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

若說幾十人的小隊伍,處於幾十萬大軍裡就如沙灘上一粒沙;

那麼人數上千之後,就不是一顆沙了,至少是一朵浪花。

當這些明軍跟在丁一身後走了不了幾百步,已然彙集了二三千人。

丁一搖了搖頭,這絕對不是好事。

若說先前那千把人,讓人感動,讓人落淚,那後面依附着的那些人,卻就讓丁一心裡不住罵娘了:什麼叫劣根性?這就是劣根性!爲什麼會發生潰逃?就是這些人引起的,甚至此時他們的眼中還流露出迷茫,他們沒有先前那千把人眼裡赴死的決絕,所謂裹脅,恐怕也就是接近這樣了。

他們看見別人逃,便也跟着逃,看見丁一這麼千把人逆流而上,他們便也跟上,外圍還有更多人停下腳步在觀望,因爲他們猶豫了,他們突然醒起自己是士卒的身份,但提不起勇氣去赴死,想接着逃似乎又感覺不太對……

丁一無奈地長嘆,如果他手下有五百個象胡山這樣經過大半年訓練的軍人,也許他可以試着扭轉戰局,以點帶面,只要一次勝利,從勝利走向勝利,也許會讓更多的明軍鼓起勇氣來跟隨,但他只有五十來人,他無法帶給後面加入的明軍,所必須的勝利。

他能做的,就是帶着先前那千把明軍,如他所說,去死戰,去戰死。

想通了這一節,丁一便不再猶豫了。

瓦剌人很快就發現了丁一這邊異於其他明軍的隊伍,牛角被吹起,每股百騎左右的瓦剌人在戰場上集結起來,很短的時間裡,就匯聚起四五百人的騎兵,然後他們遠遠便在奔馬上衝着丁一這邊射出了手中的箭。

騎弓要比步弓軟,但在不追求精度的覆蓋式拋射情況下,也仍舊飛得足夠遠。

“盾!”胡山大聲地吼出命令,戰場之上的將士,從來就沒有什麼“淡淡”、“輕輕”的腔調,每一聲命令都必須氣貫丹田或是嘶聲力竭,以讓自己的兄弟第一時間聽得一清二楚,遲一遲,醞釀一下,就是陰陽殊途、性命攸關。

不論那四十幾個仍保持着隊型的錦衣衛,還是跟在丁一身後那兩騎,都毫不遲疑從背後擎出盾牌遮擋在前方,這箭雨並沒有給丁一和胡山他們造成任何損失,根本就沒有一個人因中箭倒下,因爲他們在斬殺王振的替身時,就已全部披甲,何況手中還有小盾遮掩頭臉。

但那些跟隨着他們的明軍,卻就如被收割的麥子一般,倒下了一大片。

而箭雨仍舊繼續着,所謂奔射,大抵便是這樣,瓦剌人這五百多騎兜着圓弧或者說是以丁一身後這些明軍爲圓心,不停地開弓。開始還有明軍的慘叫聲和怒罵,漸漸地便只有馬蹄和弓弦崩響了。

潰兵,潰敗的士兵恨不得連底褲也扔了,以便自己跑得更快一些,哪裡還有攜帶什麼武器?哪裡還穿什麼盔甲?倒是開始那千把有赴死之心的明軍,這一路上撿了不少軍器,不少人拿着盾牌長刀,到了這關節卻就派上用場,雖然沒有披甲,但那遠比丁一手上的鐵質圓盾寬大許多的大盾,也能遮掩住自己的身體。

丁一此時才親身體會到什麼叫箭雨,他胯下戰馬在第一輪箭雨之時已然中了七八箭死去,還好丁一立時踢蹬跳下才沒有被壓到,現時頂着那小鐵盾,“叮叮叮叮叮!”箭簇撞擊盾牌的聲音連綿不絕,根本就聽不出停頓的間隙。

每一箭的落下,都帶來極大的衝擊力,哪怕發射的僅僅是騎弓。而有一些落在軀體上的箭,儘管披了甲,但丁一很清楚,每一次撞擊肯定都是帶來一處青腫乃至淤血的,只是此時哪裡還理會得了這麼多?

在盾牌之下丁一用眼角餘光瞄着左右,不時看到有明軍手中的盾牌吃不住箭雨的衝擊力而歪開,緊接着另一根箭讓他倒下,隨後更多的箭命中他的身體……最後,這個人就死得通透了。

也許唯一讓丁一感覺到安慰的,胡山那些人仍在堅持着,沒有一個人倒下。

因爲他們披着全身甲,更因爲他們本來就是各個衛所的大力士,才被選拔出來。

也因爲他們接受了半年左右的訓練,服從命令已成習慣,在胡山沒有下達新的命令之前,沒有人會去做其他的動作。而在他們身邊,不時有明軍支持不下,掀開盾牌咆哮着衝出來,然後不出三五步被射成刺蝟,無奈地倒下。

丁一併不緊張,這種以步對騎的情況雖然他第一次遇到,便在出關去草原之前他就有所預見,並且專門和英國公張輔探討過這個問題,當時張輔給他的建議,就是:等。因爲人力終有窮。

弓箭手不是遊戲裡的數據,開弓也是要消耗體力的,特別是在戰馬上這樣連續的開弓,射完一壺箭絕對已經是耐力過人。如果全身鐵甲又有盾牌,那麼固守待援,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丁一想到這裡卻就苦笑起來,因爲他可以固守,只是沒有援軍。

而且別指望瓦剌人開弓乏力,在盾牌下他看見,至少又有一隊百騎左右的瓦刺人,加入了奔射的行列,恐怕拖下去,還會有理更多的瓦剌人加入。援軍倒是有的,可惜是敵方的。而身邊明軍的血,已經淌到了丁一的戰靴上了。

因爲周圍的明軍不斷地倒下,失去了遮掩,丁一的肩背也開始中箭,儘管沒有穿透身上的甲衣,但也如同一記記重量級拳擊手兇殘的拳頭砸在身上一般。

當背上第三次中箭,丁一禁不住喉間一甜,一口血便噴了出來。

已不能再等,等便是死。

“火!”丁一嘶聲吼叫。

胡山從揹包裡抽出火把,一手擎着盾牌,單手打着火鐮,鐵鏈甲的手套讓他顯得笨拙,打了幾次也沒有打着,眼角卻就見邊上卻有火光閃動,胡山轉頭望去,卻見着一張還帶稚氣的臉,穿着火紅的鴛鴦戰袍,那少年手巧,看着胡山弄不着火,隨手撿起一角破旗,掏出火鐮一下就打着了。

這時胡山也沒空去客套,只是衝那明軍點了點頭,將火把湊過去點着,方纔舒了口氣,卻突然見那少年的臉色凝固在那裡,如同有一些東西被抽走了一樣。然後烏黑的血絲從他嘴角淌下,少年再也撐不起那寬大的盾,他仆倒在地,盾牌也遠遠摔開。

胡山看見,一枝羽箭就插在少年的背心。

“有我!”胡山帶着哽咽咆哮着,他伸出了手中的火把,第一列的標兵用自己的火把湊過來接上了火,然後同樣呼吼着“有我!”傳遞給第二列的標兵和第一列的下一個人,每一個動作都演練過千百次,哪怕在箭雨中,不斷奪走身邊明軍性命的箭雨中,也不能使他們慌亂。終於第三列的最後一個人點着了火把,他環顧左右,再也沒有同袍需要點上火了,於是他便吼叫起來,“無敵!”

“正前方!”胡山將火把插於身前,掏出一顆手榴彈點着了引信,那三列的士兵也整齊地把火把插在身前,每一個人,都有着決死的心,每一張臉,都有着赴死的勇,他們取出手榴彈,點着了引信,點燃的不是引信,是生命。

丁一站了起來,盾牌遮於臉部前方,粗獷的聲音是男兒的血性:“擲彈兵!”

“擲彈兵!”三列士兵左手盾,右手榴彈,任由箭雨落在身上,有人被射得跪倒,卻嘔着血又撐起了身軀。

“前進!”丁一呼號着,向前奔跑,薄薄的隊列整齊地跟隨在他的身後。

騎弓的殺傷是三四十步,也就是六到八十米左右,而手榴彈,這個時代要造成破甲殺傷的手榴彈,裝藥要比現代的手榴彈多許多,因爲黑火藥的威力比不上現代火藥——通俗一些來說,可以粗略的認爲阿芒拿炸藥的威力是黑火藥的三倍,而威力又是阿芒拿的3倍——但丁一監製下的顆粒黑火藥,又是打磨,又是拋光,可以算是黑火藥的巔峰了,按丁一的估計,差不多八份顆粒黑火藥的威力能相當一份他記憶中的。

每顆手榴彈都填充了不下五百克顆粒黑火藥,而現代手榴彈通常都是七十克左右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加上預製破片的彈套重量,正是因爲重量的制約,在多次反覆的實驗之後,能投出二十步,也就是四十米的人——哪怕他們全是大力士,已經很不錯的成績。

當然也有個別投出三十多步,六七十米的,但那畢竟只是個例。

所以要殺傷瓦剌人,就必須向前奔出二十米,十步。

沉重的全身甲冑和碩大的揹包,讓他們的速度並不快,也就是說他們在前進的路上,要承受瓦剌人射出的一部分箭雨,隊列中不時有人倒下,就算不能透甲,那密麻的箭雨可怕的衝擊力,也足以讓人失去平衡。

他們爬起來,持着拖了長長火繩的手榴彈,咬牙趕上隊列,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崩潰失控。在這個時候,什麼加官進爵,榮華富貴,都不足以抵擋死亡的恐懼,只有信仰和紀律,纔是支撐着他們前進的支柱。

每天晚上丁一給他們宣講的皇漢理論,讓他們覺得是被挑選的人,他們不單有武勇,更是認字,他們覺得自己和先生都肩負着某種使命。他們倒下,掙起,再倒下,又掙起。也許丁一是在忽悠他們,但毫無疑問,此刻這四十餘人的小隊伍,便是一節華夏不屈的脊樑!

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8章 決鬥(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7章 猙獰(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84章 虎脫押(一)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5章 奪門(四)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61章 更有強中手(六)第5章 租界(六)第5章 租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7章 風蕭蕭(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章 爪哇(十)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55章 受辱(一)第2章 定埃及(一)第6章 會師(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6章 傷別離(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4章 退婚(二)第27章 江山萬里煙(十七)第1章 溫柔鄉(五)第50章 幽懷恨無句(二十)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2章 定埃及(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二)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7章 風蕭蕭(七)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8章 轉進(五)第30章 殺官(二)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第84章 虎脫柙(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章 永鎮廣西(四)丁一的奮鬥八第51章 淡馬錫(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5章 君臨(八)第84章 虎脫柙(八)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1章 舊部(二)第5章 奪門(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5章 君臨(十)第3章 飛地(七)第5章 奪門(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3章 退婚(一)第2章 遠航(一)第8章 決鬥(十六)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8章 決鬥(三)第3章 立儲(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七)第8章 決鬥(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3章 永鎮廣西(八)
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8章 決鬥(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7章 猙獰(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84章 虎脫押(一)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5章 奪門(四)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61章 更有強中手(六)第5章 租界(六)第5章 租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7章 風蕭蕭(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章 爪哇(十)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55章 受辱(一)第2章 定埃及(一)第6章 會師(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6章 傷別離(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4章 退婚(二)第27章 江山萬里煙(十七)第1章 溫柔鄉(五)第50章 幽懷恨無句(二十)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2章 定埃及(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二)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7章 風蕭蕭(七)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8章 轉進(五)第30章 殺官(二)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第84章 虎脫柙(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章 永鎮廣西(四)丁一的奮鬥八第51章 淡馬錫(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5章 君臨(八)第84章 虎脫柙(八)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1章 舊部(二)第5章 奪門(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5章 君臨(十)第3章 飛地(七)第5章 奪門(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3章 退婚(一)第2章 遠航(一)第8章 決鬥(十六)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8章 決鬥(三)第3章 立儲(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七)第8章 決鬥(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3章 永鎮廣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