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軍制!國際法庭!

第925章 軍制!國際法庭!

清晨的微光照進皇宮大殿,微微透出的酒氣,讓人忍不住回想起昨日那一場酣暢的慶功之宴。

殿中坐着當前大唐的諸位宰相,三省二院六部都在這裡,國師洛蘇也很罕見的再次列席。

這讓殿中衆人都升起了十二分小心。

議題則是雍國公洛玄凌進呈的有關於府兵駐守邊疆的問題。

這不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而是帝國在運行過程中,切實所遇到的重大問題。

這一類問題不需要皇帝乾綱獨斷,而是要羣策羣力。

李世民環視殿中衆人一週,“雍國公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啊。

我大唐的折衝府兵,是沿襲前代之法,加以改良,於是纔有今日的制度,這制度中,最遠的就是兩千裡外的折衝府,上值一年多。

但如今我大唐疆域遼闊,從長安到高昌就已經有七千裡之遙。

日後,我大唐軍勢再往西而去,到康國所在,那是真正的萬里之遙。

如果府兵在安西大都護府值守的話,僅僅路途上都要一年多,那必然要延長府兵上值時間,如果真的讓府兵在邊疆一待數年,那府兵制度是否還能支撐?

天下百姓都是思鄉的,這些年來,從四夷邊境逃回中原的百姓,有數萬戶,從中原遷往邊境的,全都是流放而去。

諸卿,人心向背,不可以不察啊。”

殿中燭火明滅,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同時響起的還有一陣陣嘆息聲,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又不能直接堵住百姓回中原的路。

洛蘇加了一把火,“不僅僅是人心的問題,府兵制度中,武器、馬匹、糧食等都要自備,如果是關中之人到長安上值還不算什麼。

但從中原到西域,這萬里之遙,很多府兵家庭根本就負擔不起這路上的路費,如果在西域能打勝仗還能彌補損失,只要戰敗,一個府兵家庭就要破產。

許多府兵家庭明明還有地,但只能賣地,乃至於去借利滾錢。

否則就湊不齊出徵的費用,湊不齊費用的結果,想必天子和公卿就更清楚了。

利滾錢那東西是什麼諸位公卿應該都清楚,不要說普通的府兵,就算是洛氏借那東西也要扒層皮下來。”

洛蘇的話剛剛落下,李世民就勃然變色,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李靖,褚遂良,國師所言可是事實?”

李靖是兵部尚書,褚遂良是戶部尚書,直接掌管這兩方面,二人皆是一凜,“啓稟陛下,現在這種情況還比較少,陛下神威天縱,一聲令下,大唐將士皆踊躍參戰,征討西燕和高昌,都有大量的府兵主動參戰,國師所說的情況還不是很普遍。”

李世民卻越聽臉色越難看,殿中甚至都有些安靜,那噼裡啪啦的燭火聲愈發的大,因爲殿中愈發的安靜。

李世民臉上和手上都暴起了青筋,可想而知他內心的不平靜,良久才說道:“朕自以爲天下太平,卻不曾想,險些釀成大禍,爲大唐出生入死的士卒,竟然已經漸漸走到這一步了嗎?

朕出身行伍,打了幾乎大唐立國所有的戰爭,但後事的君王能有這份本事嗎?

大唐到現在幾乎沒有輸過,但後世的君王能有這個本事嗎?

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少,現在可是大唐初期,現在就已經有了這種苗頭,以後的府兵會變成什麼樣子,朕簡直難以想象!

如果有一天,我大唐的百姓都以成爲府兵而恥辱,乃至於逃脫兵役,那就是我大唐要毀滅的時候了。

雍國公,你提的這個議題非常好,國師,您說的這些也提醒了朕。

解決這個問題,刻不容緩,改革現在的軍制,刻不容緩,朕絕不會將這個問題,留給後世子孫。

諸卿有什麼想法,都速速呈上來,我們君臣集思廣益,爲國家解決疑難。”

李世民的聲音在殿中迴盪。

大唐所面對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需要的戰略方向,也是以前不曾遇到過的。

魏徵摸了摸自己的一字胡,吧唧吧唧嘴躊躇道:“這自古以來的兵役,無非就是徵全國之兵,還是徵部分之兵。

周朝的時候,一開始都是貴族當兵,後來藏兵於民,全民皆兵,後來隨着甲冑的發展,漢朝基本上徵召六郡良家子就足以鎮壓天下。

於是漢末列國都有自己的精兵之源,我大唐的折衝府雖然說是遍佈全國,但實際上大部分都在關中,和漢朝的六郡良家子頗爲相像。

貞觀五年的時候,陛下改制了一次軍制,調整了府兵的範圍和義務,以及享受的權力,但本質上是對府兵制度的加強。

我大唐二十多年來,一直都運行良好,這一時之間,怎麼去改革軍制呢?

難不成要裁撤或者多設置折衝府嗎?

在邊境上設置專屬於邊境的折衝府,隸屬於各個都護府統轄。

從當地人中選拔府兵,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李靖臉色大變立刻高聲道:“萬萬不可,絕對不能讓當地自置折衝府,府兵的土地產業都在當地,還在本地當兵,又不入值長安,那豈不是和漢末諸侯一樣?”

取亂之道!

魏徵的建議的確是能解決府兵運行成本問題,但的確是很容易讓地方坐大,尤其是在朝廷勢弱的時候。

李世民沉思片刻,轉頭望向洛蘇,“國師對剛纔中書令和兵部尚書所言可有什麼看法?”

洛蘇溫聲道:“只要想要讓中央朝廷的財政不被拖垮,那最後當地自治就是註定的。

中原是樹幹,西域、遼東、漠北都是樹枝,保證樹枝不出問題的辦法不是折騰樹枝,而是讓樹幹茁壯成長。 中原廣袤,這顆參天大樹的根本在於什麼呢?

在於平原的土地,以及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百姓,只要朝廷能控制住這些土地,中原就永遠都不會亂。

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一直到淮河,這一大塊平原,提供了天下超過五成的糧食,這裡該賑災的時候賑災,該免賦稅的免稅,多在這裡興修水利,注意治理黃河,大唐就永遠都不會缺糧和缺人。

江淮之地,還是財稅之地,保護住這裡不受到造反的人傷害,朝廷就不會缺錢。

不缺糧、不缺人、不缺錢,周邊就算是有什麼跳樑小醜,又有什麼值得畏懼的呢?

當然,在能夠做到的時候,還是要儘量不讓地方出現獨立的苗頭,朝廷應該在這方面單獨劃出一部分錢,來做維持穩定這件事。

朝廷的經濟條件好,就多花一點,經濟條件差,就減少,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既要體現出朝廷堅決不允許地方分裂的態度,又不能真的讓地方將朝廷的財政拖垮。”

李世民皺着眉頭思索着,“國師的意思是,同樣中書令的想法?”

就連魏徵都相當意外,有些坐立不安,連忙說道:“陛下,國師,要不然再議議,我剛纔的想法可能有些不夠完善。”

洛蘇搖搖頭道:“朝廷在漠北鞭長莫及,而且朝廷在漠北只有軍事威脅,沒有經濟利益,所以最後設置了燕王鎮北,那西域就絕對不能再設置一位宗王。”

這是理所當然的,西域就是中原王朝轄制漠北的一場王牌,而且西域有大量的經濟利益,必須要完全掌控在朝廷的手裡。

起碼蔥嶺以東都要完全掌控在朝廷手裡。

“對一個土地實行統治的表現有兩個,其一能否調動兵卒,其二能否收取稅收。

如果大唐能滿足第一個,但第二個卻做不到。

所以在安西大都護府之中,要增設一個機構,當然不是胥吏,而是會費。

三可汗會議的每一個國家,以及西域的每一個國家,都要繳納一定費用,用來支付駐守在安西的士卒糧餉。

大唐在安西,屯駐一部分精銳士卒,這些士卒拿糧餉,專職打仗,這些人可以從當地招募,也可以從中原招募,很多瀕臨破產的府兵,可以通過前往安西當兵,重新興盛起來,起碼多了一個機會。

最重要的就是安西大都護這個職位,我的建議是不要讓武職人員擔任,讓通曉軍事的文官去做,或者說,至少要讓文官有監督大都護的權力。”

洛蘇前面說的都讓衆人津津有味,但最後一句卻掀起了軒然大波,“國師,大都護就是軍事主官,不讓武官擔任怎麼可以呢?”

洛蘇卻肅然道:“這是最關鍵的一環,西域這種地方,最重要的不是軍事能力,因爲能夠和大唐軍隊抗衡的國家根本就沒有,西突厥也不過是冢中枯骨。

大唐在西域所需要的是戰略定性,即讓西域從一個戰爭地,變成一個商業地。

處理各個國家間的關係,維護各個國家間和大唐的關係,纔是最重要的。

那些武官,一個個都想着靠着戰功升遷或者發財,現在擔任大都護的是河間郡王李孝恭,他是不敢再立功了,但如果是其他人,那擅自挑起邊釁就是註定的。

漢戾帝的時候,有七成戰爭都是漢朝主動挑起的,最後得到了什麼,國庫空虛,將領腰包鼓起來,士卒流血,四夷離心。

難道天子你想讓大唐也變成那個樣子嗎?

大唐在西域只要和平就能賺錢,就能用當地的錢維持當地的軍隊,如果陷入戰爭,那就要從長安朝廷投入大量的金錢,這難道是天子和諸公卿所願意見到的嗎?”

洛蘇的話實在是太符合李世民一直以來的慎戰觀點,諸位宰相更不用多說,打沒必要的戰爭,白白死人和花錢,對他們來說是最不願意的事情。

李靖張了張嘴想要說話,但最後還是悻悻閉上了嘴,要低調。

洛蘇的眼中燃燒着熊熊的火焰,不在西域挑起戰火,是因爲他有更大的追求。

西域是中原的基本盤之一,在基本盤上,當然要慎戰。

李世民朗聲道:“朕以爲國師所言,甚是有理,諸卿,就按照國師所言,做一份策論上來,朕要頒佈出去,讓天下人都看到。”

待衆人都離開之後,李世民突然對洛蘇說道:“國師,剛纔您所說的在西域維持一直募集軍隊,朕突然想要,是否能在長安也如此做,將百騎擴大一番呢?

隸屬於北衙,只聽從朕一個人的命令呢?”

大唐的折衝府制度,府兵在十二衛之下,這十二衛是政府軍,歸屬於在南衙,也就是說這些軍隊在宰相的操縱下。

天子也有一部分直屬軍隊,那就是安置在北衙的百騎,人數很少,現在李世民是升起了擴展百騎的念頭,如果能夠擴展到千騎的話,那天子的安全就能夠大大增強。

洛蘇微微眯眼,淡淡笑道:“天子想要做的,又有什麼做不到呢?”

說罷施施然離開太極殿,光照在他的身上,李世民在身後望着,只覺一座最高的山緩緩顯出。

“國師,你到底想要做什麼呢?”

李世民心頭緩緩浮現出疑惑,這些年國師所做的事,讓他漸漸有了些明悟,國師一定是在謀劃着某些事,他忍不住回想起之前洛蘇所說過的,“現在陛下你還接受不了,那就是時機未到,等時機到了之後,你會知道的。”

————

在高昌之戰後,大唐以一種審慎的態度注視着西域這一片廣袤的地域,大唐使用武力加外交的方式,以極強的戰略定性使自己成爲西域的仲裁者,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法庭在這裡誕生。——《唐帝國興衰史》

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121章 素王歷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25章 雙方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64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115章 洛氏不王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第165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22章 驚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49章 三戰定乾坤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341章 弊端第387章 大戰第293章 不要做不團結的事,不要說不團結的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73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251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62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94章 四海一第737章 袁紹死!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841章 關中行!第863章 諸洛!第188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457章 朕不允!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46章 回齊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179章 秦人來了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353章 太學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26章 斥天子第299章 相父第442章 風暴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321章 孝第258章 諫楚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242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252章 影帝夫妻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307章 劉盈昏迷!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211章 反抗第262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300章 洛仲堪第225章 雙方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
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121章 素王歷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25章 雙方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64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115章 洛氏不王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第165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22章 驚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49章 三戰定乾坤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341章 弊端第387章 大戰第293章 不要做不團結的事,不要說不團結的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73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251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62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94章 四海一第737章 袁紹死!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841章 關中行!第863章 諸洛!第188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457章 朕不允!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46章 回齊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179章 秦人來了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353章 太學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26章 斥天子第299章 相父第442章 風暴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321章 孝第258章 諫楚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242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252章 影帝夫妻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307章 劉盈昏迷!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211章 反抗第262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300章 洛仲堪第225章 雙方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