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政治血統

想到這裡,文彥博袖子一甩道:“區區年輕人縱使已經廟堂行走,然經驗資歷還淺,要和老夫議論朝政過些年在來。”

王安石纔是覺得他沒道理呢,跨進一步打算再說。

這時趙禎忽然擺手道:“好吧就到這裡,王安石說的有些道理,但文彥博的擔憂也確有必要。”

這可不是小級別爭論,這種要近乎於要變法的思想交鋒,在趙禎這個精力有些差的年紀,已經不想輕易嘗試了。

總體上趙禎是想勵精圖治的,但隨着年齡和活力老去,現在皇帝更看重平衡,於是王安石現在仍舊是“年輕人”,威望資歷等等任何方面,都還不足以作爲領袖扛起大旗來。所以在老王有這個“服衆”能力前,趙禎不想讓他輕易在這裡做出思想層面上的論述。

不過,趙禎算是首次注意到了王安石的骨骼驚奇,這算是一顆種子,將來根據形勢若要變法,那麼先鋒戰將就有人選了,不過現在還是養成階段。

“王安石你沒聽到朕的話嗎,退回去不許再說。”趙禎同時也發現了大老王的拗,因爲他還在以少壯派姿態和老資格文彥博眼瞪着眼。

就此王安石只得回來了,尋思難道我老王說錯了?分明沒錯啊。

趙禎對王安石的態度很無語,尋思好像被朕呵斥是壞事一樣,朕那是保護你好吧,不想你在翅膀豐滿前就被人針鋒相對。那會導致你起都起不來。

把幾波人的心思都壓下去後,趙禎環視了一圈,緩緩開聲道:

“大宋這些年寒磣,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氣溫不停下降,糧食不停減產,關中土地因開發過度而赤地千里,慶曆一年李元昊來搶劫。韓琦以全家富貴擔保推薦范仲淹從浙江起兵北進。”

“范仲淹進陝西后夏竦爲帥但不決策,導致韓琦范仲淹也窩裡鬥起來,出現了戰法爭論。最後朕被韓琦說服,採納了韓琦戰法而主動出擊。”

“結果韓琦也犯渾了,跟着就出現了好水川失利。其後陝西自然災害四起,把老範在邊境打下的基礎消耗殆盡。後來雖然又和西夏表面停戰了,但是在遼國的暗中搞事下仍舊摩擦不斷。”

“彼時的大宋不論在政治上、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已經滿目瘡斑,朕試圖讓國朝捲縮着身體等創口慢慢的結疤。然天不隨人願,在這恢復關鍵期,儂智高起兵再次打破了朕心理的寧靜。廣南的創口尚未止血,此番舒州再度暴亂,種種事件沒有驚喜,都猶如在朕的心口上割肉。”

說到這裡,趙禎嘆息了一聲。

羣臣紛紛感同身受,情緒低落的道:“陛下……” wωω¤TTkan¤C○

趙禎擡手打住他們的模板詞,又笑了起來道:“不幸中的萬幸,朕有個神童在舒州,於此役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部人面面相視了起來。

趙禎舉起一封文報:“這是今日來的文報,乃張方平和司馬光的聯合奏報,舒州之亂持續了不到一日已成功平定。事件中司馬光受傷,王雱臨危受命主持平亂事宜。這是個真正的神童,於無爲軍戰區彰顯了驍勇善戰本質,於舒州之亂中,亦再度彰顯果斷冷靜特點。”

到此全部人大張着嘴巴,無法理解。

但這既然是張方平和司馬光的聯合奏報,那麼沒幹貨的情況下是絕對不能質疑的。

只是很難想通啊。要說這羣人都是朝廷坐塘魚老江湖。以大宋的形勢,沒有大亂但各種小病痛隨時有,到處有,大家都習慣了,今個陳留縣亂,明日陝西局部出事,後日又是江州不安寧。在一個國家來說這都很正常。但是從未聽過在沒有可用軍隊駐防的情況下,混亂持續不到一日就被平定的消息。

趙禎又心情很好的樣子道:“看諸位臣工有疑惑,這是正常的,拿到文報時候朕也覺得難以理解。但這就是張方平和司馬光的聯合奏報,這兩傢伙各自都有毛病,不過他們既然統一了敢這樣報,朕就敢相信。朕還信任自己的眼光,說明朕封王雱爲神童是正確的。”

“陛下英明。”大家一起笑道。

趙禎嘆息道:“你們啊,就會這麼說。朕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有時候朕會糊塗,有時候朕又會明斷。譬如在司馬光的任用上,當年在韓琦范仲淹戰法之爭的時候朕就糊塗了。好事多磨,朕力排衆議任用的王安石和王雱發揮了作用,朕力排衆議啓用的狄青平定了儂智高。這些事朕又覺着做對了。”

衆人面面相視了起來。

趙禎接着道:“進入這裡前朕在心裡擔心一個問題,舒州暴亂雖然平定,但總體傷亡的數字並不好看,有一千人死去了。進這裡前朕也在想,一些臣工會當面質疑死亡人數,朕該作何回答?”

大家繼續面面相視,但既然皇帝這麼說了,也就不好意思過激的質疑死亡數字了。

趙禎道:“有質疑是正常的,朕本身也在質疑。但要質疑的話,就要質疑王安石否定司馬光的指揮權,還要質疑朕欽點的神童,更要質疑司馬光以及張方平的人格。好在王安石剛剛的話給了朕一個新的思路,即王雱的平亂是果斷且有效的這毫無疑問。有爭議的地方在於:他激進的手段有沒有錯殺?”

“朕覺得也許又也許沒有,誰知道呢?但有一點被王安石剛剛說明白了,既然暴亂,既然是軍事平亂,一定會陣痛的,一定會死人。所不同的是,是否在其位而謀其政。司馬光受傷,當時舒州指揮構架已經被打散,王雱臨危受命平亂,他敢擔負過失風險,最大程度制止了兇手殘害弱者。而事後,顯然王雱的作爲通過了張方平和司馬光的聯合審覈。”

頓了頓趙禎環視一圈道:“這就是王安石說的執政風險所在。王雱有能力平亂,當然也可以選擇明哲保身不犯錯,代價會是暴亂持續,死更多的人,然後帶來瘟疫。顯然那不是王雱的錯,是暴徒和瘟疫的錯。但王雱選擇了‘執政’且成功了。朕相信司馬光和張方平的審查,你們呢?”

全部人低着頭。

包拯嚴謹的道:“既然通過了審查,又沒證據表明王雱存在濫殺無辜,那老臣支持陛下說法。”

趙禎道:“既然朕的神童於這個年紀就彰顯了驍勇善戰的執政才能,又有張方平、以及河1北富弼的推薦和保舉,朕打算現在就把王雱提前選入流內官使用,爲了大宋發掘人才諸位以爲如何?”

汗,這次以文彥博和王安石爲首的人出列大呼:“陛下不可,我等不是要質疑王雱的道德和能力,也不是要質疑陛下的眼光和判斷,還不想說張方平和富弼。而是不論如何他只有十一歲,固然有才但不定性,把一個孩子選入流內官使用,對我大宋體制的影響太大。”

趙禎暗暗好笑的尋思,朕就知道你們會這麼說,所以才獅子大開口說“流內官”呢。

這下趙禎便又道:“好吧你們的顧慮有些道理,那朕退一步,賜王雱正九品文散官‘儒林郎’,列入系列觀察爲朝廷儲備人才,擇機啓用,這總行了吧?”

既然不“流內”了,皇帝也都說出“朕退一步”的話來,於是大家只得低着頭了。

王安石又想了想覺得沒毛病,這個官可不是我老王開口要的,乃是張方平和添亂的富弼更具情況作出的理智推薦。且那小子真有功勞,既然沒找到他的毛病,總不能因爲他是我王安石的兒子,就不許有官位吧?

是的在大宋大佬推薦也是做官的一種途徑,就算皇帝不接受推薦、不任命,那麼被推薦人再去考試也是有“加分”的。

於是老王哪怕覺得面子有些掛不住也只能默認了,不給皇帝找不痛快了。

其實如果有選擇的話,王安石寧願那小子不做官,因爲那是給我老王添堵。但現在是皇帝要任命,是張方平和富弼要推薦。如果父親出面拒絕那除了是矯情外,還等於質疑皇帝和張方平的決策。

不過文彥博仍舊念頭不通達,前陣子司馬光專門找老文爆了王雱很多黑料,導致文彥博對那犢子印象很差。

且文彥博親眼見過王雱寫的幾篇策論,內容不評價但僅僅那字體,和文彥博冬天用腳寫的差不多,於是文彥博出列道:“老臣不服。”

趙禎不高興的道:“朕已經做出了妥協,你有什麼不服的?”

文彥博有理有據的道:“王雱其人老臣不瞭解,所以不評價,但僅僅他寫的那手字,以及此番殺這麼多人的作爲,萬萬稱不得‘儒’字,不能賜儒林郎,只能賜登士郎。”

汗,趙禎也是醉了。

儒林郎和登士郎一樣都是文系九品。不過這些傢伙就這德行,稱呼都要計較,因爲這涉及了風水預兆等等複雜概念。這是歐陽修的鍋,那傢伙作爲現今不能被否定的學問泰斗,他有一套相關的“專業理論”。

理論之一已經於前陣子大放異彩了,歐陽修說武人是小人屬陰,中堂是正大光明之地是“大人”的地盤,屬陽。於是狄青於廟堂行走會導致陰陽相沖,不利於治國和穩定。

一定程度上歐陽修說的有點道理,這個理論和張方平的“政治正確論”於終點交匯了。且歐陽修的“小人”不含貶義,只是大人的對應面。

於是趙禎痛並快樂着,拿這些個老夫子沒辦法。

某種程度上趙禎就因爲這些要和老夫子們扳手腕,但上次在狄青身上因成分問題輸了。於是趙禎犯渾了,這次把希望寄託於骨骼驚奇的王雱身上,在和這些傢伙較量。

這次贏面當然大了,因爲王雱這傢伙的“成分”不同。人家素有神童之名,是王安石的兒子,秀才讀書人身份,且有過微言大義似的養殖策論,還寫過故事話本。是不是小白文先不說,僅僅讀者量和人氣都是中堂大佬難望其背的。

所以先不管那小孩有多奔放,但沒人可以否定王雱是“著書立說的文人血統”,此點就是趙禎的底氣。

要說狠,腦殼更大張方平韓琦富弼還在前面頂着呢,他們三手上的人命絕對比王雱多,但沒人敢否定他們“儒”的身份。

YY到此,趙禎其實懟得過文彥博的,但也不想過度撥了文彥博面子,因爲一但惹了文彥博,那個在家丁憂的風水專家又要寫文章了。

趙禎只得擺手道:“行行行,登士郎就登士郎,傳旨,賜王雱文散官登士郎。”

這下輪到老陳出來簽字了,就不打太極了,他出列躬身道:“老臣遵旨,中書門下會最快做出任命。”

“陳執中這傢伙也就這點好處了。”趙禎想着便起身離開了……

第235章 暴跳如雷第170章 天刀VS魔刀第57章 不良少年的腦洞第112章 東邪西毒第84章 不溫柔的歷史第458章 西進待命第94章 司馬光病了第570章 戰雲密佈第227章 雞毛蒜皮的問題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82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360章 果斷開槍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497章 至暗時刻3.0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187章 真不要臉第545章 當頭棒喝第596章 喪屍圍城:滔天巨浪第224章 燈火闌珊處第533章 十年縱深第520章 被神仙姐姐壓倒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49章 藥不能停第200章 都被捉了還更新?第459章 相公息怒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第301章 新的戰爭第536章 柳生的劍聖禪意第397章 僵持階段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236章 大宋B2C模式第569章 驚人的腦洞戰術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246章 關於三步走的規劃第528章 遍地開花、蒸蒸日上第29章 兩個都猥瑣第368章 包拯變身了第330章 政治勒索第594章 最後的騎士:戰神再臨第66章 芳蹤難尋第158章 “班師”第561章 不請自來第157章 又一次,刀下留人第541章 雞毛蒜皮的新年第394章 你的觀點已收到第532章 毛驢派概率論第103章 直接把錢給他就行第512章 大水漫京城、羣鬼唱歌第473章 卓洛蘭的戰後總結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0章 說話儘量簡單點第405章 關於善後第93章 蛋疼的皇佑五年第29章 兩個都猥瑣第268章 年度大朝見、皇帝的強心針第522章 王小白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45章 一天一夜的信念第351章 誰勾引誰第550章 威脅楊首長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第419章 摸着大雱過河第131章 寒磣的第五營(第五更)第289章 已成事實,相互再妥協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294章 大雱式的道心種魔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611章 三百龍騎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165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93章 舉國震驚!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563章 外交方式宣告失敗第519章 買定離手第327章 沒蔵太后的糾結第337章 詭異的夢姑第37章 天理何在第470章 湟水遭遇戰大捷第50章 說話儘量簡單點第566章 長崎港事件第266章 罰酒三杯第429章 趙公主投誠第318章 實事求是第108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470章 湟水遭遇戰大捷第430章 口出狂言第468章 兵至湟水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386章 高層大變動第8章 第一筆收入第460章 一場簡單的葬禮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521章 就這麼定了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148章 我爹王安石
第235章 暴跳如雷第170章 天刀VS魔刀第57章 不良少年的腦洞第112章 東邪西毒第84章 不溫柔的歷史第458章 西進待命第94章 司馬光病了第570章 戰雲密佈第227章 雞毛蒜皮的問題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82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360章 果斷開槍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497章 至暗時刻3.0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187章 真不要臉第545章 當頭棒喝第596章 喪屍圍城:滔天巨浪第224章 燈火闌珊處第533章 十年縱深第520章 被神仙姐姐壓倒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49章 藥不能停第200章 都被捉了還更新?第459章 相公息怒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第301章 新的戰爭第536章 柳生的劍聖禪意第397章 僵持階段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236章 大宋B2C模式第569章 驚人的腦洞戰術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246章 關於三步走的規劃第528章 遍地開花、蒸蒸日上第29章 兩個都猥瑣第368章 包拯變身了第330章 政治勒索第594章 最後的騎士:戰神再臨第66章 芳蹤難尋第158章 “班師”第561章 不請自來第157章 又一次,刀下留人第541章 雞毛蒜皮的新年第394章 你的觀點已收到第532章 毛驢派概率論第103章 直接把錢給他就行第512章 大水漫京城、羣鬼唱歌第473章 卓洛蘭的戰後總結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0章 說話儘量簡單點第405章 關於善後第93章 蛋疼的皇佑五年第29章 兩個都猥瑣第268章 年度大朝見、皇帝的強心針第522章 王小白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45章 一天一夜的信念第351章 誰勾引誰第550章 威脅楊首長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第419章 摸着大雱過河第131章 寒磣的第五營(第五更)第289章 已成事實,相互再妥協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294章 大雱式的道心種魔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611章 三百龍騎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165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93章 舉國震驚!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563章 外交方式宣告失敗第519章 買定離手第327章 沒蔵太后的糾結第337章 詭異的夢姑第37章 天理何在第470章 湟水遭遇戰大捷第50章 說話儘量簡單點第566章 長崎港事件第266章 罰酒三杯第429章 趙公主投誠第318章 實事求是第108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470章 湟水遭遇戰大捷第430章 口出狂言第468章 兵至湟水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386章 高層大變動第8章 第一筆收入第460章 一場簡單的葬禮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521章 就這麼定了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148章 我爹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