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

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

即墨。

呂產望着傳到侯國之中的詔書發着呆,這封詔書對即墨呂氏實際上沒什麼影響。

但是他這個人有些任俠風範在身上,比較講義氣。

公車上書是他組織的,靖難之役他是領袖之一。

結果……

關東列侯現在的確是富貴至極了。

一場靖難之役得到了三代的安穩,大概大部分人都很是滿意吧,畢竟戰場之上拼死拼活的就是爲了延續家族的富貴。

但是呂產有些難過,甚至比他離開長安,回即墨種花時還要難過,元從諸勳徹底被排斥出朝廷權力核心了。

更可怕的是,皇帝給了靖難功臣太好的待遇,世襲罔替,大大削弱了流動性列侯們頭上一直懸着的那把劍被拿走了。

失去了權力的追求,失去了維持富貴的動力,結局如何顯而易見了,人的惰性就在這其中開始升騰。

呂產是劉詢的親舅舅,所以面對劉詢的選擇還算是剋制,但是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

甚至有列侯直接不滿道:“皇帝這是什麼意思,是懷疑老夫的忠心嗎?不如直接把老夫的心剖出來,看看是不是一顆碧血丹心!”

有的列侯憤怒道:“拼上性命奉天靖難,最後社稷卻到了宗戚和士人手中,到了這些沒有出力的人手中,這難道是公平的嗎?”

所謂千人千面。

有人憤怒就有人安撫:“靖難本就是爲了大漢的社稷存續啊。

現在大漢社稷蒸蒸日上,我們獲得了幾代的富貴,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這種帶着一點自我麻痹的思想逐漸蔓延到了整個羣體之中。

是啊。

這不就是靖難的初心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忘掉了這些東西呢?

就是從第一次覺得有些不公平開始,從第一次覺得受到懷疑開始,但皇帝終究沒做什麼。

元從諸勳百年來消失了幾十家,若是讓那些消失的家族來評價,他們一定會給予皇帝最大的感激。

因爲世襲罔替的誓言,對於注重祖先聲名和香火的大漢人來說,還有什麼承諾比傳承宗廟更重要的呢?

“就這樣吧。”

“不到關中做那三公九卿也沒什麼。”

“我等是關東之人,就在關東之地,爲朝廷鎮守。”

“鎮守一百年,五百年,八百年,直到天命的終結。”

這些聲音在各處響起,最後匯聚到了長安。

時間總是在匆匆忙忙之中走過。

劉詢忙着處理各種國家的政務,經歷了短暫的三年沒有天災的日子後,無論是關中還是關東,又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天災。

幸好朝廷已經不是剛剛靖難結束時的疲敝之態,在劉詢君臣的治理之下,大漢的國力在快速的復甦着。

古典國家就是這樣,不需要花費數十上百年去彌補科技代差。

在人可以決定一切的時代,只要君主有能力,王朝內耗不嚴重,人口沒有少的離譜,一個國家只需要十年就能從衰微一躍而起,成爲一個空前強盛的帝國。

劉向不僅僅做了廷尉,劉詢要用刑律治國,非常看重他,爲他升任了御史大夫。

三公之一,位極人臣!

他精通刑律之道,處事公正,在民間的聲望很高,他嚴肅的用刑律來規範官員的行爲,整肅吏治,查糾了一大批不法的官員。

但他不是酷吏。

即便是最嚴苛的士子也不能稱呼他爲酷吏,他的大部分判決都非常符合道德觀念,起到規範社會風氣的作用。

他執法只是嚴格卻並不酷烈。

在元封十二年的時候,劉向上書皇帝道:“關東三年之內經歷了三次天災,貧苦的百姓於是不能按時的繳納賦稅。

陛下您的恩典就像是天上的太陽一樣,下旨免除了十八個郡縣的賦稅,但是奸惡的胥吏卻依舊在矇騙百姓啊。

依舊強迫他們交稅,百姓不得不變賣僅存的口糧之田,徹底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豪強就這樣作大了,踩着百姓的骨肉和鮮血,侵蝕着大漢的根基和底蘊。

如果不加以控制,大漢的滅亡恐怕就在不遠的將來了。”

劉詢曾經被囚禁在膠東國中,廢爲庶人,每日醒來就擔心自己被劉旦殺死,見慣了人間冷暖,知曉那些奸惡的胥吏對百姓來說有多麼的恐怖。

他立刻下令讓劉向盡情去做,“卿所殺之人,皆朕所殺之人,卿勿憂,但做大事,朕必負之。”

你只管做,所有的責任都由我這個皇帝來背。

劉向感激涕零,愈發大力的打擊那種禍國殃民的豪強,尤其是犯下殺人大罪的更是絕無倖免,全都要黃泉走一遭。

這些事爲他贏得了很高的聲望,然後他就遭遇到了刺殺。 再然後敢戰士就出現在了他的身邊,欽天監裡走出了一個人。

洛青。

無論是皇帝、王侯還是豪強百姓,都知道了洛氏鮮明的態度,打擊不法的豪強,洛氏義不容辭。

這種明顯到極致的政治表態讓無數人震驚,因爲洛氏就是天下最大的豪強大族,你自己砍自己?

雖然天下的豪族都知道洛氏看不上他們這種欺壓小民的做法,而且不會和他們同流合污,但是以前最多以爲洛氏會高高掛起。

就當作沒看見一樣,畢竟這是劉氏的天下,已經不是你姬姓的邦周了,就算天命落下,這又關伱什麼事啊?

況且,劉氏皇族自己都在這樣做,皇帝是收刮最狠的一個,而且還是合法的收刮,你來管我們做什麼?

“我洛氏一生行事,還需要向你們這些蟲豸報備嗎?”

一道充斥着無盡鋒銳的聲音從昭城洛盛的口中傳向四方,一下子萬籟俱靜,只剩下無數暗流在平靜的水面之下涌動。

但是洛氏不懼,這不是亂世!

這些豪強能做些什麼呢?

朝廷一隻手就可以壓的這些人喘不過氣來,更不要說加上洛氏,他們唯有待宰的份。

在這場朝廷打壓關中和關東豪強的戰爭之中,獲利最大的反而是關東列侯。

雖然限於嚴格的規定,侯國的土地不能向外延伸一寸,但是朝廷沒規定分家之後也不行,畢竟子嗣越生越多,能夠給予的財富卻是越來越少的。

除了昔年的萬戶侯國之外,列侯國本就不大,不需要推恩分割。

所以貴族子弟,尤其是庶子自謀生計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朝廷同樣沒規定不能買商鋪和房產,於是就造成了一種奇特的景象,朝廷前面揮舞屠刀,列侯後面揮舞着小鐮刀。

朝廷宣講旨意,列侯揮舞錢帛,朝廷的刀上血跡斑斑,列侯吃的盆滿鉢滿。

突出一個配合默契,將豪強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而且火力基本都被朝廷官吏擔了。

這種情況被上報給了皇帝,“陛下,先賢曾經說過,人在憂患的環境下才能生存,一旦安逸起來就會滅亡,列侯們不知道節制,這恐怕是衰亡的徵兆啊。”

劉詢沉默了許久,最後只說了一句,“這世上哪裡有長盛不衰的呢?

這世上哪裡有爲了長存,而使自己陷於憂患的呢?

由他們去吧,只要不動分配給小民的土地,商鋪和房產就讓他們拿走好了,這是朕應該給的。”

皇帝的表態讓列侯們更加無所顧忌起來。

在這個時代,土地毋庸置疑是產出最高的寶物,擁有土地幾乎就擁有了一切,但是對列侯們來說,太過危險了。

商鋪和房產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即便是不留着收租,轉手一賣照樣是大量的錢財入袋。

有遠見卓識之人,卻見到了這繁榮盛景之下的危機,悲嘆道:“我們是軍功列侯,從馬上取功名,立下功績,綿延子孫。

得到皇帝的賞賜,用以使家族富貴,維護我們的名聲,善待國中的子民,使天下之人崇拜我們的行爲,敬仰我們的品德。

這是我們能發動靖難的根基所在啊。

現在卻爲了一些蠅頭小利,一些隨時都會失去的浮財,而失去了這些根基。

這難道不是最愚蠢最短視的行爲嗎?”

先賢早已將道理都說盡了,但人生在世,又有多少能看到百年之後?

能看穿十年的人,都足以顯貴了!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雖然不是完全的正確,但卻足以代表絕大多數人。

沒人想到開學令的反對會這樣結束,同樣沒人想到抑豪強令的實施過程會是這麼的戲劇化。

關東豪強的力量被重重打擊,列侯們忙着消化所得。

靖難功臣開始凋亡了。

————

吾嘗誦《史記》、《漢書》,每嘆興衰禍福莫非皆有天定?

月之盈虧,歷時三旬,日之正偏,四時有變,何以功臣煊赫,不過一時,竟至於此。

復而誦之,此漢宣之禍矣,太縱、大賞、無戒,溺功臣,愛親近,遂使驕狂。

太史公曰:“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

然根本已歪,枝幹何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此正言哉!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漢興功臣興衰盛亡,由此可知。——《史鑑·漢紀》

歷史上的明君都刻薄寡恩,又不想把劉病已寫成那樣,還是得原創一個皇帝,想怎麼寫怎麼寫。

第215章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648章 曹操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11章 祁巖之盟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914章 聖婚律第207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409章 建新郡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與烈日可汗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305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300章 洛仲堪第948章 誰纔是主角?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318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340章 奪權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296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691章 公子楚!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132章 衛鞅第230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48章 定策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70章 孔子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343章 聖諭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189章 城破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628章 怒斥!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936章 請君直上凌煙閣第338章 召回第36章 天下形勢第713章 災!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122章 開整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120章 洛墨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
第215章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648章 曹操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11章 祁巖之盟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914章 聖婚律第207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409章 建新郡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與烈日可汗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305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300章 洛仲堪第948章 誰纔是主角?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318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340章 奪權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296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691章 公子楚!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132章 衛鞅第230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48章 定策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70章 孔子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343章 聖諭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189章 城破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628章 怒斥!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936章 請君直上凌煙閣第338章 召回第36章 天下形勢第713章 災!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122章 開整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120章 洛墨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