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章 錯綜複雜

兵分兩路,柴景回去查自己人,韋益帶着人護着趙國大長公主往舊京去,反倒是被告的衛四,似乎一直無人注意。

“陛下,衛公和衛家四娘求見。”楚昭將事情安排了下去,暫時擱置了,沒想到衛九竟然帶人前來求見。

衛四娘,事隔多年,楚昭都快忘了這麼一個人了。然而衛九帶來的人,無論如何都要見見。

“讓他們進來。”楚昭發話,很快衛九帶着一個婦人走了進來。

曾經的衛四娘是楚昭所敬愛的嫂嫂,因爲她是楚毅之的妻子,楚昭打從心裡敬着她。卻是這樣的一個人,清晰地告訴楚昭,世家女對於沒落世家的不屑。很多人,不在意你待她好不好,她最在意的,更是權利和虛榮。

楚昭俯視着衛四娘,可以看到衛四孃的蒼老,從衛四娘和楚毅之和離的一刻起,楚昭再沒有關注過這個人。

一個不識她阿兄好的女人,是衛四孃的不幸,失去了楚毅之,必將成爲衛四娘一生懊悔的事,所以,她根本無須對衛四娘做什麼,只要讓楚家,楚宸都過得好,就足以讓衛四娘一生飽受煎熬。

“陛下,臣……”衛九顯然並不是心甘情願將人帶到楚昭的面前的,然而逼於無奈,他已經將人帶來了,只能與楚昭賠罪。

“以死相逼,衛卿無奈,朕能理解。”楚昭在看到衛四娘之時,當然注意到她脖子下泛出的血絲。

聰明如衛九,怎麼會不知道楚昭並不想見衛四娘,明知不該爲而爲之,只能是受了威脅。

尋常的威脅奈何不得衛九,只有以死相逼,哪怕衛九再鐵石心腸也不能眼看着自己的侄女死在他面前。

縱不喜於衛四娘,總還是一條命。

“謝陛下體恤。”楚昭的理解,更叫衛九羞愧,與楚昭再一拜。

楚昭道:“衛卿起來吧,且坐坐,與朕聽一聽衛氏爲何而來?”

衛九應聲,四珠已經拿了蒲團來,衛九跽坐下。

“見到朕了,有什麼話就說吧。”楚昭衝着衛四娘開口,衛四娘擡起了頭,楚昭能看到她眉角的皺紋,比起十幾年前變化極大。

衛四娘對於楚昭的記憶還停留在那個聰明懂事的小娘子,她聽說了楚昭稱帝,聽說了楚昭如何一言斷論,大權在握,她不能想像楚昭是什麼模樣,如今瞧見了,眉眼還是那樣的眉眼,與楚毅之像極了。

心下跳動,一種懊惱從心頭泛起,衛四娘握緊了拳頭,終還是與楚昭一拜,“陛下,家父雖然勢利,但卻沒有殺人的膽量,請陛下明察。”

沒有過多的廢話,楚昭輕輕一笑,問了衛九道:“衛卿以爲呢?”

衛九道:“陛下即令三司會審,有沒有膽量,三司會查明。”

楚昭衝着衛四娘道:“你聽見了?”

“陛下!”這樣官場上的話,豈是衛四娘要的。楚昭道:“怎麼,你想要朕給你什麼承諾?趙國大長公主雖然是前朝的公主,也正是因爲她是前朝的公主,她讓人敲了登天鼓,百姓共睹,她的狀告是朕接下的,也是朕讓人審的,朕要因爲你一句話就當然沒有聽到趙國大長公主的話?”

直指問出,誰都能聽出楚昭的不善,衛九此時生恨自己把人帶進宮來,他就不該心疼她要找死。

“陛下,當日徐禹攻入舊京時,臣女是家父一道逃出舊京,臣女可以證明家父絕對沒有殺害前朝遺孤。”衛四娘怎麼可能只憑一句話就敢要求來見楚昭,那未免也太蠢了。

她說自己作證,又突然提道:“臣女記得,當日離京之時,與柴家的柴致一同離開的舊京,當時柴家被徐禹所屠,柴致一家也是死裡逃生,我們一同去的青州。”

又一個證人拋出,楚昭看了衛九一眼,衛九爲免避嫌,並沒有參與此案,連聽都沒有打聽過。

接受到楚昭的目光,衛九還一頓,有些莫名。

楚昭輕輕喃喃語道:“柴致,又是柴致。”

問了趙國大長公主,又問了柴致,倒是還沒審衛四,畢竟連寶藏的真假都尚未證實,似乎也沒到問衛四的時候。

“你知道的事情不少,那麼你告訴朕,如果你的父親沒有殺害前朝皇族,爲何趙國大長公主會指證你父?”楚昭問的又是一個重點,從衛四娘話裡的意思不難聽出,衛四娘是指趙國大長公主陷害衛四。

但是爲什麼?趙國大長公主跟衛家可是親家,她那唯一的孫子還是衛家的血脈。親家咬親家的,正常都不可能。

衛四娘咬了咬脣,“趙國大長公主之女確實死於家父之手。”

哎喲,又曝料了,楚昭不知道該怎麼說此時的感覺。等着衛四娘繼續說下去,衛四娘見楚昭一副讓她繼續的模樣,只好繼續道:“當年臣父讓臣女與端敬皇帝和離,臣女曾落了一胎。”

楚昭大驚,落了一胎,這一胎必是楚毅之的骨肉,難怪她當時就奇怪楚毅之和離得如此乾脆,原來還有這樣的內情。

“陛下在冀州起勢稱帝,家嫂從家兄的嘴裡聽說了此事,與家父要求分家時,拿了此事威脅家父,言道若是家父不依她的條件,她便將此事上告陛下,家父一時失手就殺了人。”衛四娘提起往事,從說起落胎後,整個人就不敢再動。

楚昭卻笑了,“若是此事,朕知道了不單不怪,反而還是謝謝你的果斷。”

要是衛四娘真把那孩子生下來,就衛家的人,還有衛四孃的品性,實不是楚家之福。

衛四娘跟衛九都驚住了,楚毅之被暗殺,膝下只有楚宸一女,一般人如果聽說衛四娘曾經落過胎,不是應該勃然大怒嗎?

楚昭的反應在旁人看來奇怪,楚昭再道:“所以,你想說衛四殺了趙國大公主的女兒,趙國大長公主便將罪名扣在衛四的頭上?”

衛四娘見自己說出了往日的事,楚昭完全不在意,鬆了一口氣之時,更有一種失落。

“是!趙國大長公主的兒孫盡亡于徐禹之手,獨剩一女還被家父所殺,恨不得讓衛家陪葬。”衛四娘說的是人之常情。

“那麼趙國大長公主又是怎麼會知道,她的女兒是被你父親所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何嘗不是用來判斷衛四娘究竟有沒有說謊。

衛四娘道:“家父失手殺了家嫂時,當時家嫂的侍女都在,其中有一個人帶着侄兒逃了出去,家父派人追趕沒能攔住,事情才敗露了。”

“去讓刑部的人來一趟。”楚昭問到這裡,轉頭吩咐人去叫刑部的人,四珠應了一聲去辦。

“詳細的案情會由刑部記錄,不過你要想好了,如果你今天跟朕說的話有半句虛言,犯的是欺君之罪,是要誅連三族的!”楚昭不知帶着什麼意思地說了一句。

衛九自在冀州追隨楚昭至今,還從來沒有從楚昭的嘴裡聽到誅連三族這四個字。衛四娘看來是觸及了楚昭的底線。

“臣女絕無半句虛言。”衛四娘何嘗不被嚇得心驚肉跳,事於至此,她說的不假,她就是不必害怕是吧!

楚昭冷冷一笑,“下去吧!”

“是!”至於此,衛四娘哪裡還敢久留,乖乖地退了出去,至於在何處接受刑部的詢問記錄,自有人安排。

衛四娘一走,楚昭走了下來,衛九連忙站起來,楚昭道:“衛卿怎麼看?”

衛九心中坦蕩,不畏於楚昭的詢問,“案情牽扯的人越來越多了。”

“是啊,牽扯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就連朕已經故去多年的兄長,似乎都被扯了進來。”楚昭說了一句,衛九還記着剛剛衛四娘說的落胎一事,心頭直跳,不確定楚昭究竟是在意還是不在意。

楚昭昂起頭道:“衛卿既已避嫌,往後無論是何人所請,卿都置之不理吧。”

“臣遵旨。”讓衛九不理,何嘗不是對衛九的保護,如今衛九的兄弟已經牽扯進了此事,若是有人往衛九身上潑髒水,怎麼攔?

“你說趙國大長公主知不知道衛四娘竟然落了朕兄長骨肉一事?”楚昭突然問起的一句叫衛九一個激靈。

知道不知道的,似乎並不是楚昭要從衛九嘴裡得到的答案。衛四娘一事,楚昭與鍾氏說了一句,沒想到鍾氏竟然一點驚訝都沒有。

“阿孃早就知道?”楚昭轉口一問,鍾氏道:“知道。”

所以說她猜測楚毅之知道一點都沒錯。楚昭深深吸了一口氣,鍾氏詢問道:“你打算如何處置衛氏?”

衛氏指的是衛四娘,並不是衛氏一族。楚昭道:“她跟我們傢什麼關係嗎?”

真是問得犀利,早就沒關係了,衛氏做了什麼有什麼關係。當初既然楚毅之跟鍾氏都知道衛氏落胎一事,他們不曾找衛家的麻煩,楚昭如今更不會。

楚毅之又不是沒後,楚宸好好的,不比那已經落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胎好?爲了陳年舊事跟衛家鬧,還以爲她們母女倆有多在意那只是聽說的胎。

鍾氏道:“既然如此,稟公辦理就是。”

楚昭笑了笑,怎麼看都是心情極好的模樣,鍾氏看了她一眼。

“離開了阿兄,她過得很不好呢。”楚昭老實地說出自己開心的原由,鍾氏道:“怎麼不好?”

“她還阿兄還小兩歲,如今看起來跟阿孃差不多。”楚昭高興地說着,“臉上無光,眼角盡是皺紋,身上穿的衣裳也有些陳舊。眉宇還帶了幾分尖酸。”

說到這裡,楚昭深深地吸一口氣,“看到她過得不好,我很開心。”

鍾氏應了一聲,同樣道:“我也高興。”

楚毅之在她們的心裡是極好的人,這樣的人卻被衛四娘拋棄,還是爲了權勢地位。每每想起來,她們心中都意難平。

雖然她們從來沒有去關注過衛四娘,經年再見,碰到衛四娘如此悽慘,楚昭心中的歡喜自是無法言語。

鍾氏提醒了一句,“案情越發複雜了,也不知是誰的主意?”

“誰的主意都沒關係,事鬧出來了,總有個目的。”楚昭一點都不着急,鍾氏道:“旁人在算計你,你不急?”

點點頭,楚昭肯定地道:“不急,不必急!”

大局在握,該急的是別人絕對不是她。尤其挑起此事的人,趙國大長公主去了舊京,馮兆安還在長安。

“叔父!”衛四娘在刑部留了筆錄,才被送出宮門,衛九在宮門前等着她。

“走吧!”衛九叫喚了一聲,催促着回府。衛四娘急急地道:“叔父,父親他能不能平安?”

衛九道:“殺人者死。不管依你的供詞還是趙國大長公主的供詞,殺人者死。我們衛家,更無臉面向陛下求情。”

實在的一句話,衛四娘聽着就哭了,“是不是當年,如果我一起去冀州,一切都會不一樣。如今如今這所有的一切,都有我的。”

“閉嘴!”衛九喝斥了一聲,衛四娘竟然還敢起了這樣的念頭。楚家避逃出京,衛四娘一家都不想衛四娘一起離京,先是墮了楚家的骨肉,後來更張揚地以未嫁之女招搖過市,致使楚衛兩家婚變。

一切的錯過都在衛家,楚家念着他的面子只以和離處置,衛四娘竟然還敢說出這樣的話來,如今後悔,早幹什麼去了。

“陛下不曾追究你的過錯,你若是不懂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此事,累及家人,我會請族長將你從衛氏族中除名。”衛九義正辭嚴地警告衛四娘,衛四娘看向衛九,“叔父難道就不爲了我們衛家後悔嗎?”

“後悔,我在後悔之餘,更是羞愧。早知你如此冥頑不靈,我當初就不該做媒,將你許配給端敬皇帝,也至於令我愧對楚家。”衛九說起來只覺得無顏見楚家之人。

衛四娘呆呆地看向衛九,衛九道:“回去,你已嫁爲人婦,從今往後,無事不必再登衛家之門。”

說罷登車,可見對於衛四孃的不喜,衛四娘回過頭,瞧着那高高的宮門,適才所見的大氣磅礴,這一切,都是她一手拋棄的。

悔嗎?怎麼會不悔。她再嫁的夫君,既不如楚毅之的俊美溫柔,亦不如楚毅之的多才,唯一比過楚毅之只是家世。然而這一切,對比楚昭已爲女帝,楚毅之雖然身死亦爲皇帝,楚毅之的妻子亦是皇后……

她呢,幾經劫難,再嫁之夫如今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

衛四娘戀戀不捨地看着那宮門,或許,這是她一生唯一一次進入大明宮。

277章 楚昭退位044章 柴家七郎036章 楚章轉變010章 兄長禮物097章 血洗鹽田104章 海盜再來269章 柴景爲相156章 太學武堂122章 血染梁州036章 楚章轉變012章 兄妹相處060章 楚敏落水006章相府宴請131章 殺雞儆猴027章 鍾氏出手062章 玩具製作130章 繼續進擊099章 又要搞事175章 殘酷真相157章 太后相邀066章 何去何從012章 兄妹相處204章 幫忙出氣056章 楚昭揍人018章 婚事已定073章 楚茂上門240章 天高海闊160章 柴景選擇052章 配合無間123章 冀州血夜243章 大獲全勝173章 鍾氏震驚096章 解決麻煩179章 冀州來人157章 太后相邀138章 太尉來訪204章 幫忙出氣045章 馬場騎馬166章 胡攪蠻纏249章討回公道119章 柴太尉動111章 你來我往031章 一唱一和241章 敵軍進犯005章 力爭食飯077章 開棺驗屍015章 阿兄升官203章 齊淮之懼258章 借糧救急179章 冀州來人210章 偶遇熟人106章 自行募兵030章 兄長出手063章 賺大發了235章 楚宸漸長089章 開闢鹽田202章 楚昭賜藥041章 陳年舊事049章 解決辦法093章 阿兄愁事067章 太夫人鬧087章 至平原郡192章 蛛絲馬跡108章 璐王逼宮045章 馬場騎馬023章 被教育了052章 配合無間159章 出逐韋佗090章 步步經營070章 朝中爭執221章 閒來騎馬036章 楚章轉變031章 一唱一和079章 衛氏留京250章 戰事再起183章 皇子楚操139章 人心異動247章 覈查面對126章 奪回雍州135章 匈奴再犯122章 血染梁州201章 殘酷揭露232章 公平競爭200章 一查到底248章 百家所求115章 爭鋒相對245章 姜參之死175章 殘酷真相208章 另闢蹊徑133章 吏部之職104章 海盜再來185章 欲廢帝陵258章 借糧救急116章 繞路梁州148章 討要嫁妝194章 獄中談論047章 楚愉訓言253章 封王賜府239章 心機表白147章 楚愉被休
277章 楚昭退位044章 柴家七郎036章 楚章轉變010章 兄長禮物097章 血洗鹽田104章 海盜再來269章 柴景爲相156章 太學武堂122章 血染梁州036章 楚章轉變012章 兄妹相處060章 楚敏落水006章相府宴請131章 殺雞儆猴027章 鍾氏出手062章 玩具製作130章 繼續進擊099章 又要搞事175章 殘酷真相157章 太后相邀066章 何去何從012章 兄妹相處204章 幫忙出氣056章 楚昭揍人018章 婚事已定073章 楚茂上門240章 天高海闊160章 柴景選擇052章 配合無間123章 冀州血夜243章 大獲全勝173章 鍾氏震驚096章 解決麻煩179章 冀州來人157章 太后相邀138章 太尉來訪204章 幫忙出氣045章 馬場騎馬166章 胡攪蠻纏249章討回公道119章 柴太尉動111章 你來我往031章 一唱一和241章 敵軍進犯005章 力爭食飯077章 開棺驗屍015章 阿兄升官203章 齊淮之懼258章 借糧救急179章 冀州來人210章 偶遇熟人106章 自行募兵030章 兄長出手063章 賺大發了235章 楚宸漸長089章 開闢鹽田202章 楚昭賜藥041章 陳年舊事049章 解決辦法093章 阿兄愁事067章 太夫人鬧087章 至平原郡192章 蛛絲馬跡108章 璐王逼宮045章 馬場騎馬023章 被教育了052章 配合無間159章 出逐韋佗090章 步步經營070章 朝中爭執221章 閒來騎馬036章 楚章轉變031章 一唱一和079章 衛氏留京250章 戰事再起183章 皇子楚操139章 人心異動247章 覈查面對126章 奪回雍州135章 匈奴再犯122章 血染梁州201章 殘酷揭露232章 公平競爭200章 一查到底248章 百家所求115章 爭鋒相對245章 姜參之死175章 殘酷真相208章 另闢蹊徑133章 吏部之職104章 海盜再來185章 欲廢帝陵258章 借糧救急116章 繞路梁州148章 討要嫁妝194章 獄中談論047章 楚愉訓言253章 封王賜府239章 心機表白147章 楚愉被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