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半壁崖

王春祥帶着大隊人馬纔剛剛撤走幾分鐘,我就知道越軍已經來了。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分明沒有聽見更沒有看見越軍的任何身影,但卻能莫名其妙的感覺到一陣壓力甚至是毛骨悚然。

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第六感,又或者是從越軍特工方向傳來的一陣殺氣。

不管這是什麼,我只知道必須要做好自己的事,所以趕忙揮了揮手讓粱連兵加緊構築防禦工事。

樑連兵很聰明,他並沒有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山路上構築一道防線……這樣的防線雖然也能起到阻攔越鬼子的作用,但很明顯的卻是讓越鬼子找到了目標。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我們直接在山路上用沙袋壘起一道防線封死山路的話,那麼越軍很快就知道他們要進攻的重點在哪裡……除非我們能把衝上來的越軍一個不落的消滅在路上,否則,只要有一名越軍活着回去,就會告訴其它越軍我軍的防線是什麼樣的,在哪個位置,於是越軍下一批進攻就會有針對性了。

粱連兵沒有這麼做,畢竟他也是跟着我那麼多年的人,如果笨到這種程度的話也不配在我手下做一名排長了。

他是把兵力分散到山路一側的峭壁上進行築防。

這樣築防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最直接的就是居高臨下,這一點在戰術上會佔很大的便宜,就像之前說的,居高臨下不僅有一種心理上的優勢。實際意義就在於在高處能夠看到更多敵人身體的面積。也就是說靶子更明顯。反之自己身體暴露出來的面積卻很小。

另一個好處就是陣地可以隨時變換……峭壁的地形很複雜,有些地方是一塊巨石,有些地方是一段樹樁,還有些地方是個山洞。這些地方忽高忽低,忽遠忽近,而且戰士們還可以隨心所欲的變換陣地,使敵人很難掌握到我軍防禦的重點。掌握不了我軍防禦的重點位置,也就使越軍有力也無法使了。

這是當時我想到的兩點好處。後來才發現其實好處還遠遠不只這些,比如因爲我軍在高處,使得我軍投擲手榴彈十分方便,而越軍手榴彈卻因爲大多會往下滑幾乎對我軍構不成威脅。

越軍並沒有馬上發起進攻。

當然,這並不是越軍良心發現給我們準備的時間。

我相信,這時的越軍特工也已經發現我們守在這“半壁崖”上斷後了……越軍將這裡稱爲“半壁崖”,這個名字倒是十分形像,一方面是因爲這座高地的另一半整個就是懸崖,另一方面則是在這個懸崖的半腰橫生生的來了這樣的一條路。如果要說這條路是什麼路的話,我覺得“半壁路”會比較適合。

事實上。越鬼子早就知道我們前方會有這樣一個險地,而且還是沒有越軍防守的險地。

之所以這個險地會沒人防守。那是因爲這裡是越軍的腹地,一般情況下除非是中國軍人再發起一次對越自衛反擊戰,否則這“半壁崖”不會有什麼戰事。甚至可以說就算我軍發起反擊戰也不會打這“半壁崖”,鄉下的一條供越軍補給的山路嘛,對我軍根本沒有多大的戰略意義,派兵駐守這裡簡直就是一種浪費。

但在這特殊的時刻,這“半壁崖”卻對我軍發揮了決定生死的作用……如果沒有它,我們整支部隊很有可能都要被拖住無法逃出生天了。

越軍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對這一帶的地形十分熟悉,他們在我們跳下汽車改步行的那一刻就發現重點就在“半壁崖”,於是他們一方面並不急着在後頭追我們,他們擔心追我們追得太急了反而會把我們更快的逼向“半壁崖”,另一方面就派出小分隊繞過我軍直插“半壁崖”,打算搶在我們前頭先佔了這個天險,這麼一來就把我們困在叢林中無法脫身了。

不過我們運氣不錯,雖然事先不知道有這個天險的存在,但還是搶先一步到達並佔領了這個“半壁崖”。

這一來越鬼子就爲難了……是馬上發起進攻還是不進攻呢?

進攻吧,用他們這支精銳的特工進攻天險明顯是一種浪費。

特種部隊最忌諱的就是被當作普通部隊一樣打陣地戰,因爲這體現不出特種部隊素質上的優勢,尤其是直接進攻天險。

也許,在打天險時特種部隊是能發揮作用的,但其發揮作用也是在普通部隊通過試探性進攻基本瞭解了敵人的佈署及大量的情報之後,再由特種部隊出手一戰而勝。

而現在,這種試探性進攻似乎都要由越軍特工來做,這顯然是很不划算的。

不進攻吧,這也就意味着給我們充分的時間逃走……畢竟越軍普通部隊沒有那麼快趕到,等他們趕到再發起進攻的話,就算拿下了只怕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爲這時很有可能已經追不上我軍大部隊了。

但我相信最終越軍特工還是會選擇進攻。

這並不是說越軍特工就願意這麼幹,而是各方面的壓力使得他們不得不這麼幹。

一方面的壓力是來自我們的。

萬一要是我們在這“半壁崖”只是虛張聲勢呢?如果越軍特工不進攻,那不就是白白的浪費了這一次進攻並消滅中國特種部隊的大好時機了?!

另一方面的壓力就是來自越軍自身方面的。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越軍特工部隊在越軍中就像是我們合成營在中國軍隊中一樣有着超然的地位。

這在大多時候都有正面意義,比如尊嚴補給等,但有時也會因爲這名聲所累,就像現在這樣,如果越軍特工一槍未發只等着普通部隊上來進攻,那很容易就會爲人所垢病。

所以,越軍特工不僅要打,而且小打小鬧還不行……否則的話,普通部隊上來一看,鼎鼎大名的越軍特工也就打成這樣,那讓越軍特工還要不要混了!

事實正如我想想的那樣,沒過多久越軍特工就朝我軍駐守的“半壁崖”發起了進攻。

只不過越軍特工的進攻十分謹慎……越軍也應該謹慎,一方面是我軍佔據了天險,另一方面則是越軍特工也知道他們要面對的是老對手“合成營”。

首先是幾枚煙霧彈沿着山路投了進來,等到煙霧充斥着山路周圍的時候越鬼子才乘着煙霧緊貼着峭壁往我們方向摸了進來。

應該承認的是,越鬼子這種進攻方式很聰明,煙霧可以使我們看不清目標,緊貼着峭壁又可以儘量減少暴露的機會。

但所有的這些努力都是白費的,這條山路總共才只有幾米寬,就算我們看不清目標也只要隨便往煙霧裡打上一梭子彈也足以給越鬼子造成威脅了。

不過我們當然沒有這麼做,因爲對我們來說還有更好的方法……

“手榴彈!”我大喊了一聲。

幾枚手榴彈很快就拋了過去……

由咱們特工連甩出去的手榴彈可不是一般的手榴彈,這並不是說手榴彈與別人的手榴彈不一樣,事實上手榴彈完全一樣。

真要說不一樣的話,那的確也有些不一樣,那就是咱們特工連所使用的手榴彈是經過嚴格檢驗每一枚都是有質量保證的。

這並不是搞“特殊化”,而是因爲咱們特工連執行的任務常常是“快打快撤”,在這種“快打快撤”的任務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決定任務的成敗,於是對武器裝備的要求就很高……假如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幾把槍或是幾枚手榴彈炸不響的話,那麼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亡甚至影響到整個任務的成敗。

於是很自然的,咱們合成營的裝備都是精挑細選,並且經過幾道工序的檢驗最後才交到我們手上……普通部隊可沒有這樣的待遇。

但這些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戰士們投擲手榴彈的手法……在長期的戰鬥中,他們早就估準了手榴彈延遲爆炸的時間而將手榴彈拉弦後在手裡停上幾秒再投。

應該說一般的老兵都能做到這一點,爲的就是不讓手榴彈被敵人回投。但特工連卻將這一本領進一步強化……也就是在最後一秒纔將手榴彈甩出去。

這說得容易做起來卻難,因爲這時間估算得只要稍有差池,手榴彈就有可能在手裡爆炸。

但特工連還是做到了……他們的方法就是在訓練中一次又一次的掐着表練,練的次數一多,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似的,每一投都能掐準時間。

練就這種本領的好處就是:手榴彈會在目標的上空爆炸。

這被戰士們稱爲“空爆”,也就是在空中爆炸的意思。

很明顯的一點是,手榴彈在空中爆炸的威力要比在地上爆炸的威力大得多……空中爆炸嘛,那彈片就像是天女散花般的從空中往下散,越鬼子就算是躲在戰壕或是彈坑裡都沒法躲。

戰士們纔剛剛練會這一手沒多久,現在就正是用上的時候。(未完待續。。)

第27章 主峰(二)第161章 騙局第13章 高原訓練第45章 滲透戰第55章 者陰山(二十)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67章 戰場綜合症第205章 小屋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136章 裝備第32章 全國總動員第148章 回國第101章 法卡山戰役(六)第225章 放假(二)第167章 老山戰役第196章 特工連第80章 1828高地(二)第221章 水溝第105章 網第50章 30號陣地(四)第224章 放假第131章 救援第196章 特工連第198章 142高地(四)第八章第四十八章第226章 放假(三)第89章 索降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126章 協議第八十三章第45章 者陰山(十)第210章 演戲第104章 演習(五)第34章 思想工作第207章 7.12戰役(六)第五十九章第51章 演習第226章 放假(三)第53章 者陰山(十八)第91章 學習第81章 直升機墳場第98章 法卡山戰役(三)第35章 暗堡第103章 準備第7章 直五改第十七章第26章 摸洞(五)第89章 整訓第228章 偵察大隊(二)第八十八章第85章 馬島戰爭(四)第141章 血染桐棉第121章 宣傳第51章 者陰山(十六)第132章 內鬨第62章 心理素質第7章 直五改第136章 撤退第174章 想法第130章 偷襲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234章 嚴打第200章 重逢第八章第140章 雪崩第二章第127章 八一式第50章 30號陣地(四)第63章 直升機(二)第82章 1828高地(四)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43章 者陰山(八)第一百零九章第127章 誘餌第204章 AK74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75章 時代第225章 放假(二)第162章 任務第197章 142高地(三)第45章 地址第33章 防空導彈(二)第92章 部隊第39章 定向雷第114章 補給線第125章 裡應外合第26章 對峙(六)第37章 糧站第63章 棱線工事第82章 馬島戰爭第155章 38軍第192章 腳印第36章 詭計第95章 半壁崖(六)第49章 者陰山(十四)第33章 民航事件(二)
第27章 主峰(二)第161章 騙局第13章 高原訓練第45章 滲透戰第55章 者陰山(二十)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67章 戰場綜合症第205章 小屋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136章 裝備第32章 全國總動員第148章 回國第101章 法卡山戰役(六)第225章 放假(二)第167章 老山戰役第196章 特工連第80章 1828高地(二)第221章 水溝第105章 網第50章 30號陣地(四)第224章 放假第131章 救援第196章 特工連第198章 142高地(四)第八章第四十八章第226章 放假(三)第89章 索降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126章 協議第八十三章第45章 者陰山(十)第210章 演戲第104章 演習(五)第34章 思想工作第207章 7.12戰役(六)第五十九章第51章 演習第226章 放假(三)第53章 者陰山(十八)第91章 學習第81章 直升機墳場第98章 法卡山戰役(三)第35章 暗堡第103章 準備第7章 直五改第十七章第26章 摸洞(五)第89章 整訓第228章 偵察大隊(二)第八十八章第85章 馬島戰爭(四)第141章 血染桐棉第121章 宣傳第51章 者陰山(十六)第132章 內鬨第62章 心理素質第7章 直五改第136章 撤退第174章 想法第130章 偷襲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234章 嚴打第200章 重逢第八章第140章 雪崩第二章第127章 八一式第50章 30號陣地(四)第63章 直升機(二)第82章 1828高地(四)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43章 者陰山(八)第一百零九章第127章 誘餌第204章 AK74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75章 時代第225章 放假(二)第162章 任務第197章 142高地(三)第45章 地址第33章 防空導彈(二)第92章 部隊第39章 定向雷第114章 補給線第125章 裡應外合第26章 對峙(六)第37章 糧站第63章 棱線工事第82章 馬島戰爭第155章 38軍第192章 腳印第36章 詭計第95章 半壁崖(六)第49章 者陰山(十四)第33章 民航事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