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墨門兩分

東泰山之南。墨山。有着號稱九環山城的墨城燃燒着礁川剛烈焰,自從大夏聖元五年,大夏動第二次山東戰爭,並在聖元六年包圍了墨家的大本營,墨山之後,長達三年多的圍困終於要畫上了一個句號。

隨着墨城第四環城被攻佔,實際上已經宣判了整個墨門最後的終結,長達三年的戰爭,讓墨城這個擁有十五萬人口城市已經人丁寥寥,能夠戰鬥的士兵不足千人,而墨山九環城,失去了六座之後,僅剩下的三座因爲位於山頂,所以面積狹防禦設施並不多,缺乏空間的墨城已經沒有繼續防守下去的資本。

而墨門也足以驕傲了,在大夏二十萬兵馬的圍困下,堅持了三年多時間,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要知道大夏在對墨山的進攻中,動用了過一千架投石車,數千巨弩,可以說在與墨門的對戰中,大夏的兵工作坊研製除了許多強大的冷兵器兵器。

比如級投石車,整個投石車採用泰山上筆直的衫木作爲拋射杆臂,長達六丈的拋射臂,讓級投石豐擁有遠的射程,而爲了這種級投石車能夠運用,大夏在墨山下,用巨石,水泥修建了無數的巨大的平臺,以用來支撐這種級投石車可以正常的使用。

比如密集弩陣,大夏爲了讓箭雨可以覆蓋到墨山上空,用土方巨木搭建了一座高達十丈的平臺,而在平臺之上,設置了兩千七百架牀弩,整個弩陣呈現半月形,排列成行,光是平臺就搭建了六個月,好用資源無數,而建成之後,這近三千牀弩形成了弩箭雨將整個墨上都射成了刺蝟。什麼叫戰爭的瘋狂,在這墨山之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除了密集弩陣這種大手筆外,大夏還建造了更大的熱氣球,可以攜帶一噸多的物體飛上天空,而爲的只是將一個個爆裂燃燒木桶丟下去,可以說爲了攻佔下墨山,大夏投入了無數的金銀,而墨山幾乎成了大縣新式戰爭兵器的試煉場,當然從對墨門的戰爭中,大夏還學習到了許多東西,其中墨門的機關術甚至已經在大夏流行起來。

隨着墨門一層層的被大夏打下來,那些廢棄或者已經損壞的墨門機關都被大夏蒐羅一空,運往後方,匠作院從這些損壞的機關中進行恢復,並吸收墨門那獨特的技藝,可以說墨門的機關術爲大夏工匠打開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燃燒着的墨山是山下大夏軍兵每晚都會欣賞到的焰火,整座山城都籠罩到一片火光之中,而不時的,還會有不少投石車不斷的將一咋,個木桶投擲到天空,將熄滅的火焰再次的燃燒起熊熊烈焰,墨山已經成了一座火焰之城。

墨山山腳下的大夏軍營,樂毅站在自己的營帳前,望着燃燒的墨山,作爲一個沙場老將,樂毅攻下的城池無數,但是卻沒有哪一座城池讓他感覺到如此傷感,戰爭進行到此,墨山之上能剩下的人絕對不過萬人,而且這些人還都是老弱婦孺居多,可以說戰爭已經提前結束了,但是他們卻依舊在舉起屠刀,只因爲墨門的狂妄,只因爲墨門的不識時務。鞠義走到樂毅的身旁,也擡起頭望向遠方的墨山,良久這才扭過頭,對着樂毅道:“樂帥,你認爲陛下會下詔赦免僅剩下的墨門中人麼,三年的戰爭打下來,我們已經是水火不容,有太多的仇怨摻雜了進來,如果讓墨門存留了下來,再次生根芽,很可能會成爲大夏之禍啊!”

鞠義的擔心並不是危言聳聽,墨門幾乎快被大夏滅了門,這可是刻骨銘心的大仇怨,不可能輕易的化解掉,而墨門那稀奇古怪的機關術,讓人驚歎的同時,也讓人不得不防,而墨門的武墨遊俠,也是難纏的角色,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

樂毅呵呵一笑,道:“三年多了,這場仗整整打了三年,我們雙方都折損了無數,這仇怨又怎能輕易化解,但做了三年的對手,墨門也確實值得我等武人敬重,如今山上能戰的青壯怕是少之又少,剩下的也多是老弱婦孺,你我就算是爲這個值得敬重的對手在做最後一件事吧,一切全憑陛下決斷,我等遵命就是!”英雄惜英雄,或許在最開始的時候,樂毅是打算要徹底的覆滅掉墨門,但是打了三年,樂毅的心境早就已經有了一絲變化,到了地步仍然還在堅持的墨門讓樂毅也有些惺惺相惜了。

燃燒的火焰,依舊在繼續,不過燃燒的範圍卻是在山腰中部,而止頂依舊是漆黑一片,沒有人知道在那上面還有多少人,在生什麼事。

“報大帥,陛下派出特使,有旨意宣讀!”兩日後,樂毅在巡視營防的時候,一個親兵飛快的找到了樂毅,對着樂毅道。

樂毅聽聞立刻回到了營帳之內,但看到帳內的人卻是感覺有點意外,因爲眼前這人不是別人,卻是大夏皇太子麒,皇太子怎麼會出現在這,樂毅只是愣了一下,連忙上前,單膝跪倒,行軍禮道:“不知太子殿下遠道而來,未能出迎,實在是罪該萬死!”

皇太子麒呵呵一笑,連忙將樂毅攙扶而起,讓樂毅坐下,爲什麼太子會親來,原來是皇太子在四月回到了海都之後,停留了一日,隨後就乘船北上,回到了皇都,將自己這一年多來的所見所聞都彙報了一遍,並開始籌備在耽羅建縣,移民,以及籌備貨物等衆多事務,這一來就在京內住了下來,等到了五月初,樂毅從山東來的奏章就到了。

墨門經過三年被圍困,加上山東各地陸續被大夏攻佔,影響力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可以說山東這塊墨門有着巨大影響的地方已經有了變化,儒學明顯強盛了起來,並開始大行其道,大有取代墨門而代之的跡嘉

儒學與墨學可以說是兩個存在很多對立的學派,比起順從統,…用,並維繫統治的儒學來。墨學就有點不那麼妥歡仰了,州“心就宣傳,民爲貴,社稷爲次,君爲輕的主張,可以說這一套在唯我獨尊的統治者的眼裡,不說是大逆不道,卻也絕對不會被人所喜,就算是夏羽這個現代人,也因爲置身處地,對墨學的這一套不怎麼喜歡。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夏羽如今是大夏國皇帝,自然不會去宣揚限制皇權的思想,否則那就是腦袋被驢踢了,自找不痛快,而且當初墨學實在是太過狂妄了,完全不將君權放在眼中,而這種學派。夏羽不得不去打壓,其實當初並沒有打算徹底滅了墨門,畢竟墨門除了某些思想不合時宜外,有一些東西還是很不錯的,孔孟之學,老子之學幾乎都屬於唯心範疇,只有墨學是以唯物論爲展的學派,加上墨門對機器,機關等方面的研究其實有很高的程度,所以夏羽只是想敲打敲打,讓他們識趣一點,但誰能想到這墨門居然敢組織山東諸侯聯合起來對抗大夏,這就不能容忍了。

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說不上誰對誰錯,但夏羽作爲勝利者,自然不會是錯誤的一方,不過如今大夏境內儒學過重,儘管此刻大夏的儒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至少不是那種被歷代統治者修改的面目全非的儒學,但儒學的一支獨大也引起了夏羽的注意,而當初建立起的百家館內,卻是沒有一支力量可以與儒學抗衡,兵家家,縱橫家這些學派都偏安一隅,無法作爲主流思想,加上大復地理偏東北,也不是這些學派的主要陣地。所以力量並不強。

儘管墨學很多的思想不怎麼討人喜歡,但不得不承認墨學作爲一介,學派卻是能與儒學抗衡的存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唯心論,也需要唯物論,夏羽想了許多,最後還是打算留下墨學,大不了將那些不合時宜的思想改改,將墨學裡的精華留下來。

夏羽倒是沒有顧忌墨學在大夏生根芽後,會不會去推翻他的統治,或許一個學派的存在能很大限度的影響一個國家,但夏羽卻是一點也不擔心墨門東山再起後會與大夏爲敵,因爲仇恨是會隨着時間流逝的,何況夏羽也不認爲墨門能有那個實力推翻了大夏,因爲墨門又那個能力的時候,或許它已經融入了這個國家。

夏羽將招攬墨門的事情交給了皇太子麒去做,一來是表示夏羽對這個事情的重視,也是表示夏羽已經改變了態度,二來也是讓太子麒去施恩,讓墨學圍繞在太子身邊,保證墨學可以快的恢復,畢竟與墨門交惡的是夏羽,而不是太子麒,墨學更容易接納這位未來的大夏新皇,第三,也是讓太子麒知道夏羽的用心,讓太子麒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大夏的治理中來。

於是就有了皇太子麒出現在山東墨山山腳的事情。

“殿下,不知陛下有何旨意下達!“樂毅詢問的道。

皇太子麒呵呵一笑,道:“父皇在來的時候說,山東各府竈屬海都節制,既然事情生在海都轄下,就讓我看着處理,之後將處理結果上交一份。”

樂毅聽言,哦了一聲,雖然大家都知道皇太子是未來的皇帝的接班人,但是如今夏羽這個皇帝正值青春鼎盛的時候,不過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哪怕在統治大夏二十年也很正常,可以說就算是立了皇太子,也不會給皇太子過多的權利,畢竟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但是從皇太子麒話裡所言中能夠聽的出,皇帝陛下是將遼東山東軍政事務交給了皇太子打理,儘管不是全部,也沒有最後拍板的權利,但卻是皇太子具備權利的兆頭,樂毅對此自然不會多說什麼,皇家事不是他們能摻合的:“那殿下打算怎麼處理?”

皇太子麒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道:“樂將軍對如今墨山上的情況有多少了解!”樂毅沉吟了一下,道:“大致的情況還是知曉的,墨山內有人口十餘萬人,不過經過三年戰爭,被我軍俘虜的老弱婦孺大約有三千餘人,大多都是山內密道中現的。另外還有數百不同程度的傷員大多都是重傷,而經過對屍體的統計,如今墨山上的人口應該在萬人左右。而且糧食,水源應該十分匿乏,我們拿下的第四城內現的很多山洞倉庫內所積存的糧食只有很少,而就算最後的山頂三城仍然有倉庫存有糧食,數量應該也不會太多,而這些日子估計消耗了不少,但具體的我們就不知曉了。”

“也就是說墨山上的情況很不容樂觀嘍!”樂毅點了點頭,皇太子麒想了片刻,道:“明天派個人上山,對其進行招降。”

墨山的情況很糟糕,而墨門的櫃子墨子也已經病倒了不少時日,可以說如今的墨山上下羣龍無,而在這個時候,墨學已經隱隱的成了兩派,一派是打算與大夏不死不休的死硬派。一派則是表示退讓,以保全墨門爲重任,對大夏進行妥協的妥協派,而如今墨門上下墨子的弟子折損衆多,如今剩下的已經是寥寥不過百人,能戰鬥的士兵不過千人,餘下的盡數爲老弱婦孺,其中以孩子居多,如今已經有很多女人已經開始協助守城。

而最糟糕的還是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墨山上的糧食將盡,墨門雖然儲備有大量的糧草,但是也架不住消耗,三年多的時間每日吃食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至於水源倒是不用太過擔憂。

就在墨門上下一片茫然,內部爭吵不休的時候,大夏的使者上了墨山,儘管雙方已經勢如水火,但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卻依舊要遵守的,墨山上的保存還算完好墨院內,大夏使者被帶到這裡:“我乃大夏皇太子派來的使者,今日上山就是來勸說各位,不要在負隅頑抗了,只要你墨門願意低頭,太子殿下舊心小往不咎。並接納墨學在我大夏傳揚不討不知道兩位話比”主”。

大夏使者說着望向明顯分成兩派的頭目,能當這個使者自然都是眼清目明,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小而從雙方的目光,神態,很快大夏使者就看出兩人誰是有意接受,誰是不願接受的。

墨龜,墨子的入室弟子之一,當初墨家三兄弟在黃子國,被秦瓊算計,墨家三雄一死一殘,作爲老大的墨龜可以說跟大夏勢不兩立,加上墨龜主學是墨家武學,所以屬於是強硬派的代表,自然是對大夏充滿敵意的那介”而另外一個則是墨柳,墨柳就是當初去往大夏遊歷的墨學弟子,不過墨柳所學主要是建築,機關等學,本來這代表是輪不到他這個二代弟子去當的,但是這三年來,墨學弟子死傷衆多,而他這個墨學二代弟子已經成了墨門的代表人物。

兩人對視了一眼,顯然雙方的立場明顯不同,不過有外人在場不便於爭吵,以免被人看了笑話,就在兩人雙目對視的時候,一個墨學的女弟子上到殿內,對着兩人道:“兩位師兄,師傅讓你們過去,有話對你們說”。

兩人也有些詫異,但墨龜反應過來後,匆匆的轉身朝墨院後方走去,墨柳對着夫夏使者道:“蔣貴使稍等片刻,我等去見家師,究竟如何,還需看家師的意思!”墨柳說着也是步履匆匆的向後院走去。

一張大木牀上,樸素的鋪着一層被子,墨龜和墨柳走入的時候,牀上的老者卻是被女弟子扶起,老者的面龐沒有久病後的蒼白,而是顯現着淡淡的紅光,顯然這已經是老者回光返照,彌留之際。墨龜和墨柳匆匆走到牀前,彎腰禮拜。墨子擡手揮了揮,道:“生乃天命,爲師命不久矣,叫你二人過來是有幾件事交代。我墨門逢此劫難,門下弟子十不存一,然我墨學卻不能就此終結。”

“墨龜,你精於墨學武藝,守禦之法。乃我墨攻之學之皎皎,我傳你墨學矩子之位!”墨子說着手臂顫巍巍的接過女弟子遞上來的一個木盒,木盒乃是泰山紋木製成,上面有着九龍浮雕圖案,這正是墨門研究出來的九龍盒,內含機關。非知開關而不得開。

墨子將木盒的打開方式傳投給了墨龜,而在九龍盒上的九龍遊動,木盒被打開的瞬間,一件閃爍着白金光環的器物出現在幾人面前。這是一個仿錘一般的橢圓體,上面雕琢着精美的小人圖案,這就是代表着墨家最高聖物的櫃子。

矩子:史詩級道具,墨門的象徵之物。持有此物者爲墨門矩子。

“櫃子是我墨門象徵之物,擁有強大的力量,墨龜你作爲二代矩子,要善用櫃子,以我墨學宗旨造福蒼生。”墨子拿起矩子交給了墨龜,不過矩子在到達墨龜之手後,那淡淡的白金光華卻是漸漸的隱去,最後變成如同一個普通仿錘一般,樸實無華。

墨龜捧着矩子,對着墨子連叩三頭:“弟子定當以墨家復興爲己任。不會辜負老師之期望。”

“起來吧墨子咳嗽了兩聲,又望向墨柳道:“墨柳,你精於我墨門建築,機關之法,馬我墨關的傑出弟子,我同樣傳你墨學矩子之位。”

聽到墨子的話,墨柳驚訝的張開嘴巴,而一旁的墨龜也是有些詫異,不過墨子卻是打開了另外一件九龍盒,一道金黃色的強烈光芒讓人眼難睜,半晌之後,幾人這才恢復了視力。而九龍盒內分明漂浮着一件尺子一般的存在,但是墨龜,墨柳卻是知道,這把尺子可不是尋常之物。

丈天尺:低等神器,天下之最爲標準之度量,可大可可丈量天地之廣,亦可毫量微屑之離,供奉此神器,國家將擁有統一度量尺,工匠加工精度提升至毫。

丈天尺,墨門唯一的神器,正是因爲有它的存在,墨門才能製造出驚喜無比的器物,讓墨門之機關傳揚天下,而也是因爲有它的存在,魯門纔會與墨門同氣連枝,可以說這神器是除了櫃子之外,墨門最爲重要的物品。

“這丈天尺就交給你了。”墨子將丈天尺交給了墨柳,隨後繼續道:“我墨門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今日我讓你二人同爲櫃子,只爲保留我墨學之經義,不讓我墨學失傳,墨龜你帶着墨門部分弟子從密道逃離墨山,從今隱姓埋名,與江湖之中展宣揚我墨學,讓墨學得以傳承,今日墨門之仇怨就此忘卻,不準妄圖報仇

“墨柳,你帶領剩下弟子向大夏投降,不管受到什麼委屈,都要保住我墨學之根基爲重!咳咳!”

“老師?”

“去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你二人務要以我墨學爲要,不要爲心所矇蔽,斷我墨學之根

大夏聖元九年七月一日,墨門之矩子,墨學之祖的墨子逝世以墨龜爲的墨門弟子以暗道隱藏於墨山之中。墨柳帶領餘下墨門和魯門之人向大夏投誠,墨門正式一分爲二,在其後百年,形成了守墨與攻墨兩派,儘管墨子遺言不準墨門復仇,然而攻墨與守墨之間的間隙卻已經出現,其後數百年,兩派漸成敵人,守墨效忠大夏,攻墨意圖推翻大夏,兩者開啓了長達千年之久的墨門之爭。

墨門分裂,以墨柳爲的墨門弟子,魯門祖師魯班向大夏投降,大夏皇太子麒接納了兩門,長達三年之久的墨山之戰結束,而墨門之戰的結束也意味着大夏完成了對山東的又一次政征服。

大夏聖元九年,九月,齊國孟良之戰大敗,西疆半壁江山淪陷,齊威王小白聽從大臣意見,引大夏之師對抗魏,納表爲臣,而休整了兩月之久的燕大營再次開拔,轉攻入齊國。

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737章 逆轉第672章 陷坑破火牛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430章 攻擊神器—叢林之矛第556章 山嶽之王麒麟重甲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17章 埋伏第62章 趁火打劫第475章 樂毅的圖謀第605章 鮮卑人南下第678章 二桃殺三士第514章 陰陽師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69章 羣狼戰術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72章 主動被動第694章 此樹是我栽第113章 絕戶計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210章 造幣鑄造所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513章 茅山國的崛起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203章 易段兩家來訪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343章 大局定第720章 中原亂局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126章 魔王軍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742章 外封制,皇子外放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73章 龜甲占卜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430章 攻擊神器—叢林之矛第451章 斷臂而逃第375章 搶灘登陸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254章 樞密省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495章 水上堡壘之初想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425章 七星玄龜島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421章 天羅地網之伏擊鮑魚第408章 茅第78章 籌謀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613章 重創關羽—必殺之火雲第386章 勢如破竹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35章 萬馬奔騰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38章 八旗騎兵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427章 自掘墳墓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293章 最毒女人心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343章 大局定第705章 聲東擊西第513章 茅山國的崛起第677章 盡人事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197章 無恥到下流第324章 鎮龍之石第397章 最後的哀歌第242章 變數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726章 死城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664章 五路黃巾聚天興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380章 白馬VS狼騎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
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737章 逆轉第672章 陷坑破火牛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430章 攻擊神器—叢林之矛第556章 山嶽之王麒麟重甲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17章 埋伏第62章 趁火打劫第475章 樂毅的圖謀第605章 鮮卑人南下第678章 二桃殺三士第514章 陰陽師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69章 羣狼戰術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72章 主動被動第694章 此樹是我栽第113章 絕戶計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210章 造幣鑄造所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513章 茅山國的崛起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203章 易段兩家來訪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343章 大局定第720章 中原亂局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126章 魔王軍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742章 外封制,皇子外放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73章 龜甲占卜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430章 攻擊神器—叢林之矛第451章 斷臂而逃第375章 搶灘登陸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254章 樞密省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495章 水上堡壘之初想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425章 七星玄龜島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421章 天羅地網之伏擊鮑魚第408章 茅第78章 籌謀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613章 重創關羽—必殺之火雲第386章 勢如破竹第272章 秦瑤之死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35章 萬馬奔騰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38章 八旗騎兵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427章 自掘墳墓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293章 最毒女人心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343章 大局定第705章 聲東擊西第513章 茅山國的崛起第677章 盡人事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197章 無恥到下流第324章 鎮龍之石第397章 最後的哀歌第242章 變數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726章 死城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664章 五路黃巾聚天興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380章 白馬VS狼騎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