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我走過的人生歲月

作者江南

我出生於豫中平原上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上面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我和父母一家五口,記憶當中我們家三間磚房,兩間牛房,一間廚房,磚房是夏季父親抽空用雙手把泥土打成胚磚在磚窯裡燒製成磚建造而成的,打胚磚是很辛苦的體力活,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好的營養品補身體,只有家裡養的雞下的蛋,那個年代在農村建造磚房完全靠人力很辛苦,牛房和廚房都是用土坯建造的草房,牛房裡養的是一頭母的大花牛,牛對於農村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勞動力,耕地碾場收麥子,拉農作物都要靠它,廚房裡是一口地鍋,地鍋燒的柴是自家地裡農作物的秸稈,家裡除了牛養的還有,雞,羊,豬,這些都是農村生活收入的來源,家裡除了一些農用品外沒有什麼家電,唯一最先進的是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在當時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院子裡種了很多的樹,我最喜歡的還是院子裡的那棵棗樹,每年進入八月份棗子成熟的時候,我可以爬到樹上摘又大又甜的棗子吃,家裡的傢俱都是院子裡種的樹成材後請木工自家做的,吃的水是家裡打的手動壓力抽水井,清澈而甘甜,家裡那個時候有近20畝地,完全靠人力勞作,父母像所有的農村人一樣早出晚歸,一年從年頭忙到年尾,在冬季農閒的時候,父親跟着村裡的建築隊到處跑着建房子掙錢,母親在家裡做衣服,納鞋底做鞋燒飯。

北方的冬季是以種小麥爲主,秋季在莊稼收完以後開始播種,開春的時候開始施肥。並在小麥地裡套種棉花,辣椒和其他一些農作物,那個時候還沒有機器灌溉,棉花從幼苗的時候就要開始從井水裡挑水澆水,棉花是一種很容易生蟲的植物,如果噴殺農藥遲的話,蟲子很快就會把結的棉果鑽洞吃掉,噴灑農藥用的是肩背手動壓力噴水桶,天熱再加上農藥的強毒性,很多人因爲中毒從農田裡爬出來被送到醫院撿回一條命,進入夏季是麥子成熟收麥子的季節,布穀鳥開始在天空叫着飛翔,那個時候收麥子都是手拿鐮刀收割,還沒有機械化,麥子收割後,用板車拉到田地頭場地,用牛拉的石磙多次碾壓收取麥子,麥收的季節,也是最繁忙的季節,村裡男女老少都會全部進入農田幹活收取麥子,做到顆粒歸倉,這種繁忙的景象會持續半個多月麥子才能差不多收完,農忙的時候都是帶些乾糧,鹹菜和水在田地裡吃,麥子收完以後要拿出一部分上交公糧,有些收成不好的家裡人口多的,糧食會不夠吃,吃些粗糧,那時候在我幼小的心裡留下的印記是,做城裡人真好,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的種地就有糧食吃,農民上交公糧國家給的有錢,可這些錢下放到地方後很多都沒有到農民手裡,農民種地是很勞累辛苦的,夏季的炎熱,加上長時間體力勞作,很多人中暑暈倒在田地間。夏季村裡有對夫婦在田地頭和路上晾曬糧食的時候,由於夏天天氣多變,很快下起了大雨,他們夫妻由於沒來得及收起糧食,眼看着麥子被大雨衝得像路邊的水溝流去,他們兩夫妻就躺在路邊以身體阻擋麥子順着雨水向着水溝裡流淌,嘴裡哭喊着,老天爺啊,要衝把我也沖走吧,糧食對於農民來說。是全年賴以生存的口糧,民以食爲天,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血汗換來的,那些年一些地方貪污腐敗很嚴重。

進入秋季開始收割大豆,玉米等農作物,望着土地,我時常感嘆大地的神奇,可以生長出甜的,苦的,酸的,辣的,高大矮小千姿百態,秋收以後慢慢進入冬季,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每年都會下幾場大雪,池塘裡結的冰很厚,農村的孩子會在上面溜冰打雪仗,那時候沒有什麼娛樂設施電視很少,誰家如果有臺電視機就是土豪,很多人都會去觀看,村裡如果演電影,整個村莊的人都會去看,那年代農村還沒有修路,下過雨以後到處是泥濘的土路,池塘裡的水很多,下過雨以後都會溝滿河平,在我們村前一公里處有條美麗的河,聽父母說是老輩人冬季農閒的時候人工挖的,那個時候都是穿着單鞋,在寒冷的河道泥巴里幹活,休息的時候把腳相互伸到對方懷裡用棉衣包裹着取暖,在寒冷的寒風裡,手都凍裂很大的血口,就是這條灌溉着整個鄉村水利的大河,在農民男女辛苦的勞動下開挖而成,小時候記得河裡的水很深,裡面有很多的魚蝦,鱉,黃鱔和泥鰍各種魚類,那時候沒有污染,河水很清澈,可以拿來喝,農村蔚藍的天空,有最美麗的朝霞和晚霞,空氣清新潔淨,晚上有滿天亮麗的星斗,月光如水,清澈而明亮,清晨明媚的陽光伴隨着歡快的鳥鳴照耀在整個鄉村和早起勤勞的人們,整個村莊不大成方形,坐落在樹的海洋中,村子周圍的路邊,池塘,河溝邊,生長有很多的野草野花,每當夏季來臨,有很多美麗的蝴蝶和蜜蜂飛舞的採蜜,村子裡到處種的都是樹,有老輩人種的很多的榆樹,槐樹,村前村後的墳地裡種的是柿樹,聽老人講在災年沒有糧食吃的時候,開春榆樹上結的榆茜,槐樹上的槐花這些可以拿來充飢保命,聽老人講我們的祖先是在山西大槐樹下,很久以前搬遷到此的,我們鄉村所在地以前是黑土地黃河發大水沉寂下來有一米多深的黃土,老人講黃河發大水死過很多人。

我們縣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每個美麗的傳說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鄉有座龍王廟也是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每年農曆二月二都會有廟會唱三天大戲,祈求風調雨順,保佑國泰民安,當然也是我們童年最開心的時刻戲到看不懂,大人會給些零花錢逛廟會,買自己喜歡吃的小吃,在農村平時沒什麼好吃的,只有自家地裡種的一些瓜果,平時肉很少吃,只有過節來客人了,纔會殺只雞或割些肉燒菜吃,夏季父親和哥哥會去河裡網些魚晚上去河堤上捉些金蟬用油炸着吃,我小的時候還好,能吃飽肚子日子不算太清貧,可村裡一些家裡有病人或父母有缺失的家庭,日子過得就很苦了,一個勞動力的缺失,對於農村人來說足以壓垮整個家庭,有的連肚子都吃不飽,穿的衣服都是很破舊或是別人送的舊衣服,在農村不生病,身體健康,全家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大的幸福,小時候有很多外地討飯的來我們村裡討飯吃,那個時候才知道,外面還有比我們這裡更窮的地方,也有很多說書的玩雜技的來村裡賣藝討取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