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

甘德

甘德,生卒年、出生地均不詳,大約與屍子、申不害同時代,戰國魯國人,天文家人物。

甘德日記:

公元前364年,8月7日,夜。晴,無風。

天上星星亮晶晶,一顆一顆數不清。突然有種想唱的感覺。

我一如既往地搬張搖擺椅,坐在觀星臺上,享受這美妙的夜色。

今晚天氣真心不錯。沒有霧霾,沒有光污染,也沒嗓音污染。山下的人家,早就炕頭抱着老婆小孩睡着了。四周萬籟俱寂,夜空亮得一塌糊塗。正好看星星。

木星還在正北方,寶瓶座的三顆星什麼寶ε、寶β、寶α(古代稱女、虛、危;另外,字母那個,怎麼念自己找)的,這段時間也總和它一起出現。

咦,木星旁邊怎麼有顆花生米,紅紅的那麼誘人。之前一直沒發現。難道是今天天氣太好纔看到,還是我的肚子有點餓了?

先記下吧。

天上星星亮晶晶,掛在空中當點心。找點吃的去!

選自唐代瞿(念“渠”)曇悉達的《大唐開元佔經》。瞿曇悉達祖籍印度,所以名字怪怪的。那顆花生米,就是現在木星的衛星木衛三,是戰國的甘德最先發現的,比後來的伽利略早了近兩千年。不過老外死活不承認。

說明一下,花生其實早在遠古末期(夏朝之前),我國就有種植,不過不是我們現在常吃的那個品種。現在的這種品種,是明朝時才從南美洲引入的。

甘德小時候眼力特好。

他出生在魯國,早年也讀過一些書。不過可能對儒學、道家不甚興趣,再加上眼力好,看星星看月亮更有樂趣,於是他開始去研究天文占星的書。

學有所成後,由於在魯國沒得到任用,這時頭頂的齊國的齊桓公午建了稷下學宮,正在招聘人才,於是剛二十出頭的甘德就跑去齊國,被任爲天文官。

當時的天文官,也叫天官(不同於唐朝武則天時的官名天官),基本上是一職兩責、一身二任的,既要觀天象、編曆法,又要佔吉凶、卜災異。它比上文郭偃的“卜官”要累,不過相比那些治國理政、帶兵打仗的人,又輕鬆得多。

甘德就這麼着,整天揹着手,早上睡到十二點,下午到稷下學宮遛遛達,晚上再到觀星臺看星星,日子有滋有味地過着。

在齊桓公午在位的第十一個年頭,他一言不合地就發現了木衛三。這要在今天,所有報紙頭版頭條進行宣傳,再加專人專訪。不過甘德卻沒什麼人理會,他也不當回事地繼續過日子。

當然,他也不會知道,後人爲了個小行星命名權,差點沒大打出手呢,更不用說誰是發現新星體的第一人!

不過,說甘德混日子是不對的,其實他對工作是非常嚴謹的。他後來的那些發現和成就,都是通過他長期又細緻的觀測和研究,才能夠得到的。

八年之後,到了齊威王時代,稷下學宮因爲大肆擴建,吸引了很多國際人才前來入住。甘德混跡其中,晚上看星星在爬,白天看口水在飛,不亦樂乎。

當然,他也沒閒着,也開始收弟子,宣傳他的天文占星學。到了齊宣王時,他的甘氏占星派,已經發展成戰國時最有影響的占星學派。

甘德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齊國,最後也終老於齊國,所以後人也把他當做齊國人。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被認爲是中國天文學的先驅者。他對恆星、行星等的觀測和研究,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爲中國古代天文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恆星方面,甘德總共發現恆星星座118座,共511顆恆星,製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並建立了全天恆星區劃命名系統。

在行星方面,他發現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現象,建立了行星會合周期表,測得木星、金星和水星會合周期時間,記錄了木星和水星在一個會合周期內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天數,並且指出金星在不同的會合周期中順行、逆行的天數可能有一定幅度的變化現象等等,爲後世傳統的行星位置計算法奠定了基石。

簡單解釋一下行星逆行和會合周期,不然就真的是在看天書。

行星逆行,並不是真的逆行倒退,它是站在地球上,因爲參照物不同、角度不同而產生的錯覺。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系裡的行星都是繞着太陽公轉,有快有慢。當地球超過一顆比它慢的行星時,會錯覺那顆慢的行星在倒退,就好比坐在車裡、超車時會發現對面那輛車在後退一樣,這就是行星逆行現象。

會合周期,則是兩顆不同軌道的行星,在相對的同一位置時,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花的時間。比如有兩顆不同軌道的行星,同時繞着太陽同一邊的垂直位置開始轉。當軌道直徑小的那顆轉了一圈,直徑大的那顆還晃晃悠悠在半路上。於是直徑小的那顆繼續轉,終於追到了直徑大的那顆,這期間總的所花的時間,就叫會合周期。

差不多這樣吧。

另外,甘德推算出的行星會合周期,比現在的準確數值,少的差一天,多的差二十幾天。別看差那麼多天,在當時沒有望遠鏡、沒有精密儀器的條件下,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現在很多人,眼鏡脫了對面是誰都看不清呢。

甘德還發明瞭“甘氏四七法”的測量方法,就是以二十八星宿來測量天體運動狀況的方法。

古代天文學家和現在天文學家一樣,把天空分成二十八個區域,古代稱二十八宿。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七宿,合起來就是二十八星宿,所以叫“四七”,這種測量方法,就叫“四七法”。

這種方法後來一直被沿用。

甘德著有《天文星佔》(原8卷)、《歲星經》等,不過大部分已失傳。

這裡說下中國古代的天文學。

其實,中國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記載。在遠古時,人們就開始了天象觀察。

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古人就已經排列出了“北斗九星”(北斗七星再加其左右兩邊的輔星和弼〈念“畢”〉星,所以稱北斗九星)的形狀順序。

而到了堯帝時代,更是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天文觀測,並有精確詳盡的記錄和描述。當時就已對太陽、行星、彗星、日食、月食、流星雨甚至太陽黑子等,進行過細緻的觀察,並對這些天文現象進行記載、預測和推算。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又對恆星的分佈進行準確的劃分,就是二十八星宿測量法,使古代的天文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只是,早期古人對天象的觀察記載,主要是爲了農時生產和生活作息,同時也編訂曆法,用以定時間、定方位、定季節以及祭祀、慶典也包括占卜等。但是到了春秋戰國,它就跑岔路了,主要用來佔吉卜兇,解災消禍,而到了後世,更是成了算卦、相命、看風水、談神仙的工具。

這是中國天文學的悲哀。

也正因此,中國古代對天文現象並未進行深入研究,對天體物理也未提出多少科學理論。到了現在,則遠遠落後於西方。

所以,不是中國人缺少想像能力,而是我們一直用錯了地方。

現在網絡上還有很多修仙、玄幻、飛昇之類的小說在滿天飛。這個呢,本人不傻,不想被噴,所以,打死不評論(好吧,有時我也在追!)。

但還是要說說它和科幻小說的區別。人家科幻小說,至少是有基本的天文、物理等科學知識做依據。而修仙小說,則完全無視定律,不管原理,已經超越人類已知的所有自然法則。感覺玩得太大了!

當然,這也不完全是作者和讀者的錯。要說深點呢,其實還是以前留下來的道家的神仙思想在作怪。

(道家,你沒招我也沒惹我,只是這幾千年了,你也弄個仙人飛飛給我看看嘛——我等級低,看不到?那我抱怨一下,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