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冢虎之死

249年二月魏曹芳正始十年、嘉平元年,漢劉禪再興十二年,吳大帝孫權赤烏十二年

許昌 太傅府

司馬懿設計打退了包圍函谷關的林沖、魯達之後,又趕上了數十年的夫人張春華去世,七十多歲的人傷感於心,自此後司馬仲達的身體也日漸衰弱,常夢見曹爽、王凌等捉弄他。這一日司馬懿單獨和最寵愛的侍妾柏夫人在一起,司馬懿所以晚年納妾,一開始也是給曹爽黨羽看的,示意自己晚年安心富貴,無意爭權,然而日久生情,司馬懿晚年越來越寵愛年輕漂亮柏夫人,疏遠原配夫人張春華,所以張春華晚年很少見到司馬懿。最後抑鬱而終。

司馬懿在病榻上對柏夫人嘆口氣道:“我這老伴啊,平時太好嫉妒,所以我忍不住討厭她疏遠她,但前些日子聽說她在曹爽猖獗之時曾告誡師兒昭兒,說我會隱忍終成大事,讓孩子們聽我的,由此看來她還是懂我的,尤其是鐵籠山一戰,我沒有保護好師兒,最終反對不起她呀。”說罷不由流出了老淚。柏夫人忙勸解了幾句。司馬懿又拉住她手道:“我虧待了春華,從前那兩兄弟很不高興,如今子元又走了,昭兒心性不如子元寬厚,我怕他在我走後遷怒於你們母子,昨天我私下對他說了:“汝弟年幼,無大志,爲父封其爲安樂侯,望吾兒莫要斬盡殺絕!”他也答應了;我生命沒有幾天了,在我死後,你要儘快帶着倫兒回到他的封地養老,可保無憂。”柏夫人把司馬懿的手放在額前,跪地謝恩痛哭。

嘉平元年二月九日,司馬懿病危,侍妾柏夫人坐在他牀頭扶着他,牀下依次跪着次子司馬昭、三子司馬伷、四子司馬亮、五子司馬乾、第六子司馬京、七子司馬駿、八子司馬肜、九子司馬倫。其中唯有司馬倫是柏夫人親生。司馬懿對跪在最前面的司馬昭說道:“今東吳太子爭位內亂,無暇他顧。西蜀和我國對陣多年,國力消耗甚大,也暫時不能爲患;只是吾事奉大魏四代君主,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我嘗懷恐懼。吾死之後,你和兄弟們要善理國政。慎之!慎之!”說罷便撒手人世了。享年七十一歲。司馬昭申奏魏主曹芳。曹芳對司馬家厚加祭葬,優錫贈諡;司馬懿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諡文宣,追封相國、郡公,仲達的弟弟司馬孚秉承他的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遺命簡葬,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有司奏請將各位已故功臣的靈位置於魏太祖廟中,以配享祭祀,排位以生前擔任的官職大小爲序。太傅司馬懿因位高爵顯,列爲第一。

曹芳又封司馬昭爲大將軍,總領尚書機密大事。不久,司馬昭欲殺柏夫人和司馬倫爲母親當年之辱報仇,便以父親生前極寵柏夫人爲由,賜她白綾自盡殉葬,叔父司馬孚苦勸,司馬昭不聽。未成年的司馬倫準歸封地,但半年後也不明不白病死。

東吳赤烏十二年,鎮守江陵的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去世。司馬昭收到情報,又聞江東近年內亂,遂議起兵伐吳。尚書傅嘏曰:“吳有長江之險,先前屢次征伐,皆不遂意;不如各守邊疆,乃爲上策。”司馬昭曰:“天道三十年一變,豈得常爲鼎峙乎?吾欲伐吳。”鍾會在側曰:“今東吳陸遜,諸葛瑾等元老皆亡,其隙正可乘也。”昭遂令徵南大將軍王昶引兵十萬攻南郡,徵東將軍胡遵引兵十萬攻東興,鎮南都督王基引兵十萬攻武昌:三路進發。又遣鍾會爲大都督,總領三路軍馬。打造戰船,積聚糧草,不日伐吳。

漢 長安 未央宮丞相劉禪接到了司馬懿的死訊,知道司馬懿比歷史早兩年去世了。其實本年應該是高平陵之變,劉禪想司馬懿過早死去可能和司馬師被林沖射死有關。無論如何這位三國時代頂級的軍事鬼才冢虎的死,將讓大漢復興之路少了一塊擋路巨石。劉禪將情報給身邊的費禕、廖立、姜維看了,又說道:“接到東吳諸葛恪的書信,說司馬昭要從南郡,東興,武昌三路大舉伐吳。諸葛恪請我國出兵牽制魏軍。”費禕道:“司馬懿新喪,司馬昭這是想立威望,另外東吳兩宮內亂,陸遜含冤病亡,吳主孫權時常病倒,諸葛恪也是新任大都督,此戰成敗也關係着他的威望。”劉禪嘆息道:“如此三國對比,還是我大漢沒有什麼君臣猜疑,兄弟不和,內亂篡逆,內耗不大,都是託先帝和丞相以德治國的福廕。”費禕三人聽了連連點頭。姜維道:“只是出兵之事爲難,目前我國在函谷關和上庸兩地和魏軍對峙多年。牽制的魏軍不下三十萬,若硬是出兵攻打,也無甚好處。何況我軍大將王平、馬忠都在去年病故。國內也需要整頓。”廖立道:“但東吳畢竟是盟國,那諸葛恪目前深得孫權信任,總督東吳軍政,我們若不加理睬,於情於理都過不去。”

劉禪忽然道:“用不着了,待朕回他一封書信,只要他肯照做,管教三十萬魏軍不戰自退。”

東吳 武昌 諸葛恪都督府

諸葛恪看了信道:“這個劉阿斗!讓我定計離間魏國君臣,說只要魏國君臣猜疑,伐吳軍隊必然不戰而退。說得倒是輕巧,如何去做呢?光是派人造點謠言?”楊儀在旁道:“此計倒也並非不可行,司馬懿殺曹爽後,魏國軍政盡歸司馬氏掌握,如今一則司馬懿亡故,二則魏主曹芳已經十七歲,不再算是幼主了卻不能親政,君臣之間能無猜忌?何況那司馬昭也絕非忠良,早晚有篡奪之事。”諸葛恪道:“這我也知道,但如何才能實行?”旁邊一人站出道:“小可不才,願去趟曹魏,保證讓那魏國君臣反目,魏軍不戰自退。”你道此人是誰,正是吳用,鄧艾偷襲梓潼時,吳用攛掇宋江棄城逃亡,幾人一起離開西川,進入東吳,後來都被諸葛恪接納,成爲家臣。諸葛恪一聽大喜道:“加亮先生足智多謀,此去定能成功。”

第六十七章 防人之心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二十二章 冢虎之謀第六十三章 逼宮第三十四章 父親的手第三十章 學會勇敢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十二章 洗澡認識的李昭儀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八十六章 風滿樓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作蔣舒生!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十七章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一章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火起第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四十一章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門之後羊祜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莊周劉禪歷史年表(一直更新)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七十五章 決戰長安(下)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四十九章 京觀第六十五章 朕不是袁紹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二章 迎靈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花退敵?第四十三章 能幹的又不可靠第一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十八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十一章 勤政難嗎?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三十五章 洞中招安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二十六章 蜀國的女性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七十章 五丈原之戰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六章 祈禱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六十九章 關家仇人第四章 皇后張星彩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二十章 如何選擇?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二章 迎靈第九章 神算子蔣敬亂入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零七章 休兵七日第四十五章  設立雲南郡第六十一章 有人者倭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三十五章 洞中招安第六十八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十章 人才搶救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武關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
第六十七章 防人之心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二十二章 冢虎之謀第六十三章 逼宮第三十四章 父親的手第三十章 學會勇敢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十二章 洗澡認識的李昭儀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八十六章 風滿樓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作蔣舒生!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十七章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一章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火起第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四十一章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門之後羊祜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莊周劉禪歷史年表(一直更新)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七十五章 決戰長安(下)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四十九章 京觀第六十五章 朕不是袁紹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二章 迎靈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花退敵?第四十三章 能幹的又不可靠第一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十八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十一章 勤政難嗎?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三十五章 洞中招安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二十六章 蜀國的女性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七十章 五丈原之戰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六章 祈禱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六十九章 關家仇人第四章 皇后張星彩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二十章 如何選擇?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二章 迎靈第九章 神算子蔣敬亂入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零七章 休兵七日第四十五章  設立雲南郡第六十一章 有人者倭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章 魏國內亂第三十五章 洞中招安第六十八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十章 人才搶救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武關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