十)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06章 血腥序幕(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7章 猙獰(五)第32章 舌戰(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7章 辭京(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6章 歐洲(九)第4章 新君(十二)第3章 立儲(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5章 君臨(二)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8章 轉進(十五)第6章 歐洲(三)第5章 奪門(十八)第7章 猙獰(六)第2章 遠航(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三)第1章 入埃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