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利益交換

“先生,湯部長已經在府上等候您多時了!”

剛剛從外面回來的李漢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剛將身上披着的一件大衣脫下給了侯在一旁的一個參謀,一個府上的人員過來在他的副官蔡慶耳邊耳語了兩句,接着他便走上前來小聲跟他道了一句。

“又是爲了國會大選的事情?他還沒死心?”

劍眉微微一皺,他摩擦着下巴最近剛剛蓄出的鬍鬚,“引他去我辦公室吧!”

“是!”

蔡慶趕忙安排人過去請他,李漢帶走往前面走去。

“多事之秋,我們這段時間鬧出來的動靜太大了...”

蔡慶跟在他身後,似乎聽到他輕聲說了一句,只是當他注意的時候,李漢又不說話了!

“對了蔡慶,去通知百里先生、周部長他們等會來軍政府一趟,在會議室等着我,有些東西我要給他們看一下,財政部跟西部儲備銀行那邊也通知一下,這一次要有大動作!”

“蔣先生他們早就在軍政府會議室等着了,我這就去安排車吧!”

李漢點了點頭,纔想起來他似乎昨天就已經通知了下面各部。

湯化龍來找他做什麼,他現在已經心中有數了,是爲了國會大選的事情。

儘管他已經知會了湯化龍聯合軍政府放棄這一次支持他的共和黨爭奪國會參衆兩院議員席位,但是很顯然湯化龍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了這一次選舉,至少,李漢並沒有擺明不讓他去爭奪兩院議員席位,只不過他得不到軍政府的支持罷了!

最近隨着國會大選的臨近,中央連續出臺了多部法案。比如新頒佈的《選舉法》限制了相當一部分工商資產者的選舉權,關於財產限制,一共是兩條,滿足其一即可:一條是“年納直接稅二元以上”。另一條是“有不動產資本500元以上”,並且聲明所謂直接稅是指地丁、漕糧兩種。

這件事放在之前倒也罷了,共和黨擁有數十萬黨員,尤其是其中江浙不少黨員都是實業出身,名下沒有百萬也有十萬。但是受到倒莊風波跟李漢貪污旗人財產案的影響,不但共和黨在江浙的影響力降到最低點,現在只有伍廷芳跟張謇兩系還在支持他,就連其他省份的一些並進共和黨內的小黨派都在全國聲討李漢的時候爲了避嫌,‘果斷’的發表了一些聲明,或宣佈脫離共和黨,或加入聲討行列之中,最終這一疼內亂,導致共和黨這個原本國內第二大黨勢力銳減,到現在排名已經在國內前三名外,剛巧就是第四名。在它前面的分別是號稱黨員過百萬的‘國民黨’;擁有22萬登記黨員的‘民主黨’;號稱支部已發展到16省,黨員幾達四十萬,實際上卻只有不足十萬的工黨。而排在共和黨身後的還有中國社會黨等諸多黨派。

政府發表了對國會議員財產資格限制後,遭受各方非議,尤其以工商界議論最多。民國剛立,這時候的民族資本相對弱小,要達到不動產500元比較困難(畢竟這僅僅是指房屋的價格),而商戶雖然納稅,但如果不計算在直接稅裡面,等於是卡住了很多中小工商業者的參政權。尤其是像西部李漢控制的五省內都是規定免稅一年的,加上漕糧、地丁兩大賦稅或免,或被李漢取消,結果中央這一手一處,等同於將西部大多數的人限制在了競選議會議員的大門外。這對於已經得到了李漢暗示不會對共和黨的這一屆選舉給予什麼支持的湯化龍而言,無異於一顆驚雷!

西部工商界得知消息後,以各省工商聯合會名義向湯化龍請願,希望他能說服李漢向中央施壓以保障工商實業界的選舉權。只不過軍政府所有高層都知道,上個月的鬧劇之所以消失的那麼快,除了西部已經擺出了要造反的架勢外,這個年輕人也跟北京城中的那位做了一筆交易,不然,爲什麼外界不知道的是,幾次拒絕了國民黨入省內發展組織的李漢,爲什麼在短短一天之內連續批准了民主黨在陝西、湖北、四川、甘肅四省成立支部跟辦事處的請求!

更沒有人知道的是,人數只有不足萬人的四省內新建的民主黨卻分去了西部四省本該擁有的一半國會席位!

“見過巡檢使!”

湯化龍比他快了一步來到他的辦公室,李漢纔剛推門進入,最近似乎蒼老了不少的湯化龍猛地站起身來跟他道了個躬。

“坐!”

李漢點了點頭,諷刺吧...歷史上的黎元洪選擇了服軟,最終被軟禁了多年。而他則選擇了以強硬的不惜發動戰爭迴應,最終來自舉國內的質疑之聲多數都被其他各勢力爲了安撫他主動鎮壓了下去,甚至中央爲了安撫他,重新任命他這位剛剛解去了西南四省經略使職務的人爲西部五省巡檢使,總管陝、甘、川、鄂、藏五省民政軍事!

不止如此,前任大總統孫中山也親自發電安撫與他,並表示將在國會開始之後儘快安排行程來探視他。

這是個最適合軍閥的年代,手上有槍有兵,即便是敵人在沒有能力消滅掉你之前,他也要敬你幾分!

“濟武先生,你今天來的意思我大概已經猜到了!”

嘆了口氣,他從身上摸出一包自家菸廠生產的黃鶴樓,剛要敬他一根,突然想到了湯化龍不抽菸,只好給自己點了一根,將煙包扔到了桌子上。

“這麼說吧,我希望濟武先生明白一件事情,果斷放棄這一次的國會大選!”

“什麼!”

湯化龍臉上並不好看,他道:“巡檢使,非是濟武貪慕權勢,也非是濟武不願意放棄國會議員席位。只是身在位謀其政,巡檢使將共和黨理事長的位子囑託與我,我自然要一心謀求共和黨的發展。只是,黨內多數黨員不是幾省名流,便是工商實業人士,都對國會議員席位十分中意,認爲得到多否乃是我黨實力的象徵之一。巡檢使不能插手本次大選我等諒解,只是,大總統着人編寫的那《選舉法》威勢太過苛刻了,真要應用起來,咱們省內同志的大多數都不滿足情況,這讓濟武如何跟黨內同志解釋?說來慚愧,我方接受共和黨之時,黨內共有同志14萬又6000人,如今便只剩下8萬人,黨內多數元老對此都有抱怨,長此下去則黨將不黨,毫無發展。濟武必愧對巡檢使委託!”

這湯化龍終究還是不甘心李漢放棄了大選的事情。

李漢嘆了口氣,安慰道:“濟武先生也莫灰心,咱們共和黨雖說人數少了點,但是勝在一條心。你看之前,我讓那莊蘊寬辭職他不願意,現在鬧得身敗名裂,給人強行架着往北京任什麼審計局長。若是那是不跟咱們慪氣,我還能虧待了他不成。終究一個黨派的強弱不是取決於黨員的多少,咱們交個底吧,我跟袁大總統的確有樁買賣,我控制的五省除了西藏都要讓出一半的國會議員席位,這下子你該明白了吧?爲什麼我讓你不要對這一屆議會抱有太大期望!”

他擡頭,透過窗戶眼睛望向天空,有些空洞跟冷漠。李漢發現自己已經越來越適合了一個不擇手段的政客的身份,在現在的他看來沒有什麼不能拿來交易的,國會議員席位可以,地方省份的統治也可以,前提是交易到的東西能夠增加他的實力,讓他變得更加強壯,也離民國第一人的位子更近一點。

除此之外,個人的良知什麼的都可以扔掉。比如他已經下令情報司派出了精於槍術的人員跟在宋教仁身邊快一個月了。那不是爲了保護,而是...

記憶中,明天就要拉開民元國會,也就是是中華民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國會的大選了。自從8月27日,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頒佈了臨時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參議院議員選舉法》和《衆議院議員選舉法》,併成立了一個辦事臨時機構“籌備國會事務局”。根據《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國會分上下兩院:參議院和衆議院。

參議員22個行省,每省各10名;內外蒙古、西藏、青海,各設選舉會,分別選出27名、10名、3名;另由中央學會選出8名;各地華僑選出6名。按法定名額,則參議員共有274人。仿照美國製度,六年一任,兩年一選,以保持其新陳代謝。衆議員的名額,則依各地區人口多寡定之。每80萬人口選衆議員一人,然每省至少有衆議員10人,人口不足800萬的小省份亦照選。唯蒙古、西藏、青海則參衆議員人數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隸人口最多(中央的說法),有衆議員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龍江,各選衆議員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爲一屆,三年一選。選舉分初選和複選,條例滋多,不俱載。按法定名額,全國共有衆議員596人。參、衆兩院合計共有議員841人。

這一場國會大選會從12月初至明年3月,屆時將從登記的四千多萬名選民手上的票中選舉出841個席位。歷史上儘管袁世凱用出了種種手段,然而最終國民黨卻還是贏得了大選,最後國民黨籍議員佔總席位的45%左右,是國會第一大黨。

本來由他放手,湯化龍至少能從國會爭奪到150席上下的位子,但是,這其中一半李漢已經拿來跟袁世凱做了交易,甚至,若不是湯化龍一直不願鬆手,他都準備將其餘一半的席位也都讓給袁世凱。

因爲這是民國第一屆選舉,裡面充滿了黑暗跟交易,所以,後世國內的各年級教材上多有介紹,他至今倒是記得了大半。

是,國民黨的確以一黨之力幾乎壓倒了舉國勢力,在國會贏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黨魁宋教仁成了袁世凱的眼中釘,最後糊里糊塗的就死掉了。根據後世的情報,暗殺宋教仁的莊桂馨收到的那筆錢來路十分不明,曲曲折折繞了一圈之後,竟然將包括孫中山再次的數位前同盟會元老都牽扯進去了,但是最終袁世凱卻被推出來吸引了舉國火力,成爲了官方說辭中的暗殺了宋教仁的罪魁禍首。

不過這裡面的曲折,有一點誰都不能否認。袁世凱就算是幫人背了黑鍋,可是最後面對舉國的質疑之後,爲什麼國民黨卻被強制取消,而他本人則在隨後的時間裡去掉了‘臨時大總統’前面的臨時二字呢?

因爲他手上有北洋軍,有武力!

李漢看得清楚分明,隨着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勢力恢復,他已經忍不住要開始磨刀了。上個月中不惜動用了兩個師將盤臥蘇北大半年的張勳打得潰不成軍,張勳本人最終都狼狽逃竄到天津租界養老了。而這還只是袁世凱的第一步,剩下擋在他面前的只剩下自己跟南北方的各藩鎮了!

袁世凱暫時不會動自己,這是李漢的自信。因爲袁世凱必須把他這個硬刺留到最後處理,否則就算解決了他,他的北洋軍也要損兵折將,難免給人留下可趁之機。

而至於這個能給他發展的時間還有多少,他已經猜到大概了。國民黨一系的安徽、江西幾省倒下之後,差不多就要他來面臨北洋巨獸的壓力了!

所以,現在比起國會選舉,他更願意將全部精力拿出來放在發展五省實力上,至少要在袁世凱來之前,將自己培養成給他同一級別甚至還要超出的巨獸,一點一點碾壓掉他。

這事,他懂。但是湯化龍不懂,因爲他沒有李漢那麼超前的記憶跟眼光,更不可能想象到,袁世凱會在幾個月之後,徹底撕下臉上帶了一年多的僞善面具!

所以,他自然不服氣,道:“就算讓出了一半,咱們還有一半可以爭取,說不得到時候還能在國會爭取幾十個席位!”

李漢搖頭,“濟武先生,你爲共和黨所做的事情我係數看在眼裡,只不過,你會是個合格的政黨領袖,卻不是個合格的政客。再跟您透露一個消息吧,咱們在北邊的人收到風聲了,大總統已經開始安排軍事行動,目標直指河南、安徽、江西幾省,放棄你的國會之爭吧。這一次便是國民黨贏得了國會大選,也註定他宋教仁不可能組閣成功的。你講理的時候,別人不跟你講理,就算你的口才再好,心中有再多的才學有什麼用?好好想想我上個月是如何度過難關的吧。”

又看他臉上失神卻不說話,顯然還不甘心放棄自己的國會參衆兩院院長之夢。搖了搖頭,這湯化龍什麼都好,就是眼睛一直盯着國會轉,似乎真以爲那歐美的那一套參衆議院的制度,纔剛來到民國之後就能生根發芽,長出甘美的果實來。

至少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的!

他搖了搖頭,看到蔡慶出現在門口給他使了個眼神,知道車子已經準備好了,他會意的起身,拉了湯化龍一把,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段時間你的辛苦軍政府都知道,你且記住我這最後一句話。這屆國會不可取,並不代表着我們完全放棄,你想怎麼弄就怎麼弄,那些席位有人想去爭,就讓他們去爭吧。我知道你的志向,參議院的議長位子有些危險,不過衆議院我會跟北邊說一句,放心,是你的絕對跑不掉,哪怕人民選擇的不是你!”

他拍了拍湯化龍,起身離開。

希望他都已經說得這麼清楚明白了,這湯化龍能夠及時明白這一屆國會大選的骯髒,早點走出來吧!

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414章 三人遊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394章 巡檢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405章 行動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185章 任務第179章 招募第691章 重要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49章 大戰(六)第370章 平陝第六百三十七章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32章 戰起(1)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319章 襲擊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405章 行動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389章 交底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78章 漢川起義第686章 借刀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462章 桌下3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334章 動第232章 戰起(1)第28章 密信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411章 大選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67章 低調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84章 進城第508章 雷霆(4)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20章 逃脫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451章 大戰(八)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429章 站隊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14章 義莊(下)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
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414章 三人遊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394章 巡檢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405章 行動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185章 任務第179章 招募第691章 重要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49章 大戰(六)第370章 平陝第六百三十七章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32章 戰起(1)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319章 襲擊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405章 行動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389章 交底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78章 漢川起義第686章 借刀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462章 桌下3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334章 動第232章 戰起(1)第28章 密信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411章 大選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67章 低調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84章 進城第508章 雷霆(4)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20章 逃脫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451章 大戰(八)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429章 站隊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14章 義莊(下)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