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君(十八)

於是在這一天的早朝,匆匆趕着來上朝的文武大臣,就看到了一個連的士兵,身着黑色軍常服,披三層雞胸甲,騎着阿拉伯純種馬,一路逼近宮門,在守衛宮門的軍士喝令止步時,這隊胸甲騎兵的帶隊軍官勒住了戰馬,對身邊的士兵說道:“宣讀命令。”

軍官身邊的士兵,對於宮牆上伸出的步槍槍口,毫無畏懼,緩緩策馬上前,從馬側皮包裡取出文件打開宣讀:“經大明四海大都督府軍事檢察院批捕,現遣軍事警察總局第一中隊,對居住於皇城的犯罪嫌疑人……”這一夜的光景,石亨出首的那幾人,不單姓名,還有年齡、籍貫、職務,都被查證了出來,此時一一宣讀了,“……進行逮捕。此令,大明四海大都督府,軍事警察總局,局長,曹吉祥。”

守着宮門的將領聽着,連忙教守軍垂下槍口,卻向那宣讀命令的騎兵問道:“兄弟,曹公的名頭,末將自然是知曉,但這軍事警察總局、軍事檢察院,是什麼衙門來着?”

他自然不可能知道這兩個機構,這是一夜之間,臨時設置出來的衙門。

所有人員,基本全是借調和兼任的。

“凡涉軍旅事者,由軍事檢察院批捕及提出公訴;凡涉軍旅事者,由軍事警察總局執行逮捕等一應事宜!請勿阻礙我部執行命令!”

守宮門的將領還沒出聲。邊上就有文官過來,高聲道:“豈有此理!便是當年王振,廠衛拿人。也要去刑部簽了駕帖的,這甚麼勞什子的軍事檢察院,憑何能教汝等入宮拿人?”

明朝有它一套司法制度的,比如說捉人,皇帝授出駕帖行事,由司禮監出帖並加蓋印信,拿人事由還必須經刑科給事中“僉籤”。並付以簽署詳細的批文才能拿人。此外,錦衣衛官校持簽印完整的駕帖。至刑科僉籤時,還必須持有彈劾奏章的原件以備勘合。

所以這是不合規矩的,那出來嗆聲的御史,這噴得是合理的。因爲涉及一個程序正義的問題。在明初就算是王振時期,程序上也是要過的,歷史上廠衛不管程序正義,大約是到了孝宗時期纔開始的。

場面一時就僵住了,倒是守宮門的將領鬆了一口氣,因爲要和四海大都督府扛,他是犯難的,不單是丁一的權勢和聖眷,還有丁一的名望。但要放這一隊胸甲騎兵進宮。明顯他也是不敢的啊!這下倒好,有人出來噴,至少暫時他可以置身事外。

明朝的士大夫。可真什麼都敢噴的,皇帝都不放過,別說原來被他們稱爲螻蟻的軍戶——當然,大家知道新軍跟軍戶不一樣,可再不一樣,自命爲國家棟梁、華夏精英的士大夫。噴起當兵的,本身就沒心理壓力啊!

何況於御史專職噴人。立憲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因爲他們現在是得完整檢察權了,從風聞奏事,到現在是用彈劾的辦法提請公訴了!雖說沒有風聞奏事那麼隨便噴,但可以用彈劾來提起公訴,那權力比原來就不是一檔次,例如現時這樣的情況下,劉棉花那彈劾不動的情況,那種賴皮招就沒法使了,因爲人家都察院,如果豁出去了,完全可以對其提出公訴的。

一個御史站出來,後面就許多個御史都出來幫腔:

“爾欲污晉公之清譽乎?”這是偏丁一那邊的御史,還算客氣,“緝查誰人,當有駕帖,還是去把公文辦妥了再說吧。再說,內宮事務,也當是宮中自理,外朝非奉聖意,如何去涉宮禁中事?真真是荒唐!”

也有原本就不爽丁一的,這回以爲拿着痛腳:“爾等無故陳兵於此,欲行何等勾當!”這簡直就是往謀反那邊扯了,更有人說道,“按靖海殿下所言,別說現時是君主立憲,便是議會立憲,皇家也是大明尊貴的象徵,神聖不容輕侮,汝等欲效唐藩之亂乎?”

那士兵被這麼一堆文官圍在馬上戟指怒斥,一時有點不知所措,他總不能真的掏顆手榴彈扔過去吧?還是拔槍就射,撩倒六個御史再說?這明顯是不可能啊,雖說軍令是有阻礙執行者,格殺勿論,但要是文武百官圍上來,就都殺了麼?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譚風拔馬上前來,開口卻就是孫子兵法,他可是容城書院第一期出來的學生,身上也有着秀才功名的,要真用心去備考,能不能進士不好說,弄個舉人只怕希望不小,他可不象一般軍兵一樣,被這些士大夫嚇住。

“故宮中有奸邪,匪奉聖命,自行潛入營盤之中,勾連軍兵,煽動士卒,欲行謀逆之事,密謀軍事學院之中,也先、石亨等人……”他還沒說完,那些御史就開始有人退開了,因爲聽着這趟水太深,特別是說去勾結也先、石亨這情節,太嚴重了。

“先前第五師、第二師,已陳屍數百,先生恐此獠尚有後手,京師亂起,諸公家眷皆在,到時勿謂言之不預!若仍以爲不當入宮禁緝拿嫌疑人等,請諸公於此逮捕令上署名,日後京官家眷於亂中有失,或是皇帝於宮禁中爲賊所持,則汗青留記,是諸公的手腳!”

說到這裡,那些御史全都退開了。

開什麼玩笑?他們自己家小也在京師啊!

如果說宮禁之中,皇帝可能爲賊所持,不一定能嚇得住他們的,明朝的士大夫,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情況下,皇帝被持,不見得他們就不敢亮風骨吧,英宗北狩時,大家不也沒答應也先的無理要求麼;若真如譚風所說的亂起,這就不是死道友了,是死貧道了啊!

死貧道的情況下,那大家就不樂意了。

於是有御史馬上跑過去,報與內閣諸閣老、部院諸位大佬,這邊的情況。

李賢是早就料到這事的,所以倒不慌張,只是點頭道:“其辭也有所據。”

兵部尚書馬昂倒沒有爲這事表態,而是皺眉道:“此謂軍事檢察院、軍事警察總局,管管轄涉及軍旅之罪案,倒也恰當。只是此等衙門,轄於四海大都督府,似不太妥,當由兵部管轄纔是道理!”

“大司馬這邊草擬個章程出來,老夫陪大司馬去尋如晉打這官司!”吏部天官王翱撫須笑道。這都完全變味了,從質疑這隊胸甲騎兵執行任務的合法性,到此時卻變成了爭奪下屬機構的管轄權限等等。

禮部尚書姚夔在邊上也笑道:“容城此舉,倒是別出心裁,實則是以五軍都督府斷事官爲本,以立憲所推行三權分治爲筋骨,軍中事軍中斷,以使術專有所專攻,不然大理寺也好,刑部也好,便是今日首領官吏知兵事,誰又敢謂今後繼任皆知後?”

邊上一衆朝廷大員,無不撫須點頭,禮部尚書姚夔更是對譚風道:“汝奉令前來,何停滯於此?若君上有不忍言之事,汝敢當之?汝能當之?速去!”

無端端弄出個什麼軍事檢察院、軍事警察總局,狗屁的別出心裁!

姚夔會這麼說,是因爲這事是丁一做的。

王翱、馬昂也是一樣的,若是這事是別人做的,不被他們噴得體無完膚纔怪呢!

什麼叫私設公堂?這不就是私設公堂麼?朝廷本沒有這樣的建制,丁某人一夜之間弄出這花樣來,不叫私設公堂是什麼?不單如此,還用這私設的公堂來行文,要入宮禁緝拿內侍,這要是首輔李賢發了性,絕對可以噴丁一謀逆吧?

就連譚風也哭笑不得,在馬上拱手行了禮,下令道:“入宮。”

這時防守宮門的士兵,已紛紛退開,連朝廷大佬都覺得譚風入宮執行公務是正確的,他們敢攔麼?何況於譚風后面可是站着丁一的,得罪了丁一的下場,是怎麼樣?嗯,景帝不就當年想要弄丁一麼?結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還有石璞這掛着尚書銜的,卡了大明第一師的彈藥糧草;還有石亨這老軍頭……

商輅看着那隊胸甲騎兵,雄糾糾、氣昂昂地入了宮門,卻是微笑着搖了搖頭,這時卻就聽着有不少人在叫着:“見過殿下!”、“如晉今日遲了。”、“如晉,那軍事檢察院和軍事警察總局,當由兵部管轄纔是!”卻是丁一來上朝。

丁一笑着向各位朝廷大佬答了禮,卻走來,低聲向商輅問道:“二兄?”

“諸公皆以爲是。”商輅笑着低聲把剛纔的事簡略說了一番。

“如晉可知何以如此?”

丁一拈着短鬚笑了起來:“二兄教我。”

“爲兄只擔心,若戰事不順,汝何自處之?”商輅的眉宇之間,卻就有了深重的憂慮。

大佬們爲什麼會這麼做?無他,因爲他們所代表的士大夫階層,太渴望戰爭紅利了。

不單單是錢,還有廉價的勞動力,女人,工藝品,土地,礦產……士大夫儘管絕大部分人,此時仍不願出海,但他們有管家啊!拍下海外的礦山、良田,派管家去海外不就得了?在雲遠打下來時,他們就這麼幹的啊!

所以商輅纔會這麼問,戰事要是不順,這些人得不到他們所期盼的,那麼,到時丁一怎麼辦?()

第7章 風蕭蕭(五)丁一的奮鬥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69章 麻煩(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3章 立儲(十六)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8章 決鬥(九)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5章 君臨(二十)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84章 虎脫柙(五)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8章 決鬥(二十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3章 心如鐵(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5章 君臨(十二)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9章 風*流*眼(六)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2章 絕戶計(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6章 傷別離(五)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3章 立儲(三)第7章 猙獰(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1章 溫柔鄉(五)第69章 麻煩(六)第7章 猙獰(五)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六)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章 入埃及(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3章 立儲(十二)第1章 入埃及(四)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2章 絕戶計(五)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3章 爪哇(十七)第4章 新君(十三)第3章 心如鐵(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4章 新君(二十)第3章 飛地(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8章 決鬥(十四)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二)丁一的奮鬥十七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9章 風*流*眼(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3章 立儲(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6章 會師(五)第3章 爪哇(九)第2章 遠航(五)第2章 遠航(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25章 江山萬里煙(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三)
第7章 風蕭蕭(五)丁一的奮鬥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69章 麻煩(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3章 立儲(十六)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8章 決鬥(九)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5章 君臨(二十)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84章 虎脫柙(五)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8章 決鬥(二十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3章 心如鐵(十)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5章 君臨(十二)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9章 風*流*眼(六)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2章 絕戶計(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6章 傷別離(五)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3章 立儲(三)第7章 猙獰(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1章 溫柔鄉(五)第69章 麻煩(六)第7章 猙獰(五)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六)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章 入埃及(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3章 立儲(十二)第1章 入埃及(四)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2章 絕戶計(五)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3章 爪哇(十七)第4章 新君(十三)第3章 心如鐵(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4章 新君(二十)第3章 飛地(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8章 決鬥(十四)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二)丁一的奮鬥十七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9章 風*流*眼(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3章 立儲(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6章 會師(五)第3章 爪哇(九)第2章 遠航(五)第2章 遠航(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25章 江山萬里煙(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