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衝陣(上)

滿朝大臣沉默不語,現在城中只有這些官員大戶纔有囤積,旗安年再狠也不能無緣無故地抄家,皇帝的話說得算客氣的,背後還有一層深意,不願意出借資產,有叛國之嫌,留給敵軍,助紂爲虐,重金投誠,其罪當誅。文武百官都是聰明人,每個人心裡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盤,權衡利弊,旗安年也不急,閉上雙目,靜靜地調息等待。

左丞相輕咳一聲,第一個站出來,慷慨激昂道:“臣願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臣與旗國共存亡。”

旗安年驀地睜開雙眼,眼中金光爆射:“好!旗國與你共存亡!”這可是千斤的承諾,此言一出口,意味着如果左丞相身隕,旗國一定會爲之報仇,不死不休。

朝堂中一位一位官員被感染,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紛紛表示願意支持國庫。

旗安年命人造冊張榜,誰借多少一目瞭然,出得少的自然臉上無光,不得不加大力度,如此一來,總算緩解了財政壓力。

旗安年披掛整齊,登上了城樓。

十幾天的功夫,敵方的引雷大陣已經初具規模,裡面的士兵忙忙碌碌,緊鑼密鼓地佈置,看不清內部全貌,但也能猜到內藏玄機。

旗安年問身邊的羅毅:“西部援軍有消息嗎?”

羅毅搖頭:“敵人封鎖了天地,連一隻飛鳥都不放過,傳訊的蒼鷹出不去也進不來,不過臣估計最快十日,最慢半月,陳將軍定會趕到。”

旗安年點頭:“西軍趕到之時,就是決戰之日。”然後轉向軍政司的大員問:“愛卿看這個引雷陣還需要多久完成?”

軍政司的大員眯起眼睛,沉吟片刻,回答道:“也許用不了十天。”

衆人聞言,心中涌起一抹悲涼,左丞相跨步上前說道:“陛下,臣請命派一支精銳衝陣,不求殺敵,只爲破壞,如果不能摧毀,也可拖慢敵人的進度,爲陳將軍爭取一些時間。”

旗安年望向百官:“衆愛卿,意下如何?”

“臣附議,此舉可行。”

“臣附議!”……

這一次幾乎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武官們躍躍欲試,文官們也同意,反正衝陣的不是他們,旗安年下令讓軍政司着手安排,衝陣就定在當夜凌晨。

是夜,月朗星稀,偶爾一兩聲蛙鳴讓夜空顯得更加深邃。喧鬧的都城沉寂下來,百姓在惶恐中又渡過了一日,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城牆上人頭攢動,平靜的表面暗流涌動,三萬兵士準備就位。

旗都城內正規軍只有5萬,加上禁衛軍一萬,剩下的就是新招募的七十萬新兵,其中禁衛軍裝備最爲精良,鎧甲,長槍,戰馬整齊有素,所有兵士都有基礎的修爲,可以以一抵十。層級相對簡單,士長統管十人,稱一隊,都將管轄十名士長,即百人,稱一營,副總軍管一千兩百人,即十二營,都將需有五行境修爲,共百位,副總軍至少五行境高階修爲,共八位,羅毅爲總軍親帥四營;

正規軍稍弱,身有半甲,各持武器,兵士大多沒有修爲,經過訓練,可以和敵人一對一硬拼,層級清晰,管十人的稱兵長,統十名兵長的爲士長,管理百人,都將統十位士長即千人,都帥,統十位都將,即萬人,統十位都帥的稱將軍,即十萬人,超過十萬人則設有大將軍。旗都內現在的正規軍有百位都將,十位都帥,全部隸屬於西將軍。

新兵最弱,武器都不能保證每人都有,更不要說鎧甲,陣法還沒有演練成熟,屬於散兵遊勇的狀態。

這次衝陣的三萬兵士就由這三部分人馬組成,禁衛軍出十個營,即千人,十位都將,兩位副總軍,正規軍調出一萬兵士,中階都帥十位,高階副帥兩位,其餘的都是新兵,他們的優勢是年輕,全是二十到三十歲的精壯青年,每人配長弓,十支火箭,一把趁手的兵器。

一萬匹戰馬,考慮到數量有限,兩人合騎一匹,一守一攻,安排周全妥帖。

午夜過後,城門悄悄打開,兩萬兵士全部上馬,整裝待發,另外一萬人排列在後,他們的任務是守住護城大陣的入口,防止敵人趁機侵入。衝陣的關鍵在於速度,之所以使用戰馬,就是爲了快,打敵人個措手不及,不然區區幾萬人如何抵擋百萬大軍。

護城大陣門戶大開,兩裡多長的缺口將2萬人馬顯露無疑,所有戰馬疾速衝出,然後是守陣的一萬人,他們在大陣前千丈處結成雙環陣,分二十個區域,一字排開,彼此相連,如同一朵朵奇異的大花,大陣徐徐合攏,留下20個三丈寬的入口,正好對準二十組雙環陣。

皇帝旗安年站在城牆上觀戰,旁邊是所有文臣武將,這一夜註定誰都無法安然入眠。

引雷大陣相距都城二十里之遙,騎兵速度很快,沒用片刻功夫就衝過了一半的距離,然而敵人的反應速度也不慢,大陣是他們取勝的關鍵,十萬兵士重點守護,另有十萬人駐紮在兩側,轉瞬間守陣的十萬兵士嚴陣以待,十萬兵士快速向大陣靠攏,除此之外,東西兩部各領十萬大軍趁機衝向護城大陣。一下敵軍就調配了三十萬人,10比1的懸殊,如此陣仗,無力感油然而生。

鼓聲號角聲此起彼伏,讓寂靜的黑夜變成了不夜天,

城頭上的文武百官神情緊張,旗安年手中也浸出了汗水,不知道這次衝陣的決定是對是錯,如果騎兵不能在敵人靠近雙環陣前回歸,只能封鎖護城大陣,意味着將放棄這三萬兵馬,對於旗國來講,損失可謂相當慘重。

騎兵一往無前地衝鋒,面對層層疊疊的人牆,大多被攔截在外,無法靠近引雷陣,拼殺中有的人仰馬翻,有的噴血帶傷,有的被逼迫得節節後退,只有禁衛軍的一千人馬還在突進,他們是這次衝陣的尖刀,寄予着整個大軍的希望。

面對重重阻隔,速度受到限制,千人混雜在萬人中,戰場足夠大,敵人沒能在亂戰中及時發現,如果形成重點防禦,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活着回來。

旗安年將目光投向幾位都將和都帥,他們修爲不俗,是敵人重點關注的對象,吸引了大批敵軍主力。各色光暈出現在身前,在軍隊中,基礎修爲只有白色光暈,中階修爲修煉出彩色光暈,五彩光暈方可稱爲高階。所以他們在陣前很好辨認,開始時一道武技打出,周圍的敵人死傷一片,然後便有更多的敵人圍攻而來,箭矢帶着銳鳴雨點般砸落,接着就有幾道強悍的彩光衝到近前,形成一個個戰團。

城頭上幾位兵部的測算師,不時地將手伸到眼前,或握拳翻轉,或張開十指和拇指測量敵軍的距離和行進速度,測算師在軍中是極其重要的角色,測算師如同主帥的眼睛,往往一場戰爭的勝敗和測算師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測算的精準度,決定着傷亡,時機的把控影響着大局。

測算師需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還要適應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優秀的測算師會將一切因素考慮在內,比如天氣,戰力,心理承受力,野獸等等。這一行變數太多,沒人敢說可以做到盡善盡美,唯有在好和更好間不斷磨礪,積累經驗。

幾位測算師測算的對象不同,每兩人一組,測算相同的對象,可以相互驗證,他們最爲緊張,如果測算錯誤,代價就是幾萬條生命。

號角手托住長長的號角,隨時等待命令,吹響號角,在紛亂的戰場,這是唯一和兵士溝通的橋樑,每個人的心都高高懸起。

“火光,看,我們的騎兵衝進去了。”守城的兵士喊道。

“真的,衝進引雷陣了。”……

“燒,燒死他們!”城頭上的士兵眼中冒光,歡呼接二連三地響起,多少天的憋屈和絕望,在這一刻終於得到釋放,每個人都揮舞着拳頭,彷彿他們的力量可以傳導到戰場,幫助袍澤殺敵闖陣。

旗安年默默地看着,火光的確出現在引雷陣中,一連串的火團升起,好像引爆了什麼材料,只是在外圍,還未深入內部,越靠近大陣中央,兇險程度越高,當然破壞力也最大。

此時的成績不能算勝利,要兵士們全部迴歸他的心才踏實。

“撤退,騎兵撤退。”兩位負責測算騎兵的測算師同時發出了撤退的請求,根據騎兵的距離和速度,結合敵軍的衝鋒,雙環陣的有效戰力,爲騎兵測算出最佳撤退的時機,左丞相沒有半分猶豫,果斷地下令,騎兵撤退。

第一通號角吹響,這是給騎兵的命令,聲音低沉悠長,蓋過所有的喧囂,彷彿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響起,無論身在何處的騎兵,都要立刻迴歸。與此同時,雙環陣起動。

戰場上騎兵紛紛策馬揚鞭,不再戀戰,向着都城疾馳,敵人發現他們要逃,加大攻擊力度,全力攔截,雙方都明白時間是關鍵,如果拖延一下,大批敵軍將至,再想走就難了。最苦的是衝得最深的禁衛軍騎兵,衝進去已是千辛萬苦,如今還要更加賣力地衝回來。

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六章 穢語擾人,警示吾心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二十二章 夜探(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七章 深宮鎖清秋(上)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十章 國樂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三十四章 殤祭 (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章生與死(四)第十九章 生與死(三)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五章 衝陣(下)第三十六章 紅電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六章 穢語擾人,警示吾心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章生與死(四)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二十二章 夜探(下)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四章 逃離(二)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九章 兵嘯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九章 兵嘯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九章 兵嘯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章生與死(四)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一章 引雷五擊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三十六章 紅電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九章 兵嘯第十一章 引雷五擊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十章 國樂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三十六章 紅電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
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六章 穢語擾人,警示吾心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二十二章 夜探(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七章 深宮鎖清秋(上)第二十三章 逃離(一)第十章 國樂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三十四章 殤祭 (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章生與死(四)第十九章 生與死(三)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五章 衝陣(下)第三十六章 紅電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三十一章 真相(上)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十八章 生與死(二)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十章 國樂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二章 西軍(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六章 穢語擾人,警示吾心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章生與死(四)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下)第二十二章 夜探(下)第十六章 決絕(下)第二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四章 逃離(二)第五章 衝陣(下)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九章 兵嘯第二十七章 逃離(五)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九章 兵嘯第一章 滿園春色第九章 兵嘯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七章 生與死(一)第二十章生與死(四)第三十二章 真相(下)第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上)第十一章 引雷五擊第二十五章 逃離(三)第三十六章 紅電第十三章 西軍(下)第九章 兵嘯第十一章 引雷五擊第八章 深宮鎖清秋(下)第二十八章 逃離(六)第三十三章 殤祭 (上)第十章 國樂第四章 衝陣(上)第十四章 旗都冥詔第十五章 決絕(上)第三十六章 紅電第二十一章 夜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