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

漆管大夏北部出現了新的變化,斯拉夫人在北方佔據了壚璞刪士地。成爲一個規模不小的斯拉夫王國。不過夏羽卻並沒有太過擔憂,這倒不是夏羽盲目的自信,這也是因爲地域上關係。

大夏國佔據的疆域,已經屬於是中溫帶地區,一年四季分明,夏日日照充足,可以播種兩季,而在往北方,也就是兩三千里外的則已經靠着寒溫帶,每年只能耕作一季,而且過了鬆嫩平原,人煙稀少,土地寬闊。更是有着象大小興安嶺這樣的連綿山脈,原始森林茂盛,雖然夏羽不知道斯拉夫人數量究竟有多少。但以北面那惡劣的自然條件,人口絕對不會太多,這麼大的疆域,人口卻又不足,斯拉夫人就算胃口在好,也要看看自己還能不能在吃的下去。何況大夏又不是一個軟柿子,憑藉幾萬騎兵就能隨便揉捏。

北面的斯拉夫人或許給大夏帶來了一些壓力和影響,但隨着春暖花開。大地回暖,斯拉夫人帶來的寒流也漸漸的退去,從北面傳來的消息。斯拉夫人在白山盆地留下了不到萬人的騎兵之後,就退卻了,倒是沒有在試圖攻打大夏佔據的飛雪城,北方邊境暫時安穩了下來。

新夏城,樞密省,五月朝會。大夏軍政分家,所以軍務,政務朝會也是分開舉行的,除了關乎國家社稷的大事件外,軍政兩部分是不會同時舉行文武朝會,在大夏朝會舉行的頻率並不高,政務上,有着中書省內閣幫着夏羽處理全國政務,只有干涉重大的事情纔會由夏羽來決斷,一般上的行政事務內閣就直接處理了,夏羽雖然大膽的放權,卻不是徹底啥都不管,而抓大放否則光是每日處理政務就能讓他累死,而軍務朝會的舉行頻率要更低,主要還是跟大夏實行的戰略有關,對外征戰少了,各部只要戍守自己的職責,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而且各地鎮守府具有一定的自主權,除非爆發了大的戰事,一般情況下,樞密省並沒有什麼大事。

這次五月份舉行的軍務朝會卻是聚集了大夏樞密省的三部尚書以及部分鎮守府鎮守使以及禁軍將領。而議題只有一個,擴軍,是的,擴軍。烽火五年年底,大夏結束對遼戰爭,戰略方向從陸地轉向海洋,由對外擴張轉爲對內發展,從烽火五年底到烽火六年初,大夏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軍整編,建立起了如今的大夏八大禁軍體系以及八方鎮守府以及三大海軍府的格局,經過兩年多的調整,禁軍八衛已經完成了擴編。並初步形成了戰鬥力,各部也先後在各處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而八方鎮守府也同樣如此,兵員都進行擴編完畢,保證八府都具備常備五軍兵馬。而象幾個特殊的地方,比如駐紮在落日草原的西北鎮守府,一直都保持着戰備狀態,滿編十年運作,而駐紮在山海關的西南鎮守府,也同樣保持在八到九個軍的十餘萬人的兵力。

大夏之前沒有在進行更大規模的擴軍,主要是將重心放在了大夏境內的建設之上,而經過兩年的發展,黃金平原上各個州郡上的主要連通馳道已經初步並聯成網,渾河流域大小河流也已經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路交通網,而其中溝通大遼河和渾河水系的兩大運河也陸續完工,從渾河中段的上都府的柳陽郡內挖通的柳陽運河,連通了大遼河支流晉水河。這條運河的完工拉近了從新王城到靈夏城之間的距離,而南面的大名府金鄉郡內金鄉運河,也將成爲中段較爲重要的運河。

馳道,運河交通網陸續的完工帶動了沿線周邊地區的快速的發展,昔日的小村落快速凝聚成鎮子,甚至小城,尤其是水利河網不斷的完善。大型的農莊良田不斷的被開墾出來,昔日遍地荒野,草莖有半人多高的肥沃土地已經變成不比江南水鄉差的魚米之鄉,而兩年的和平時光。也讓大夏的人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尤其不斷鋪開的醫堂,以及大夏制定的新的生育法,大大的提高了嬰兒存活率,加上大夏百姓相對較爲富足,人口已經步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高峰期,而烽火大陸已經進入了第八個念頭,烽火第一代孩童都已經成長了起來,這也讓大夏的人口比重得到了較大的改觀,有了可以大規模徵兵的基礎。

烽火大陸如今未成年孩童的生長速度是正常的兩倍,這也是系統爲快速提升烽火大陸人口的一種方法。這個時間段將持續到烽火十年年底纔會停止,也就是說從烽火八年到烽火十年將會是烽火大陸成年人口大幅度增加的一段時期,而到了烽火十一年,這個人口快速生長期也將恢復到正常水平,不過那個。時候。烽火大陸的人口也將逐年上漲,讓人口比重趨於合理。

而隨着大夏內部不斷的消化,國力已經連番增長,糧食產量也越來越多,而爲了維持糧價,大夏以及加大了糧食收購力度,並開始增大對外糧食出口,以補貼差額,但就算如此,大夏的糧價也從一斤糧食四個小銅圓下跌到三個小銅圓,(一個銀圓等於一百個大銅元,一個大銅圓等於五個小銅圓),相當於一擔糧食,從之前近一個銀圓,降低到了只有七十五個大銅圓,不過按照大夏金錢的高價值,差不多等於其他諸侯勢力內的九百大錢左右,也就是九錢銀子,糧價下跌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尤其是隨着各大諸侯勢力不斷的鞏固內部,積極開墾良田,大夏的高糧價也維持不了多久,而大夏如今消耗掉的糧食遠遠比不上地裡產出的糧食,所謂糧賤傷農,所以大夏必須要擴大消耗,爲唯一的方法就是對外戰爭。

無論是人口基礎,還是糧食基礎,大夏都已經具備了條件,而大夏疆域這麼遼闊,尤其是隨着遼地各州府不斷的被兼併,大夏一線兵馬以及地方守備兵馬都顯然有些捉襟見肘。尤其是大夏雖然將對外擴張轉爲發展內部,但大夏對外擴張的步伐並沒有完全停止。

在遼東半島,營州海軍鎮守府佔據了四處羣島,以及沿着遼東半島設立了六處海港,佔據和這些海港周邊十公里內的土地,而南方海軍鎮守府也在山東半島建立了超過八個海港的貿易集市區,說是集市,但卻是有大夏兵馬駐紮,有大夏戰船駐守的大夏城市,只不過範圍小一點而已。但這些海港集市說穿了,都是大夏再次向外擴張的踏板,可以在短時間內成爲大夏的後方補給基地,儘管軍府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招募兵源。但實際上這些招募的騾剛甚系比不上大夏戰船增加以及海外領地的佔領的速度,擴軍已經是勢在必行。

儘管這個,朝會進行的時間不長,但卻是已經準備了足有兩個多月,兵部,參謀部,後勤部三部多次進行溝通,畢竟徵兵並不是兵部的事情。參謀部要對大夏新一輪擴張需要的兵馬數量進行大致的評估 無論是國內駐紮的兵馬數量,還是四處作戰的兵馬數量,以及後備兵馬數量都要進行全面的謀戈,以作出一個詳細的招兵計劃,而招募兵馬數量多寡,還要牽扯到練軍營建設,後勤裝備,糧草補給,以及制定更加龐大的後勤補給線,配備相關的後勤人員,增設軍事倉庫,提前購買各種兵器,裝備等等事宜,這些都是一筆大的支出,並不是隨便就能確定的。

不過朝會之上三部的爭論並不大,因爲在這兩個月中三部已經爭論了很多次了,而上了朝會就已經是趨近於最後的徵兵計劃”大夏如今固有兵馬,八大禁軍衛,也是直屬夏羽統轄的兵馬二十四萬人,另外還有一支守衛宮廷的女衛,人數爲三千。雖然不是三千後宮佳麗,卻也是三千後宮女衛,除此此外,八大鎮守府。擁有兵馬五十個軍,兵馬數量六十二萬五千人,三大海軍府,人數則各有不同,按照編制每個海軍府應該擁有兵馬十萬,但實際上,三個海軍府擁有的兵馬不超過二十萬,只有自由港海軍府兵馬相對多一些。也就是說大夏一線兵馬總計有近百萬,除此之外,大夏還擁有近二十五個軍的輪備騎兵軍隨時可以抽調。各地方守備營,數量大約擁有兩百三十餘個,不過地方守備營每營編制只有五百人,少數的有千人,總計人馬一百二十萬左右,地方守備兵馬是一線兵馬的後備力量,也是穩定地方的主力,屬於二線補充,也就是說大夏如今擁有可用兵馬二百五十萬多。數量可以說相當龐大,但分散到各地,卻又顯得有些不足,自保有餘,但想要繼續擴疆卻顯得

足。

而三部最後的決議是,禁軍八衛三軍中在增加兩軍,也就是每衛五軍。下轄兵馬五萬,另外各地鎮守府則多增加三軍編制,常備軍提高到八軍,另外每鎮守府的可轄制輪備軍也提升到七軍的編制,也就是提升了眺,大約每鎮守府爲十八萬餘兵馬,另外三大海軍府也要將十萬人補充滿,滿編三十萬海軍,一線兵馬擴充到了一百四十萬左右,幅度並不算太大,不過各地守備營卻大幅度擴充,每營將由一營五百人擴充到一千人,也就是說直接翻倍,也就是說在補足抽調到一線兵馬的兵員後,在擴充一倍的人手,因爲各地守備營都在地方,所以就地徵兵,就地壬練,隨時都可以作爲補充到一線軍中,並派遣到各地方。除此之外,爲了滿足擴軍之後的大夏兵馬後勤補給,十萬人後勤輥重軍,也將再次擴大兩倍,並且分成兩部,陸軍後勤部以及海軍後勤部。

通過整個,整編計劃,大夏兵馬將從一線,二線,加上後勤,總計兩百六十萬人增加到四百二十萬左右的兵力,而增加如此多的兵馬,則意味着大夏將拿出更多的白銀來供養軍隊,大夏一線普通士兵最低也有兩個銀圓的收入,而老兵則有兩個半。在高一點的就是三個,而之前禁軍加上八大鎮守府,海軍士兵,就有近百萬人,每月的開銷餉銀就高達二百五十萬到:百萬,而地方守備軍則只有一銀圓到一個半銀圓,相當於一個熟練工匠一個,月的收入。每月大概花銷在四百萬銀圓左右,每年支出在五千萬銀圓,但軍中大頭向來都是軍需採購,這兩年雖然太平。但經過一輪換裝,每年支出也都在兩千萬兩左右,不過好在大夏貿易不斷的從外面收攏大量的金銀。軍事支出佔據大夏財政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當然這裡不算各軍自己的福利,只是戶部財政撥付。

而擴軍之後,這筆財政支出將佔據到上億兩,佔據大夏財政收入的近一半,加上幾筆大的採購,花費將更大,當然裝備,兵器,戰馬等採購。樞密省不可能全部依賴財政支出,畢竟軍政分家之後,樞密省有自己的金庫,所以經過磋商,樞密省自己拿出百分之四十,戶部拿出餘下的百分之六十,採購軍備。

這個結果也是跟中樞內閣通過氣的。畢竟擴軍並不是樞密省一家的事情,對於這個擴軍計劃 夏羽還是滿意的,擴軍之中,大夏兵馬將有餘力對外進行大肆的擴張,起碼要拿下錦西走廊,幽地通道上的燕國和幽國。而在東南方,將奪取整個遼東半島。南面將佔據山東的尾端,也就是北起威海,南到青島灣這一線的東部,這一部分是山東半島的尾部,勢力還不算太盤枝錯結,勢力也比較比較好消化,又不至於太過度的刺激山東半島上的其他諸侯。

朝會開的很圓滿,隨後就提交給中書內閣進行表決,不過夏羽都已經點了頭,事先樞密省也與中書內閣通過氣,自然一路暢通無阻,於是烽火八年五月中旬,由兵部下發的徵兵告示遍貼各個大夏州縣之中,而對各地徵兵的數量也做了限制,而一個縣徵募五百青壯,並不算太困難。就算很多人不願意當兵,各地的商賈也會想法子爭取幾個名額,奴隸兵在大夏也算是老傳統了,而且奴隸兵的戰鬥力甚至要更強一些,因爲擁有軍功,奴隸就可以獲得平民戶籍,可以說是最快脫離奴隸身份的途徑,而商賈送奴隸參軍也會獲的擁軍的榮譽,畢竟大夏重商之策讓商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榮耀,商人如果不支持大夏,一旦大夏這座大廈倒塌,那麼倒黴的將是他們,商人們可從來都不會做虧本的買賣。何況一個奴隸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大夏的大規模徵兵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燕國,幽國,甚至是草原之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夏這隻消化了腹中食物的老虎已經再次的露出了獠牙,將鋒利的爪子對準了它們。幾乎在大夏徵兵告示頒佈不久,燕國。幽國就開始大規模的徵兵,並開始進行軍事調動,而遠在草原上皇太極也在積極的努力下,成功的盅惑了柔然汗王召開了東胡汗國各部族大會,應對東胡汗國日益嚴峻的局面。(

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下)第329章 白馬軍威—勢不可擋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59章 黎明前的悸動第180章 迂迴大後方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142章 翻越凌雲山第680章 一把神器引發的血案第132章 佈局第322章 禁軍八衛第253章 兵部改制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483章 後院起火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613章 重創關羽—必殺之火雲第689章 夏羽閒的蛋疼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85章 告密者第716章 發現日本九州大島第52章 戰馬長嘶第174章 艨艟戰艦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657章 “鎮壓”第52章 戰馬長嘶第514章 陰陽師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155章 毛文龍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742章 外封制,皇子外放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84章 張家村第21章 挑撥第670章 雙龍口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79章 毛家鎮的覆滅第104章 陽謀第275章 烽火第一把自制道具—冰淵骨劍第398章 真假蕭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166章 金營偷襲戰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75章 歪打正着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598章 這個冬天不太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627章 宋憲魂歸龍門道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523章 三十六計的創始人檀道濟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146章 蝗蟲軍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59章 黎明前的悸動第430章 攻擊神器—叢林之矛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315章 瘋狂的糧價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676章 護國要塞炮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343章 大局定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380章 白馬VS狼騎第50章 亂如麻第55章 蝦子島第147章 血腥上原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73章 龜甲占卜第277章 大玉兒第663章 兵臨城下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47章 縱觀全局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654章 大刀關勝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94章 力舉千斤第165章 收服祁連納雪第207章 晉升城級後的變化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五 捲風雨錦西第三百九十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310章 血色安洛城(三)第723章 抱大腿的左良玉第577章 宮廷兵變
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下)第329章 白馬軍威—勢不可擋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59章 黎明前的悸動第180章 迂迴大後方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142章 翻越凌雲山第680章 一把神器引發的血案第132章 佈局第322章 禁軍八衛第253章 兵部改制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483章 後院起火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613章 重創關羽—必殺之火雲第689章 夏羽閒的蛋疼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85章 告密者第716章 發現日本九州大島第52章 戰馬長嘶第174章 艨艟戰艦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657章 “鎮壓”第52章 戰馬長嘶第514章 陰陽師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155章 毛文龍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742章 外封制,皇子外放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84章 張家村第21章 挑撥第670章 雙龍口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79章 毛家鎮的覆滅第104章 陽謀第275章 烽火第一把自制道具—冰淵骨劍第398章 真假蕭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166章 金營偷襲戰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75章 歪打正着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598章 這個冬天不太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627章 宋憲魂歸龍門道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523章 三十六計的創始人檀道濟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146章 蝗蟲軍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59章 黎明前的悸動第430章 攻擊神器—叢林之矛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315章 瘋狂的糧價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676章 護國要塞炮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343章 大局定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380章 白馬VS狼騎第50章 亂如麻第55章 蝦子島第147章 血腥上原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73章 龜甲占卜第277章 大玉兒第663章 兵臨城下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47章 縱觀全局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654章 大刀關勝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94章 力舉千斤第165章 收服祁連納雪第207章 晉升城級後的變化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五 捲風雨錦西第三百九十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310章 血色安洛城(三)第723章 抱大腿的左良玉第577章 宮廷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