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監守自盜

“石鼓?”

魯善工一愣,這是什麼節奏?

樑海生笑道:“石鼓是唐代出土的珍貴文物,上面有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字刻在石皮上,但當時石皮已經與鼓身分離。”

“每個石鼓都有一噸多重,石頭很舊,外部都風化,一不小心就蹭到字。當時我父親跟專家商量很久,討論如何打包。”

“經過反覆商量,使用浸溼的高麗紙覆在石鼓面上,用棉花輕按,使紙張接近石身,幹後就固定在那裡,即把石皮上的字緊貼於鼓身上。”

“然後每個石鼓包上兩層棉被,棉被外又用麻打成辮子,纏緊棉被。再把石鼓放在厚木板做的大箱子中,箱內用稻草塞嚴實,箱外包上鐵皮條,這才保證那些石鼓毫髮未傷!”

魯善工聽完有些鬱悶,忍不住試探道:“這麼多文物千里迢迢居然沒有丟失?”

樑海生沒有聽出話外音,得意道:“按照規定文物每到一個地方,出發時間、運輸工具、轉崗、轉車、轉船,故宮人必須有文字記錄。”

“我父親是三路總負責,爲此簽下的字不計其數,即使對扛箱工,也有牌子管理法。那時候一個扛箱工要從出庫管理員手裡拿一個牌子,箱子運到,牌子就交給入庫管理員。”

“一個牌子算一個活,摔了箱子要登記。出庫入庫管理員都由故宮人擔任,運完兩邊要對牌子,覈對好,簽字畫押後才能發車,有點差錯就走不了。”

“巧合的是,從1937年最後一批文物離開金陵,到1947年文物回來,兩個日期竟是同一天。完整如初的文物,其實已走過千山萬水,跨過整整10年。”

魯善工暗自嘆氣,突然又想起什麼,既然沒有丟失,追問道:“戰亂期間能用的倉庫都非常天然,不是祠堂、廟宇,就是山洞。南方天氣潮溼,白蟻滋生,幾年下來,那些書畫、青銅器,怎麼受得自然的侵襲?”

丟不了,總有破損的吧?

“哈哈哈,你算問到點上嘍!”樑海生品口酒,洋洋得意道:“爲解決這兩大問題,平時要請治蟻專家,藥物祛蟻。天氣晴好、相對平安的時候,還要把文物定期拿出來整理、晾曬。”“晾曬是個技術活,哪一箱需要曬,隨行專家都是內行,每次晾曬都要有專家在場,有衛兵把守,有幾個人簽字。有的必須專家親自動手,工人主要是協助。”

耿寶昌回憶起當年的時光,唏噓道:“那段經歷我畢生難忘,還記得在安順華嚴洞和巴縣飛仙岩,幾乎都四野無人,非常僻靜。”

“我和同事們經常在露天場子裡,看老祖宗最好的瓷器字畫,晚上就跟隨行家眷的孩子們玩文物接龍,你說朝代,我說畫家,他說作品,玩的不亦樂乎。”

“後來參觀去寶島故宮時,不時能在字畫裡發現我的很多舊相識。那時候,我們曾近在咫尺。”

“我父親上班、下班,天天如此,就算轟炸的時候也一樣。那首先不是一種生存手段,而是一份興趣和事業。”

樑海生動情道:“在故宮人眼裡,文物神聖。把文物交到你手裡,是莫大的光榮,所以必須兢兢業業地擔當,否則就算死後,祖先也會指着鼻子罵你是不孝子!”

“你還記得老莊嗎?”耿寶昌問樑海生道:“就是那個整天喜歡唱戲的老人?”

看見樑海生笑着點頭,給魯善工解釋道:“莊尚嚴一路保護文物到寶島,後來出任臺北故宮副院長,直到1969年退休,爲故宮工作45年。”

“有人曾送他一方圖章,上面刻着老莊老運好。‘莊’是‘裝’箱的諧音,‘運’是運氣的‘運’又是運輸的‘運’,老爺子愛不釋手,晚年還自稱守藏吏,到死這件事也是最大驕傲。”

“是啊,景仁殿再大,也填不下好人的愛國之心!”

樑海生雙眼微紅,慢慢站起身,舉起手裡的酒杯,大聲道:“文物南遷,是一場舉國合力完成的奇蹟,絕對不是一個博物院院長、幾個知識分子就能做到的!”

“那個時候有軍隊護衛,有人民支持。文物運出京城時,每節車廂都有軍警保護。火車經過的每個分段,地方都會派出軍力。”

“一些路段還設有騎兵,沿路跟着火車跑。到樂山,存放文物需要佔用人家的祠堂,幾個村子的族人沒有二話。”

“包括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招募工人、找船,談價格這類事,很多地方百姓都會包下來,其中很多人甚至目不識丁,但聽說是咱們國家的文物,從來沒有二話,都覺得這是責任。”

說完把酒輕輕灑在地上,表示對前輩的敬意。魯善工也站起身,同樣做,然後又敬兩位老爺子,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就不會有故宮今天。

“哎,難道真沒有任何線索?”

魯善工有些喪氣,十幾萬件文物千里迢迢居然沒有少一件?

自己如何下手!

“說起這個,讓我想起當年的另一個案子。”耿寶昌靈光一閃,脫口道:“當年故宮院長易培基,夥同其女婿李宗侗監守自盜,攜卷大量國寶逃匿無蹤。”

“咦?真有這種事!”

魯善工眼前一亮,趕緊追問道:“什麼情況?”

“易培基,故宮第一位院長,當年馬衡只是副院長。他的女婿李宗侗,是故宮秘書長。”

耿寶昌不知道魯善工爲什麼如此感興趣,不過既然說起來,閒着也閒着,反正沒有外人,繼續道:“易培基擔任院長後,在陳列展覽、藏品保管、分類編目,文獻整理及彙編出版各個方面都取得比較突出的成就。還創辦《故宮週刊》,隨後陸續出版四五種期刊。”

“那段時間稱得上是故宮建院的鼎盛時期,但易培基擔任院長後,因財政部一直一文不發,經費沒有着落,捉襟見肘。”

“爲彌補維修破舊故宮的開支,他一方面發動黨政軍要員捐款,另一方面,聽從幾位理事提出的建議,說是有相當數量的宮廷遺物不是文物,沒有必要留存宮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拍賣加以處置。”

“比如金砂、銀錠、茶葉、綢布、藥品、火腿、山珍、皮貨等,有的已在宮中存放數十年、上百年,數量甚大,像茶葉就堆滿七間大殿。”

“易培基督促李宗侗將故宮所藏的貴重皮貨藥材等,先後三次作價處理物品。所得款項補充經費之不足,修建受益至今的文物庫房,包括後來的文物南遷,也受益於這筆款子。”

“這不是好事嗎?”魯善工聽完有些迷惑,問道:“後來發生什麼?”

“哎,說來話長!”耿寶昌喝口茶,繼續道:“壞就壞在李宗侗爲貪圖小利,私自受回扣,授人以柄,不但成爲他枉法營私的罪名之一,還很快就牽扯到院長易培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時馬上就職於故宮的張繼及其妻子崔振華,開始控告易培基盜賣古物,說他剛當上院長就要執意變賣故宮物品,是竊取國寶的大盜,消息傳開後輿論譁然。”

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02章 神秘身影第83章 揭皇榜第80章 最牛導遊第277章 皮匠刀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28章 亭亭山上鬆第269章 印證第44章 燃燒吧,少年!第171章 偶像!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84章 任重道遠第289章 原始美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201章 美人皮色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169章 松風竹爐 提壺相呼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277章 皮匠刀第33章 仿哥窯?第270章 代筆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3章 燥起來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7章 青花之謎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20章 指點迷津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77章 皮匠刀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83章 明察秋毫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51章 上臺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104章 這才叫拍馬屁!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220章 大神的秘技第23章 碧波白蓮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165章 賺錢新門路第272章 何爲筆法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24章 三省吾身第111章 步步維艱(加一更)第245章 刺繡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57章 一氣呵成第100章 一碗漿糊第1章 梅花鋦第205章 騙人的電視劇第15章 銀藍兔毫第13章 鑲口第37章 青花之謎第83章 揭皇榜第221章 糠糠屁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第320章 衆星捧月第17章 渾然天成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174章 附庸風雅的罪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1章 博古齋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第96章 這就是命!第239章 青山居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212章 命真好第262章 清貨底第114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85章 累哭了?第1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03章 寶藏聚集地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第166章 無恥第322章 十二工藝第60章 督陶官後人第53章 臉面之爭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195章 史上最牛包工頭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226章 故宮也有醫院?第25章 史上最強敗家子第324章 椴木織第221章 糠糠屁第272章 何爲筆法第116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103章 驚天大漏第129章 這叫死忠粉第225章 故宮秘寶室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02章 神秘身影第83章 揭皇榜第80章 最牛導遊第277章 皮匠刀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28章 亭亭山上鬆第269章 印證第44章 燃燒吧,少年!第171章 偶像!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84章 任重道遠第289章 原始美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201章 美人皮色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169章 松風竹爐 提壺相呼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277章 皮匠刀第33章 仿哥窯?第270章 代筆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3章 燥起來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7章 青花之謎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20章 指點迷津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77章 皮匠刀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83章 明察秋毫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51章 上臺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104章 這才叫拍馬屁!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220章 大神的秘技第23章 碧波白蓮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165章 賺錢新門路第272章 何爲筆法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24章 三省吾身第111章 步步維艱(加一更)第245章 刺繡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57章 一氣呵成第100章 一碗漿糊第1章 梅花鋦第205章 騙人的電視劇第15章 銀藍兔毫第13章 鑲口第37章 青花之謎第83章 揭皇榜第221章 糠糠屁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第320章 衆星捧月第17章 渾然天成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174章 附庸風雅的罪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1章 博古齋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第96章 這就是命!第239章 青山居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212章 命真好第262章 清貨底第114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85章 累哭了?第1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03章 寶藏聚集地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第166章 無恥第322章 十二工藝第60章 督陶官後人第53章 臉面之爭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195章 史上最牛包工頭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226章 故宮也有醫院?第25章 史上最強敗家子第324章 椴木織第221章 糠糠屁第272章 何爲筆法第116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103章 驚天大漏第129章 這叫死忠粉第225章 故宮秘寶室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