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

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

這世上從來沒有常開不敗,這世上同樣沒有人能長生不死,英雄豪傑終究會化爲冢中枯骨。

姬匿二十八年,齊王薨於臨淄,諡號“宣”,史稱齊宣王。

這是第一位薨逝的諸侯王,隨着他的逝去,締造了齊國盛世的那一批名臣紛紛開始凋零。

詭異的暗流開始在諸夏的土地流淌,在這片土地之上,從洛國退隱,一批實力相近的國家並存以來,就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不允許超級強國的存在。

楚國最強,六國便連橫攻楚,魏國最強,列國便共同削弱魏國,現在齊國最強,許多有識之士都知道應該是削弱齊國的時候了。

齊國中的能人自然同樣知曉,昔年的那一批賢臣就是預見到了這種危險,所以才選擇拉攏分化列國。

但隨着那一批賢臣的逝去,齊國又沒有完全廢除世卿世祿的制度,導致這一批的君臣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些人一直以來就生活在齊國天下第一的環境之中,心裡自然有不可磨滅的驕縱之氣,面對列國不免趾高氣昂起來。

昔年六國皆朝於齊,是因爲齊國氣勢正盛,六國之間同樣不是一條心,齊國則是因爲剛剛戰勝魏國,需要鞏固新得到的土地,最終一場相王讓詭異的氣氛落下了帷幕。

但只要還沒有統一,激烈的戰爭就永遠不會結束。

尤其是趙魏被迫向齊國俯首稱臣,心中怎麼可能沒有怨恨呢?

即便是韓國,身邊就是齊國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韓侯午夜夢迴之中,都要時不時驚醒。

燕國,薊城。

經過二十餘年的厲兵秣馬,現在的燕國兵精糧足,基本上達到了燕國所能夠達到的巔峰。

昔年那一羣青年俊傑,現在一個個都已經是中年人。

燕侯感慨道:“燕國能有今日的興盛,都是列位賢才的功勞,擊破東胡拓土千里,這是真正的由燕國獨自創造出的功績。

孤聽聞齊王在國中同樣橫徵暴斂,齊國的貴族都不喜歡他,又對韓國蠻橫,似乎想要吞併韓國的宋地。

甚至還想要和洛國易地,將洛國在宋地的飛地拿到手。

現在或許是對付齊國的時候了。”

燕相樂毅沉吟道:“的確是對付齊國的時候了,但是僅僅憑藉燕國是不足以對抗齊國的,還請國君聯絡其他五國,合縱伐齊。”

燕侯皺眉道:“韓趙畏懼齊國,魏侯昏庸,終日在後宮之中廝混,根本沒有大志,秦國與魏國一直交戰,難道會參與伐齊嗎?

這五國之中唯有楚國會出兵,因爲楚國想要吞併吳越之地。”

樂毅笑道:“國君,如果一個人喜歡金銀,那就要用金銀愉悅他,而不是用美色。

魏侯好色便送他美女,韓趙畏懼齊國,那就要用齊國並土來脅迫他們。

當今天下七國之中,秦楚齊三國稱王,您也想要稱王,那趙魏韓三國國君難道就不想稱王嗎?

昔年衆國君皆是五等爵諸侯時,尚且不覺,現在三人爲王,四人爲侯,便有了高低上下。

若是您與趙魏韓三國互相承認王位,四國就能緊緊的團結起來。

齊國定然不滿三晉稱王,會興兵討伐,難道三晉會去掉王號嗎?

自然是不會的。

那麼集結燕楚趙魏韓五國之力,就足以顛覆齊國,五國合縱,秦國難道敢不參加合縱嗎?

那恐怕秦國就要步齊國的下場了。”

三晉國君果然如同樂毅所預料的那樣,對於稱王的提議根本就無法拒絕,即便有臣子勸諫,便只是一句,“齊宣王歸葬之時,以王禮入殮,那纔是榮耀的事情。”

四國相王果然激怒了齊國,尤其是韓國同樣稱王,被齊國視爲背叛。

齊王安在臨淄怒聲道:“韓侯是寡人的臣子,他的德行淺薄,不能得到上天的認可,卻僭越稱王,這難道不是背叛的亂臣賊子嗎?

昔年楚國僭越稱王,洛文公便擊之,使楚國去王號,現在韓侯稱王,寡人應當去討伐他,這樣他才能知曉,沒有德行卻稱王的人,昊天會降下懲罰。”

齊國臣子同樣是義憤填膺,“王上,若是沒有齊國,韓國早就如同昔年的數百個諸侯國一般,消失在天下之間,現在卻背叛齊國,臣願意領兵出戰,爲您征伐韓國。”

齊國君臣早就垂涎韓國的土地,單單稱臣已經不能滿足齊國貴族的藉口,他們希望韓國像吳國那樣,徹底的併入齊國之中,現在韓國給了這麼一個上好的藉口,自然是要利用起來的。

殊不知,齊國的舉動正中燕國君臣下懷,燕王平直接笑道:“齊王竟然直接斥責韓王,他難道沒有聽過驚弓之鳥的故事嗎?”

齊王聽沒聽過不知道,但是韓王這隻鳥是嚇壞了,王位還沒有坐熱乎,趕緊聯絡趙魏燕三國。

當初相王的時候許下了承諾,可不能這個關鍵時候就不算數了,好在燕趙男兒的承諾還是作數的,這讓韓王心中暫時安定下來。 郢都。

垂垂老矣的楚王終於等到了中原諸侯合縱攻齊,他來到了早已逝去的項系墓前,笑道:“項卿啊,您所說的合縱攻齊開始了,吳國終究還是要落到楚國的手中。

只可惜您見不到這一天了,不過寡人會派您的後裔擔任合縱之將,統率一隊楚國的兵馬。”

秦國,咸陽。

秦王的面容有些嚴肅,“燕趙魏韓楚五國伐齊,這表面上是邀請秦國加入合縱,實際上卻是威脅,若是現在不從,恐怕五國下一步就是共同擊秦了。”

衛鞅深深地皺着眉頭,打擊齊國對秦國沒什麼影響,但是怎麼打擊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沉思良久才說道:“王上,合衆弱攻一強,這是一直以來的鐵律,若是齊國被擊敗,誰纔是最強的國家呢?”

秦王面容陰沉道:“自然是秦國!”

秦國佔據巴蜀,楚國只能在出巴蜀的重要關隘佈置重兵,秦國對魏國的打擊同樣嚴重,甚至屢屢侵擾河東之地,若不是戰略還不能奪取河東,早就已經將這塊土地奪來。

衛鞅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此次合縱,即便要參加,但是卻要收斂鋒芒,不要讓韓趙燕三國對秦國升起恐懼之心。”

六國突如其來的合縱讓齊國震驚無比,昔年只有楚國經歷過這樣的打擊,齊王有些懷疑人生的問道:“衆卿,齊國只不過是伐韓而已,爲何秦楚趙魏燕五國要共同伐齊呢?

秦齊兩國東西共尊,齊楚兩國簽訂和議盟約,齊燕兩國更是多年的睦鄰友好,怎麼會突然就舉世皆敵?”

不怪齊王如此慌張,六國合縱稍有不慎就是亡國的下場,齊國國土雖然大,但卻是南北狹長,大片的平原。

不像楚國那樣,縱深極大,又不像趙國那樣有山川之險可以作爲屏障,能夠拖住聯軍的腳步。

“王上,定然是六國見到我齊國強盛,心生畏懼,所以纔有今日之禍,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守住國土,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破壞合縱,否則齊國社稷有傾覆之險。”

洛國。

當六國合縱的消息傳到洛國的時候,洛策和洛理正在對弈,洛理怔了一下,皺眉然後舒展開,“果然。”

洛策笑道:“理兒,你對這次的合縱怎麼看,齊國會被滅嗎?”

洛理搖搖頭道:“不可能,合縱六國之中,只有燕韓兩國是真心實意。

楚國是爲了吳國的土地,趙國和魏國是出於自保。

秦國距離齊國這麼遠,即便是得到了土地,最終的結局也就是像淮泗的土地一樣,不能真正的增強秦國的實力。

這場戰場的得利者只有韓國和燕國,這不是另外四國所希望看到的,但齊國衰微卻是一定的。

之後的齊國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恢復到現在這樣的強盛了,一場宛如犁地一般的戰爭,齊國會遭遇到毀滅性的破壞。”

洛理直接給齊國下了定論,現在的諸夏形勢和數百年前已經不同了,一旦衰落,其他國家根本就不會再給機會。

魏國稍稍有一絲的頹相,立刻就被圍攻,直到現在基本上霸業已經衰微,要淪落到和趙韓兩個國家抱團取暖。

洛策問道:“那看來齊國是沒有天命了,上天的眷顧將會落到何方呢?”

洛理直接說道:“哪個國家出的英明君主多,誰就得到上天的眷顧。

縱觀八百年的邦周,無數諸侯國起起伏伏,但凡是君主英明的就興盛,但凡是君主昏庸的就衰敗。

制度再好,也還是需要人來執行,昔年厲王之時,王室的力量何等的強勢,還不是一朝精銳喪盡。

兒子之前認爲秦國或許得到了天命,因爲秦國是行霸道最極端的國家,但是見到齊國的興盛,卻對霸道產生了懷疑。

所謂的制度真的能抵得上明君賢臣的能力嗎?

即便是楚國這唯一一個變法失敗的國家,若是連續十代英主,難道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嗎?”

洛策沒有說話,因爲他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六國之軍兵臨城下。

第260章 兵仙,楚漢!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941章 宮廷情緣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84章 定計第924章 進宮第454章 重罪令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41章 弊端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33章 諸侯同心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123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937章 天下諸道 諸州 諸國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42章 回家嘍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246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552章 趙飛燕!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646章 美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301章 偉大的意義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427章 選帝!第971章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813章 宮闈有亂怨何人?第918章 於公如聖,於私徇情(心情好,加一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章 姬昭攝政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205章 帝星飄搖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33章 諸侯同心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圖!桎梏破解!第911章 皇后崩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80章 《洛宮春秋》第941章 宮廷情緣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
第260章 兵仙,楚漢!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941章 宮廷情緣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84章 定計第924章 進宮第454章 重罪令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41章 弊端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33章 諸侯同心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123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937章 天下諸道 諸州 諸國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42章 回家嘍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246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552章 趙飛燕!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646章 美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301章 偉大的意義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427章 選帝!第971章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813章 宮闈有亂怨何人?第918章 於公如聖,於私徇情(心情好,加一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章 姬昭攝政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205章 帝星飄搖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33章 諸侯同心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圖!桎梏破解!第911章 皇后崩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80章 《洛宮春秋》第941章 宮廷情緣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