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

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

六國合縱以燕國爲首,倒不是因爲燕國實力最強,而是另外五國之間各有齟齬,互相不服。

於是樂毅奉燕王之命,得以統帥六國百萬之兵攻齊,這是他一生最榮耀的時刻,註定要記載於青史之上。

天下之間的士子,大多數皆是輕生死,重名利,爲了青史留名的機會,奔走於各國,哪怕是那些求得富貴的,或許轉眼之間就是身死,但依舊無法阻止後來人的追求。

樂毅站在高臺之上,望着臺下聽令的六國將領,感受着四方吹來的溼潤的風,林立的鐵甲,森寒的氣勢,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巔峰或許就是這一刻。

樂毅緊緊地攥着手中的利劍想道:攻滅齊國,報答燕王的知遇之恩,這是我所能做的。

樂毅是真正的天才,不論是治國還是統兵都是上上之選,燕國底蘊太差,樂毅治國二十餘載,還是不能讓燕國真正的化爲天下強國,但是現在六國之兵齊聚,樂毅的軍事才能終於有了發揮的餘地。

面對洶洶而來的六國合縱之軍,齊國自然知道不能死守,這些駐紮城池的都是貴族,需要臨淄城的調配才能相互配合,若是據城死守,定然會被各個擊破。

齊國之中沒有那種高山險阻,於是齊軍臨水防禦,希望能在六國之軍渡河之時攻擊,從而打敗合縱之軍。

樂毅見到此景,朗聲笑道:“齊國居然盡起大軍與六國而戰,這是取死之道啊,莫非齊將是將自己當作素王了嗎?

衆軍聽吾軍令,渡河!”

半渡而擊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樂毅嘲笑的原因,這又不是大江大河那樣的天塹,燕齊之地的河流根本阻止不了大軍的行進。

合縱與連橫最大的問題就是參盟各國的心不齊,互相拖後腿,基本上都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最終纔會被以少勝多。

齊國之所以敢於和六國之軍一戰,就是篤定六國不可能配合默契,只要攻擊薄弱的地方,或許有機會直接將六國之軍席捲,此戰未必不能勝。

畢竟齊國的實力並不弱,是有一批足以改變戰爭形勢的精銳存在的。

但是樂毅是天才統帥,他並不讓各國協調作戰,而是爲各國制定自己的作戰目標,這樣既能用六國之力,又能避免六國之力互相扯後腿的事情發生。

雖然大量的人力一定會內耗掉,但六國加起來的實力本就超過齊國,所以問題不大。

在樂毅的指揮下,六國之軍向前,齊國猛攻韓國之軍,但是另外五國之軍卻不亂,依舊向前攻齊國。先前有些混亂的韓國軍隊在燕國軍隊扛住齊軍的過程中重新整齊,這讓齊國貴族心中升起濃濃的不妙之感。

齊國先祖是太公望,在周王朝之中武王、素王、太公望三人就是軍神。

武王承天受命,戰無不勝,尤其是衝鋒陷陣,勇不可擋。

素王通天徹地,有神鬼莫測之能,是人間之神。

太公望則是人間將帥的極致,他所著的兵書是齊國公室最大的財富。

公子申一見合縱軍的佈陣和短暫的交手就立刻說道:“合縱六國的統帥不是尋常之人,這是齊國的災禍啊。”

如果要問比面對兵精糧足的敵人更可怕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敵人還有一個極其優秀的統帥。

戰場之上呼聲震天,齊軍在盡力頑抗着,無數的箭矢互相一波波的射來,着甲的盾兵頂在最前面,隨着鼓點的聲音前進,即便是身邊的戰友已經倒下依舊沒有一刻停下。

因爲洶涌的人潮就在身後,只能不斷地向前,血液在紛飛,突兀死去的士卒宛如倒伏的麥子一般紛紛栽倒。

六國的軍隊在節節勝利,但是除了燕國之外,另外五國的臉色則非常奇怪。

一場戰役還沒有打完,所有人都已經看出了齊國似乎有些弱,或者說燕國強的有些出乎意料。

單以軍隊來說,燕國起碼有齊國一半的實力!

這是相當了不得的,燕國一向積貧積弱,而齊國最弱的時候都是二流強國,現在燕國竟然在不聲不響之間,發育到了現在的地步,這各國都不得不感到心驚。

他們之所以答應燕國攻齊,是想要打擊齊國,而不是讓燕國這個新的強國崛起。

但是現在箭在弦上,根本不需要齊國連橫,這五國就已經想好,打完這一仗,重重打擊齊國之後,就立刻撤軍,絕不能讓齊國陷入滅國的危機之中。

最終在五國摸魚牽制的狀態之中,樂毅率領着燕國鷹揚銳士,一擊克敵,齊國士兵戰死無數,大纛旗幟傾倒,戰車被直接丟棄,凌亂的屍首到處都是,戰車之中不時便可以見到滿身重甲的貴族伏屍在上。

齊國出戰的貴族之中,大多數都直接身死,只有公子申等少數人得以身免。 樂毅神采飛揚之時,五國主帥聯袂而至,向樂毅辭行,“上將軍,齊國大敗,損失慘重,王上有令而來,使我等回國,另有他用,今日向您辭行。

燕國軍勢威盛,想必足以打敗齊國了。”

這就是要燕國和齊國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在大多數人看來,雖然齊國遭遇了失敗,但即便是不算吳國的土地,依舊是千五百里的大國,有城池七十餘座。

即便經過此番大敗,依舊有五十餘座是非常難以攻破的,樂毅若是一座座攻打,定然傷亡巨大。

但是燕國必須要和齊國死磕,這樣就能同時削弱齊國和燕國。

楚國主帥更是毫不掩飾地說道:“上將軍,楚國願意與您南北兩向夾擊齊國,您擊齊國舊地,吾擊吳越之地,這樣做,想必齊國是無法抵擋的。”

這就是要讓燕國把齊國最強大的軍隊攔在北方,楚國要去南方撿便宜了。

望着眼前的衆人,樂毅早就料到了這一幕,合縱連橫就是以利合,以利散。

況且這一戰大勝之後,樂毅本就認爲五國聯軍的存在已經沒有必要了,燕國足以對付齊國,於是故意嘆息道:“既然是諸位大王有令,吾不過是燕國上將軍而已,難道能夠駁斥大王的命令嗎?

諸位就還請回吧,莫要忘我等今日合縱之情,若是燕國不敵齊國,還請諸位伸出援手。”

等到五國之軍一撤,樂毅立刻下令燕國軍隊追擊齊國的殘軍,有謀士當即就說道:“上將軍,燕國一國之力難道能擊敗齊國嗎?

現在五國之軍已撤,難道燕國不應該同樣撤軍,我們已經得到了齊國十幾座城池,還消滅了齊國那麼多的軍隊。

齊國之中城池皆是貴族的私產,定然會死守,我軍想要攻下極難,現在這樣的戰果已經足夠輝煌了。”

樂毅心知齊國乃是大國,絕不能讓齊國緩過勁來,於是慨然道:“齊國失去了最精銳的軍隊,國中定然大亂。

現在率兵直撲臨淄,就能切斷整個齊國之中貴族之間的聯繫,之後慢慢攻佔剩下的城池即可,這是燕國一戰而霸天下的機會,吾絕不能錯過。

否則有何面目前往薊城面見王上!”

樂毅擔任燕國國相二十年,積威極重,再無人敢言語。

於是燕國軍隊在樂毅的指揮下再次奮勇向前,剛剛想要集結的齊國軍隊沒想到燕國的軍隊竟然會來的這麼快,剛剛聚合了一點就再次被一衝即潰。

齊人四散而逃,燕人五人一組,按照樂毅的命令,對齊國軍隊展開殲滅之戰,全力殺傷齊國之中的青壯,以削弱齊國的反抗力量,如此三次,樂毅終於稍稍放心。

太子申帶着不多的軍隊逃回臨淄,得知戰敗的消息,整座臨淄城都惶惶不可終日,然後就見到燕國軍隊竟然放過那些堅城不佔,而是直接撲向臨淄,更是驚駭莫名。

樂毅率兵攻城,十三日而城下,齊國軍隊掩護着齊王等人向南出奔,樂毅率兵入城,“不要傷害臨淄城之中的齊人,燕國想要長長久久的佔據齊國之地,就一定要柔和的對待這些齊人。

前往齊國王宮,將金銀珠寶,糧食布帛,齊國祭祀先祖的禮器,全部拿走,吾要以此獻給王上。”

遠在薊城的燕王聽到五國退兵之時,氣得直接將最愛的美玉直接摔倒了地上,然後就傳來了樂毅率領着燕軍奔襲攻佔臨淄城的消息,而且還帶了大批的戰利品返回燕國。

燕王大喜過望,當即從王宮之中選出金銀珠玉,又準備了大量的美酒肉食來犒勞士卒。

當樂毅風塵僕僕,滿臉風霜卻威風凜凜出現在他面前時,燕王眼中甚至有淚光閃現,“樂卿,您是足以輔佐聖王的賢才之人,爲寡人的社稷奔忙,寡人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您。

便以兩百里的土地贈予您作爲封土,封您爲靖安君,意爲安定燕國之功。”

樂毅同樣淚目道:“自古以來賢人如同過江之鯽,臣能立下功勞,皆是您的信任,這就是先有聖明之君,後有社稷之臣的道理啊。”

君臣兩人執手相顧,回想起二十餘年變法圖強的艱辛,不禁相視一笑,心中暢快無比。

————

燕昭王二年,齊國短暫復興的霸權轟然倒塌,徹底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行列,這就是戰國時期幾乎每一個國家的宿命,從六國連橫攻楚開始,魏國,韓國,齊國,每一個國家興盛,就會引來其餘國家的聯合攻擊。

所有的國家都敗下陣來,進而一蹶不振,只有秦國面對六國合縱才戰而勝之,這或許是上天的考驗,只有戰勝諸夏所有的國家,才能登頂最高的天子寶座。——《大秦的崛起》

感謝兄弟們的打賞,小小自誇兩句,我感覺我寫的越來越絲滑了,比前面寫的好。

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133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12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252章 影帝夫妻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496章 王文君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814章 帝死!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341章 弊端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334章 還政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63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115章 洛氏不王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824章 人心已亂1第648章 曹操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429章 新皇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163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25章 新君第975章 開元之後是天寶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670章 我周氏!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36章 哀榮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14章 漢水之戰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340章 奪權第85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225章 雙方第647章 極於情!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156章 試探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846章 洛氏女子!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929章 洛蘇的真正計劃!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558章 劉秀第313章 宮中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856章 最後一擊!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
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133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12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252章 影帝夫妻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496章 王文君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814章 帝死!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341章 弊端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334章 還政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63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115章 洛氏不王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824章 人心已亂1第648章 曹操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429章 新皇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163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25章 新君第975章 開元之後是天寶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670章 我周氏!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36章 哀榮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14章 漢水之戰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340章 奪權第85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225章 雙方第647章 極於情!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156章 試探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846章 洛氏女子!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929章 洛蘇的真正計劃!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558章 劉秀第313章 宮中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856章 最後一擊!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