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黃金商道

過了晉水運河,進入了靈夏湖這座大夏起家的地方,夏羽也是感慨萬千,當初搬到黃金平原大明城的時候,每年還能會有一段時間回來居住,但是自從天之城建成之後,夏羽已經有三年多不曾回來過,今日在看,才知道靈夏湖內也是大變了模樣。

靈夏湖本身水域面積就不小,同時這裡也是大夏造船業的起點,有着大夏皇家造船廠等諸多造船廠,而且靈夏湖東連遼河,西接大淩河,交通便利,北面有田橫山,南面還有大嶺山等諸多山巒,材料就近,運載方便,加上這裡是大夏起家之地,積累的底蘊豐厚,可不是大夏王城搬遷離開就迅速沒落了,反而因爲這裡的地理位置,這裡成了大夏的科技技術中心。

大夏此番造船業大升級可以說爲靈夏湖沿岸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於是湖泊,水面平穩,加上處於內陸,不會受到海上風浪等因素的影響,整個靈夏湖聚集着大夏六成以上的大型造船廠,而靠着這些造船廠,也形成了沿湖城鎮帶,很多城鎮的居民都是附近造船廠的匠人或者是與造船業有關的作坊的工人。

沿着湖面放眼望去,整個靈夏湖的湖面都顯得有些擁堵,千帆競逐,舸艦迷津,而沿岸的造船廠,一座座船塢上都是一艘艘的在造的大船,以及正在擴建的超大船塢,到處都瀰漫着一種勃勃生機。

靠着窗前,夏羽並沒有去糾纏段嫣,而是放眼在打量着周邊的造船廠的情形,而一旁的周紫晴則不緊不慢的解說道:“按照內閣下發的關羽造船業的升級計劃,涉及了大夏三百餘擁有一定實力的造船廠,對其進行整體的產業升級,而其中包括伐木場,木料加工廠,船體零件等等加工作坊的升級,擴張,還有就是造船廠人才的培訓,船艙的擴大升級,目前能製造六桅大船的船廠已經超過十家,船塢也增加到了三十二個,而且數量還是不斷的攀升,另外還有大約一百二十多家造船廠已經開始擁有了一定五桅大船的實力,主建船隻已經從四桅向五桅過渡,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夏羽點了點頭,大夏在之前的戰船主力是以四桅爲主,五桅爲核心,六桅的就是旗艦了,而這個配置在大渤海內已經是很強大的力量了,幾乎沒有諸侯的水軍可以抗衡,但隨着山東和遼東半島外海周邊海域的佔領,大夏海軍也開始逐步的過度,這也是發展說必須的,而夏羽的造船業升級計劃只不過是讓自然緩慢的發展加快了而已。

有需求就有生產,隨着與江南地區貿易的興盛,嚐到了甜頭的海商們都開始大力的更換着自己運輸船的配備,四桅海船可以適應內海海況,但在外海卻顯得單薄了一些,以往大夏五桅海船除了海軍消化外,購買者寥寥,畢竟五桅帆船要比四桅的帆船貴上五成以上,而運貨量卻沒有太大的提高,自然沒有多少人購買,但如今,一艘當初少有人問津的五桅大船,卻是最搶手的貨物,在六桅大船稀缺的情況下,技術已經成熟的五桅帆船無疑成了海上的新寵兒。

大夏聖元二年末統計數據,一艘五桅帆船造價大約在八千銀圓左右,賣價在一萬一到一萬二之間,而同時期賣的相對火熱的四桅帆船造價只有四千五,但賣價卻達到了七千,而且建造時間上,四桅帆船建造週期大約在二十天一條(標準四個船塢),而五桅帆船的建造週期卻長達三十五天,可以說兩者無論是從性價比還是建造週期都差上許多。

但是到了大夏聖元五年中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一艘五桅帆船因爲因爲技術以及大規模生產造價降低到了七千三百餘,但是售價卻被提高到了一萬四千銀圓到一萬五千左右,幾乎是翻倍的利潤,而建造週期也縮短到了三十二天,而同期的四桅帆船則價格降低到了五千八到六千左右,而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這三年來大夏造船業的發展趨勢。

當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質變,大夏的造船業發展從烽火四年開始,起步十年,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夏羽的重視,可以說在北方,大夏的造船業是最高的水準,就算是造船業相對發達的江南,大夏的造船業也領先不少,不過造船業的發展卻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從單桅帆船到雙桅帆船,難度並不大,從雙桅到三桅也是如此,但船隻每增加一個桅杆,也意味着一次產業的升級,因爲這桅杆的增加可不僅僅是多了一根柱子,多了一兩張帆,大夏在四桅時代至少已經有五六年的時光,積累了大量的造船匠人和造船技術,所以夏羽纔敢砸大筆的金錢升級造船業,而如今看來,造船業的發展十分喜人。

在靈夏府夏羽停留了三天時間,這三天時間裡夏羽還找到了天下第一鏢局的長歌鏢局讓其爲商隊護駕,成長歌可是見過夏羽的,看到夏羽再次上門,可以說驚訝的無以復加,不過聽到夏羽這次是爲復出巡,要請長歌鏢局護駕,成長歌在領旨的同時也是苦笑不已,是榮耀同樣也是苦差事。

從當地皇家商會裡調集了一支小商隊和一些貨物這點並不難,周紫晴可是皇家商會的當家,出門前早就有所準備,在不動用自己身份的同時也可以從容的調撥一部分資源出來,當然這是瞞不住上面的,不過他們也不曾指望能瞞得住,畢竟夏羽和周紫晴一個皇帝,一個皇后,就算是微服,身邊也少不得有大批的人暗中保護。

貨物,護送鏢局,車隊全都解決了之後,夏羽一行就沿着金都運河進入了大淩河,在選擇路線的時候,夏羽選擇了南路,從大夏到達大唐的黃金商道的起點在昔日的遼都聖天城,從北面出府,進入草原,一路向西,進入西北鎮守府所在的蒼狼城,然後就踏上了一條狹長的草原通道,到達望月郡的治所昭君塞,之後就轉向西南沿着清國邊境北端進入幷州呂布的地盤,因爲呂布與大夏簽署了戰略同盟協議,可以說算是一個盟友,而穿過呂布的赤兔城,繼續往西南走就能到達大唐東北重關,紫荊關,從這裡進入大唐境內,並一路穿過谷地,進入唐國腹地,如果繼續走,就可以從銀川道進入漢中大秦,這一條長達足有三萬餘里的道路就是大夏陸上的黃金商道。

不過這兩年隨着燕幽之地各府逐漸發展起來,主要馳道大動脈的建成,商人們還可以從商城,靈夏等地走千湖,過錦西走廊,穿過幽州通道,然後從裂天谷向西北,進入烏桓草原,最後到達西北鎮守府所在,這一條由被稱爲南起點,兩條路差別不大,想走哪一條全看個人意願了。

夏羽選擇的南路,主要就是爲了看看錦西走廊四府和幽州三府之地,說起來這塊地方夏羽還不曾踏足過,自從夏羽稱王之後,就已經很少領兵出戰,到了大敗遼國之後,夏羽幾乎已經是無法親上前線,因爲大夏的日益強盛,疆域不斷的擴張,大夏已經不在是一個小國,而這個時候大夏正在逐漸崛起,夏羽本身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攀升,而爲了國家的根基,夏羽自然不可能在親身犯險,以免出了差錯,而且這個時候,夏羽的孩子都不大,如果夏羽出事,大夏不說分崩離析,但肯定會受到致命的打擊。

爲此夏羽只能放棄領兵出征,坐鎮中央,而這一次夏羽之所以跑出來,也是因爲大夏的根基已經夠牢固,周邊已經沒有可以輕易動搖大夏根基的諸侯,同時大夏的軍政制度的完善,最主要的是夏羽的大兒子已經成年,並開始嶄露頭角,儘管還無法權衡國內各大勢力,但夏羽卻緊握着大夏這個皇國的經濟命脈還有兵權,哪怕自己出事也不用擔憂後繼無人。

燕國,幽國是在大夏三面圍困之下,國力相差過於懸殊,這才選擇了投降,主動交出了權柄,而換取的是兩國王室的榮華富貴,而兩家如今也只是獲得一個爵位,平日裡也十分的低調,但是兩人的潛勢力卻絕對不小,就算比不得大夏一些豪門望族,將門世家,但也有很深的積澱了,而在之前的大夏境內不斷有小規模的叛亂起義,很多都是打着兩人的旗號,當然不是說是這兩人指使的,但是也足以得知兩家在兩地還有有一定的號召力的。

對於這兩地,夏羽的瞭解多是從蝶樓的消息中瞭解,但看到的消息再多,聽到的東西再多也不如親眼所見的情景,夏羽可不會做一個呆在皇宮裡妄自尊大的皇帝,至少自己的江山是個什麼模樣他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夏羽和段嫣兩人的商隊加起來也不過百十大車,掄起規模只當得上是小型商隊,人也有三百來人,倒也不少,不過要是想行商到大唐,卻還要在西北蒼狼城內在聚集一些小商隊一起,這樣更加安全。

段嫣的馬車上,夏羽端坐在車廂對面,段嫣卻是有些不耐卻又不得不忍耐的聽着對面男人的嘮叨,通過這些日子的觀察,眼前男人是皇帝的事實貌似越來越不靠譜,如果這樣的男人能當一國之主,那她寧願一頭撞死,那張相貌普通的臉最近似乎變得越發猥瑣,那一雙奪目的雙眼卻好像能將人吃掉一般,充滿了色迷迷的目光,甚至很多時候段嫣都懷疑是不是沒穿衣服。

段嫣很想一巴掌將對面的男人給打飛出去,不過心裡卻又有些矛盾,至於矛盾什麼,段嫣也說不上來,或許對方是皇帝這個事實,也或許是某人那猥瑣的身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煩人但卻又有點習以爲常,這個時候如果耳邊如果少了點甛噪反而會很不適應,而且對方說的東西有些真的很好笑。

“前面就到錦城,過了錦城往西北再走上十來日就是蒼狼城,這一路上可真是勞累的緊,對了,錦城附近好像有溫泉哦,嘖嘖,如果能泡一泡保證一身的疲憊都一掃而空,段老弟到時候跟哥哥我一道去泡泡,說不得還能碰到幾個漂亮妞,憑咱們兩個這身家,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段嫣在夏羽面前一直都是男裝打扮,而夏羽也是難得糊塗的裝傻子,將段嫣當男人看待,時不時的抽空揩點油,段嫣也是無可奈何,幾次差點沒忍住就要拔劍殺了夏羽,但從夏羽的嘴中段嫣也知道了許多她無法知道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對於她來說很重要,否則她就動了殺心,又聽到夏羽信口開河,胡說八道,段嫣都已經麻木到免疫了,絲毫沒有生氣。

不過這溫泉她倒是很有興趣,看對方那樣似乎是個不錯的地方:“你還不回你馬車上去,小心你家夫人,哼哼!”段嫣又下了逐客令,至少這逐客令她一天也不知道下多少次,但似乎對於臉皮比城牆厚的傢伙沒有什麼效果。

夏羽瞥了眼外面的天色,打了個哈欠,已經是日上正中,烈日炎炎,這秋老虎的威力還真不是吹的,夏羽說了這麼多也有點疲乏了,罕見的沒有跟狗皮膏藥般的繼續東拉西扯,站起身道:“那今個就先到這,回去睡個午覺,咱們下午接着聊!”

看着夏羽轉身跳下馬車,段嫣的臉上卻出現一絲暈紅,齷齪的男人,段嫣感覺自己都快有受虐傾向了,這個傢伙晚上簡直就沒有半點的節制,這麼胡鬧居然沒有死在女人肚皮上,她都有點詫異,呸呸,似乎又想到了一些白花花的場面,段嫣連忙呸道,清空腦子,讓自己不要去胡思亂想,不過好像總有那似有似無的呻吟聲傳來,該死的傢伙,段嫣咬金了牙關,心裡恨恨的罵道。

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468章 爆裂燃燒桶第18章 河谷內的大地主第306章 嘯月天狼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82章 大開墾第289章 棋逢對手第548章 用生命造就軍魂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297章 楊林的妥協第685章 臨陣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34章 村落升級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718章 夏羽的另一面第17章 埋伏第626章 龍門客棧—魚腹浦地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254章 樞密省第679章 神器白玉青龍符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603章 藍銅礦脈第224章 兇獸—三眼黑烏第435章 星辰玄龜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519章 邪惡詛咒祭壇第210章 造幣鑄造所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190章 邪惡的夏羽第123章 大型攻城橋車第394章 燕甲犀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50章 亂如麻第530章 瘋狂的器械第690章 或立輔都第9章 翻盤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511章 神兵天降第532章 掘根之計—政策第454章 來自黃海的海盜第275章 烽火第一把自制道具—冰淵骨劍第242章 變數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677章 盡人事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259章 後金亂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48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11章 血色安洛城(四)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279章 楞木河大戰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348章 討要陳圓圓. .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67章 新村規劃第259章 後金亂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208章 皇太極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3章 火燒大營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363章 首戰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87章 村政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16章 私有化第35章 萬馬奔騰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517章 人造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
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468章 爆裂燃燒桶第18章 河谷內的大地主第306章 嘯月天狼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82章 大開墾第289章 棋逢對手第548章 用生命造就軍魂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297章 楊林的妥協第685章 臨陣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34章 村落升級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718章 夏羽的另一面第17章 埋伏第626章 龍門客棧—魚腹浦地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254章 樞密省第679章 神器白玉青龍符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603章 藍銅礦脈第224章 兇獸—三眼黑烏第435章 星辰玄龜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519章 邪惡詛咒祭壇第210章 造幣鑄造所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190章 邪惡的夏羽第123章 大型攻城橋車第394章 燕甲犀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50章 亂如麻第530章 瘋狂的器械第690章 或立輔都第9章 翻盤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511章 神兵天降第532章 掘根之計—政策第454章 來自黃海的海盜第275章 烽火第一把自制道具—冰淵骨劍第242章 變數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677章 盡人事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259章 後金亂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48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11章 血色安洛城(四)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279章 楞木河大戰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348章 討要陳圓圓. .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67章 新村規劃第259章 後金亂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208章 皇太極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3章 火燒大營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363章 首戰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87章 村政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16章 私有化第35章 萬馬奔騰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517章 人造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