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動手(上)

第888章 動手(上)

大唐初年,政治清明,羣臣萬衆齊心,李世民所爲無錯,諸宰相便一致通過,三省蓋印,頒發詔書,頒行大唐萬民。

“蒙素王上皇恩典、天啓賜福者、全諸夏萬民的天子、大唐帝國皇帝曰:

皇天眷佑中華,澤被四方諸夏,大唐天子受命,光宅天下。朕與突厥頡利盟約,頡利履背盟約,犯我邊疆,掠我黎民,侵我國土,悖逆難忍。

頡利荒淫無度,內政紊亂,親佞幸,致使邦交不和,上下異心。不顧往昔恩澤,肆意寇掠,實乃喪盡天良。

我大唐偃武修文,尊崇禮樂,故舉義師。凡附突厥者,幡然悔悟,歸誠效順,鹹赦其罪;若仍執迷不悟,共突厥頡利頑抗到底者,視爲寇讎,勢必將鐵蹄踏破。

朕敬告四方,協力同心,共攘夷狄之患,以安天下,以保萬民,以彰王化。

着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李靖爲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領中軍。”

李靖被任命爲征討突厥的大總管,其他各路總管都要受到他的節制。

唐廷一共徵發六路大軍,所選用的將領,大多不是李世民的舊部,諸如尉遲恭等人都不曾出征,洛玄夜自然更不必說。

這是李世民有意爲之。

唯有一個人屬於例外,那就是左千牛衛大將軍洛玄凌,身爲李世民心腹,依舊得以統率大軍出征,成爲一路主管,任誰都能看得出,李世民對洛玄凌是有更高期待的。

至於原因那就太簡單了。

洛玄凌年紀相對來說比較小,是大唐新生代的將領之一,他雖然受封國公,但實際上戰功相對其他人是不夠的。

他是朝中唯一一個和李世民以及長孫皇后都關係比較密切的人,李世民還答應他,之後會賜給他的兒子一個公主,雖然洛玄凌的兒子目前還沒有出生。

對洛玄凌,洛玄夜沒什麼要交待的,反而是對洛玄雲,在臨行前,洛玄夜將洛玄雲叫到了府中。

洛玄夜語重心長的說道:“七弟,之前你跟着竇王,錯過了許多,現在要把握住機會,對冬突厥的戰爭,將會讓無數人加官進爵。

你跟在李靖麾下,不需要思考太多,只需要猛猛的殺敵即可,如果有機會的話,你盯緊突厥的那些貴族,尤其是王廷貴族,最好是頡利可汗。

只要你在前線立下大功,爲兄就能給你表功,你完全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功勞被貪墨,現在身上沒有寸功沒關係,日後立功的機會還多的是。

另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戰場上畢竟刀劍無眼,萬人敵也是會折在裡面的,況且你小子的武力還沒強到那麼離譜的程度。”

洛玄雲鄭重點頭道:“五哥放心,我明白的,我現在唯一的目的就是爲家族增光添彩,不給洛氏丟人。”

……

在秦漢時,中原對草原還不太熟悉,那個時候和草原的戰爭,頗有些艱難,但是現在中原和草原已經拉鋸了數百年,對草原上大致的情況都摸了清楚。

比如一些重大的山川走向,尤其是鮮卑的融入,打起草原來那是相當的順手。

隨着詔書的下達,大唐籌備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長安城外。

數千騎士騎在馬上,一眼望去無邊無際,到處都是戰馬的嘶吼之聲,這是整個大唐最精銳的騎兵。

大唐的府兵制度和漢朝的良家子有一點像,但又很是不同。

在漢朝的時候,通常是精銳從長安出發,然後一路走,一路有其他加入軍列的良家子。

從長安出發一路上無數的關中子弟都會隨從出征。

大唐有數百個折衝府,僅僅在關中就有三分之一。

這些府兵同樣是被徵召,但通常是之前就已經在長安值守,輪到誰就由誰出征。

洛玄雲跟着李靖直接出定襄道,而洛玄凌則從河西出兵,這是洛玄夜和李世民給他安排的。

因爲如果正面三路大軍能正面擊敗冬突厥,那頡利可汗不可能往東去投奔和他有衝突的突利可汗,最大的可能就是往西逃。

這個時候守在頡利可汗逃亡路上的洛玄凌就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洛玄凌一出隴西郡,再往前行不遠,進入河西后,就只感覺天地之間一片遼闊,隨着風吹來的是蒼莽之感,已經和關中大不相同。

他頗爲振奮的指着那河西的土地,驕傲的說道:“這河西之地,當初就是我洛氏先祖,昭武威公洛諱無疾從匈奴人手中奪取的,從那之後,這片土地便歸於我諸夏所有。

諸軍應該隨本公祭奠諸夏往昔英烈,若是能請英靈歸來,難道會有不勝的道理嗎?”

唐軍將士頓時歡呼起來,於是洛玄凌率領着諸軍舉行了一場祭奠儀式,鼓舞全軍士氣,然後才繼續行軍。

洛玄凌率領着上萬大軍,擁有河西之後的大唐,終於擁有了自己的養馬地,隊伍宛如長蛇般蜿蜒,在草原起起伏伏的丘陵中若隱若現。

洛玄凌騎在馬上,不斷覈對着大致的地圖,然後發出一道道號令,上千名斥候分成數十支小隊向着四處撒出去。

冬突厥經常性的侵擾河西,此番大唐開戰的理由就是阿史那社爾襲擾河西。

所以洛玄凌要時刻防備着遭遇突厥的大軍。

大唐出兵的時間已經漸漸進入冬季時,這實際上不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但對於大唐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突厥人同樣想不到大唐會在這個時候出兵。

頡利可汗的父親是個非常傑出的草原領袖,但頡利可汗很明顯不是那種人傑,他既不能團結草原諸部,在軍事以及政治方面,也非常的幼稚,還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負和驕傲。

當初因爲隋煬帝這逆天貨色導致冬突厥趁亂崛起,有了威凌漢人諸侯的實力,但中原統一後,他就該意識到,中原已經不是當初,但他沒有,依舊以曾經對待列國的方式對待大唐。

身爲大總管,李靖在一開始就定下了突襲定襄的計策,之所以會選擇輕騎簡從的戰術,主要是因爲李靖熟讀兵法和歷史。

現在唐朝和冬突厥間的形勢,和當初漢朝和匈奴雖然像,突厥佔據着河套之地,這和漢初的匈奴幾乎是一樣的。

李靖在戰前就給各路總管開了會,說道:“當初漢朝的時候,和匈奴的戰事先是經過了河南地之戰,也就是奪取河套,後來又進行了河西之戰,奪取了現在的河西四郡,進而聯絡西域,後來匈奴遠遁漠北,最後經過兩次漠北之戰,兩次擊殺匈奴可汗,最後滅亡了匈奴汗國。

現在我大唐雖然沒有河套,但河西四郡已經不需要再次開戰,所以我軍能夠直接從河西出兵,我軍此戰的目的就是位於河套的突厥王廷。

諸位都要謹記,只要能夠在河套對突厥進行最大的傷害,就要在陰山以南對他們趕盡殺絕,如果真的讓突厥人跑到漠北去,那結果就有些難以預料了。

陛下並不願意打長年的拉鋸戰,如果讓突厥大部隊逃到漠北去,那最終就不能竟全功。

我將率領三千輕騎,直奔突厥牙帳王廷,頡利可汗外厲內荏,定然不敢和我交戰,一定會率領着部衆逃走,左路軍和右路軍緊隨其後,對頡利銜尾追殺,務必讓頡利麾下士卒損失。

只要頡利的損失變大,那突厥中的裂痕就會越來越大,他本就是生性多疑之人,一定會有大量的突厥貴族背叛他,到了那個時候,頡利就大勢已去了。” ……

李靖率領輕騎從馬邑出發,距離定襄並不算遠,畢竟河套距離中原實在是太近了,而且一路上還沒有什麼阻攔。

最重要的還是頡利可汗的確是一個很拉胯的君主,他部下中,對他忠心的人並不算多,甚至就連他的心腹都背叛他投降唐朝,這基本上相當於洛玄夜背叛李世民,從這裡就能看出頡利在突厥人已經有多麼讓人怨恨。

月黑風高夜,寒冷的冬天,頡利可汗根本就想不到唐軍會在這個時候前來。

當初洛無疾和霍去病衝擊匈奴營地的時候同樣如此。

誰都想不到會有人在這種天氣中突然發動襲擊,至於爲什麼突厥沒有從匈奴的結局中得到什麼教訓。

那就不得不提,人想要得到教訓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而且,突厥人沒文化!

突厥人不讀書!

以史爲鑑,可以知道興亡,但突厥人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也沒有讀漢人歷史的習慣,所以對於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很多後人在看到歷史上有些人犯了一模一樣的錯誤時,都忍不住扼腕嘆息,並且非常疑惑的問道:“難道他們不知道某某人某某事,就是這樣嗎?”

但事實上就是,這世上喜歡歷史的人很少,這世上讀過歷史的人更少,就連那些權貴,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讀過歷史的,所以以史爲鑑,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少人才能夠做到的事情。

李靖的戰術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簡單,他精挑細選的三千輕騎,直奔定襄突厥牙帳而去。

等到了牙帳,頡利才反應過來,又見到自己的心腹大將背叛,立刻就帶着突厥禁衛逃走。

那些對頡利忠心耿耿的禁衛,騎着高大的戰馬對來襲的唐軍發動了衝鋒,草原之上的遭遇戰,雙方之間根本就來不及佈置什麼的障礙。

狹路相逢勇者勝!

但面對突襲而來的大唐輕騎,這些突厥騎兵,有許多甚至還沒有騎上馬。

李靖高聲吼道:“擒拿頡利!”

洛玄雲就在李靖麾下,他畢竟是洛氏子,自然不可能真的從大頭兵做起,而且他這種武力超強的人,本身也可以直接走另外一條路,他跟在李靖麾下做一員先鋒。

縱然是高速的呼嘯之間,洛玄雲依舊能感受到所有人猙獰的面容,戰馬狂奔之間呼出的氣息,以及突然拋灑出的鮮血味道。

“轟!”

戰馬重重的撞在一起,幾乎在瞬間,兩匹戰馬就斃命而亡,兩名騎士同樣踏進了死亡的深淵之中,高高的飛起,然後大口大口的吐出鮮血,血肉紛飛之間,生命消逝。

洛氏子所練習的武器,從來都是馬槊,這種馬上的無敵兵器。

洛玄雲好像自己回到了當初在凜冬城的日子。

又好像回到了當初在竇建德麾下和唐軍作戰的日子。

他的心中在翻騰。

他這一代七個兄弟,大哥在凜冬城照顧家族,二哥受到老祖宗指點,前往西域去傳播素王的信仰,三哥統領着敢戰士,在遼東那裡有一小塊土地,擁有獨立的地位,四哥已經是宰相,還是天官吏部尚書,五哥更不用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第一重臣,重到就連出徵都不行,六哥也是國公,十六衛大將軍之一,出征時的一路總管,姐姐洛玄鏡是楚國夫人,是封疆大吏。

只有自己,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提起的,同樣消耗了家族的資源,但是自己卻不曾給家族帶來什麼榮耀和底蘊。

這讓洛玄雲有些不能接受。

他又想起前些時日,他去看竇王,竇王現在已經不再被軟禁,只不過大唐沒有他的位置而已。

我的榮耀,就從現在開始吧!

洛玄雲心中想着這些事,他纔剛剛二十出頭不多,是兄弟中最年輕的一個,他還有很多年可以去成長。

洛玄雲雙手持着馬槊,在突厥軍中左衝右突,手底下沒有一合之敵,真是勇猛無敵,讓大唐的士卒紛紛高呼起來。

李靖看着也微微咋舌,他是見過洛玄夜和洛玄凌在戰場上的非人表現的,現在看來,這洛玄雲雖然和洛玄夜有差距,但不亞於洛玄凌。

這洛氏子怎麼一個個都這麼能打,最關鍵的是,李靖親眼看到洛玄雲被重重擊中,但是隻不過是悶啃一聲就完全不在意,再次衝了上來。

這洛氏子對痛苦的忍耐程度真是離譜,完全沒有一點出身高貴的認識,打起仗來就像是不要命一樣。

洛玄雲只覺自己的汗液從身體中的每一個毛孔蒸騰而出,在冬天的寒風中,甚至有白氣升騰,那是短時間之內大量的用力而產生的。

“殺!”

洛玄雲的本事,或者說是洛氏子的本事都是在生死中,在冰天雪地中鍛煉出來的,他們都是曾經在冬天在冰水中游泳的人,現在這點寒意,對洛玄雲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麼。

他大聲嘶吼着,回想起族中的山君,回想起自己最喜歡的大貓,真的宛如下山的猛虎一般。

猛將在戰場上的帶動,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斷向前,唐軍輕騎齊步而動,馬踏山河,衝殺而去。

本就混亂的突厥人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唐軍的進攻,頡利可汗率領着牙帳軍隊毫不猶豫的開始逃遁。

至於往哪裡逃,自然是陰山,那裡的地形比較複雜,不像是河套這麼簡單,他準備在那裡重新整軍,然後和唐軍決一雌雄。

但他不知道李靖早在戰前就已經針對這種情況做好了部署,李績等人就是專門等待着頡利可汗的。

在頡利可汗慌忙的撤退過程中,李績出現在半路上,緊隨而來的是上萬唐朝軍隊,李績自然是按照李靖的命令,奉命圍剿頡利可汗,見到李績軍隊的一瞬間,頡利只覺頭皮發麻,這唐軍根本就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一路追着他殺。

他狠狠地說道:“如果讓本可汗能夠重整旗鼓,本可汗一定要狠狠報復回去,讓唐朝知道本可汗的強大和不可侵犯。”

然後繼續倉皇的改變自己的目的地,向着陰山的另外一個方向逃去,但李靖的佈置可不僅僅是這一個,很快頡利可汗就再次遇到了另外一支等待着他的唐軍。

他再次放下狠話,而後繼續逃遁,一路逃到陰山之下,但唐軍卻依舊沒有停下追擊。

李靖和李世民真不愧是當世最爲傑出的兩大統帥,兩個人在某些方面非常的相像,當初李世民追殺敵人的時候,兩天不進食,三天不解甲,一直將敵人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直到心態都徹底奔潰,直到軍隊都徹底離散,纔算是結束,現在李靖追殺頡利可汗是同樣的道理,頡利可汗身邊的軍隊,經過連續的絞殺,已經只剩下數萬人。

相比於巔峰時期,這已經被削弱了相當多,至少在短時間內,在河套上,頡利已經失去了和大唐正面作戰的能力。

這都得益於李靖完全不曾停下的追殺,讓頡利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整軍,導致衆多軍隊都逃離了突厥,轉投了其他的部落,畢竟在草原上,除了突厥部落之外,還有其他的衆多部落。

這些部落中有許多已經和大唐暗通款曲,或者直接就投奔了大唐,比如說薛延陀這些部落,當初都是DTZ的屬臣,但是就連可汗都經由天子冊封,對草原部落的籠絡,是大唐對冬突厥動手的一大原因。

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203章 韓信第203章 韓信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123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290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251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36章 天下形勢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114章 墨翟第285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947章 天聖,二聖人也!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644章 陰詭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670章 我周氏!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426章 迎立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208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631章 諡號第949章 遼湯公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32章 姬涅崩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7章 姬昭薨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85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451章 獻闕!第535章 說劍!第219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64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243章 驚變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288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961章 子嗣第330章 薨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332章 陰雲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130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
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203章 韓信第203章 韓信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123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290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251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36章 天下形勢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114章 墨翟第285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947章 天聖,二聖人也!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644章 陰詭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670章 我周氏!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426章 迎立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208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631章 諡號第949章 遼湯公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32章 姬涅崩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7章 姬昭薨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85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451章 獻闕!第535章 說劍!第219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64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243章 驚變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288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961章 子嗣第330章 薨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332章 陰雲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130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