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

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

一個重量級政壇大佬的逝去,所影響的絕不是自己一個人。

本來已經對太子之位絕望的魏王李泰,再次燃起了希望,扛着太子之位的柱石倒下,那太子的位置還能穩固嗎?

他真的能聰明,洛蘇見過的李世民的所有兒子裡面,李恪英武果斷,李泰文才出衆,可謂一文一武,其餘人中,李承幹仁厚,李治也聰明伶俐,但還太小,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其餘都一般。

洛玄夜的後事很是盛大,李世民追贈他“司空”、“司徒”、“幷州大都督”,定諡號“武成”,陪葬昭陵,和平陽公主合葬。

洛玄夜去世,有人歡欣鼓舞,有人如喪考妣,但面上都是一副哀悽之色。

李承幹在洛玄夜的葬禮上哭的昏天黑地,卻沒有見到有人已經盯上了他。

第一個出手的人,不知道是來自哪一方,但手段極其隱晦。

“周郡王薨逝,真是國朝之失,陛下失去一個良佐,太子失去一個良師,聽說太子之前不聽其他人的規勸,只聽周郡王的,現在周郡王不在了,誰來規勸太子呢?”

一句完全沒問題的話,而且只覺憂國憂民。

因爲這句話本來就沒錯!

但唯有極少數人能感覺出其中的不對勁,那就是對太子極其瞭解的人,這番話隱晦的表達出了太子需要讓人教導。

最重要的是,讓李世民覺得李承幹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輔佐,現在李承幹必須自己成熟起來,換句話說,之前磨礪太子的那一套路數,又要重新撿起來,而且是不得不撿,不得不用。

因爲沒有誰能承擔讓太子自由發展的結果,自古以來都沒有任由太子自由生長的,完備的太子府就是爲了太子的教育而生。

但李承幹不吃這套,他身體殘疾,心理素質差,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磨礪,但唯有洛氏中才有這種教育方式,洛氏之外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是苦難教育,是千磨萬擊之後,自然成材。

李靖和魏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李世民叫到了太極殿。

二人有些惴惴的端坐着,李世民遲疑片刻,緩緩開口問道:“兩位愛卿教導太子大概兩年了吧,不知太子如今若何,可改正了從前那些荒唐的習慣,能否承擔邦國的重擔嗎?”

爲什麼說這是一個陽謀。

尤其是對於魏徵來說,太難回答了。

因爲他在這種情況下,沒法說太子一點問題都沒有,他如果這麼說,日後被李世民發現太子還穿着胡服唱胡曲,還有其他的小癖好,他百口莫辯。

至於能不能承擔邦國重擔,這東西也是非常主觀的東西,關鍵不在於太子行不行,而在於李世民認爲太子行不行。

這便是所謂“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但魏徵也不可能說太子還是小毛病一大堆,那他這個老師是怎麼當的?

當初周郡王活着的時候,可以說太子這些都是小問題小愛好,不影響當皇帝,還能拿出當初皇帝的事情來調侃,但魏徵他知道自己沒有這麼大的臉,面對一個對兒子情況頗爲急切的父親,他怎麼打包票說沒問題。

當初孔穎達和張玄素他們爲什麼要爭着對李承幹進諫,因爲嚴厲的管教太子,至少出現問題,可以甩鍋說,我教了,他不聽。

如果放縱太子,那太子貪玩的鍋就要甩到老師頭上了。

老師和家長間的難題,那是自古就有的,當皇子的老師可不容易。

魏徵從來都只是懟李世民一個人,對於其他事,他很謹慎的。

魏徵急中生智道:“回稟陛下,太子已經大有長進,但人無完人,還有一些不足之處,臣一定嚴加教導,規範太子殿下的言行舉止,定讓太子殿下成爲棟樑之才,若是做不到,陛下就撤了臣太子少師之職。”

日。

李靖難以置信的望着魏徵,你這老小子,這是想要趁機跑路?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又踱步轉了幾圈,沉聲道:“你們好生教導太子,朕會再給你們加職,武成王去世了,太子三師都空了出來,你們的三少職銜該是時候提一提了。”

魏徵和李靖在叩首後離開太極殿,走在宮中的時候,兩個人的腳步都放慢下來,幾乎同時微微嘆口氣,三師職銜自然是極高,但這玩意燙手。 李靖微微眯眼問道:“中書令剛纔在殿中說那些話,難道就不擔心陛下震怒嗎?”

魏徵卻毫不在意道:“陛下不會在意,反而會深思,倒是左僕射,現在武成王薨逝,伱就是名副其實的軍方第一人了,你我在東宮中的職責重大,左僕射當要深思纔是。”

李靖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在政治這方面,他比起魏徵來,差的是真遠,畢竟這位是差點就能幫隱太子翻盤當今陛下的人,而且還能在貞觀朝受到重用,他立刻微微躬身道:“還請中書令解惑。”

魏徵遙望着青天,緩緩道:“左僕射你看天下的太陽,只有一顆,獨自享有所有的崇拜,自古以來,太子和君王間的關係,都很是複雜。

既希望太子強能繼承君位,又希望太子不要那麼強,以免威脅君位。

所以太子很難做。

之前武成王想要讓我做太子少師,我欣然應允,因爲我看透了太子、武成王和陛下間的關係。

在所有人的眼中,武成王都是太子最大的支柱,這的確是事實,但實際上不僅僅如此,武成王還是陛下壓制太子的一根定海神針。

只要有武成王在,太子的勢力就相當於始終構建在陛下的掌控中,因爲武成王終究是陛下的人,在陛下和太子不發生衝突的時候,武成王會維護太子的地位,包括向陛下要求太子之位穩固,不能隨意變換。

但只要太子和陛下發生衝突,發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武成王立刻就會讓所有人知道,爲什麼陛下會這麼信任他。

武成王作爲太子支柱,既讓太子強大,又讓太子弱小,這就是太子、武成王和陛下之間的複雜關係。

現在武成王不在了,那誰來填補這個空缺?

你和我現在都算是東宮的人,我其實還好,畢竟我只是個文官,而你,陛下一定在想,你會不會想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呢?”

魏徵的分析鞭辟入裡,將李靖震的一愣一愣的,之前他就疑惑過,把自己、魏徵和武成王這些重臣調進太子東宮,陛下真的就能放心?

現在魏徵一分析,原來關鍵在於武成王,有武成王壓着,太子東宮再多一倍的重臣,也成不了事。

李靖垮着臉,良久才苦笑道:“我都已經這麼大年紀,而且我位極人臣,爲什麼要跟着太子作亂呢?又有什麼好處呢?”

魏徵聞言不說話,只是若有所思的望着李靖,那眼神讓李靖自己說了傻話,他並不是真的傻,很快就反應過來。

年紀大算什麼?

況且李靖也沒有真正的位極人臣,起碼他現在就不如洛玄夜,最重要的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想打仗,他想帶兵打仗,而李世民不會再讓他單獨領兵。

不僅如此,李世民一向寬容,魏徵這種曾經要殺他的人,都被他引爲心腹,他很少猜忌人,但李靖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不知道洛玄夜以及不少人對李靖的評價都是可用不可信,但天子不太信任李靖這是人盡皆知的。

這就像是黑暗森林一樣,誰都不知道李靖會不會心中懷着怨恨,會不會突然給李世民來一下狠的,所以洛玄夜的薨逝,讓李靖很難受,在朝堂上,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有時候反而是件好事。

李靖抿了抿嘴,想要說些什麼,良久一直走到了皇宮門前才低聲說道:“多謝中書令今日指點,李靖感激不盡,但俗話說,送佛送到西,中書令可還有什麼話送給李靖的嗎?”

魏徵沉默了一下,保住李靖就是保住自己,起碼在他離開東宮前李靖不能有事,“離開東宮的事,就別想了,好好輔佐太子,平日緊閉門庭,不要和太子走的太近,你只能做個孤臣,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你應該做的。”

魏徵的話讓李靖突然想起了當初國師洛蘇和他說過話的,簡直一模一樣,原來在外人眼中,這就是我的歸宿嗎?

李靖突然問道:“中書令,如果陛下依舊如果先前那樣支持太子呢?”

魏徵已經登上了馬車,回身微微笑道:“那當然是件好事,但老夫年歲已高,恐怕活不到太子登基的時候,而左僕射的年紀也不小了。”

說完便放下車簾,馬車轟隆隆的離開。

李靖坐上馬車,只覺有些失魂落魄,他覺得魏徵剛纔的話有深意,“我的年紀不小了。”

李靖只覺一陣森寒,難道陛下真的會在自己去世前,將我帶走,讓我去陪葬昭陵嗎?

————

古籍有載,一鯨落而萬物生,一樹枯而萬花盛,草木猶此,武成王薨,州刺史遷十二,十二衛換五將,遷相一也。——《唐書注》

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194章 四海一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814章 帝死!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732章 戰三英!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303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710章 曹洪死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336章 哀榮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320章 裂國:前奏曲第534章 進長安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30章 天命在誰?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752章 曹操死兒子了!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846章 洛氏女子!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737章 袁紹死!第631章 諡號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769章 諸夏外的胡人們與漢末列國諸帝紀元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175章 攻魏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323章 念想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342章 我言第373章 衛青第804章 卷終第34章 鎬京大戰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658章 後事!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52章 合縱扼楚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360章 朝貢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552章 趙飛燕!第120章 洛墨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962章 秦國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70章 孔子第146章 往齊國去第450章 神廟軍!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905章 愛子情深,扶位於墜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856章 最後一擊!
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194章 四海一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814章 帝死!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732章 戰三英!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303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710章 曹洪死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336章 哀榮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320章 裂國:前奏曲第534章 進長安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30章 天命在誰?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752章 曹操死兒子了!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846章 洛氏女子!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737章 袁紹死!第631章 諡號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769章 諸夏外的胡人們與漢末列國諸帝紀元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175章 攻魏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323章 念想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342章 我言第373章 衛青第804章 卷終第34章 鎬京大戰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658章 後事!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52章 合縱扼楚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360章 朝貢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552章 趙飛燕!第120章 洛墨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962章 秦國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70章 孔子第146章 往齊國去第450章 神廟軍!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905章 愛子情深,扶位於墜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856章 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