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

公元238年 成都蜀漢皇宮

“豈有此理!”劉禪把一份奏章狠狠摔在桌子上,桌旁的吉祥嚇了一大跳,小心的撿起來看了,不禁皺眉,奏章來自刑部: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胡氏進宮向去向太后祝賀新春,太后很喜歡胡氏,把她留在宮中,過了一個月胡氏纔出宮回家。由於胡氏長得很美麗,劉琰懷疑她和魯王劉理私通,夫妻倆爲此經常拌嘴,這一日就叫行刑的吏卒責打胡氏,竟至用鞋子抽打胡氏的臉部,然後休棄了胡氏並趕出家門。胡氏是誥命夫人,孃家也是官宦人家。胡氏家人向刑部交待了所有的情況並控告劉琰,因爲事關皇家,刑部向劉禪請旨定奪。

作爲有後世知識的劉禪知道這事:“劉阿斗晚年昏聵,沉溺酒色,時有大臣劉琰妻胡氏,極有顏色;因入宮朝見皇后,後留在宮中,一月方出。琰疑其妻與後主私通,乃喚帳下軍士五百人,列於前,將妻綁縛,令軍以履撻其面數十,幾死復甦。後主聞之大怒,令有司議劉琰罪。有司議得:“卒非撻妻之人,而非受刑之地:合當棄市。”遂斬劉琰。自此命婦不許入朝。然一時官僚以後主荒淫,多有疑怨者。於是賢人漸退,小人日進。”但自從劉禪在孔明死後開始悔過,日日勤政,又和皇后和好如初,早就把這事忘了,結果歷史事件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只不過發生的改變是劉琰懷疑的並非劉禪,而是在成都的親王劉理與他妻子有染;當初劉禪允許留弟弟劉永、劉理照顧太后,後來兩個皇弟商議,劉永還回到原籍去做親王,劉理年紀小留下陪伴母后。現在劉禪的皇宮和太后永樂宮不在一處,又有皇后陪伴,所以劉琰懷疑劉理。

劉禪不但感到此事荒唐,噁心,而且陷入了兩難,按歷史那樣處斬劉琰,會讓有德行的人誤解,寒心;如果不處罰劉琰,恐怕也同樣謠言滿天飛說皇帝袒護親王,心虛不敢處罰。而且這種牀帷之事根本沒法拿出證據覈實。別看事不大,影響卻不小呢。

吉祥見劉禪如此心急,趕緊上前安慰詢問,劉禪把事情慢慢對她說了,吉祥道:“陛下認爲胡氏一定是冤枉的嗎?”劉禪道:“絕對是,朕還不瞭解自己的弟弟?劉理懦善之人,從不依仗親王權勢跋扈,而且他雖然是太后親子,可以自由出入永樂宮,但胡氏天天和太后一起,若兩人曖昧豈能瞞得過太后?而太后的人品大家都是知道的,能讓他們這般胡來?”吉祥道:“陛下既然自信皇家不理虧,那就不用怕,不妨召見幾位親信大臣想好如何處理?”劉禪想想道:“今早倒是黃皓最先跑來密奏我的,他說此事涉及太后、親王。事關皇家榮譽只宜內部解決,也有道理、”吉祥道:“問題是這會怕是已經滿城風雨了,劉琰那裡、永樂宮、刑部、黃皓大人那至少好幾處都在傳,如何保的了密呢?”劉禪聽了又煩躁起來:“那可怎麼好?!”

吉祥儘量緩緩的說道:“此事關鍵在於把握處理分寸,既要合情理,又要杜絕謠言,所以陛下不可以保密,相反要把幾位信得過的重臣召來一起想辦法,大家見陛下肯把此事示衆,疑心倒是去了幾分。見到他們以後,陛下也切勿煩躁,讓他們明白陛下並不想包庇皇親,只是不願讓人拿去做話柄敗壞朝廷名譽,大家見到陛下坦然以對,會更加信任陛下的。”劉禪感激的把吉祥的手握住,說道:“關鍵時刻,還是要靠你。”

劉禪理了下思路,下旨召宗人府吳懿、刑部董允、吏部宋江前來商議,不多時三位大臣到了御書房。原來吳懿這兩年身體已經差了,劉禪讓他從邊關回來,主管劉禪新設的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按時編纂玉牒,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的事。職責:宗室陳述的請求向皇帝報告;引進賢才能人;記錄宗室罪責過失等。君臣落座後,吳懿先說道:“臣昨日得知此事,知道陛下遲早要動問,所以先後去詢問太后和樑王殿下。太后年初接見誥命夫人,其中胡氏非常會說話,且繡工出衆,太后很喜歡她,留她在宮內學紡繡品,一月後胡氏回家,太后還賞了很多東西。至於樑王進宮,胡氏按例迴避,兩人根本沒有見過面。”

宋江也道:“臣負責吏部,昨天也提前查閱卷宗,這劉琰。劉琰早年於先帝在豫州時即開始隨同周旋,並於先帝取得益州後受任固陵郡太守。後陛下繼位,劉琰受封都鄉侯,升任後將軍兼任衛尉、中軍師,再升任車騎將軍。此人與先帝是同宗同姓,而且爲人很有儀表風度,善於交談議論,因此深得先帝厚待。還曾追隨武侯北伐,但就在七八年前,他由於出言狂妄辱罵大將魏延,受到武侯責罰,之後他上書請罪,武侯遣送劉琰回成都,保持其官位不變。但劉琰感到不得志,因而舉止失常、神情恍惚。臣打探他和胡氏多年夫妻,未曾有不和,只是自己患了神志之症怕胡氏嫌棄,所以內心猜疑,這次太后留胡氏一個月,他內心懷疑又不敢說,常與胡氏借事爭吵,大半年一直如此,這次事隔好幾個月突然下令士卒責打胡氏,臣猜想還是神志癲狂導致。”宋江說罷,大家方恍然大悟。

劉禪嘆道:“可惜一位名士,竟毀在瘋疾上。董大人,若果事實如此,當如何判罰?”董允答道:“若是按陛下新政,做丈夫的毆打夫人,尤其是讓士卒毆打十分惡劣,當降職罰俸;他妄加猜測,侮辱皇室更是重罪,但如果是瘋疾所致,還請陛下開恩從輕處罰。”劉禪道:“既然如此,先讓御醫給劉琰調養診治,並將真相告訴胡氏家人,夫妻願分願和聽任胡氏;再發文通知朝野,劉琰遣人毆打妻室,降職三級;至於對皇家口出不遜,朕念他是老臣又因瘋疾,不予計較。”三人一齊遵旨。

(各位讀者好,17K原創《莊周劉禪》自動筆起又被其他網站盯上覆制,這裡提醒一句,本作品初期創作其中錯字,病句和情節修改的地方甚多,想看完全原本請到17K搜索原著。《莊周劉禪》作者文學野貓。)

238年8月 遼東襄平城下司馬懿大帳 司馬懿接見公孫淵使節衛演

原來公孫淵在城中漸漸糧盡,軍卒皆宰牛馬爲食。人人怨恨,各無守心,欲斬淵首,獻城歸降。公孫淵聞之,甚是驚憂,慌令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往魏寨請降。二人自城上西下,來告司馬懿:“請太尉退二十里,我君臣自來投降。”懿大怒曰:“公孫淵何不自來?殊爲無理!”叱武士推出斬之,將首級付與從人。從人回報,公孫淵大驚,又遣侍中衛演來到魏營。司馬懿升帳,聚衆將立於兩邊。衛演膝行而進,跪於帳下,哀告:“願太尉息雷霆之怒。剋日先送世子公孫修爲質當,然後君臣自縛來降。”司馬懿冷笑道:“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不能走當降,不能降當死耳!何必送子爲質當?”叱衛演回報公孫淵,衛演抱頭鼠竄而去。

司馬懿在帳中笑道:“這個公孫淵還以爲他那一套厚臉皮有什麼用,想拖時間?五日之後,我軍必斬公孫淵。來日可併力攻城。”衆將得令,次日清晨,引兵四面圍合,築土山,掘地道,立炮架,裝雲梯,日夜攻打不息,箭如急雨,射入城去……

成都 蜀漢皇宮

劉琰之事已經處理完畢,成都官方民間都對劉禪的處罰表示滿意。劉理入宮謝恩,劉禪急忙扶起,看到劉理長大了,劉禪也挺高興。哥倆坐在一起聊了很多家常,劉禪問起劉永現在如何?劉理忽然跪下道:“我有一事要稟告皇兄,望陛下聽了不要動怒。”劉禪笑着扶起劉理道:“跟誰動怒也不會和你動怒,說罷。”劉理如此這般說出一事,劉禪聽了,再一細想,心中真的又驚又怒,他壓住情緒問道:“這樣的事你怎麼現在才說呢?”劉理囁嚅道:“那時我還小,再者那時皇兄脾氣也很大,連皇后都不要了……”劉禪哭笑不得。

欲知劉理所言何事?下章自明。

第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五十八章 行刺費禕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各有所歸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六十七章 防人之心第四十四章 改元再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昏蟲曹爽第九十九章 司馬昭弒君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六十九章 關家仇人第三十二章 討伐西羌第一百一十章 仁義是一種力量第一百零七章 休兵七日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三十七章 是實行仁政的時候嗎?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一百零八章 大戰洛陽(上)第七十五章 決戰長安(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九十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一十五章 遇刺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四十五章  設立雲南郡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二十三章 昭烈皇帝廟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九十七章 冢虎之死第二十一章 三十萬漢軍教頭!第五十五章 召回韓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式軍糧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八十七章 八卦陣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一章 穿越(公元1999年)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十九章 區區器械不足持?第一百零六章 回馬一槍第九十二章 又復相持第二十七章 開發南中第六十一章 有人者倭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六十二章 動如脫兔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五章 關三小姐第八十四章 七曲山遇襲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三章 昏蟲曹爽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火起第九十七章 冢虎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五十九章 黃權的兒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七章 御前會議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百零六章 回馬一槍第十五章 鳳雛之才!第一百一十章 仁義是一種力量第十五章 鳳雛之才!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二十七章 開發南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式軍糧第五十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作蔣舒生!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
第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五十八章 行刺費禕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各有所歸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六十七章 防人之心第四十四章 改元再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昏蟲曹爽第九十九章 司馬昭弒君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六十九章 關家仇人第三十二章 討伐西羌第一百一十章 仁義是一種力量第一百零七章 休兵七日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三十七章 是實行仁政的時候嗎?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一百零八章 大戰洛陽(上)第七十五章 決戰長安(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九十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一十五章 遇刺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四十五章  設立雲南郡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二十三章 昭烈皇帝廟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九十七章 冢虎之死第二十一章 三十萬漢軍教頭!第五十五章 召回韓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式軍糧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八十七章 八卦陣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一章 穿越(公元1999年)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十九章 區區器械不足持?第一百零六章 回馬一槍第九十二章 又復相持第二十七章 開發南中第六十一章 有人者倭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六十二章 動如脫兔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五章 關三小姐第八十四章 七曲山遇襲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三章 昏蟲曹爽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火起第九十七章 冢虎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五十九章 黃權的兒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七章 御前會議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百零六章 回馬一槍第十五章 鳳雛之才!第一百一十章 仁義是一種力量第十五章 鳳雛之才!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二十七章 開發南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式軍糧第五十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作蔣舒生!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