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危機來臨

第374章 危機來臨

隨着大量馬匹踏地而來,滾滾塵煙瀰漫在整個視野之中,粗略數去竟然有上千人。

這讓守城的將軍很是驚訝,怪不得直接燃起烽火,原來是這麼多匈奴人來打草谷。

這個時空的大漢和匈奴之間,本來是要大戰的,但是被洛陵一場大雪硬生生的推遲了匈奴巔峰期的到來。

遭受巨大損失的匈奴開始舔舐傷口,匈奴王廷不敢南下侵略漢廷,於是藉着這個其他部落損失慘重的機會開始吞併那些不服從的勢力,甚至就連之前沒有打下來的朝鮮都進入了匈奴的手中。

漢廷在這個時候則依靠着長城逐漸進入了盛世的繁華,而且從呂雉開始,漢廷的統治者更加看重長城以內的土地開發。

相比較長城以外的苦寒之地,更願意去開發江東和長江兩側的沃土,包括江漢平原等等,因爲這裡氣候溫暖,只要經過開發,都可以種地。

雙方戰略方向的選擇,使得匈奴和漢廷有了這一段極長時間的和平時期。

經過數十年的苦難行軍,匈奴重新恢復過來,得益於氣候的良好,牛羊成羣,沒有大的天災,重新有了數十萬的控弦之士。

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因爲草原就在那裡,有草原就有牛羊,有了牛羊就有食物,有了食物就能養活人口。

古代又不像是現代一樣有那麼深的科技壁壘。

現代科技武器的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力,沒有數十年的科技追趕,人再多也沒用。

對這些古典帝國來說,人口一恢復,實力就恢復了一半,再有充足的戰備資源,十年到二十年之內就能讓一個國家從不堪一擊,直接進化到天下無敵。

漢廷又沒有直接控制西域,斷絕匈奴從中亞大通道獲得技術和甲冑的渠道,數十年的時間恢復過來實在是太正常了。

這也是爲什麼洛陵的大雪是推遲了匈奴的巔峰到來,而不是直接滅絕匈奴。

不過國力的積攢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匈奴才剛剛恢復到昔年的水平,而漢廷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自己了。

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如今大漢和匈奴之間是真正的攻守易型,漢廷的血實在是太厚了,反而是匈奴相比較起來有些許的脆弱。

漢廷只要規劃好戰爭的節奏,就算是連吃敗仗,都能通過不停的戰爭搶先在自己垮掉之前把匈奴拖垮。

衛青雖然是作爲罪人來到邊關的,但是他之前就是養馬的,流放的文書之中有記載,所以他來到邊關之後就接了之前的活計,繼續餵養城中那並不多的戰馬。

守城的將士面對匈奴人並不畏懼,若是匈奴王廷的衛隊,或許還畏懼幾分,因爲那些匈奴王廷的衛隊是着全身甲的,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這些普通的匈奴人,大部分都沒有甲冑在身,相比較起來,至少漢軍這邊不少人還有一件皮甲或者布甲,有一些防禦力。

而且漢軍有更好的弓弩,這是匈奴人相比較漢軍來說最弱的一點。

只不過匈奴人同樣很清楚這一點,通常不會和漢軍直接正面對敵,而是繞過城池前往那些村莊之中劫掠,然後搶完就跑,這些匈奴人的馬很好,而且一人數馬,想要追是來不及的,漢軍在這種攻擊面前煩不勝煩,可以說是疲於應付。

漢軍面對匈奴人自然是不會慫的,留下足夠的守城人馬,直接就騎着馬出城去和匈奴人作戰。

衛青在軍中還是有一些勇武名頭的,騎術又好,自然跟着一齊出徵。

匈奴人見到漢軍竟然追上來,於是轉身調轉馬頭,當先就是一輪箭雨,這些小部落自然沒有什麼好的弓箭,但是畢竟是派出來搶東西的,還是盡力的帶了一些能傷人的武器。

尤其是破傷風之箭,在這個時代屬於必殺技,極爲可怕。

“兄弟們,升爵得賞就在眼前!”

以漢軍完善的軍功激勵制度,以及目前還沒有墮落的官吏體系,以及清明的政治環境,這些士卒根本就不用他激勵,紛紛嗷嗷叫着衝了上去。

衛青更是一馬當先,他身上本就揹着罪責,現在殺敵就能夠抵罪,他手中緊緊握着弓弩,然後挽弓搭箭。

“嗖!”

隨着弓聲大作。

“啊!”

一個匈奴人直接落下馬來,鮮血從脖頸上咕嘟咕嘟直冒,瞬間就染紅了地面。

竟然一箭就射中脖頸,這份騎射的本事讓衆人一陣歡呼,衛青心中一振作,再來一個,他身上的罪責就可以徹底免去。 以後他就是一個正常的士卒了,能夠憑藉着戰功獲得升遷,這就是他所夢寐以求的東西。

……

長安。

漢朝鎮守邊境的將軍自主權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戰鬥的結果在事後都要向長安發來,包括戰功的計算,都要附在後面。

賈誼收到了這一次的戰鬥結果,漢軍傷亡三十三人,匈奴傷亡三十四人,基本上一比一的傷亡,和之前的戰鬥差不多。

“衛青,一人就手刃了四人,真是個勇士啊,按照戰功應當爲他免罪。”

賈誼見到文書之後附帶的戰功以及將軍呈上的賞賜標準,沒太在意,像這樣的戰功,隨處可見,賈誼隨意的勾畫了同意,然後喚來了侍者,“將這封文書送到大將軍府,請大將軍過目,如果沒有問題就上呈陛下,不要讓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多等,按時按量的將封賞賜下去。”

依照洛辰舊年的改制,大漢朝的軍機要務,首先肯定是要經過丞相的手,如今的丞相權力極大,某種程度上就是副皇帝。

畢竟就連丞相的佐官都是九卿,甚至副手御史大夫直接就是三公之一,丞相的尊貴可想而知!

丞相在政務上基本只要和皇帝商量就可以了,但是秉持着擴相權,分文武的思想,軍機要務丞相只是第一層,之後要發給大將軍再審。

在軍事上,丞相倒有些像是大將軍的副手了,大將軍由此被稱作“軍相”。

大將軍審過之後,確認符合封賞規定,再交給皇帝,但凡中層軍官以上的封賞以及十人以上的封賞,都要經過皇帝過目,用皇帝印璽。

等到侍者將文書帶走,賈誼才突然反應過來,入年以來,似乎這樣的事情變多了,他對數字還是比較敏感的,連忙讓人去翻找之前的戰報。

“丞相,今年僅僅四個月就比得上去歲一整年了,匈奴對大漢的襲擾的確是變多了。”

佐官計算完之後迅速的將消息報告給了賈誼,賈誼聞言面色有些凝重,果然不是自己的錯覺,匈奴真的在蠢蠢欲動,但是這種陡然之間變多的襲擊是不正常的。

賈誼沉吟道:“邊關去歲和今年以來彙報的氣候情況在哪裡,給本相取來。”

在各個郡國鎮守的諸侯王、徹侯以及郡守、縣令,身上有一項持之以恆的任務,那就是將各地的異常天氣上報,諸如長時間不下雨,或者是乾旱、大雨、大雪等等,都要上報朝廷。

等到佐官將封存的資料取來,賈誼立刻就開始翻找,然後就發現這一兩年之內,草原上和邊境上的氣候都說不上太好,大漢這邊的糧食在減產,不過因爲前些年大豐收,各地的糧食儲存足,所以還沒有什麼感覺。

“草原上的不少部落遭遇了天災,所以南下劫掠的次數變多了,匈奴王廷的底子厚,而且佔據着最優質的草場,所以沒有參與到這其中,但如果氣候持續變差,甚至只要牛羊奶酪減少一成,整個匈奴都一定會瘋狂起來。”

賈誼想着這個可能的未來悚然一驚,跟隨着洛新的賈誼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糧食減產一成,結果並不會是其他人都少吃一點,最終達到大家都有的吃的地步,而是會發展到一成人吃不起,其他人正常吃!

這個道理在草原上是通用的,因爲這是人性,不因地域文化的區別而有所不同。

一想到這裡,賈誼頓時有點坐不住了,立刻說道:“本相要進宮面見陛下,去備馬。”

……

賈誼走進宮中,見到比上一次來時更加華美的宮廷,有些感慨這位陛下和先帝還真是完全不同,他對劉徹的觀感很是複雜,總是忍不住拿劉徹和劉恆對比,然後就越來越覺得彆扭。

尤其是賈誼總覺得這位皇帝望着自己的時候,帶着一絲絲的探究神情,讓他感覺有些不太舒服。

“丞相,陛下喚您進殿。”

不多時,侍者走出喚賈誼進去,賈誼清理了一下腦海中繁雜的思緒,整理了一下衣袍,隨着侍者走進內殿。

一進入內殿之中,就見到不僅僅皇帝劉徹在,還有一個身着儒服的中年文士,賈誼腦子裡面過了一下,不是十三經博士。

他心中有些好奇,能來到皇宮單獨面見皇帝,一定不可能是無名之輩,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大儒,反正不是孟儒的,賈誼自己就是孟儒的大佬,自己派系內的大儒不可能不認識。

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10章 曹洪死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9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628章 怒斥!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969章 雙生子第194章 四海一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499章 制典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493章 離譜的太子!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805章 江東洛氏!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287章 嶺南行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646章 美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321章 孝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258章 諫楚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第642章 回家嘍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158章 楚國項氏第132章 衛鞅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714章 四神醫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第228章 拜將第340章 奪權第300章 洛仲堪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277章 帝崩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11章 《士族論》!第110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960章 皇太女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573章 太平道!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574章 洛霄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382章 匈奴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245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341章 弊端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837章 洛顯之薨,謝道韞死!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280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
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10章 曹洪死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9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628章 怒斥!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969章 雙生子第194章 四海一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499章 制典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493章 離譜的太子!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805章 江東洛氏!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287章 嶺南行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646章 美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321章 孝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258章 諫楚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第642章 回家嘍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158章 楚國項氏第132章 衛鞅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714章 四神醫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第228章 拜將第340章 奪權第300章 洛仲堪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277章 帝崩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11章 《士族論》!第110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960章 皇太女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573章 太平道!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574章 洛霄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382章 匈奴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245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341章 弊端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837章 洛顯之薨,謝道韞死!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280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