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后王氏

元秀臉色好一陣陰晴不定,足足半晌纔回了神,昌陽公主不知道趙麗妃之事,以爲她純粹是被平津長公主所氣,畢竟昌陽公主的生母楊太妃還在世,昭賢太后又沒養過她,痛不關己身,所以她即使喪中依舊氣色不錯。

但元秀三歲失了生母,卻是昭賢太后親手撫養長大的,十二年的養育之情,怎麼說也比親生的差不到哪兒去了,元秀一向好強,怎麼能夠容忍平津長公主如此不敬她的養母?

“你先不忙着動氣,先想一想這事可怎麼辦?”昌陽公主性.子急,等了片刻見她只是不語便催促道,“今日太后梓棺離宮送入靖陵,百官都要到太極殿上最後拜別的,若在這時候走漏風聲惹得滿朝皆知,咱們李家的顏面可都讓大姐給丟盡了!”

元秀沉着臉問:“知道這件事的人太妃可有看起來?”

“自然,總共是一個嬤嬤帶着兩個小宮女,那嬤嬤是母妃身邊老人,發現後叮囑那兩個人不許吭聲,回去後讓母妃揮退衆人才稟告上去的,如今三個人都被看在了母妃後殿裡,據那嬤嬤說,大姐雖然自以爲挑了四海池邊一個僻靜角落裡,無人發覺,但卻不知道,她嫁出去這幾年,宮裡一些建築改了地方,所以那座假山其實在一條近路旁,那嬤嬤擔心大姐會被其他人遇見,不知輕重的嚷出去,所以在暗處用力咳嗽了幾聲,把他們驚走了纔去稟告母妃的。”昌陽說着說着就忍不住抱怨起平津,“若不是遇見的人裡有個知事的嬤嬤,單那兩個小宮女,天知道這會已經多少人知道了!”

夢唐之制,先帝崩殂,太子升座,其母自是爲太后,其餘諸妃,無子女者皆發往長安城外皇家寺觀修行,以爲先帝禱祝,有子女者則由子女接出扶養。楊太妃本應隨其子齊王往齊地,但因她染有痼疾,當初昭賢便特許她留在帝都,以便太醫院問診看拂,加上豐淳現在妃嬪不多,因此楊太妃便未遷出太極宮,而是照舊住了安仁殿。

元秀側頭看了眼銅漏,寅末卯初,應該還有時間,她站了起來:“我們一起去見五嫂。”

昌陽公主也是此意,平津長公主是女子,又是後宮範圍裡的事,雖然豐淳是皇帝,但弟弟過問姐姐這樣的事情到底難開口,本就該皇后先來處理。

只不過平津長公主的生母盧氏生前和楊太妃不和,平津因爲是憲宗第一個女兒,即使是庶出,出嫁時也被額外加封爲長公主,憲宗在世時,在公主中寵愛僅次於元秀,兩次嫁的駙馬也不是尋常人家,楊太妃既盼着能夠藉此事叫她吃個苦頭,又擔心平津的舅舅們與夫家聯手來給齊王與昌陽使絆子,尤其不要被平津以盧妃和自己的恩怨反咬一口,所以叮囑女兒借同住鳳陽閣之利,把豐淳帝最疼愛的胞妹元秀拖上。

元秀猜出她的意圖,但念在楊太妃知趣,沒有一味想着給平津難看,不惜將事情鬧大的份上,她也不介意順勢爲之。

何況,此事平津做的實在過分了。

立政殿上王氏剛剛用帕子沾了沾嘴角,示意宮女把早膳撤下,就聽到外面稟告昌陽、元秀兩位公主聯袂前來,不由一怔,她還不知道平津公主的事,卻和元秀一樣,以爲兩個小姑子是爲了昨夜豐淳帝宿在萬春殿的事而來,嘴角劃過一絲苦澀的笑。

從豐淳還是太子時她就管不住趙氏了,又何況這次呢?

但丈夫已經不可靠了,小姑子更加不能得罪,尤其是元秀。

王氏趕緊整理了下儀容,一面走向正殿,一面吩咐“快請”。

“五嫂可知!”昌陽與元秀進來,昌陽年長,元秀便沒開口,只聽她含着怒意道,“太后新故,舉國哀之,昨晚宮裡卻出了一件不知廉恥之事,當真是聞所未聞!”

元秀皺了皺眉,正要提醒她時間緊急,不要贅言。

王氏掩住心中痛楚,先吩咐了身邊除了貼身心腹外都退下,這才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昌陽想是誤會了,你們五哥怎是那種人?”

元秀、昌陽齊齊愣住!

“……怎麼……?”王氏大家出身,寵愛不及趙麗妃卻依舊穩坐正宮之位,察言觀色的能耐自然不差,看到這一幕,立刻知道說錯了話,可她才說了一句,卻不知道自己錯在了什麼地方,三人面面相覷半晌,元秀才低聲道:“五嫂,七姐要說的,乃是大姐之事,想來是因爲太妃擔憂今日百官拜祭,故將消息封鎖,五嫂不知,聽了七姐的話,還以爲五哥做了什麼。”

王氏和昌陽公主皆噎了一噎,隨即飛快的藉着這番話把場面圓過來,昌陽正色道:“不錯,五嫂,昨晚母妃宮中人經過四海池時,撞見大姐私攜孌.童在假山後……”她輕咳一聲,“當時的人都被母妃單獨關起來了,因當時時間已晚,所以沒有着人來告訴五嫂,這會大姐怕快要進宮來,若她還是帶着人,今天可是……這……”

王氏驚愕:“竟有此事?”

昌陽雖然幸災樂禍,見她這樣也覺得皇家蒙羞,夢唐一朝風氣開放,前朝山陰公主的那番話固然招致史家叱罵不斷,本朝的公主卻當真與諸王一樣,駙馬不得納妾藏嬌,公主卻不受限制,別說公主,就是郡主、縣主,及笄起就蓄養男寵的也是普遍現象。

更有甚者,使人在街巷物色美貌少年,但有出現,則令人強塞入轎,矇住雙眼帶入內室,春風一度後再送回原處,許多長安少年甚至以自己被帶走的次數爲誇耀,百年下來,言官都習慣了此事,懶得上奏。

但開放歸開放,涉及孝道,便是豐淳也不敢輕視,王氏知道,他其實只在萬春殿待到寅初,趙麗妃就被推醒,摸黑伺候着他悄悄溜回甘露殿了。

相比之下,平津長公主此舉……當真是驚世駭俗,便如王氏被趙麗妃專寵磨礪出來的雍容淡靜,也不禁爲之失色。

“今日之事重大,還請五嫂即刻使人往宮門等候,一伺大姐的馬車進宮,找個不引人懷疑的理由,請大姐前來立政殿,順便把馬車看住!”元秀嘆了口氣提議。

昌陽自無意見,只是補充道:“馬車裡的人,務必不能讓人知曉其身份。”也就是說,若馬車裡的人被人發現,必要時一刀殺了滅口。

王氏和元秀對孌.童的性命自不關心,王氏吩咐剛纔留下斟茶的宮女:“杏娘,去把殿外侍衛叫一個進來。”

事情交給了皇后,兩人對王氏的能力還是信任的,昌陽便不想繼續留下去,免得一會平津到了知道是她告密,必定不肯甘休,別當場就鬧了起來,於是對王氏頷首道:“大姐一會過來,若我們在這兒,怕五嫂許多話不便說清楚,不如我和元秀先去太極殿吧。”

“也好。”王氏接了這麼一個燙手山芋的差事,不是得罪了昌陽、元秀甚至豐淳,就是得罪平津長公主,正頭疼的緊,看到她們要離開,一會平津面前說話也方便許多,自然不會阻攔,還道,“我可能要晚點,勞煩你們先過去幫一幫手,免得殿上宮人疏忽出錯。”

“邱逢祥在那裡,想來不會有什麼差錯。”昌陽道,邱逢祥是憲宗當初指給豐淳的貼身宦者,因爲豐淳更喜歡魚烴一些,所以登基後着他做了魚烴的副手,雖然地位不及魚烴,卻是個極有能力的,也識字斷文,將大內與六尚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五嫂不用急,我們這就過去看着。”

第二百十七章 鄧國夫人(下)第七十一章 麟德宴第二十一章 清忘觀第四十六章 香囊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三百五十九章 流火(二)第五十一章 嫂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二百六十七章 古薇娘(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局中之局(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捏造?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第三百零四章 生辰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盧二十六娘第三十八章 河北三鎮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四百零七章 殘局(五)第二百十六章 鄧國夫人(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麻衣如雪一枝梅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三十八章 哄第三百四十章 家國(四)第四章 平津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二百二十四章 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貪涼?第一百七十七章 喚我六郎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一百零三章 信王李佳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七十一章 麟德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五十章 新城長公主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三百七十章 郭十五郎(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有子同車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三百九十五章 局中之局(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七十八章 蘇律兒第三百六十一章 流火(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算與間(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狂颮漸(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二百零五章 仙奴第三百八十六章 市中殺(十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市中殺(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二十四章 師如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第三百二十六章 狂飆漸(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鋆第九十四章 崔舒窈第四百零一章 局中之局(十三)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王第一百六十章 別院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市中殺(十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六十一章 提親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女何必如太平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七)第二百十二章 警惕!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復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四十六章 香囊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薇娘(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司徒
第二百十七章 鄧國夫人(下)第七十一章 麟德宴第二十一章 清忘觀第四十六章 香囊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三百五十九章 流火(二)第五十一章 嫂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二百六十七章 古薇娘(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局中之局(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捏造?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第三百零四章 生辰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盧二十六娘第三十八章 河北三鎮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四百零七章 殘局(五)第二百十六章 鄧國夫人(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麻衣如雪一枝梅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三十八章 哄第三百四十章 家國(四)第四章 平津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二百二十四章 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貪涼?第一百七十七章 喚我六郎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一百零三章 信王李佳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七十一章 麟德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五十章 新城長公主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三百七十章 郭十五郎(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有子同車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三百九十五章 局中之局(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七十八章 蘇律兒第三百六十一章 流火(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算與間(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狂颮漸(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二百零五章 仙奴第三百八十六章 市中殺(十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市中殺(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二十四章 師如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第三百二十六章 狂飆漸(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鋆第九十四章 崔舒窈第四百零一章 局中之局(十三)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王第一百六十章 別院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市中殺(十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六十一章 提親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女何必如太平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七)第二百十二章 警惕!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復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四十六章 香囊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薇娘(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司徒