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國樂

時間在煎熬中慢慢流逝,旗安年有着自己的安排,後面的四天,去了每位嬪妃的寢宮,連從未有印象的秀女也一一召見,說了一些體恤之言。只是沒有再在任何一位嬪妃處過夜,宮中很多女人旗安年都沒見過,全是按照規制選入後宮的,如今要與他榮辱與共,安撫一下算是盡人事聽天命吧,了卻了一樁心事,打算抽空再去御園一趟。

第九天,敵人的喝罵聲沒有如期出現,這倒讓都城兵將有些奇怪,難道殺光了所有的俘虜?大家胡亂猜測着,旗安年和一些官員卻感覺到絲絲不安,寧靜中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蹬上城牆,放眼遠眺,敵方軍營似乎和以前並無太大變化,晨間的薄霧虛幻朦朧,遮擋了部分視線,隱約中還能看到這幾日被敵人屠殺的兵士屍骸,一串串頭顱被高高掛起,無頭屍身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乾涸的血跡將地面染得斑駁不堪,青草綠意盎然,襯托着光天化日之下的血腥,總體看起來並無任何特別。

觀察了一陣,旗安年叮囑軍政司大員,密切注意敵情,正欲離開,突然大地一震,彷彿整個城牆跳動了一下,“什麼情況?”衆將官面面相覷,都感覺到了震動,卻不明所以。

不過,很快就有新的聲音傳來,低沉的嗡鳴聲以讓人驚懼的音波在都城中傳開。

“整軍,備戰!” 軍政司大員立刻下達命令。

嗡鳴聲不斷加劇,起初無法分辨來源,當聲音變得高昂時,已能清楚地感知其出處。

“敵軍的引雷大陣啓動了!”陣法師列於城頭,宣佈着這一噩耗,衆人立刻開始着手加固護城大陣,一萬名兵士就位,將力量注入到大陣中,大陣運轉需要動力,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這點,巧妙地運用日月星辰之力,大地之力,但天天維持,早已入不敷出,每天需要用大量的能量石來補充,能量石內存儲着龐大的能量,是中高級修爲人修煉最需要的資源,都城的能量石儲備幾乎消耗的七七八八,那麼就需要用人力來填補。

一萬兵士的力量加上護城大陣本身的儲備,大陣開啓到了最大的防禦。

“轟隆隆!”敵軍的引雷大陣中傳來巨響,大地震動,地底似有一隻沉睡的巨獸在甦醒,一聲咆哮震動環宇,引雷大陣竟恐怖如斯。

城牆上的百官將士,個個面如死灰,這才幾天,敵人就完成了大陣,援軍,援軍在哪裡?還能不能趕到?

旗安年心底升起一股涼意,該來的還是要來的,今日就是決定旗國命運的一天,也是決定他和太后,嬪妃們命運的一天。

引雷大陣持續運轉,動靜越來越大,隨着五聲驚天巨響從陣中傳出,似要震碎大地,撕裂虛空,五道光柱騰空而起,金、黃、青、藍、紅代表着五行,每根至少有幾十丈粗細,在大陣的東西南北中五處,接天連地,彷彿是五根撐天柱,托起了城外的天空。

於此同時,天空中濃雲翻滾,所有云彩都向着都城的方向涌來,轉眼就變成了遮天蔽日的烏雲,還沒有完,烏雲中無數電光遊走,噼噼啪啪,如千萬條銀蛇飛舞長空,似道道流星穿越九霄。

恐怖的威壓從天空傳來,要壓垮大地,泯滅生機,空氣中的能量似乎被抽空了,全部彙集到天空的烏雲中,而那些烏雲如同深邃的無底洞,不斷地吞噬着一切能量,從白色變成灰色,從灰色變成暗灰,顏色越來越深,烏雲也在不斷擴大,起初還能分辨出不同的雲團,之後不斷翻滾,彼此交融在一起,層層疊疊,形成了一個整體,不知到底有多厚,不斷地下壓,似乎重得天空無法承載,隨時有可能要墜落下來。

威壓在擴大,在蔓延,沒過多久,就已經覆蓋了整個旗都,皇宮中嬪妃,宮女們仰頭看天,都城裡,百姓們仰頭看天,有護城大陣阻隔,他們感覺不到威壓,但每個人的心中充滿了驚恐。

“這是世界末日的前兆嗎?”

“老天,是不給我們活路嗎?……”

有人跪地乞求,有人捶胸頓足,老人喃喃自語,嬰兒在母親懷中哇哇大哭,不少人開始上門板,門栓,路上的行人紛紛往家裡跑,轉瞬間,旗都形成萬人空巷。

城牆上百官和兵士們也在仰頭望天,他們的感知最清晰,前方是敵軍的引雷陣,頭頂是懸浮的烏雲,還有敵人的百萬重兵。三方的威壓,如滾滾洪流,不斷地逼近,逼近,吞噬着他們的意志,撕咬着他們的靈魂……

“這是劫雲嗎?成仙的劫雲也就如此吧?”城牆上左丞相一語打破了壓抑的氣氛,衆人的恐懼和緊張被沖淡了一些。

軍政司大員靈機一動,知道將士最需要鼓舞士氣,如果壓力一直加劇,勢必會走向極端,大聲問道:“軍樂師呢?軍樂師奏國樂。”

國樂如同旗國的國歌,流傳了五百多年,相傳是當年旗國先祖開創大業時的凱旋之歌,在旗國耳熟能詳,在軍中每次取得勝利,慶功表彰時都會演奏,旗國有重大活動時也會由此曲拉開序幕。

一位位軍樂師走向城牆,擺好樂器,剛要演奏,旗安年走到一架古琴前,說道:“讓朕來。”

樂師嚇得跪倒在地,以爲自己做錯了什麼,軍政司大員上前說道:“陛下,萬萬不可。”

旗安年一笑道:“爲我旗國將士撫琴,有何不可?”

軍政司大員語塞,左丞相把他拉到一旁,旗安年正襟危坐,試了試琴音,羅毅站在他身後,寸步不離。

國樂適合多名樂師演奏,其中有很多模擬聲音,使得難度大增,要想彈奏好,必須要苦練,國樂是皇家必學的曲目,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包括入宮的嬪妃,每個人都必須會,旗安年能從七位皇子中脫穎而出,琴棋書畫,文韜武略都有着不俗的底蘊。

深吸一口氣,調整心緒,手指按在了琴絃之上。錚錚之聲迴盪開來。國樂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列軍”,琴聲有節奏有韻律,彷彿眼前出現浩浩蕩蕩、闊步前進的整齊軍隊,旗安年有着高階修爲,琴絃之聲分外激昂,音波衝出護城大陣,衝入天穹,似乎要將天上的雲彈散,要用聲音撞擊遊走的電弧。

第二部分“點將”,十指飛快地律動,在琴面或挑或掃或撫,鼓聲,馬聲,甲冑的鏗鏘聲,聲聲入耳,乾淨利索,易區分又不失連貫,出音清、節奏穩、速度快、讓人彷彿看到一位位將軍領命而去,畫面感更強。

城牆很長,很寬,琴聲卻能穿透任何阻隔,傳遞到每個將士的耳中,這是修爲之力,旗安年希望讓他們聽到,這應該是他們第一次聽到旗國國君爲他們彈奏。

第三部分“激戰”,是樂曲的高潮,也是最難演奏的部分,夾雜着各種聲音,箭矢,兵器相交,鑼鼓,喧囂,同時帶出了悲壯的情緒,百戰沙場碎鐵衣,長使英雄淚滿襟!除此之外,還有一股豪邁的情懷,笑看今生不曾負,血灑江河爲故土!

這是旗安年的真情實感,此時他不是在演奏,是在親身經歷,將自己放在城外的戰場之上,揮舞兵器,砍向敵人,爲旗國,爲都城,汗灑大地,血染衣袍,第一次,這種情緒不是爲了曲樂而發,而是來自肺腑……

百官和將士們被感染得熱血沸騰,很多人熱淚盈眶,目眥欲裂,恨不得立刻衝向戰場,殺敵奪旗,此情此景,旗安年的感觸,同樣是他們的感觸,一切惶恐,驚懼,被引導出來,化成一往無前的信念,如滾滾江水,奔涌不熄。

最震撼的是軍樂師們,他們驚歎的是皇帝演奏的技法,都是精通音律的行家,這首曲目彈得最多,但那是合奏,而皇帝一人,一把琴,居然將國樂詮釋得如此精妙,每一音,每一律把握得妙到毫巔,是怎樣的奇才?又要練習多少次?

“啪!”一聲脆響,打斷了軍樂師們的驚歎,古琴的四根琴絃齊齊斷開,正是“激戰”的最後收音,要將所有音波同時收住,旗安年能做到,但古琴做不到,四絃斷裂,僅發出一聲!軍樂師們又是一驚,好強的力量,好強的控制手法。

這把琴自然不如宮中的好,旗安年很無奈,向那些張着嘴的軍樂師們揮揮手道:“剩下的你們來。”

軍樂師們從震驚中回過神,立刻接手第四部分“凱旋”。這部分旋律雄壯,歡愉,表現的是得勝的豪邁,節奏有力,整齊,多人演奏氣勢雄渾,以百姓的歡呼和鼓點襯托出凱旋的喜悅。旗安年的情緒還沒完全從上一部分中擺脫出來,也不太適合演奏這一部分。

天空中的烏雲厚重凝實,似乎已經飽和,無力翻滾,眼看已不能漂浮,中間出現一抹亮光,朦朧的光芒不斷擴大,如同一輪明月要穿透雲層,將光芒灑向人間。

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十五章 神遊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六章 穢語擾人,警示吾心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九章 兵嘯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五章 衝陣(下)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七章 深宮鎖清秋(上)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九章 生與死(三)第十一章 引雷五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四章 殤祭 (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十章 國樂第三十四章 殤祭 (下)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二十二章 夜探(下)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十五章 神遊第九章 兵嘯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
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十五章 神遊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六章 穢語擾人,警示吾心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九章 兵嘯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五章 衝陣(下)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七章 深宮鎖清秋(上)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九章 生與死(三)第十一章 引雷五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四章 殤祭 (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十章 國樂第三十四章 殤祭 (下)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二十二章 夜探(下)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十五章 神遊第九章 兵嘯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