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

草原上的雨,來的快,去的也快,轟隆隆的雷聲依舊在耳邊迴盪,但那漫天的雨幕卻已經遠離戰場上空,溼漉漉的草地上,在重新的露頭的陽光照耀下,顯得欣欣向榮,那油綠色的葉片努力的吐露着草葉芬芳,然而那淡淡的塵土味道中,一股無法消散的血腥氣味卻瀰漫在空氣之中。

轟,一個騎兵體力不支,全身上下傷痕累累的遼軍騎兵終於倒在了對面騎兵的彎刀之下,壯漢倒在那草莖中的水泊之中,激起一片水珠,鮮血吧嗒吧嗒的滴落那清澈的水泊,那鮮紅的血液在水中猶如游龍一般擴散開來,好似一片綻放的血紅的玫瑰,鮮豔刺眼。

殺,一個大夏騎兵衛長,身上的鎧甲已經多出了幾個凹痕,甚至露出了裡面被彎刀劈砍時留下的卷肉傷痕,那傷口之上已經沒有了鮮血的顏色,雨水將傷口洗刷的乾淨,泛着悽人的慘白,衛長氣喘吁吁的坐在馬上,胸口劇烈的起伏着,那略帶着幾絲血紅的雙眼盯着四周的一舉一動,手上的彎刀用白布條纏在手心之中,那帶着血紋的彎刀上面密佈十餘個小缺口,然而這已經是他的備用戰刀,他已經忘記了他殺死了多少個敵人,就在衛長恢復着體力,積累着力量的時候,一聲突兀的喊殺聲從斜側中響起。

對面來人是一個遼國的千夫長,手中同樣拿着一把血紋彎刀,那是從大夏士兵手中奪取而來的,大遼的武器質量明顯要差了幾個檔次,經過半天的廝殺,很多大遼士兵都會去搶大夏士兵手上的武器,至於他們的彎刀早就在劈砍之中捲了刃,或者被攔腰斷去,千夫長臉上還濺落着幾絲血點,鮮血還帶着淡淡的溫度。

彎刀閃爍淡淡的血色,藉助馬力劈砍而下,當,大夏騎兵衛長揚起彎刀去擋,然後手中的彎刀終於在無數次劈砍後,完成了它最後的使命,斷裂開開,而千夫長手中的彎刀同樣也在同一刻折斷,大夏騎兵衛長丟掉了手上的武器,從戰馬的背囊之中,抽出一根弩箭,弩箭全鐵打造,長一尺三寸,四菱形箭頭鋒利無比,衛長沒有猶豫,雙腳離開馬鐙,整個人直接撲向大遼千夫長,兩人從戰馬之上滾落到草地上,濺起無數的的水花。

兩人糾纏着,扭打着,用盡了最後一絲氣力,然而很顯然在力量上千夫長更勝一籌,大夏的衛長被死死的摁在地面上,而脖頸好似被一道鐵箍住,無法呼吸的臉上憋的通紅,就在大夏衛長快要被憋死的時候,千夫長的力氣卻好像用盡了一般,向一側跌倒,仰面朝天的千夫長望着那蔚藍色的天空,白雲悠閒的漂浮着,四周的喊殺聲,似乎在剎那間安靜了下來,在他的腹部,一道沒入尾巴的弩箭,不斷的釋放着他的鮮血,同樣也將他的最後生命帶離。

咳咳咳,大夏騎兵衛長劇烈的咳嗽着,大口大口的貪婪的呼吸着四周的空氣,然而他卻沒有力氣在爬起身,如果此時有一匹戰馬踏踩過來,那他的生命也會隨之而去。

戰鬥並沒有因爲兩個人的結束而結束,整個大的戰場,已經混成一團,就好似剪不斷理還亂的麻團,雙方的騎兵依舊在不斷地的在廝殺着,趙雲和冉閔兩人就好似兩把彎刀身邊帶着上千騎兵不斷的在戰場內遊走,擊殺着大遼的千夫長,百夫長,收攏着沿途的大夏的騎兵,漸漸的形成一羣三四千騎的衝鋒隊伍,反覆的撕扯着戰場,讓大遼的騎兵無法組織在一起。

單兵作戰,大夏自然要強於大遼,而掄起羣體戰鬥,大夏卻沒有擁有着神器庇護的大遼騎兵厲害,而在這場已經徹底絞殺在一起,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戰場上,無疑大夏軍佔據着戰場上的優勢,不過大遼騎兵的數量畢竟要多於大夏,所以戰場上的戰況依舊在膠着。

戰場的正中央,白馬軍與大遼的狼騎軍無疑是整場戰鬥的核心,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每一個人都有着鋼鐵一般的意志以及無數次在戰場上廝殺的經驗,就算已經混亂成了一團,但每一個士兵之間依舊保持着一種默契,就好像是一個整體一般,而對面的狼騎軍同樣如此,?獲得狼神庇佑的狼騎兵在嗜血奇術的刺激下,無謂生死的戰鬥着,那狼的組織性在狼騎兵的身上彰顯無疑,三五成羣的與大夏最精銳的騎兵絞殺在一起,卻絲毫不弱下風。

陳慶之和耶律斜軫這兩個兩軍最高的統帥並沒有親自上陣,而是在身邊親衛的護衛下,望着麾下士卒在搏殺,作爲兩軍的軍魂,親自上前搏殺無疑是愚蠢的,兩個人就好像是整個軍隊的靈魂,大腦,任何的破綻都可能導致這場大戰的失敗,而那些搏殺的兩軍士兵,目標無疑是對方的統帥,這不僅僅是一場力與力的較量,同樣是一種意志與意志的碰撞。

戰鬥從清晨打到正午,從正午打到黃昏,夕陽漸漸的落入地平線中,而戰鬥雙方卻依舊糾纏在一起,直到雙方的統帥同時轉過身,鳴金之聲在席捲着草莖的微風中迴盪,這一場大戰纔算高於段落,已經累的筋疲力盡的雙方將士在聽到鳴金之聲,在同時停了下來,然後與對手分開,然後以一種罕有的默契,脫離戰場,迴歸本陣。

這一場戰鬥,沒有任何的花俏,完全是實力對實力的對碰,雙方都沒有敗,然而對於大夏來說,這場戰鬥已經勝了,因爲遼國已經無力在組織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大戰,而輜重糧隊的危機已經解除,在國力遠勝於大遼的大夏不勝而勝,而大遼,雖然與大夏精銳的騎兵的對碰中並沒有落入下風,但是大遼卻不敗而敗。

蒼涼的風吹拂着夜色,早已經準備好飯菜的輜重營在向樑的帶領下,將熱乎的飯菜送到了每一個將士的手中,對於受傷的將士,進行着止血,包紮,作爲藥之國度,擁有着神農鼎的大夏在醫藥上發展可謂是一日千里,從各地遠道而來的道士,貿易八方而吸引來的大夫,帶給大夏的不僅僅的大批的人才,還有着大夏最完善的醫學體系,更多的醫學配方,而大夏軍中每一個士兵身上都會帶有止血藥,繃帶,傷寒藥等等藥物,而在這時,大夏蒸蒸日上的國力在這一刻彰顯無疑,大批的士兵得到有效救治。

而相比起大夏,大遼的士兵卻只能在帶着潮氣的冷風之中吃着乾糧,喝着生冷的河水,然後眼睜睜的看着受傷的士兵在痛苦中呻吟,慢慢的死去,站在山坡之上的耶律斜軫望着兩軍不同的情況,內心苦苦的嘆了一聲,就算大遼的勇士永遠不懼怕死亡,爲了國家他們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但是國力的差距卻不是靠勇氣和生命就能逆轉的。

這場發生在距離聖州五百餘里的草原上的夏遼騎兵大戰,由於是在大遼特穆蒙古部落的範圍內,所以又叫特穆騎兵會戰,此戰,雙方參戰兵馬高達三十萬,是除了正面戰場之外最大的騎兵集團作戰,大夏參戰十三萬,戰死三萬七千餘人,重傷一萬三千餘人,輕傷者無數,大遼參戰十六萬,戰死五萬八千餘人,重傷一萬一千餘人,輕傷者無數,對比傷亡大夏傷亡五萬餘,大遼傷亡七萬,雙方都沒有獲勝,主力猶存。

特穆騎兵會戰,雙方不分伯仲,然而真正計算起來,卻是大遼敗了,除了大遼沒有完成堵截糧草的任務外,折損七萬精銳騎兵的損失對於國力已經乾涸的大遼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而對於大夏來說,五萬騎兵的損失雖然也有些傷筋動骨,但卻不至於傷了元氣,後方的輪備騎兵隨時都可以補充損失,而大遼此番損失的還有十數萬人兵器,鎧甲等等物資,而以大遼的生產力和倉庫存儲,根本就無法填補這麼大的損失,而相比起來,大夏那形成了完善產業鏈,在靈夏,楓林,商地,黃龍四地形成的四個龐大的兵工作坊區,可以快速的補充着大夏數十萬兵馬的損耗,而在上都,江源,撫州,塔州龍山,費拉阿,溪縣附近陸續發現了大型的精鐵礦以及一些還沒有發現屬性的特殊礦藏,而隨着大夏的發展,這些地方很快就會形成新的作坊工業中心,爲大夏注入新鮮的血液。

特穆騎兵會戰是夏,遼燕聯盟大戰的一個轉折點,標誌着大夏對遼,燕兩國聯盟全面的壓制的開端,同樣也是遼,燕兩國開始從盛轉衰,步入泥潭的開始。

烽火五年五月很快就過去了,六月的風帶着滾滾的熱浪席捲着整個東北大地,三國的對峙仍然在持續着,每日依舊是小戰不斷,大戰沒有,一切都顯得十分的平靜。

大遼,佔據着淩河南北廣袤的土地,北面是遼闊的草原,居住着柔然,蒙古,契丹等等部落,這些馬背上的民族是大遼的根基所在,而南面那山巒之中的平原谷地之中,卻多是漢人建立的村莊,城鎮,大遼採取南北衙的制度,北衙管理草原部落,南衙管理漢人,採取不同的制度管理兩個人羣,也就是一國而制。

遊牧民族多出勇士,以遊牧而居,是爲大遼兵員來源所在,而漢人組成的城鎮,開闢的田地則是大遼糧草,稅金的主要來源,儘管南北分制,漢人治漢讓大遼內部十分穩定,如果是平常時期,以遼後的精明手腕,大遼蒸蒸日上指日可待,然而這場國戰的持續,卻斷送了大遼的發展。

大遼季陽道,位於大遼中南部,與燕國只有一山之隔,發源自周邊數座大山的春水貫穿季陽道最大的平原地區,由於這裡瀕臨燕國,曾是燕遼兩國西部戰場,所以季陽道人口並不多,大多是最近兩年,燕遼兩國從對立走向同盟,搬遷過來的百姓,依靠着春水兩岸發展出數個大型的鎮子,由於聯通燕遼,商隊來往密切,所以這裡還算富裕。

不過任何一個地方,有富裕,就有貧窮,季陽道西北角落的金鄉,坐落在一片連綿的大山山腳之下,發源自山中的溪流灌溉着整個村子裡的農田,由於地理位置,金鄉屬於那種默默無名的地區。

金鄉地區,除了金鄉鎮外,還有七個村落散落在周圍,七個村子沿着山麓分佈,主要靠着狩獵,耕種,挖取藥材,售賣皮貨爲生,金鄉七村之中有一個叫做金家堡的村落,就建在靠山向陽之地,村子有戶一百一十二戶,人口不到五百人,金家堡內男子善射,經常到山中圍獵,加上田中稻田所出,日子在金鄉一鎮七村中算是上游水平,十分富足。

而隨着兩國大戰的持續,日耗糧草萬擔,這些糧草除了部分用草原牲畜替代,更多的是從南面漢人手中籌集,本來處於冬春交際之日,夏糧還沒有下來,百姓手中本就少有餘糧,開始的時候尚且能收集上糧食,然而隨着戰事的持續,以及各地官員藉機橫徵暴斂,老百姓的日子越發的不好過了,家中存糧都被徵收一空不說,連上山圍獵打下的獵物也要上繳一半。

這些大家都忍了,畢竟還有一半剩下,能讓大家填飽肚子,但在富有的大山也架不住這麼捕殺,原來在山腳隨處可見的獵物如今要深入山林十數裡,甚至更遠的距離才能打的到,花費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獵物也越打越少。

金家堡的村長里正是由百姓推舉出來的一個三十餘歲的中年壯漢,上過幾年私塾,又有一身好身手,是村中有名的獵手,雖然官府不斷的徵收,村內已經沒有存糧了,眼看就要青黃不接,金里正只能帶着人上山圍獵,來貼補村中消耗。

烽火五年六月二日,從金鄉鎮上又來了十數個徵稅的稅吏,稅吏的頭頭叫李侯,人長的賊眉鼠眼,一副的奸詐模樣,不過這李侯卻是鎮上師爺的小舅子,別看李侯人長的超標,但姐姐卻十分漂亮,所以這李侯經常仗勢欺人,調戲良家女子。

而每一次李侯來到金家堡都是鬧的一陣雞飛狗跳的,而這一次也不例外,李侯站在村口的大榕樹下,幾個手下已經敲着鑼到村內集合村民去了,不多時,村中老少就聚集了三百多號,大多都是女人孩子,還有一些老人。

李侯掃了一眼在場的人,恩恩的扯了下嗓子,拿着架子道:“各位,這次我李侯奉縣令大人的命令前來收這個月的稅,每家一擔糧食,沒有糧食的用獵物充當,大家都回去準備準備,等會我挨家上門收!”

李侯話音剛落,一個老頭已經走上前,老頭是老里正,不過年歲大了,所以讓了位置給年輕人,不過在村內威信卻很大:“我說李官差,如果老頭子我腦子沒糊塗,三天前你纔剛過來收過一次稅,怎麼又來收了。”

李侯看着老頭,卻也不惱,他知道眼前這老頭威望大,鬧不好會惹出亂子,所以還算和顏悅色的道:“我說金老頭,你昨天還吃過飯呢?難道你今個就不吃了,再說三天前我收的是五月的稅,而今天收的是六月的稅,這可不一樣,往年的時候這稅可也是月初和月末收的,大家可從來都沒有說不是的!”

金老頭看着李侯,被氣的差點沒喘過氣來,道:“李官差,你別欺負我們這些山野之民,月初,月末收稅那是去年的事情了,我大遼立國之後,這稅制就改成夏稅和秋稅,不在徵收月稅,而且就算是月稅,也是月末收三成糧,月初收十幾錢的青苗稅,眼下各家哪還有糧食可收,就是獵物也是越來越難打了,你這麼鬧,早晚會惹出亂子的!”

李侯卻是不以爲意,撇着嘴道:“哼,我這也是奉命行事,如果前方我大遼數十萬兵馬與大夏拼命,我們這些老百姓總不能讓前方將士餓着肚子跟人打仗吧,而且這徵糧是遼後親自點頭的,如果你們不配合,那就是抗命,後果你們自己知道,懶得跟你們廢話,今個這糧食必須要徵收上去,沒商量。”

李侯將人羣哄散了,便讓手下去挨家挨戶的收糧,而自己則帶着兩人前往村頭李家,李家的男人爲國戰死了,家中還有一個寡婦,說是寡婦,年紀卻不過十六七歲,正是花季的年齡,李家寡婦長的標緻,相貌秀美,李侯可是惦記不知道多少日子了。

“李侯,你又來幹嗎?”李家寡婦正收拾着院子,家中男人戰死了,這家中只有她一個勞力,還有一個剛出生沒有半年的兒子,不過好在他丈夫以前當兵,賺了一些銀兩,加上戰死之後,官府給發了一頭耕牛,加上村裡各家照顧,這日子倒也過的下去,李家寡婦看到李侯,秀眉不由地一皺,頗爲厭惡的道。

“呵呵,李家小娘子,爺能來幹嘛,當然是來收稅的,當然了,如果小娘子你願意跟着爺,這稅以後自然也就免了,爺保證日後你吃香喝辣,衣食無憂。”李侯一臉淫笑的走上前,看着李家小寡婦那玲瓏的嬌軀,雖然穿着一身麻布衣裳,但難遮她那嬌美的臉蛋。

李家小娘子輕呸了一聲,道:“你想的美,我就算是守一輩子活寡,也不會跟你,你想都別想!”

“呵呵,夠潑辣,爺喜歡,不過我看你能撐到什麼時候,早晚讓你給爺暖被窩!”李侯嘿嘿壞笑着,倒是沒有直接上搶,而是直接對着身後兩人道:“去,將那頭牛牽上,就當是這個月的稅了!走,去下一家!”

“李侯,你敢!”李家小娘子握着小拳頭,嬌喝一聲道。

“哼,帶走!”李侯直接轉過身,理也不理的轉身就走,李家小寡婦一家可全靠這頭牛過活,怎麼可能讓人將牛牽走,一個竄步就衝了過去,就要去搶牛,李侯哼了一聲,幾步邁上前,拉住李家小寡婦的胳膊,往後一帶,卻不想用力過猛,李家小寡婦一下沒站穩,就摔倒在地,頭碰到院子一邊的石頭堆的棚子上,鮮血一下就從額頭上流了出來。

李侯一下愣住了,沒想到這李家小娘子這麼輕飄,他還沒有用多大力氣,不過這一幕卻正看在從大山裡趕回來的金旺的眼中,金旺是金家堡的里正村長,之前帶着村裡的青壯到山內去圍獵,這次運氣不錯,打到一個鹿羣,總算能緩解一下村裡的糧荒,沒想到纔回到村裡就有看到有稅吏的身影,金旺放下獵物,就直奔李家,因爲那李侯打李家小娘子的主意不是一天兩天了,每次都有他在一旁,所以李侯不敢太過放肆,沒想到這纔到了院口,就看到李家小娘子被李侯一把丟了出去,腦袋磕在了牛棚上,鮮血直流。

金旺一下子就火了,這幾個月,每個月都不停的上門收刮,這些他們都忍了,畢竟還能活下去,而且前方在打仗,他們是勒緊褲腰帶,只要撐到了夏糧下來,一切就都好了,但金旺看到李家小娘子頭上的血,還有那幾個稅吏在牽着的牛,隱忍在心底的怒火一下就全都涌了上來,直接從腰間拿下劈柴刀,大步流星的走到李侯身前,臉上有些扭曲的道:“我砍了你。”

李侯還沒從李家小娘子跌倒的慘劇裡回過神來,就看到金旺兩眼冒火的衝了上來,砍刀劃過尖嘯的風聲,啊,李侯之輩砍刀砍飛了出去,那砍柴刀可最是鋒利,這一下就直接將李侯胸前砍了一個大窟窿,潺潺的鮮血順着傷口就流了出來。

“你,你居然敢殺官差!金家堡造反了,金家堡造反了!”兩個稅吏平素作威作福慣了,看到金旺殺了頭頭,腦袋甕的一下,就暈了,哪裡還顧得去牽牛,直接就向村外跑去,邊跑還邊大聲叫喊。

不過他們這一喊,卻讓本來清醒過來,有些後悔的金旺給喚醒了,媽的,反正這日子也過不下去了,索性反了他孃的,金旺一咬牙,竄出院子,從背上取下獵弓,對着那兩個大喊大叫的稅吏就是兩箭,而這時跟隨金旺回來的青壯獵手們也都跑了過來,看到金旺殺人,也是一愣,金旺看着有些驚愕的鄉親們大聲道:“鄉親們,這幫子當官的不給咱們活路,咱們也不能坐着等死,反正這官差也是殺了,造反的罪名是逃不掉了,索性直接反了,也能有口飽飯吃。”

“反了,他孃的,虎子,二子,你們帶着人去村口,給我將那些稅吏都給我堵住,一個都不能放過!”一個早就憋和氣的年輕人聽到金旺的話,反而大呼了口氣,既然反了,那些平日裡欺負人的稅吏自然逃不過,正好殺了祭旗。

烽火五年六月二日,季陽道金鄉鎮金家堡里正手刃稅吏,殺死徵稅的十三個稅吏,扯起造反大旗,聯繫金鄉鎮轄下數個村子,一場埋伏了許久的星星之火終於被燃燒了起來。

六月四日,金鄉七村中五村扯起造反大旗,由金旺爲首領,聚集了八百五村善於射箭的青壯爲義軍攻打只有不足百人守衛的金鄉鎮,金鄉鎮克,金旺打開鎮上倉庫,分發糧食,兵器,被壓迫的金鄉百姓紛紛響應,一場規模浩大的遼國內部農民起義自此拉開了序幕。

第505章 茅山國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346章 毒士賈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346章 毒士賈第247章 縱觀全局第555章 甄家風波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705章 聲東擊西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720章 中原亂局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515章 巫女與憑神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392章 遼都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291章 野狐嶺第392章 遼都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47章 拜訪古爾濟特第670章 雙龍口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497章 驚現巨型露天煤海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30章 山蠻弓箭手第83章 瘋狂的擴張第714章 楊業死第508章 泰山賊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24章 發財了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34章 村落升級第650章 平城黃巾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22章 借刀殺人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98章 多爾袞第123章 大型攻城橋車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57章 天賦建築師第345章 大夏中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543章 避禍的甄家第218章 大戰青瓦川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744章 耽羅島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250章 路遇秦叔寶第441章 燕國李悝變法第743章 皇太子麒出兵伐倭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694章 此樹是我栽第113章 絕戶計第179章 毛家鎮的覆滅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470章 一箭之威—蒙古第一勇士隕落第530章 瘋狂的器械第50章 亂如麻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108章 白銀級軟蝟甲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10章 遊牧營地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745章 大國威儀第109章 鴛鴦陣第671章 雨夜偷襲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69章 靈夏村第751章 盧象升降夏第593章 匯合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121章 圍魏救趙第680章 一把神器引發的血案第456章 海之角第576章 多事之秋第448章 冬日裡跳動的火焰—烈火焚城
第505章 茅山國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346章 毒士賈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346章 毒士賈第247章 縱觀全局第555章 甄家風波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705章 聲東擊西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720章 中原亂局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515章 巫女與憑神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392章 遼都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291章 野狐嶺第392章 遼都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47章 拜訪古爾濟特第670章 雙龍口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497章 驚現巨型露天煤海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30章 山蠻弓箭手第83章 瘋狂的擴張第714章 楊業死第508章 泰山賊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24章 發財了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34章 村落升級第650章 平城黃巾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22章 借刀殺人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98章 多爾袞第123章 大型攻城橋車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57章 天賦建築師第345章 大夏中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543章 避禍的甄家第218章 大戰青瓦川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744章 耽羅島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250章 路遇秦叔寶第441章 燕國李悝變法第743章 皇太子麒出兵伐倭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694章 此樹是我栽第113章 絕戶計第179章 毛家鎮的覆滅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470章 一箭之威—蒙古第一勇士隕落第530章 瘋狂的器械第50章 亂如麻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108章 白銀級軟蝟甲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10章 遊牧營地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745章 大國威儀第109章 鴛鴦陣第671章 雨夜偷襲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69章 靈夏村第751章 盧象升降夏第593章 匯合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121章 圍魏救趙第680章 一把神器引發的血案第456章 海之角第576章 多事之秋第448章 冬日裡跳動的火焰—烈火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