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至暗時刻3.0

新年的鐘聲已經過去,大宋皇帝趙禎再次拖着病體臨朝。

河潢戰場打到這個地步已經成爲了心病和尷尬,年關的喜慶時候,卻沒人提及王雱一鳴驚人的戰績。這是需要政治正確,因爲今次朝議有代表大遼國的北府參知政事蕭慧參加談判。

蕭慧代表遼國在這裡,不論他和耶律洪基是什麼狀態,那就儘量不能提及大宋在河潢的軍事存在問題,更不能提及比較敏感的王雱。

年度總結是大宋的機密,不會當着外人展開。

所以接下來不是宰相富弼發言,是老趙藉助這個一年的最喜慶日子,代表整個大宋,感謝臣工們一年來兢兢業業、克己奉公,表彰張方平、呂惠卿、沈括等人這一年的成就,以及對大宋的貢獻。

是的又不能提及王雱,太敏感。

在內心裡這讓老趙很傷、很爲王雱不值得,但他這輩子總在妥協中拉扯着過日子,只有認命了。

就算現在大宋已經不是當年的弱宋,但面臨霸權時總歸還是有些心虛……

遼人不太喜歡開會這套模式,每次經歷蕭慧都會犯困,所以邋遢着腦袋,有句沒句的聽着皇帝趙禎說了很久。

某個時候忍不住了,蕭慧便把目光看向了前三排的司馬光。

汗,作爲禮部大佬,司馬光的站位剛好就在第三排這是真的。

蕭慧像是責問“說好的,爲何大宋遲遲不從河潢撤軍、害的本相大冷天趕來”。對此司馬光也很尷尬,選擇了迴避,錯開目光。

就此一來蕭慧更忍不住了,打斷了趙禎的說話,不太高興的切入道:“宋皇陛下,是不是應該適當說一下關於宋國志願軍在河潢造成的不穩定?”

韓琦不禁大怒,想要發作,卻被精神不好的趙禎擡手打住。

趙禎道:“遼國來使爲何會覺得志願軍造成了河潢的不穩定?”

蕭慧侃侃而談:“西夏出兵吐蕃,是因爲早前吐蕃在邊境地區騷擾西夏。這原本是他們的問題,大遼認爲宋國在居心叵測下出兵河潢,造成了唃廝囉政權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作爲有錯方,唃廝囉獲得宋國援助和撐腰後,就放棄了認錯糾錯心思,選擇抵抗,致使了地區的軍事衝突深入化,複雜化。進而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流血事件。”

“包括前些時候,西夏漫咩造成的西寧州血案,也是因爲誤會,是因爲他面臨氣勢如虹的王雱部志願軍所逼,不得已爲了自保獲得過冬之基地,才引發的《西寧州大屠殺》。關於這一切,我大遼認爲不全是宋國的錯,但你們的介入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對西寧州血案,宋國難辭其咎。”

蕭慧最後這麼說道。

司馬光也怒了,不冷靜的出聲道“血口噴人”。

誠然在私底下,司馬光一黨真抱有這個思維,把河潢地區出現的《西寧州大屠殺》說成了“王雱難辭其咎”。因爲司馬光爲首的人認爲,是氣勢如虹的王雱拒不撤軍,把漫咩逼得太激,這才引發狗急跳牆的。

這個觀點獲得了宋國內部一些人的支持,至少皇后就是公開支持的。不過這些僅僅是宋國內部事務,外人使臣來當朝如此說就是羞辱人了,所以司馬光忍不住。

如此一來整個朝廷都有些尷尬。覺得司馬光太沉不住氣,逞這些口舌之快有用啊?

很明顯能說出這種話來,蕭慧就是來打醬油秀優越感的,根本不會攜帶“想談成”的外交目的。也就是俗稱的走個程序,先禮後兵。

事實上再趙禎看來,蕭慧的說辭,已經被他個人修飾過、算是較爲客氣了。

完全可以想見,這是因爲他蕭慧和新登基的遼皇不對付,纔有意不把話說的太僵。

現在遼國內部的觀點是:西寧州大屠殺是因爲宋國王雱才發生的。但蕭慧剛剛願意把說辭修飾爲“不全是宋國的錯,但你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在懦弱慣了的趙禎聽來,的確是蕭慧故意放水、緩和語氣了。

在趙禎思考間,蕭慧再道:“宋皇陛下,時局如此,我大遼不建議宋軍繼續在河潢地區生事。還需酌情考慮迅速撤離宋軍,以維護四方利益,做到宋國在上京時候參與三方會談的宗旨。”

韓琦介入道:“貴使說句撤軍當然簡單。但現在爲止,咱們就不要說外交套詞模板了,大家心中有數,戰爭必有原因,成王敗寇,打贏了就是正義打輸了就沒得說。至現在的結果,是我大宋志願軍艱苦轉戰半年的努力。萬一宋國信了你們的話,從河潢戰場撤軍,但你們於關鍵時刻敏感時期,把蕭族之珊軍主力部署於遼國南京地區又是什麼意思?我大宋若撤軍了,你遼國又該怎麼說?”

對這個問題蕭慧也感到爲難,這不是他能決定了,於是只能模糊答道:“韓相莫急,關於珊軍在大遼境內的部署,我們有我們的理由,是我大遼的內政行爲,宋國無需過度解讀。”

“哦,原來是這樣,你之觀點我已經收到。”韓琦神色古怪的點頭,自此不說話了。

這大抵意思就是沒得談。所以原本許多人都有話說,但現在也都知道該省點口水了。

就這樣,嘉佑四年剛開年,河潢戰場遲遲不出結果,大宋朝野被恐遼情緒籠罩,遼國北府參知政事蕭慧、與大宋的第一次磋商不歡而散……

大雪紛飛,民間紛紛議論:

“我大宋不論到了何時,始終繞不開遼國威脅,始終要被訛詐。”

“是啊現在我每天關注這些消息,我兄弟就在河北地上逃生活,這時候遼國大軍靠近大宋邊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打。”

“這位大叔不要擔心,我保證不會打。就算要打,現在的宋國不是當年了,只需大魔王出馬,一定能帶領大宋走出黑暗,贏得戰爭。”

“別太樂觀,遼國可不是西夏。且大魔王現在被困於河潢戰場泥潭,依照道理在四月之前不太可能有結果。而這關鍵時候,我大宋內部有很多的不穩定因素,還不知道來年的糧食和財政形勢如何。怎麼的,大宋也不能接受這個時候和超級大國打全面戰爭。”

“是的大魔王雖然好戰,但客觀的說,他始終都在避免和大國的全面戰爭,想爲宋國崛起贏得緩衝時間。”

“崛起還遠着呢,現在北京工業基地只是剛剛有個初形。僅僅打個河潢戰爭,耗費了我西北多少力量,動員了多少軍民?你們不要只看得河潢戰場上那區區兩萬宋軍的部署,其實從撫寧縣開始,延續到整個西北後勤供應線,現在爲止已動員了四十五萬以上軍民參與,就爲了供應志願軍後勤,還要養活戰亂地區的吐蕃人。”

“是的不要只看到志願軍早期的捷報,若再不退兵,再不結束河潢戰役,就算不考慮遼國關鍵時刻的訛詐,也將給我大宋帶來致命的壓力,總之大宋恐成最大輸家!”

……

至一月九日,遼國北府參知政事又匯同大宋朝廷,進行了多次磋商,除了要求繼續購買更多燧發槍外,還要求購買撫寧縣機械廠出產的機牀,以及蒸汽機。

此外還提出:新任遼皇有志農牧、要求宋國把王雱商號改良過的水稻、小麥、大豆種子出售給遼國,以改善遼國農業環境。另外,又提出了要引進那稀罕的“冬季大棚溫室綠菜技術”。

另外耶律洪基信佛,要求宋國從宗教層面,加強遼國法師和宋國大相國寺的溝通,且要保證宋境有足夠的佛寺數量,且絕對不能再出現“王雱在撫寧縣拆遷寺廟的劣跡”。

作爲宋國禮部尚書,司馬光沒回應其他要求,卻大肆贊同了蕭慧相爺關於保護宗教的觀點。

如此鬧得富弼鐵青着臉,甩袖就離開了談判現場。時候富弼放話說:此番談判大宋中書門下不承認,這是禮部個別官員的個人行爲。

從沒想過富弼會如此,弄得司馬光和蕭慧瞠目結舌。

他們當然不知道富弼有多愛維穩。給授權狠人張叢訓見不得光行動這類事麼,富弼乾的多了,且多半和宗教有關。只是說富弼自來“知我罪我唯其春秋”,許多事件都沒解密,別人不知道而已。

除非有天富弼要被人徹底否定,那些蛋疼事纔會被人翻出來。否則,現在他是首相,他定下的“秘級”就連韓琦都沒解密的權限……

至一月十三日。

宋遼第五次談判中,蕭慧很識趣的不提宗教事宜了。

不過蕭慧又要求:增加宋國每年給遼國的歲幣至四十萬兩白銀。且蕭慧絲毫不提珊軍駐紮南京的事,反而再次催促宋軍必須從河潢地區撤軍。

這次換過來,富弼韓琦目瞪口呆。

這不是難談的問題,是完全沒得談。他們又要在邊境駐軍進行武力訛詐,又要買燧發槍、糧食種子、大棚蔬菜技術,養殖技術,還要以便宜價格買現在最新一代鏜牀和蒸汽機。又要求增加歲幣,然後還要宋國在沒有敗像的時候從河潢撤軍,卻絲毫不提及他們是否從遼國南京撤軍?

感情不提佛教問題,就算爸爸國此番給宋國的條件了?

說起來,就算回饋僅有的“佛教條件”,也不是蕭慧仁慈、不是司馬光不固執。乃是因爲上次談判,司馬光近乎喪權辱國的迴應宗教言論後,把身體不好的大儒李覯氣死了。是的,李覯剛剛去世幾日。

說起李覯其人他和孫復一樣,是這時期的儒學泰斗之一。早期他經過范仲淹大力推薦,成爲國子監助教。後來升任直講(教授)。幾日前病逝前的職位大約相當於“*******”。

李覯同時也是王安石的好友、文友。前陣子還安利了老王不少變法的思路。另外,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無神論者、大思想家,前期他還推崇過大雱的許多著作,這纔是一般人拿大雱沒辦法的原因。否則王雱的許多文章早被宣傳口和諧了。

然後,李覯其人有個特點是:反宗教。

無神論者麼,他獨尊儒學,排斥包括佛教、道教、摩尼教、鳥毛教在內的一切教派,說他們全是異端。

話說僅僅只因爲范仲淹差點被否定、且死的早,否則范仲淹執政又啓用李覯的話,恐怕他們打擊宗教的手段會比富弼王雱更猥瑣。

在王安石看來,儒學泰斗、無神論先驅、太學副校長病逝就是被司馬光和蕭慧氣出來的。這個令人尊敬的先生死後,往後恐怕許多不良思維會反彈,至少會在太學反彈。太學是國朝後備官員的基地,若被司馬光黨的人影響,恐怕以後會逐步成爲國朝揮之不去的災難。

於是,王安石雖然沒參與司馬光蕭慧他們的談判,卻果斷闖入上清宮安利老趙了一些《李覯對大宋的正面影響和功績》。

汗,趙禎知道李覯是個什麼人,無奈他是敏感人物范仲淹的門生,加上他反道教不被皇后待見,所以老趙對李覯的任用一直很低調。不過現在聽聞王安石的讒言說“李覯僅僅五十歲出頭,在病中被司馬光和蕭慧的言論氣死了”。

於是老趙力挺王安石,雖因蕭慧的原因不方便怒斥司馬光,但趙禎當即給予李覯足夠追封,且下令把達三十多萬字的《李覯集》收錄於閣。

卷數真的太多了,除了王雱這個大水貨外,大宋文人一般很難水出這麼多字的著作,但管它水不水,一律都被老趙給予了肯定。

對此民間秀才友人沸騰,大罵李覯乃是和王雱一樣的水貨,怎麼不把《鐵頭光》小白文也收錄於閣,或者用於在太學做教材?要不要再把王雱弄去國子監做博士導師?看他能教出什麼樣的水漫金山學生來?

但是秀才敢罵不代表官員也敢出聲。總之這次司馬光沒被罵,但皇帝把李覯的水文收錄於閣且大肆追封,這在政治上,是對禮部宣傳口極爲罕見的打臉現象了。

蕭慧也不想真把宋國皇帝惹惱而生事,這才和司馬光達成默契,於第五次談判中再也沒說《遼國和大相國寺文化交流》的事宜。

但就算如此,仍舊沒得談。

在私下王安石或許能接受讓兒子撤軍的無奈選擇,但絕不能接受在“遼國大軍壓境下籤署不平等條約的行爲”。

對現在的時局王安石已經放話,志願軍撤軍有得談,但前提條件是遼國珊軍立即撤離南京,至少要有個北遷三百里動作,纔有得談。

至於蕭慧提出的其餘條件麼,王安石多的沒說,只在短文中用詞“嘖嘖”兩字,就此沒了下文。

鑑於此,不論朝廷還是民間更當心了。隨着宋遼談判分歧日漸加大,甚至過度到摩擦間斷,興許宋遼戰爭真有爆發的可能,且不會太遠,恐怕就在三月間。

大宋從上到下對遼人的恐懼是根深蒂固的,一些民間評論家認爲:扛過去的可能也有的,因爲類似寇老西兒的人現在大宋也還有的,大不了再來個澶淵2.0,無非就是勒緊褲腰帶過幾年。

人們遇到危局時,總會再次想那個人。哪怕他有許多罵名,但也無疑在說明大魔王就算年輕,但領袖的氣場已初步成形,魔王領域雖還不成氣候,卻也已經開始擴散……

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385章 臨夏大捷第479章 卓洛蘭犯渾、形勢惡化第165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125章 大魔王的征途第399章 洪水滔天第501章 一代人做一代事2.0第185章 凜冬真至第249章 被鎖定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93章 蛋疼的皇佑五年第591章 《告韓樞密之六點諫言》第88章 年號至和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366章 再上奸臣書第375章 呂惠卿厲害了第540章 負責任大國、渤海戰略起始第506章 無視娘娘召見第314章 能不能英雄一把?第397章 僵持階段第425章 二丫的神奇第479章 卓洛蘭犯渾、形勢惡化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503章 與天鬥與人鬥與自己鬥第18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66章 罰酒三杯第340章 太后召見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307章 韓琦和毛驢小寶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章 錦毛姐呢第347章 一羣響馬、食屍怪第474章 偏向虎山行第370章 皇后娘娘迷糊了第31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247章 救世主第412章 無懼無悔第181章 老陳要栽了第243章 撫寧縣被賣了第163章 怕是糟糕了第462章 出兵的正式授權第500章 印鈔的方式第247章 救世主第439章 威望持續看漲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274章 兩年第635章 遼的一國兩制第193章 真難知如陰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146章 路線逐步靠攏第431章 又是腚眼交易第495章 大忽悠第307章 韓琦和毛驢小寶第597章 喪屍圍城:抓瞎第451章 黑科技的野望第47章 毛驢小寶的表達方式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423章 狐朋狗友第488章 即將醒覺第406章 關於公私經濟第267章 皇家秘聞、政治大變第15章 振動棒第391章 三寡頭格局的初形第520章 被神仙姐姐壓倒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257章 官場現形記第5章 錦毛姐呢第615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15章 振動棒第19章 這次怕是上賊船了第571章 東亞世界震驚!第141章 刀下留人第181章 老陳要栽了第499章 青塘的實際控制者第471章 戰戰戰戰戰!第552章 最大的政治交易第634章 大魔王的思考第484章 關於青塘未來的思考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24章 政治錯誤第487章 問你怕不怕第561章 不請自來第601章 蕭的烈日的心思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592章 十面埋伏、雪上加霜第251章 最壞的打算、光明的起點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353章 穆桂英的遺囑第160章 懶散的日子第492章 雙方前三排那些事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80章 河東獅吼第481章 民和大捷、全殲南通密兵團第393章 兩小無猜的世界第282章 第五場雨、多雨之春
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385章 臨夏大捷第479章 卓洛蘭犯渾、形勢惡化第165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125章 大魔王的征途第399章 洪水滔天第501章 一代人做一代事2.0第185章 凜冬真至第249章 被鎖定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93章 蛋疼的皇佑五年第591章 《告韓樞密之六點諫言》第88章 年號至和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366章 再上奸臣書第375章 呂惠卿厲害了第540章 負責任大國、渤海戰略起始第506章 無視娘娘召見第314章 能不能英雄一把?第397章 僵持階段第425章 二丫的神奇第479章 卓洛蘭犯渾、形勢惡化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503章 與天鬥與人鬥與自己鬥第18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66章 罰酒三杯第340章 太后召見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307章 韓琦和毛驢小寶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章 錦毛姐呢第347章 一羣響馬、食屍怪第474章 偏向虎山行第370章 皇后娘娘迷糊了第31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247章 救世主第412章 無懼無悔第181章 老陳要栽了第243章 撫寧縣被賣了第163章 怕是糟糕了第462章 出兵的正式授權第500章 印鈔的方式第247章 救世主第439章 威望持續看漲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274章 兩年第635章 遼的一國兩制第193章 真難知如陰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146章 路線逐步靠攏第431章 又是腚眼交易第495章 大忽悠第307章 韓琦和毛驢小寶第597章 喪屍圍城:抓瞎第451章 黑科技的野望第47章 毛驢小寶的表達方式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423章 狐朋狗友第488章 即將醒覺第406章 關於公私經濟第267章 皇家秘聞、政治大變第15章 振動棒第391章 三寡頭格局的初形第520章 被神仙姐姐壓倒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257章 官場現形記第5章 錦毛姐呢第615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15章 振動棒第19章 這次怕是上賊船了第571章 東亞世界震驚!第141章 刀下留人第181章 老陳要栽了第499章 青塘的實際控制者第471章 戰戰戰戰戰!第552章 最大的政治交易第634章 大魔王的思考第484章 關於青塘未來的思考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24章 政治錯誤第487章 問你怕不怕第561章 不請自來第601章 蕭的烈日的心思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592章 十面埋伏、雪上加霜第251章 最壞的打算、光明的起點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353章 穆桂英的遺囑第160章 懶散的日子第492章 雙方前三排那些事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80章 河東獅吼第481章 民和大捷、全殲南通密兵團第393章 兩小無猜的世界第282章 第五場雨、多雨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