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

六國有玄獸騎兵出現,而且還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可以脫世幾大夏第一次碰到,玄獸騎兵並不算是一個新鮮的話題,烽火五年,大夏就有意識的培養玄獸騎兵,但是玄獸騎兵並不是說建立就能建立的,最主要的就是組建騎兵的玄獸。

烽火四隻的玄獸潮可以說是玄獸唯一一次大規模出現,隨着這次玄獸潮被打退,大批的玄獸就隱入山林之中,玄獸作爲一種開啓了低級智慧的生物無疑要比野獸強上數個檔次,每一隻都能做山林的王者,也正是因爲如此,玄獸出沒大多是單隻,很少成羣結隊,這也是玄獸騎兵組建的最大難題,而且越是強大的玄獸,數量也越是稀少,而騎兵形不成規模的話,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

自從大夏征服了部分奚族,奚族的天賦的馴獸能力無疑成了玄獸騎兵組建的希望,然而這種馴獸天賦的成功率很低,馴化普通野獸效果倒是不錯,但是擁有一定智慧的玄獸想要馴化就比較圍難了,玄獸種類難選。數量上不去,馴化難,這三個問題一直都是玄獸騎兵組建的三大難題。

大夏地處東北蠻荒,本來應該在玄獸馴化上應該佔有優勢,但實際上。東北那多蠻荒複雜的地形,也成了玄獸做好的躲藏地,這無疑讓大夏組建玄獸騎兵增加了另一個難題。

夏羽在營建天之城的時候,在天之城內部巨大的空間還建造了困獸囚籠,這個特殊建築也是在滅殺玄獸潮的時候系統給予的獎勵,困獸囚籠對玄獸具有壓制作用,同時也是大夏的馴化玄獸的基地,不過因爲種種原因,大夏的玄獸騎兵始終都沒有成型。

烽火六年組建了第一支獸騎兵,不過卻是使用普通野獸經過長時間馴化,並從小培養而成的熊騎兵,熊騎兵經過大夏大筆金銀的投入,如今已經擁有戰熊五千頭的獸騎兵團。也是一支重甲騎兵,在短距離衝鋒。幾乎是一把最犀利的長槍,很少有人能擋得住數千戰熊的衝鋒。除此之外,大夏利用奚人的馴獸能力還組建了遊狐,獎犬,海東青等作用不同的馴獸兵,但多是輔助兵種,負責追蹤。偵查等等,這些獸騎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玄獸騎兵。

玄獸成羣的種族不多,牛類無疑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大夏廣袤的草場之上,並沒有發現過哪怕一小羣牛馬玄獸羣,不知道是不是那場安洛大火全都給燒死了,要知道當時攻擊安洛的時候可走出現過一種土系的狂暴角牛,但自從那安洛血戰之後。大夏就沒有再見過這種狂暴角牛,大夏雖然還沒有一支成建制的玄獸騎兵,但並不意味大夏在馴化玄獸的道路上已經落後了,正相反,大夏的玄獸馴化的數量多達二千餘隻。只不過種類繁雜,種羣數量不大,大夏正研究玄獸自我繁殖,以增大種羣,不過這顯然不是朝夕可成的工作,但一直以來,大夏並沒有遇到過所謂的玄獸騎兵,所以這項工作一直緩慢的進行着。

夏羽早就知道。擁有元素力量的玄獸組建成騎兵一定會擁有很強大的戰鬥力,不過讓他鬱悶的是,這一次並不是大夏的玄獸騎兵去虐別人。而是大夏最精銳的騎兵被別人虐了。這種反差無疑讓夏羽在震怒的同時,也感嘆良多,這個世界並不是只圍繞着自己轉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山外還有山呢?

陳慶之得到麾下精銳被人滅了一個營還多,軍指揮常明戰死的消息。這位縱橫沙場的老將,顯然也不相信自己一手練的精銳居然會這般的慘敗,坐在那裡良久都沒有反應,半晌之後,這才帶着一種很是複雜的情緒揮了揮:“我知道了”。常明是陳慶之身邊的老親兵家好了,沒有想到居然戰死在山東,陳慶之落寞的將自己關在營帳內兩個多時辰。再次出了營帳後,將一份請罪的奏章讓人發出去,另一面讓麾下將士準備拔營,目標蒼翠山。

陳慶之並沒有因爲憤怒而擊報復齊國兵馬,作爲大夏東府鎮守使,一方將帥,陳慶之無疑對山東的局勢更加了解,他知道就算是他帶着騎兵殺上齊國,擊潰了那數萬齊軍,在齊國內部鬧今天翻地覆,但也無法覆滅齊魯老牌諸侯國的齊國,反而很容易徹底的激怒的齊國,大夏雖然採取三光掠奪政策,但並不意味着一個勁的猛衝猛打,想打哪裡就打哪裡。沒有半點章法。

按照參謀部制定的路線,大夏的進軍路線也是用兵重點可以分成三個區域,北部區域,從威海到柳國一線,這一線多是散亂的諸侯,白眉軍以及實力並不強的柳國,這一線因爲靠着渤海,也是大夏滲透最重的區域,同樣也是七星海軍府輻射的海域,自然是重點區域之一 不過北部區域也只能屈居第二,大夏用兵最重。集結了超過五十萬兵馬主要經略就是山東東部區域,山東東部歷來都是一盤散沙,分裂着大大小一百多個諸侯國,每一個諸侯都擁有數千甚至上萬的兵力,聯合起來的力量比起山東七大諸侯也不遑多讓,但是散沙畢竟是散沙,儘管東部一百零八部諸侯聯合同盟,組建聯軍,但仍然在大夏鐵騎下不斷的潰敗。

,??萬

清掃山東東部,主要是因爲東部勢力最弱,而且東部區域在遼東半島端點的海之角的覆蓋區域內,大夏後勤補給可以最快速的運往山東戰場。山東掠奪的人口,財物也可以更快的運往遼東,而隨着清掃的持續。大夏也將開始從東部逐步向西部征服。

三大區域中,南部區域無疑是最弱的,統共只有七八萬的兵馬,因爲山東南部一直是大夏力量最薄弱的一環,也是齊魯大地本土勢力最強的一個區域,而派遣這部分兵馬主要就是牽制墨門以及齊國等諸侯,讓墨門無法將精力放在其他戰場。攻打工 東最強的齊國,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而且在之前,齊國兵馬駐守在霸陵按兵不動,陳慶之自然猜的到齊國很顯然也不要願意過早的與大夏糾纏。

翠屏山,位於黃子國境內,乃是壽山山脈西南的一條餘脈,昌楓汰防戰持續了四日,秦瓊故布迷陣。對着昌運城發動了的攻勢,調用了海軍的火炮以作爲攻城利器,而與此同時,這幾日內,每天都會因爲巡邏,甚至是其他原因導致部分兵馬消失,而這一部分兵馬就是秘密的埋伏到了翠屏山中。

從青島灣到昌運城河數百里的範圍,幾乎大小城鎮,村落盡數被毀去,不能說所有,但也至少有九成五的人被大夏士兵押送上運輸船,從青島港口運離,可以說這幾百裡的範圍已經人煙稀少,甚至可以說了無人煙,就算有人也都躲到了壽山山中。所以秦瓊秘密調離的數千兵馬可以說是悄無聲息的埋伏到了指定的地點。

秦瓊派出的這支兵馬埋伏的不是別人,正是墨門唯一的一支騎兵。墨羽,也是唯一能給大夏造成無數困擾的成建制騎兵,秦瓊在昌運城前與墨門三傑大戰一場,重創三傑,自己雖然受了些傷,但卻不是重傷,不過在黃綺韻的面前,秦瓊卻欲蓋彌彰,露出自己好似受了內傷。死撐的樣子,雖然秦瓊不知道自己的欲蓋彌彰是否引起了黃綺韻的注意,但秦瓊仍然做了妥善的安排,並飛鴿傳書給陳慶之,希望陳慶之能協助他埋伏的兵馬,一舉全殲墨門的這支騎兵,陷阱已經埋下了,而能不能成,就只能等待了。

秦瓊的佈局全部都是爲了那支擁有強大機動力的墨門鐵騎,要知道左龍武衛步兵多於騎兵,而且他們所在的地方就在墨門的眼皮子低下。兩個諸侯國的中間,也是山東本土勢力最強大的地方,而這支騎兵無疑是一個很難纏的角色,而且山東南部大夏情報網幾乎爲零,一舉一動都受到對方的監視,秦瓊的左龍武衛不得不隨時防備這支機動力強的騎兵,而這無疑會給秦瓊帶來無邊的麻煩,而除去了這支騎兵,那麼左龍武衛的狂桔就會小了許多,也多出許多轉圈。

黃綺韻並沒有讓秦瓊失望,這個精明到骨子裡的女人,有着讓很多男人都汗顏的洞察力,當日秦瓊那翻身的瞬間,肩頭微微的顫抖,以及那側過身的瞬間,嘴角流出的一絲鮮血,都被黃綺韻看在眼中,對方以一挑三,打的三傑沒有還手之力。墨武用出禁忌的一招,而爲了擋住秦瓊的一槍,墨守也受了重創,如果不是自己及時趕到,怕是墨門三傑就變成兩傑或者是一傑了。

不過墨門三傑畢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尤其是墨武在發動禁忌的一招,黃綺韻可是感受到那一擊的強大,對方被硬生生的打了出去,雖然那一擊沒有將對方擊殺,但顯然也重創了對方,對方只不過是強撐,黃綺韻在那一剎那甚至準備發動攻擊。但對方的武將也不是白癡,雖然慢了半拍,但仍然在自己準備出手的時候,將對方圍住,雖然對方騎着馬離開,表現的好像自己並沒有多大的問題。但越是如此,黃綺韻就越相信自己的判斷,對方受了不輕的內傷。

黃綺韻有着女人的小心仔細。所以她並沒有憑藉着猜測就下結論,而是派出人潛入夏軍大營,探聽消息。並得到了她想要的信息,軍營中一切如常,但是附近的看守卻嚴密了許多,而且在夜裡經常有隨軍軍醫進入營帳,而在翌日,對方再次騎馬出現在城外,大夏發動了猛烈的攻城,但在隨後的幾日,秦瓊沒有在出現在戰場,而夏軍的攻勢卻是一波急過一波,顯然這是在欲蓋彌彰,黃綺韻終於確信,對方很可能是受到重傷,而眼前的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假象,而且經過這數日的攻城來看。對方雖然攻勢很猛烈,但卻是雷聲大雨點看似攻勢很急,但傷亡並不大。

黃綺韻有着女人的小心仔細。同樣也有着女人的殺伐果決,在確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黃綺韻立玄做出了一個決定,趁着對方主將重傷的時機,大舉反攻,黃綺韻一邊調派後方兵馬,一邊給墨門發出請求,意圖從東西兩路夾擊這支夏軍,要知道昌運城乃是壽山之鎖,擋住了夏軍東進之路,北面壽山與南面大海讓這一片區域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地勢。對方那般隱藏自己的傷勢,定然傷勢不輕,也就是說夏軍在失去主將的指揮下,很可能會進退失據,這也是他們最好的機會。

,??正漚比北

黃綺韻的書信很快就發到了南宮皓羽的手中,墨羽的騎兵之前與陳慶之的騎兵幾次交鋒,沒有討到便宜,卻也沒有太大折損,但陳慶之的精銳白馬鐵騎卻讓南宮皓羽感覺有些棘手,對方領軍無疑是一位名將,進退頗有章法,加上麾下騎兵精銳。如果不是南宮皓羽幾次只是試探,並且進退果決,墨羽肯定會吃大虧。而在幾次接觸中,南宮皓羽也知道憑藉他手中的騎兵很難對眼前這支精銳騎兵造成太大的困擾,反而一個不慎就將自己的老本搭進去,要知道他這一萬餘騎乃是墨門唯一的一支騎軍,山東之地產馬的地方不多。而且馬匹也不適合作爲戰馬,加上墨門以機關爲主。訓練出來的弟子雖然武藝不俗,但少有懂得馬戰,南宮皓羽能組建這支騎兵也是有很大的機緣。

黃綺韻喜歡南宮皓羽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幾乎半個山東都知道。而黃綺韻也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南宮皓羽對此也是苦笑連連,對於黃綺韻他的心情很是複雜,但對於黃綺韻的在軍事上的才能以及那女人特有的直覺他卻是深有體會,黃綺韻十四歲就代父出征,爲黃子國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是巾舊女雌,文武全才,南宮皓羽也曾經感嘆,如果黃綺韻是一個男人,定能闖蕩出一番大天地來,而且南宮皓羽也知道自己的這三位師兄弟,可不是庸碌之輩,所以黃綺韻書信上的分析,南宮皓羽已經確信了八九分,而有這八九分,南宮皓羽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權會,何況在無法奈何那支白馬騎兵,他早晚也要跟這一支夏軍碰觸。

竇準,是一個渤海人,左龍武衛騎兵軍指揮,也是此番埋伏翠屏山的主將,渤海人乃是融入大夏最早的部落,渤海籍的將領在大夏軍中佔

了不小剛什例,可以說是大夏軍中的一個較大的派系,大夏是一咋的國家,漢族人口的數量只佔到總人口的四成三,雖然是大夏最大的民族。但象契丹,渤海,奚族等在大夏也佔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掠山東子民以充大夏,其實也有夏羽提升漢人在大夏總人口比冉的意冉在裡面。

渤海人普遍受過中原文化的薰陶,並結合自身的習俗而形成了特有的渤海人文化,但總的來說卻仍然是以中原文化爲根,所以渤海人的漢化程度很高,這也是渤海人能在大夏軍政官員,將領中佔據相當比例的主要原因。

, 正

竇準乃是渤海貴族出身,自小學習的就是漢話,穿着漢服,學習的漢家史書,兵法,也算是一員智勇之將。

翠屏山乃是壽山的一條餘脈,山不算高。但卻如同一個開屏的孔雀。擋在黃子國西部,而通過翠屏山卻有南北兩條路,西北與壽山之間種成一條谷地,也是翠屏谷,南部則是沿海的走廊,大夏東進,走的就是沿海走廊,不過從墨門到昌運。卻是走翠屏谷之路,如果要走沿海走廊卻要多走幾百裡,繞上一個夫彎子,從青島東北方進入黃子國,所以此番埋伏,就選擇在了翠屏谷。

翠屏山上草木茂盛,風颯颯吹拂而過,發出沙沙的葉響,而在林中一塊空蕩之地,扎着幾個大營帳,竇準坐在營帳前的草地上,地面上鋪着一張並不算準確的地圖,上面鉤鉤畫畫的塗滿了符號,竇準受中拿着一個鐵盒,盒子裡面是一種讓人看着作嘔的糊狀物,這是炒麪幾乎牛肉加水調料煮成的,雖然看着讓人有點想吐,但是寞準卻是吃的很香,由於在野外埋伏,是不準點燃篝火做飯的,而大夏軍中卻使用火油製造成一些火油盒子,火油使用輕油,點燃後,熱量高,而且少煙塵,所以每一個。士兵都會配備一個,這樣在野外作戰也可以吃上熱乎的東西。

“已經四天了,還是沒有半點消息,大人,咱們要等到什麼時候去”。

竇準看着地圖,擡起頭,道:“這才第五天頭上,你急什麼急,自從那支騎兵從西面消失之後,大帥就猜測那支騎兵很可能到了咱們這邊。可惜咱們在附近的眼線太少。根本就是睜眼瞎,如果不解決了這支騎兵,咱們就得每天都提心吊膽的提防着,大帥這次布了這個局,成功率還是很大的,主帥重傷。這個吸引力還是很大的,對方如果夠精明就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就怕大帥這一番苦心對方沒有領會到。”

“希望對方能體會到大帥的一片良苦用心,否則弟兄們白在這深江 老林裡跟蟲子作伴好幾天了”。

“行了,這出兵在外,這種事情還少了麼,咱們這還能有口熱乎的吃。要是其他諸侯的兵,怕是隻能啃乾糧了,不說這個,還是想想如果對方真過來了,咱們怎麼應對吧。對方是一萬騎兵,咱們手頭上也有一萬人,騎兵兩營,步兵兩營,想要留住對方可不容易,陳大帥那邊還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時間上還趕不趕的急,不過陳大帥那邊兵馬不到,咱們也得想法子將那一萬騎兵困住了。”

“翠屏谷就好像是一個漏斗。西北口東南口大,咱們要想困住這支騎兵,西北口就不能安放兵馬,得讓對方進來,然後在鎖住這個。入口,這邊咱們已經做了佈置,應該不會有問題,如今的難題還是怎麼守住東南口,挖掘壕溝肯定是不成的,對方斥候很容易就會發現,而且咱們也沒有那麼長的時間,這兩日我將翠屏谷走了一遍,最後發現跟大帥身邊的那人說的一樣,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這條寬不過十米的河流了。其他的法子似乎都不可行

“只靠這條小河阻敵,就算用火油建立起一道火牆,頂多只能讓對方緩一緩步伐,對方完全可以正順着河流從西面而下,到時候咱們還是的死拼,而且咱們所帶的火油頂多支撐兩三個時辰,這還是得陳大帥的兵馬到位才行!”塞準也有點沒折了,翠屏谷地勢並不利於打埋伏,而且從西北往東南,地界是越來越寬闊,而兩側山中能埋伏的兵馬有限。爲了避免對方斥候發現,實準只能將兵馬分成數波,隱藏在幾個地方,但這也不過只能隱藏兩千兵丐,而其餘的兵馬則要放在更遠的谷外。得到消息最快也要半個小時以上,來回就是一個小時,兩千兵馬擋住一個小時,應該沒問題,餘下三千騎兵在一個小時內能趕得到,但卻絕對攔不下對方的一萬騎兵,所以他現在只祈求陳慶之的大軍能到,否則他們就只能孤軍奮戰,最後玉石俱妾,用兵換兵。

時間,幕瓊這個圈套可以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由於陳慶之麾下都是騎兵,行蹤難定,軍中的信鴿自然無法使用,只能靠着快馬傳遞消息。而從昌運城到達曲城,這一路可有兩千多裡,就算日夜不停的傳遞。也需要兩三日的時間,往返就需要四五天,而黃綺韻傳遞消息無疑要比大夏方便,因爲這裡是人家主場,墨門也有練信鴿的,黃綺韻可以利用信鴿傳信給墨門,然後墨門發給南宮皓羽,秦瓊不能確定對方作出判斷需要多久,對方的騎兵的位置。南下要多久,甚至他都不能確定對方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來攻,所以這個圈套裡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秦瓊已經做好了不同的打算。如果一切都按着他的想象,那麼最好的結局就是這支墨門騎兵全軍覆滅。他將沒有後顧之憂,差一點的就是陳慶之的騎兵無法及時趕到,他只能最最極端的手法,硬拼,最大程度的削弱對方的騎兵,大夏騎兵數量衆。可以隨時補充,而墨門的騎兵只有一支,損失了就難以恢復,如果硬拼,最後仍然是大夏這邊佔據優勢,而最差的結果卻是這一切安排都沒有派上用場,那他就只能利用密道攻打下昌運城了,無論哪一點,秦瓊都不會吃虧。

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210章 造幣鑄造所第675章 攻打海之角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473章 好戰不要命的雷瘋子第574章 我是趙雲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76章 騎兵雲聚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234章 白蓮聖女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294章 輕取野狐嶺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29章 鐵胎弓第5章 馬賊第71章 解決之道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570章 漫天的石雨—投石車的對決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735章 偷襲糧道第82章 大開墾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593章 匯合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365章 廣存糧 多挖溝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477章 桐城陷落—西南局亂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下)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235章 十萬火急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63章 水淹綠林第10章 遊牧營地第455章 李舜臣第231章 揮戈北上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172章 大地主階級的強勢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254章 樞密省第245章 棋差一招第522章 殺豬將之剃頭一刀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205章 渤海動亂第88章 金礦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160章 湖西烽火第589章 猛將張頜第341章 分化招降第104章 陽謀第78章 籌謀第450章 不勸既是勸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167章 鹽鎮攻防第600章 周瑜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604章 孔子廟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680章 一把神器引發的血案第134章 小人物大作用第638章 靈樓七衛之暗衛第617章 以一殺千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476章 火燒野豬林第14章 二級村政中心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12章 狐狸精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108章 白銀級軟蝟甲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600章 周瑜第643章 百萬殭屍圍白石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
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210章 造幣鑄造所第675章 攻打海之角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473章 好戰不要命的雷瘋子第574章 我是趙雲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76章 騎兵雲聚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234章 白蓮聖女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294章 輕取野狐嶺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29章 鐵胎弓第5章 馬賊第71章 解決之道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570章 漫天的石雨—投石車的對決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735章 偷襲糧道第82章 大開墾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593章 匯合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365章 廣存糧 多挖溝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477章 桐城陷落—西南局亂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下)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235章 十萬火急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63章 水淹綠林第10章 遊牧營地第455章 李舜臣第231章 揮戈北上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172章 大地主階級的強勢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254章 樞密省第245章 棋差一招第522章 殺豬將之剃頭一刀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205章 渤海動亂第88章 金礦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160章 湖西烽火第589章 猛將張頜第341章 分化招降第104章 陽謀第78章 籌謀第450章 不勸既是勸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167章 鹽鎮攻防第600章 周瑜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604章 孔子廟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680章 一把神器引發的血案第134章 小人物大作用第638章 靈樓七衛之暗衛第617章 以一殺千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476章 火燒野豬林第14章 二級村政中心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12章 狐狸精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108章 白銀級軟蝟甲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600章 周瑜第643章 百萬殭屍圍白石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