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

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

遼東的天是宛如澄澈明鏡的藍,遼東的山脈是恢宏的,宛如騰龍的山嶺,蒼翠的山峰林立。

行至遼西,洛諶等人見到了燕人曾經所建的城池,大多是低矮的小城,最高者不過三米,由漿土層層夯實,昔年或許有數千人曾居住在這裡,但隨着燕人南遷,雨雪風霜下,已顯出幾分敗落。

大雨沖垮了已無人氣的茅屋,留下些許殘垣,城牆以及城中,俱是荒草叢叢,乃至於有野狐出沒,拖行着只野雞屍體,留下兩行血跡,行至城外,隱約見有墳塋處處,有幾處留下坑洞,生人遷徙而死,死者卻只能留在此處,或許後人已死盡。

洛諶帶着些許感慨道:“幾處荒丘,幾行名姓,燕人走的真是乾脆利落,毫無留戀,於燕人而言,這裡不是安居百五十年的鄉土,而是噬人心血的魔土啊。”

燕國舊的一切都帶着暮氣,在這裡甚至就連平整的直道都未曾見過,洛諶能從此間感受到燕人生活之艱難。

自此城出處有一條略顯平整的小道,是城中及村莊百姓踩踏而出,此刻亦雜草叢生,道路兩側甚至及至腰際,時已深秋,其上有落葉空懸,根莖枯黃,有一二不死的草蟲發出最後的哀泣鳴叫。

燕國薊城中,慕容承光於皇宮中秉政,他算着時間,心知洛諶等人當已經行至燕國曾於遼東故地,自與洛諶交談一番後,慕容承光就深受啓發,於天下事大開眼界,亦有了自己新的判斷,洛氏遷往遼東對燕國乃是最重大的利好,當日慕容承光與洛諶言語時對胡人多有不屑,但不過是做做姿態罷了,身爲遼東走出的大將,他對遼東胡人的悍勇最是清楚不過,“昭公啊,遼東山河我燕國終將回返,我燕國皇帝將爲胡人最至高單于,若是有朝一日,我燕國能控草原七十二部,兼之幽冀,還有誰能阻我燕國一統天下呢?”

自昭城出發,如今已過半載,如今洛諶等人已行至燕國所治最北,遼東廣袤,燕國所治不過一部分遼東土地而已,所謂白山黑水,長白山脈並非最北之所在。

洛諶臉已黝黑,不復洛氏子風流雅緻之貌,手中持柴刀,皮膚有皸裂,甚至有泥土在裂縫中,一雙曾經修長白皙只略有習武的手,如今已是粗糙不堪,洛氏的基因和神異也救不了洛諶,一衆敢戰士俱如此,行至長白山,一行人自然不上山,而是沿着長白山以及河流一直向北走。

江東吳郡地,秋意在此處並不明顯,依舊是暖陽驕熾,洛希一襲白衣,乾淨整潔的簡直一塵不染,他躺在烏蓬油紙小船中,微微閉眼享受着午後的片刻寧靜,如今的吳國,陸遜太強以至於被魯肅爲首的衆人聯合起來放逐到徐州,以大都督身份兼任徐州牧,不得不退出皇位的爭奪,洛希不在乎這些東西,他所關心的是前往遼東的數百族人到了哪裡,又經歷了什麼磨難,陽光照下來晃到眼間,他擡起手擋住陽光,那雙手骨節分明,白皙若玉,好看極了。

在進入遼東極北後,燕國所繪製的堪輿圖就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這裡對任何外來者都是生靈絕地,在遼東的土地上,大片大片的荒原、冰原、森林和山脈,會讓每一個進入此地的外來者,爲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洛氏本該同樣如此,但王文君是天生的北境冰雪之女,她爲洛氏所加持的落雁天賦和禦寒天賦,是洛氏前來遼東的基礎。

洛諶站於高石之上,伸手空舉,須彌芥子發動,而後那神杖便陡然出現在他的手中,黃金寶玉鑲嵌其上,盡顯尊貴莊嚴,他將之重重擊在大石之上,發出金石般的聲音,大石上甚至被戳出一個孔洞。

當昭聖王握着神杖時,便如同素王親臨人間,當洛氏家主握着神杖時,縱然令下誅殺天子,衆軍亦摧陣而前!

洛諶之聲傳遍數百敢戰士間,“諸位兒郎,素王上皇之旨,先父之令,家族遷徙遼東,於白山黑水間建城,我們的身後,便是長白山脈,再往北便是黑水,深秋已盡,凜冬將至,吾將喚遼東神俊至此間,諸位兒郎且隨海東青前行。”

言罷伴隨着洛諶一聲高嘯,十數只海東青於青天上盤旋轉圜,唳聲此起彼伏,衆敢戰士皆高聲歡呼起來,海東青在天下間有神鳥之名,更不必說在洛氏中,乃是僅次於鳳凰的崇拜之物。

向來獨行的海東青,被喚在此地,翱翔天際,地上則是洛諶等人不住地便走便記,及至進食時,海東青便展翅消失於衆人之前,不片刻便攜野兔、野雞等再次出現,斷其首,破其膛,食其心肝,撕其血肉,其兇殘嗜血,讓人不由畏懼。

當第一縷寒風出現在洛諶眉間時,他知道是冬季降臨了,立冬已至,在昭城時,這個時節還未曾有雪,但這裡是遼東,當撲簌撲簌的雪花在這個時節便落的天下一片白後,洛諶便知道了燕人對溫暖的需求。

洛諶猶記得家族史書所載,先祖文君“赤足臨於白晶中,翩然而起驚鴻舞,不絕寒也”。

子孫後裔禦寒之術自然沒有這等誇張的神異,至少洛諶如今僅着一件錦裘立於寒風霜雪中,只覺極寒,自極北而來的風,似乎能透過錦裘直刺肌骨,令人寒意頓生,唯有穿戴裹上動物毛皮所制的衣裳,才能覺出血液依舊在經脈間流動,如同水汞般轟鳴着,一衆洛氏哪裡還有半分的風流雅緻,幾乎如同深山中的胡人,一副茹毛飲血的模樣。

當此時,遼東萬里山川,飛鳥盡絕,山林盡白,萬籟俱靜,海東青亦不能長久行於寒空之中,伴着遼東一場場大雪,洛氏行進的速度大大降低,昭城的雪,能使黃河結冰,能使生人凍斃,但遼東之雪,那呼嘯而過的寒風捲起晶瑩白雪,能將人凝爲冰晶,手指於外,不消片刻便屈伸手指亦不能也,再片刻凍瘡已生,痛癢難耐。

大雪漫天中,洛氏衆人便一腳深一腳淺,裹緊皮衣與厚厚錦裘,行在白茫茫的乾淨天地間,身上披着雪掛着霜,間或有豺狼虎豹的嘶吼,但見到成羣結隊的軍士,便藏於林中不出,天地一片白,惟餘行人蹤。 大魏宮廷中,地間有暖龍鋪地,燒的通紅的炭,置於火盆中,騰騰而起的熱氣籠在殿中,曹睿等一衆君臣着單衣歡飲美酒,暢享可使人發熱的鹿肉,舞姬於殿中翩翩起舞,絲竹之聲不絕於耳,曹睿大聲笑着飲下酒衝着殿中一個頗爲儒雅的男子道:“王叔,朕聽聞先漢時,東阿穆侯輒爲漢文帝作賦,以賀天下,您是如今天下的文宗冠冕,時值大雪,如此美景,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王叔可否爲我大魏作一首雪賦,讚揚我大魏昌盛呢?”

曹植沒想到曹睿有此之念,稍一沉吟便應下來,如此盛雪美景,他早就想要吟詠一番,“陛下且飲酒,臣思索片刻,便爲陛下獻上《大魏長安雪景賦》。”

殿中又是擊缶歡騰,簌簌大雪、醇香美酒、嬌柔美人、文華詩賦,這世上又有什麼比這還要醉人的呢?

在雪中行了多久呢?

沒有人知曉,只知道太陽升起又落下,只知道大雪落下未曾融化過,越積越多,洛氏遷往白山黑水間,但此刻的遼東處處盡是白山,銀裝素裹不足形容,唯有白茫茫一片最是恰當。

“嘶。”

冰冷近乎僵硬的手握着略有些燙的兔腿產生了宛如針刺般的疼痛,使敢戰士忍不住將還冒着騰騰熱氣的兔腿丟在雪地上,他連忙去撿,步履有些不便,他的腳也有些因爲寒冷而感到僵硬了,然後便見到另外一隻手將兔腿撿起來,他擡頭一看竟然是家主洛諶,正想要行禮便被洛諶按下笑着說道:“有些熱食不容易,都是兒郎們拼命取來的,下次可要拿穩,上面的泥不要吃。”

說着洛諶用腰間小刀將那兔腿上沾染了些許雪泥的部分割下,在身上蹭了蹭自己吃下,將剩下的兔腿遞還給那敢戰士,還取出一塊辛辣料道:“抹在上面,身體會更暖和。”

望着家主離去的身影,敢戰士眼中有淚水,他害怕在這嚴寒的天氣中凍成冰晶,連忙擡袖抹去,只覺身體似乎恢復了一些溫度,這不是錯覺,洛諶有禦寒拓展特性,能讓人更耐嚴寒,他不知疲倦的在敢戰士中行走便是爲了讓族人暖和一些,多有效不敢說,但至少穿着錦裘就凍不死,等到建起城池,便能照顧更多的人了。

遼東北國的冬季實在是過於漫長,當大寒過去依舊有大雪覆蓋時,洛諶心中未必沒有絕望,當河流聲於衆人耳邊響徹,當冰面被重重錘擊,顯露出那黑色的水質,擡眼望去,那寬闊蜿蜒如龍的大江雖結冰被大雪所覆蓋,但其上無樹,蜿蜒如龍。

洛諶只覺渾身一鬆,整整一年晝夜兼程,終於到了黑水所在,緊繃了一年的弦,實在是太累了,所有的敢戰士都立在冰面上,互相對視着,而後望向家主洛諶。

洛諶噗通一聲跪在冰面上,張開雙臂,他的嗓子已經嘶啞不堪,此刻卻用力嘶吼着,發泄着一直以來的壓抑和悲痛,“至尊至高的素王啊,自昭城五百三十二人出,歷時一載,終抵白山黑水,族人亡二十七,此諶之不肖,族人亡身俱已收斂,此刻子孫立於黑水之上,恭敬請求祭祀,素王萬年,請靈壇!”

敢戰士們沉默不言,將二十七座靈壇從車上捧下置於冰面上,齊齊圍成一團,洛諶手中持着神杖,縱然嚴寒,他亦解下皮衣將神袍披在身上,滿面肅容道:“諸英魂神靈,吾等未負諸位之願,於申亥日抵黑水之上,今告祭諸位,可瞑目矣,吾族將於此間建城,諸英魂神靈將立於新城,英魂歸來兮,英魂安樂兮。”

洛國中有無數上古的禮節和祭祀方式,衆敢戰士皆行最古老的叉手垂首禮節,齊聲吟頌道:“英魂歸來兮,英魂安樂兮!”

風聲搖曳嗚咽,在衆人耳邊響徹,那大江兩側遠山的松柏白楊在風中搖擺,其上的雪花撲簌簌落下來,望着這生動的一幕,洛諶愈發握緊了手中的神杖,衆敢戰士皆單膝跪於地,是逝去的族人英魂真的歸來了嗎?

短暫簡單卻肅穆的儀式結束後,最大的問題擺在了所有人面前,那便是選擇適合建城之地,要易守難攻,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源,要擁有能維持數萬人糧食的土地,一路行來,洛諶心中已有腹稿,最合適的便是建造一座山城,能保洛氏不失,而後在山腳下再建造一座溝通的城池,山城難建,最先建者當是能聚集族人之城,這也是衆人先行的最終目的所在。

洛氏遷徙之遠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燕國於遼東建國百五十年,都未曾到過此處,在這裡只有無窮無盡的野獸和茹毛飲血的胡人,這裡的胡人以打漁和捕獵生存,一個個都健碩至極,體質稍弱都不可能存活下去。

沿着黑水支流遷徙,洛諶終於選定了建城的地址,依山傍水之所在,他從戒指中以及大車上取下大量的工具,此刻遼東依舊是白雪皚皚,自然不能動工,敢戰士們支起禦寒的軍帳,算是短暫的避寒,一隊人去捕獵,一隊人去鑿開冰面捕魚,亦有一隊人前往收集乾燥的柴火準備生火。

一座城池,以木質的柵欄所圍成的城牆,不足一人高,百十間木屋立在清雪後的土地上,洛諶告訴所有人,這座城叫做——凜冬。

——-——

漢末列國時,天地有四極,曰極北遼東,曰極南瓊州,曰極東濱海,曰極西西域,洛氏始建西域無雙,又建遼東凜冬,凜凜而極於冬,其煌煌之功,巍巍之耀,古往今來莫有及者,有二三子望其項背,亦足列青史第一流矣!——《漢末列國·博聞》

第344章 洛陽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489章 開學令!天下有二心!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270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428章 劉旦第906章 青海道(33)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272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81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第80章 《洛宮春秋》第167章 秦異人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336章 哀榮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896章 洛蘇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658章 後事!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304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175章 攻魏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929章 洛蘇的真正計劃!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194章 四海一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174章 韓非奔洛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960章 皇太女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82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489章 開學令!天下有二心!第956章 天下暗流第81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546章 新資料片,王莽(求月票)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936章 請君直上凌煙閣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153章 終入洛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189章 城破第626章 談崩了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327章 流國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245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
第344章 洛陽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489章 開學令!天下有二心!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270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428章 劉旦第906章 青海道(33)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272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81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第80章 《洛宮春秋》第167章 秦異人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336章 哀榮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896章 洛蘇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658章 後事!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304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175章 攻魏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929章 洛蘇的真正計劃!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194章 四海一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174章 韓非奔洛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960章 皇太女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82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489章 開學令!天下有二心!第956章 天下暗流第81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546章 新資料片,王莽(求月票)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936章 請君直上凌煙閣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153章 終入洛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189章 城破第626章 談崩了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327章 流國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245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