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

在宋朝邊防上常出現這幾個詞,堡、砦、寨、鋪。

廣義上放在宋朝邊區,這幾個詞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防禦性質的小型城池。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區分,堡是磚石等材料築成的小城,寨則是有柵欄用於防守的村莊。但宋朝邊區的寨性質則不同了,那也是城池,並且也用了磚石,夾以夯土來築城牆的。而且與堡相比,諸寨比堡更大。所以纔出了砦,砦就是寨,但與爲了與村寨的那個寨區別,所以才用了砦這個字。

但在河北不稱堡,而稱鋪。

鋪在古代就是驛站的意思,因此河北的鋪一當成了驛站,二則是防禦性質,實際就是比寨更小的堡。

在堡砦下面還有戍所,哨所,零星地分佈在各堡砦的外圍,起着放哨報警之作用,規模更小,一般只駐守幾十人。

然而在慶州還有一個詞,那就是鎮,淮安鎮、業樂鎮、平戎鎮、鳳川鎮、赤城鎮、金櫃鎮、五交鎮。不過又有人隨意地稱喟淮安堡、淮安寨。

實際它們還是堡砦,只不過除了軍事作用外,商業氣氛也很濃厚,所以被稱呼爲鎮。

淮安鎮,鎮!意味着會有很多的財富,以及無數的物資糧草。

但仁多零丁趴在地圖上,看着淮安鎮的地形不由地直皺眉頭。

梁氏非要走大順城路,但不代表着宋朝不重視淮安鎮。淮安,懷安,古代就就在此置了淮安縣。直控車廂峽大道。道路寬平。最爲要害之地。

因此鹹平時,宋朝於此建城,置了淮安鎮,與環州木波鎮僅隔八十里,以使兩州軍的兵力能互相援助。隨着西北局勢緊張,又在木瓜堡與淮安鎮中間置了西谷砦。東北三十里處建了東谷砦,不過東谷砦頂在最前面,不太安全。因此又在東谷砦與淮安鎮之間建了美利堡。西谷砦與淮安鎮之間建了雪泥堡。

因爲它位置太重要了,向東南三十里處便是五交鎮,再由五交鎮向南四十里,便是慶州城。離柔遠寨也僅五十里。所以淮安鎮不僅是環州與慶州聯繫的樞紐,車廂峽道的大門,也是其他諸砦的樞紐所在。

這還不是最頭痛的,最頭痛的是淮安鎮守將乃是燕達。

他看了大半天,無法,先到淮安鎮看看情況再說。

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淮安鎮下。

淮安鎮沒辦法變出“冰原”,儘管它就在延慶水畔。但因爲地形的原因,是不可能置陡門的。不能置陡門,就沒有變出冰原。

所以仁多零丁沒有遇到樑乙埋的難題。

但對能攻下來淮安鎮,仁多零丁也沒有多大把握。

於是他親自來到城下,衝城上大喊:“我是仁多零丁,讓你們家燕將軍出來相見。”

不攻城,那就好說,燕達走上城頭,說:“我就是燕達。”

“我聽說燕將軍勇冠三軍,我們能否各自抽出四千兵馬,於延慶河畔一戰,決一高下?”

你不是勇敢嗎,咱們玩一個整體單挑。

燕達大笑,咱傻啊。

兵不厭詐,只有宋襄公那個傻瓜蛋才搞君子之戰呢。但燕達也沒有想到,在宋朝也出現了一個宋襄公,那就是徐禧。

而且這個傢伙讓王巨頭痛了。

據傳他少有志度,博覽周遊,以求知古今事變、風俗利疚。因此胸懷大志了,所以連科舉都看不上。

王安石變法,他獻《治策》二十四篇,得到王安石與呂惠卿賞識,以布衣充檢討。這就罷了,這個誇誇其談的傢伙又迷惑了趙頊,立即提爲太子中允館閣校勘、監察御史裡行。這纔是一個坑爹的主!

當然,燕達不知道宋朝也有了一個宋襄公。但他會相信仁多零丁嗎,信纔怪呢。

玩整體單挑,燕達不怕,可你不遵守信諾,前面宋軍出城準備單挑,後面幾萬夏軍一擁而上,到時候四千宋軍沒了事小,淮安城也完蛋了。

他樂道:“比勇敢嗎,行,打開城門。”

仁多零丁傻眼了,還真上當啊?

城門打開了,燕達橫馬持槍,走到護城河邊,說道:“仁多將軍,某是否勇敢,可以給證明給你看。這樣吧,我們二人就在這裡決一高下。”

咱們不玩那個整體單挑,就俺倆人,看誰厲害。

實際仁多零丁也能打的,不過燕達已經打了出來,仁多零丁真沒有把握與燕達玩鬥將。

但這個單挑是他提出來的,因此支吾道:“燕將軍,我們是一軍主將,豈能學習匹夫之勇。各自率着同樣的將士決一勝負,纔是一將所爲。”

“這樣啊……”燕達捻着鬍鬚似乎在思考仁多零丁這個提議的可行性。

然而城頭上的宋軍看得很解氣。

你們西夏有數萬大軍又如何,看看俺們燕達大將軍,就單槍匹馬,站在這護城河邊,與你們談笑自如。

這不是夏天的護城河,而是結了冰的護城河,夏軍隨時能趟着河冰撲過來。就憑藉這份膽色,就大漲士氣了。

“仁多將軍,党項人素來貴種,重諾尚勇。”

“不錯,”仁多零丁道,我們党項人種信諾,那你還不趕快發出四千軍隊與我玩整體單挑?

“這是党項人的優點,不過缺點就是記仇,我們宋朝緣邊地區也有許多黨項人,雖然他們勇敢的特性,讓他們成爲我朝強大的蕃軍,不過其記仇的特性,又讓我朝官員頭痛萬分。”

“快意恩仇,纔是男子漢的所爲,那象你們宋人,婆婆媽媽地不象一個男人。”

“這麼說,燕某所說的是對的了。”

“雖然你我是敵人,但你所說的話我也同意。”不過仁多零丁感到納悶。燕達爲什麼問這個問題?

“難怪……李家統治西夏。得到你們西夏許多黨項人的認同。燕某想一想,首先李家乃是党項拓跋氏,党項八大貴種之一。你們西夏開國之主李繼遷生父乃是銀州防禦使李光儼,母親罔氏同樣出身不凡。再到趙德明,生母也是罔家的公主。然後到你們的李元昊,母親乃是衛慕族的公主,衛慕族又是你們党項的大姓,不亞於原來的八大姓氏。再到你們先主。沒藏氏雖不及衛慕氏尊貴,但也算是望門,比你們仁多氏還要貴重。不過燕某想不通了,梁氏哪裡貴了?”

實際燕達將李德明稱爲趙德明,也是在譏諷李家乃是三姓家奴。原先姓拓跋,隨唐姓李,隨宋姓趙。

但這個不要緊,關健樑家乃是什麼出身?

一個逃到西夏討生活的漢人罷了。

再往下說,那個問題更嚴重了。現在西夏的小皇帝身上可流淌着一半漢人的血脈。

那麼對於党項人的國家西夏來說,這個血脈算什麼?

就象李唐皇室。爲什麼李淵一個勁地往隴右李家身上拉關係,然而那些門閥皆不認可。

你們那個李是假李。

還有。爲何一些後來的皇漢們,對李唐的血脈避而不提。因爲唐太宗與唐高宗身上有着太多的鮮卑血脈。直到唐玄宗時,這份血脈才淡薄下去。

但這個重要嗎?真的不重要,因爲李唐是承認以漢人爲主體的國家。這與滿清是截然不同的性質。

然而對於李唐還好一點,但對於西夏的党項人,這個問題可要了命,他們“貴種”,但現在的李秉常又算什麼種哉?

“種”都出現了問題,那麼爲什麼還要忠於這個國家?

仁多零丁臉色一變,隨後大笑:“燕將軍,你多想了,我們大夏党項與漢人一家。”

“當真漢人一家,那爲何有撞令郎?”

“那你們宋人爲何用蕃人做先鋒。”

大家彼此彼此,莫要五十步笑百步。

“但我們大宋可徵蕃人之稅?”

有所得,必有所付。蕃人得到了優惠的待遇,那麼必須也要付出什麼。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當然,仁多零丁也可以回答,我們西夏窮啊,但這個能說嗎?

“仁多將軍,我朝仁宗皇帝爲了兩國百姓不再受戰爭之苦,一年給你們西夏二十五萬五千歲賜,但你們西夏人卻屢屢違反兩國盟誓,多次侵犯我朝。燕某不知道那個重勇尚武守諾的民族哪裡去了。信諾,我呸!不要再玩這些騙小孩子的把戲了,要戰就戰,燕某在這裡隨時奉陪。”燕達說完,大笑進城。

燕達沒有上當,反將了自己一軍,仁多零丁只好回去商議。

一將說道:“仁多將軍,不如我們去攻打美利堡吧。”

淮安鎮這裡同樣是羣山密佈,但與橫山不同,這裡幾乎全是塬、樑、峁地形。

塬通原,區別就是由黃土構成的面積較大的平坦之地,不過與東部平原相比,有的塬因爲被溝谷分割蠶食,比較破碎,坡面傾斜的角度也比東部平原更大。

樑是指由黃土堆積的條狀延伸的土嶺崗,其特別點一是山以土爲主,以石爲輔,也就是黃土山,二是山頂比較平緩,兩側多有溝谷。

峁是指由黃土構成的呈穹狀與饅頭狀的丘陵,斜坡比塬陡,但比真正的山陵要平緩,而且高度多在一百米之下。與樑的區別就是樑是土山脈,峁是指單獨的一個土山。

淮安鎮周圍便是這種樑峁地形。雖然不是那麼平坦,但也無多少險惡所在。

想走真正的大道必須攻破淮安城。當然,還有其他的好處,城中的財富,物資,糧草。

但不攻破淮安鎮,同樣可以從城外的各條小路撲向淮安鎮的後方業樂鎮,甚至直接撲向慶州城。

這也是它成了私鹽通道的原因,小路太多了,雖不利於大軍行軍,但也能通車馬,官兵無法禁止。至少比樑乙埋在大順城那邊慢慢爬山好。

可問題是燕達卡在後面了。打到這時候,難道還指望宋朝無備嗎?也許只有樑乙埋還在驚歎竇舜卿用兵如神呢,可就是樑乙埋現在也不大相信自己的說法了。

慶州城下受阻,後面又有燕達,這會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

因此這名偏將建議攻打美利堡。

攻克了美利堡,也等於打通了到達柔遠寨的道路,那麼三支大軍就聯繫在一起了。

至於頂在最前面的東谷砦的那點宋軍,他們想幹嘛就幹嘛,沒功夫理他們去。

仁多零丁卻搖了搖頭說:“東邊已有兩路大軍,二十萬軍隊,我們去幹嘛?這樣,妹輕咩羅,你率一萬大軍向西,立即拿下雪泥堡。”

“雪泥堡?”咩羅詫異地問。

雪泥堡與美利堡是兩座小堡,宋朝駐兵很少,而且因爲戰爭久不至這裡,維修不得力,堡牆都塌陷了一部分。想拿下,難度皆不高。

可問題是大軍向西,豈不是離主力軍隊更遠了?

“咩羅,我軍這次前來,最大的不利之處便是糧草,如果僵持下去,我軍糧食連一個月時間都不能支撐,而且前方有淮安城阻擋,活動迂迴的空間太小了,不利於我軍作戰。”

仁多零丁還在想着他那個戰術,只要拿下一半環州,糧草有了,物資也有了,而且也對慶州構成了直接威脅,況且他在環州還布了一個好棋呢……

第309章 帶頭第133章 春回第824章 遲了第708章 聖儒(上)第35章 關學第447章 一頃第35章 關學第280章 不早死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754章 養豬第327章 錦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6章 底氣第178章 子安第171章 貴人第152章 弟仇(下)第362章 竊賊第705章 殺母(下)第339章 國賊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08章 聖儒(上)第24章 寶藏(上)第346章 潑污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61章 六拜(上)第208章 權威第102章 蛋痛了第338章 小人第537章 會戰(二)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41章 聯親第143章 柺子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3章 賀禮第601章 保馬第774章 腥氣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257章 吾願往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8章 不合格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291章 一扇窗第164章 蕃騎(下)第321章 松溪第53章 賀禮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125章 有點難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7章 逆天西夏第65章 拜節第308章 心術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152章 弟仇(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18章 折服第252章 地獄(下)第235章 秋碩第539章 會戰(四)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360章 一句話第676章 藉口第74章 成親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311章 屠刀(上)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200章 動手第209章 真相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178章 子安第122章 賭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309章 帶頭第489章 慘戰第304章 獻舞(上)第252章 地獄(下)第531章 斬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419章 剋星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43章 大哥第805章 授業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70章 動援第693章 完了第62章 六拜(下)第861章 堯舜(下)第59章 離去第375章 交待第493章 夜襲(下)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
第309章 帶頭第133章 春回第824章 遲了第708章 聖儒(上)第35章 關學第447章 一頃第35章 關學第280章 不早死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754章 養豬第327章 錦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6章 底氣第178章 子安第171章 貴人第152章 弟仇(下)第362章 竊賊第705章 殺母(下)第339章 國賊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08章 聖儒(上)第24章 寶藏(上)第346章 潑污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61章 六拜(上)第208章 權威第102章 蛋痛了第338章 小人第537章 會戰(二)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41章 聯親第143章 柺子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3章 賀禮第601章 保馬第774章 腥氣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257章 吾願往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8章 不合格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291章 一扇窗第164章 蕃騎(下)第321章 松溪第53章 賀禮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125章 有點難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7章 逆天西夏第65章 拜節第308章 心術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152章 弟仇(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18章 折服第252章 地獄(下)第235章 秋碩第539章 會戰(四)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360章 一句話第676章 藉口第74章 成親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311章 屠刀(上)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200章 動手第209章 真相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178章 子安第122章 賭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309章 帶頭第489章 慘戰第304章 獻舞(上)第252章 地獄(下)第531章 斬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419章 剋星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43章 大哥第805章 授業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70章 動援第693章 完了第62章 六拜(下)第861章 堯舜(下)第59章 離去第375章 交待第493章 夜襲(下)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