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賦稅

光海君的復位宣誓了朝鮮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對於那些後來歸順他的各地方大員此時都採取了安撫措施就連純孝君也得到了極大的優待安龍煥的際遇更影響了一大批人(回來後雖然光海君對於我給安龍煥的高位埋怨了我幾句但最終還是同意了我的任命)。所以此事朝鮮國內的局勢穩定了下來。

但是沒有幾天又被我鬧騰得雞飛狗跳原因無他鑑於倭寇的狡猾和兇殘我和金起宗、柳德恭等人商議後決定對軍隊的中上層領導來一次徹底的大清查當然了查出異己分子是這次運動的目的更主要的目的是把一些舊有的不聽話的軍官和將領排除出這支軍隊美其名曰純化隊伍實際就是排除異己徹底的掌握這支軍隊避免再出現安龍煥事件鬧騰了半個月後終於結束了這次清查活動。應該說這次清查是比較成功的敵特分子雖然沒找出幾個來吃空響心存不軌的人倒是糾出了不少。軍隊的風貌煥然一新(終於都是聽我的了)。

與此同時按照當初的設想多爾袞和阿敏的軍隊分別進駐了忠清道和全羅道並準備擴充人馬加緊操練當然了這些新招募得朝鮮士兵名義上還是我答應給光海君的那二十萬朝鮮常備軍之中的一部分而實際上則歸我調遣有阿敏和多爾袞負責訓練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訓練出數萬精兵駐守朝鮮應該沒有大的問題。只是由於我大婚的日子沒到阿敏和多爾袞只將軍隊派走了自己卻賴着不走說要到我婚後才肯上任我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次大婚對於朝鮮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因此婚禮籌備起來頗耗時日藉着中間的這個空當我走訪了漢城、水原、光州、全州等地對這些將來自己的制下進行了一番初步的瞭解。所得到的結果是這次自己真是大賺特賺了朝鮮南方比北方還要富足手工業和貿易更加達在南方很多的私營手工業場取代了官營的工場因此刺激了爲出售而生產貨物的手工業展。這些商業活動的增加還促進了商業性農業的興起而商業性農業的興起又促使農村生活開始生變化。

結束完這番考察我是帶着興奮回到開城的衆人見我如此高興都不明所以我又哪能告訴他們自己撿到寶了呢回到住所足足用了三天的時間來制定一些政策扶植工商業朝鮮的這種架構目前比較合理我沒有必要對其進行大的改動歷史證明這種跳躍式的展並不利於長期的穩定只有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都達到一定程度後一切才能水到渠成。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刺激朝鮮的工商業鼓勵商業展那麼第一件要改的就是稅收。

朝鮮的宮廷用度、百官俸祿都來自田稅米穀此外一切恆常及臨時使用之物如絲綢、藥材、馬匹、衣料、紙張、菜蔬等等均責之於土貢。這些都以實物的形式作爲貢稅上交的商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貨幣的大量流通然而在朝鮮白銀只是一種用來貿易的工具在民間流通並不廣泛造成這種現象的就是稅收都是以實物的形式上交的並且爲了讓這種稅收制度更加完善歷代國王都進行了改良到現在已經允許邊遠地區將貢物折成米然後用米納稅交到附近的港口稱之爲貢價米。在山區允許繳納土產來代替糧食米竟然成了比貨幣還流行的兌換物所以百姓只要將自家的所產拿出一部分來貢稅就可以了這樣將很多人無形的約束在了自己的土地上這種制度當然是必須要改了。所以我準備宣佈命令從即日起各地所繳納的稅貢必須以貨幣的形式上繳就是說從今以後官府只要銀錢不要貢米。

我將自己的想法和光海君商量不想他第一個否決了我。

“賢胥啊不是我說你更不是我不支持你你這樣做恐怕朝鮮又會亂了!”這話讓我摸不着頭腦我這是爲朝鮮好啊怎麼能說將朝鮮又弄亂了呢見我十分迷惑光海君進一步的向我解釋。

“我們朝鮮呢採用這種貢米制度已經幾百年了這其中的弊端我也不是不知道例如如此多的貢米如何運送和儲藏都是問題每年都會因此損失大量的米糧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旦放開了口子那些商人們一定會大量的收購米糧將之運送到中原和東瀛販賣賺取暴利再從這兩個地方賺回的白銀和買回的特產換取更多的米糧以獲得更大的暴利如此以來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朝鮮國內的糧食被大量販運走一旦遇到災荒叫朝鮮如何度過呢。

所以這個口子不能開也不敢開當年我也不是沒想過存銀子不是比存米更好麼誰知剛一實行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對但是我還是堅持執行了結果朝鮮那年大旱收成不好若不是府庫裡還有存糧恐怕是饑荒早起了這項政策也就不了了之最後夭折了所以我還是勸你想別的辦法吧不要在這米的問題上傷腦筋了。”光海君這話說得很中肯也算是前車之鑑但是我還是不死心誰能想象一個商業社會是用米來結算和交換呢這絕對是不行的必須要改我來了牛脾氣十分固執。光海君見我這樣也沒辦法只好說道:

“賢胥若是真的要改那也行不過最好將李復覺找回來他在這上面很有經驗另外賢胥還要和議政府內的各位大臣商量妥當之後再和我說若是確實可行我一定會支持你的。”沒辦法話說到這份上了我也只能照辦派人去將李復覺找來。

在這事情上李復覺確實是把好手不光是他寧完我的想法也很有見地在李復覺到達開城後我殘忍的沒有讓他休息而是將他拽到我的儀賓府連同寧完我一起商量賦稅改革的事情。

“大人這個想法不錯只是若是想實施還要費些周折?”儘管很疲憊但是李復覺對我的改革方案還是認真的聽了一遍。

“是啊我也知道這裡面有很多困難要不也不找你倆來了,在這方面你倆是很有才能此事也只能依靠你們了。金起宗他們都是武人指望不上。”想讓人家給你賣命自然要說些好話了果然我這話一說寧完我和李復覺都覺得面上很有光彩我繼續添油加醋道。

“兩位大人朝鮮已經平復今後這些治國的大事就要靠你們了寧大人前些日子老埋怨我不重用他這實在是冤枉如今右議政的位置我正給寧大人空着呢至於李大人除了寧安道外我準備把黃海道也交給你這樣我也能落個輕閒去做別的我想做的事情。”一聽這話兩人趕緊向我施禮表示感謝右議政是從一品的大官僅在我的領議政之下而兩道的總督就更是顯赫了雖然品位不大但是其中的實權卻是大的誘人李覺覆在平安道作了一個多月對此當然是深有感觸瞭如今我又給了他一個道還不對我感激涕零。果然李復覺的態度更加積極了將剛纔的疲憊一掃而空。

“其實不瞞大人卑職在平壤的時候這些事情早就嘗試過了只是不敢聲張給大王進貢的依舊是貢米可是這些貢米卻不是我平壤所產。”

“哦?”李復覺這話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張開了耳朵仔細聽他的下文生怕落下了什麼。

李復覺笑了笑露出了滿口的豁牙這時我覺得他的這口豁牙是如此的可愛連同他的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都高大起來。李復覺接着道:

“平安道山地較多河流也不是很豐富所以產糧不多再加上平壤的人口多所以每年的貢米都不夠可是平壤之外有海每年所產的魚蝦很多大人一定是看到過的所以海物豐富在再加上有山盛產高麗蔘雖然這些都不在貢物所在範圍內可是我鼓勵商人將之運往山東浙江一帶販賣除了所得銀兩外再換回鐵器、布匹等物一方面供應平壤所用另一方面拿這些物品到慶尚、全羅等南方去販賣換回上貢用的米糧。

當然了在南方還可以以物易物可是在平壤我已經不允許這樣了山東江浙等地只認銀子不認別的更別想以物易物所以我規定在平壤貨品買賣上交的賦稅必須是銀兩否則一概不收開始還有些阻力可是畢竟百姓手中的糧食不多用之賦稅確實不夠所以他們就只能想別的辦法。

倭國盛產白銀因壬辰一戰倭國消耗極大再加上豐臣秀吉死後內戰禍起所以對布匹、鐵器等物十分匱乏所以商人們就將這些從明朝運來的貨物再轉手倒賣給倭國賺取了大量的白銀。而明朝此時因關外金國崛起連番大戰下軍費吃緊缺乏白銀在江浙一帶白銀作爲硬通貨很緊俏能買到很多東西如此一來商人們利潤極大若不是這樣大人的藥在平壤如何會如此暢銷。其實不光平壤是這樣據我所知很多地方都開始這樣了只是大家都不公開上繳給大王的仍舊是貢米罷了。”

李覺復一席話解開了我心中的疙瘩讓我對這次賦稅改革重新恢復了信心寧完我在一旁補充道:

“我看大人不必求一時之急在整個朝鮮推行銀錢繳稅制度應該先從平安道這樣基礎較好的地方先開始然後向黃海、京畿、忠清逐步推行則不出三年當可見到成效。”

特區,寧完我剛說到這裡我腦子裡閃現出一個詞來經濟特區對啊我將朝鮮作爲將來變革中國的試驗田爲什麼不能在試驗田裡再開闢出一小塊試驗田呢用來試用推行我的新政策法規效果好向整個朝鮮推行不好則馬上改正這樣影響也不大真糊塗啊作爲一個現代人怎麼連這個道理都忘記呢此時我腦海裡已經將朝鮮劃分成若干區域用來推行不同的改革項目若是這些改革在一兩年內都見了成效則可以在全朝鮮推行這樣會把時間大大縮短的。

寧完我不知道他的話給了我如此大的啓示依舊在那裡繼續道:“我們還可以對糧食等重要貨物進行管制限制商人販運的數量對暴利極大的商品加大賦稅的額度。”

海關我頭腦中又出現一個名詞寧完我啊寧完我你腦子裡還有什麼啊快快一起倒出來吧對我真是太有啓了。作爲一個現代人對現代生活的一切都感到習以爲常了殊不知這些現代人所享受的都是古代人積累了上千年的經驗所得來的不斷的摸索失敗在摸索再失敗纔有了今天這樣的成果此時回到古代卻不知道怎麼辦還了真是可笑。寧完我自然不知道我在想什麼他一邊說一邊觀察我的神色見我直愣愣的看着他還以爲有什麼不妥閉上了嘴。

“咦怎麼不說了還有什麼想法說出剛纔的那兩條很好寧先生接着說。”見他停下來我催促到有了這樣的鼓勵寧完我的膽子更大了於是他接着說道。

“既然這樣的販賣倒運的生意又如此厚利與其讓商人做還不如我們自己做朝鮮的水軍已經全部歸順了與其留着這些船隻成天的在海面上腐蝕還不如把他們中的一些改裝成貨船由官府來負責將明朝的貨物直接販運到倭國再用得來的白銀在明朝購買火藥、鐵器、藥材、綢布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水軍坐吃山空徒費糧草的問題還爲朝鮮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何樂而不爲呢!下臣愚鈍還請大人定奪。”

寧完我啊寧完我我怎麼沒有現你有這樣的才能呢皇太極把你派到我身邊真是浪費了一個人才這回他的損失可大了。聽完寧完我的話我眉開眼笑。

“就按寧先生的話做吧明天召開議政府會議還請兩位大人屆時出席現在我們商量一下具體的細節以待明天公佈。”說完這話我心情極好於是和二人徹夜不修商討議定新的賦稅條案。

第二天雖然一夜未眠但是我心情極好也很精神反倒是李覺復經過長途跋涉又一夜沒睡精神變得十分困頓但是還是撐着和寧完我參加了由我主持的議政府會議。

此時的議政府剛剛恢復大多沿用從前的老人這些老古董們堅持祖宗的禮法不能更改恨得我真想一個個將他們送回家挑大糞去在一番激烈的爭論和我的高壓彈劾下終於通過了率先在平安和忠清道嘗試推行新的稅法如果可行再向全國推廣的政策。

拖着疲憊的身軀我回到了儀賓府真沒想到即使我掌握了大權要在這兩個行政區頒佈一項法令還這麼難也感受到了儒家頑固思想的根深蒂固表面看來他們是那麼的柔順可是骨子裡卻和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看來這些人必須換掉要充實一批新鮮的血液如此才能在議政府佔領多數議席推行自己的改革措施。可是這終究只是權宜之計存在這種心理的人一定很多即使在議政府通過推行到民間能不能實施還是兩說老百姓是必須要看到實惠的而那些讀死書的書生們會不會跳出來反對就更不一定了看來要改變這種現狀還需要從文化領域下手這或許纔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在大婚的前夕皇太極派來祝賀的使團到達了開城隨同使團抵達的還有皇太極給我的一份特別的賀禮——海蘭珠。這不是害我麼明明知道我要在這裡娶小老婆卻把我的大老婆送來成心給我添亂不是。

除此之外還有更特別的呢!我岳父塞桑曾經答應賣給我的牛羊和馬匹數萬只這次也抵達了朝鮮但是皇太極居然將之稱爲是給我的賀禮之二。這讓我哭笑不得什麼道理啊我自己買的牲口卻成了他的賀禮沒辦法誰叫他是老大呢即使名義上是老大終歸還是老大這時得罪不起他。

面對海蘭珠我一時無言以對在分離的這上百個日夜裡我曾經想念過她但是隨着公務的越來越繁忙這種想念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了到後來李順姬進入我的生活中這種想念就變成了一種負罪感如今見到海蘭珠消瘦的面容這種負罪感更加深了。

第9章 甦醒第6章 一樁生意第1章 羅剎騎兵第23章 說媒第2章 賭注(上)第2章 地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章 地第32章 圍困(下)第23章 驚豔(上)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4章 盟誓第7章 院判第32章 拍賣第14章 戰淮海(一)第6章 一樁生意第30章 嫌隙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8章 傳教士第2章 攻城第23章 鏖戰第16章 敲竹槓第27章 債卷(上)第27章 奇襲第28章 較量第7章 備戰第29章 初春(下)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24章 忙亂第22章 商路(上)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19章 整容第31章 反叛(下)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章 大移民第28章 傳教士第18章 軍妓(下)第14章 噩耗第15章 香豔旅程第10章 光海君第1章 出征第10章 平壤大學第15章 密謀第33章 圈套第33章 解困(上)第5章 南遷之議第16章 攻城第29章 惹禍第20章 海上梟雄第35章 討價還價第2章 攻城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30章 嫌隙第14章 平定臺海第34章 營救第17章 獲益第4章 賭注第13章 落難第1章 大移民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4章 噩耗第8章 血戰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章 醫狗第1章 艱難抉擇第18章 提親第14章 密謀第22章 強毒攻擊第17章 重逢第35章 討價還價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章 地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5章 戰淮海(二)第21章 戰前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7章 蜜月第13章 秦淮晚風第4章 妥協第16章 風雲突變第17章 各朝各代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5章 初爲人父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14章 噩耗第15章 密謀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
第9章 甦醒第6章 一樁生意第1章 羅剎騎兵第23章 說媒第2章 賭注(上)第2章 地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章 地第32章 圍困(下)第23章 驚豔(上)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4章 盟誓第7章 院判第32章 拍賣第14章 戰淮海(一)第6章 一樁生意第30章 嫌隙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8章 傳教士第2章 攻城第23章 鏖戰第16章 敲竹槓第27章 債卷(上)第27章 奇襲第28章 較量第7章 備戰第29章 初春(下)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24章 忙亂第22章 商路(上)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19章 整容第31章 反叛(下)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章 大移民第28章 傳教士第18章 軍妓(下)第14章 噩耗第15章 香豔旅程第10章 光海君第1章 出征第10章 平壤大學第15章 密謀第33章 圈套第33章 解困(上)第5章 南遷之議第16章 攻城第29章 惹禍第20章 海上梟雄第35章 討價還價第2章 攻城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30章 嫌隙第14章 平定臺海第34章 營救第17章 獲益第4章 賭注第13章 落難第1章 大移民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4章 噩耗第8章 血戰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章 醫狗第1章 艱難抉擇第18章 提親第14章 密謀第22章 強毒攻擊第17章 重逢第35章 討價還價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章 地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5章 戰淮海(二)第21章 戰前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7章 蜜月第13章 秦淮晚風第4章 妥協第16章 風雲突變第17章 各朝各代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5章 初爲人父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14章 噩耗第15章 密謀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